适应金融一体化趋势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8953813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适应金融一体化趋势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适应金融一体化趋势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适应金融一体化趋势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适应金融一体化趋势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适应金融一体化趋势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适应金融一体化趋势,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整个国际金融业交融开展的趋势已不可逆转,金融领域内严格分业经营的界限正逐渐被打破,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放松对金融机构业务的限制,金融机构的全能化、金融业务一体化经营的趋势在不断加强,这就迫使各国金融管理当局的监管范围、监管手段、监管形式、监管体系必须进展相应的调整。正面临参加WTO的我国金融业,特别是银行、证券、保险监管部门怎样顺应国际金融业的开展趋势,加强三者监管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积极探究分业经营以及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的有效监管形式和监管手段,建立起符合我国实际的监管体系,共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

2、险,进而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开展和壮大,是我们当前亟待研究的课题之一。一、问题的提出随着我国参加WTO进程的加快,我国的金融业开放程度将进一步进步,5年后,中国金融市场将对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国外金融机构及金融财团凭借着雄厚实力和全球网络优势,将会陆续进入我国,它们的业务投向决不会像我国的金融机构那样被限制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这种事实上的不平等将使我国金融机构的效益状况进一步恶化,进而对目前我国现行的监管体制产生冲击。我国金融业全面开放与现行监管形式的矛盾将不断显现出来,再加之国家宏观决策部门也已经认识到了分业经营的弊端,以及综合性效劳的优越性,并且对前几年银行进入股市所造成的混乱有了新的认识,

3、不是混业经营本身的缺乏,而是资本市场的不完善以及股民的素质和投资意识问题。所有这些,都将会对金融监管提出众多问题。1从我国金融市场的内部因素看,混业经营的苗头已有所暴露,是鼓励还是制止,金融监管将面临挑战。由于我国的银行、信托、信誉社、证券机构和保险机构在资金融通上、清算上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络,且都是作为金融市场的共同主体开展业务活动。事实上,目前国内银行、证券、保险机构的业务合作已日趋加强,商业银行越来越多地参与证券资金的清算效劳,推出银行转账等新型业务,而证券商进入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允许银行创办券商股票质押贷款,允许保险资金通过投资基金进入股市等政策创新,刚开拓了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保险市

4、场之间的资金流通渠道。近几年来,我国金融业开场出现银、证、保合作热,银行业与证券业、保险业之间业务穿插已很普遍,突出表现为业务交融。各大证券、保险公司纷纷抢滩,与各家商业银行签订代理协议。从银保双方答订的合作协议看,合作的范围包括代收保费、代支保险金、代销保险产品、融资业务、资金汇划、网络结算、电子商务、结合发卡、保单质押贷款、客户信息共享等方面。从银证之间的合作来看,范围包括银证转账业务、网上交易业务、利用银行卡和银行存折直接买卖股票、券商委托银行网点代办开户业务、银行承当资金结算和基金托管业务、在投资银行业务上的合作等,如中国银行与平安保险公司签署业务合作总协议;工商银行与华夏证券公司签署

5、了全面业务合作协议;中国银行与交通银行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招商银行和太平洋保险公司签署了合作战略伙伴协议;中国光大集团通过一系列重组、兼并和收买,已拥有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形成了各类金融机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优势互补、互相协作的多元化经营形式;中国国际信托投资集团也拥有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银、证、保之间的互相交融,已初步形成了三者之间业务浸透、优势互补、互助互惠、共同利用现有市场资源、共同开展的新格局,所有这些为金融业混业经营监管迈出了新的一步。因此,三者互相浸透是我国金融机构开展的客观要求。2国际金融市场新的开展趋势,客观上要求金融业打破单一的效劳方式,提

6、供全方位一揽子业务效劳。在现代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推动下,世界金融正在进入一个大变革和大变迁的创新时期。当前,以金融科技化创新为驱动,电子科技的迅猛开展,国际互联网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电子网络的惊人扩张,金融效劳已发生宏大变化,场外交易和衍消费品的交易规模越来越大,全球金融产品不断形成电子网络化的趋势,金融电子商务业务日趋频繁, 销售和直接销售以及网上银行开展很快,跨国投资急剧增加,资本流动更加频繁,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愈演愈烈,银行、证券、保险业界限出规模糊趋势,金融机构业务穿插并走向多元化、综合化,出现金融机构趋同化,银行已经开场从传统的放款业务向证券投资领域开展,直接融资比重上升

7、,银行传统的存贷款间接融资业务比重下降,表外业务和中间业务成为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有些银行还将业务范围拓展到经营证券、保险、租赁信托及衍生金融业务领域,而证券、租赁、保险等金融公司也开场向特定顾客发放贷款。越来越多的金融监管当局试图顺应这一变化,从方便客户,进步金融效劳业的国际竞争力出发,改革金融监管体制,把多个监管机构的各自为政改革合并组成为一个监管机构,为效劳对象提供一个金融监管效劳的超市。全球统一大市场正在形成,特别是全球金融效劳贸易协议于1999年3月1日生效,国家间开放银行、证券、保险和金融信息市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了正式认可。这一协议的生效,更加快了这一趋势。我国参加WTO已成定局,

8、参加WTO后,我国将在5年保护性过渡期内有限度开放,5年后对世界全面开放金融市场。国家间开放银行、证券、保险市场及西方国家全方位一揽子业务效劳制度将对我国金融现行的单一效劳方式带来强烈的冲击。我国金融业如不及早行动,主动适应这种变化,拓展效劳领域,实现优势互补,既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又会对金融体系的稳定产生负面影响,也会在将来开放市场的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3我国金融监管制度尚处在建立和不断完善时期,金融监管多以强迫性措施为主,缺乏科学完善的监管手段,其才能和效率还有待于进步。从目前的情况看,改革确有不到位、不完善之处,分业监管的体制与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趋势还存在着许多不适之处,导致监管主

9、体的职能需要重新定位,主要是机构监管还未实行功能监管,存在着双重监管的问题,增大了监管本钱,并带来了假设干剪不断、理不顺的新问题和矛盾,如金融监管信息未能实现共享,监管的准确性、有效性难以保障,金融监管人员的素质还有待于进步,监管手段的现代化程度不高,监管程序的标准性建立还需加快。我国已公布了不少金融法规,但在某些领域还是有一些空白,金融法规还有待于进一步修改完善,监管机构的职能尚未落到实处,中央银行明确规定不再行使对证券业和保险业的监管职能,但由于证监会和保监会的分支机构少,各地尤其是州、地、市和县一级对证券业和保险业的监管出现了断档,实际上处于央行与证监会、保监会三不管的真空状态,证券、保

10、险机构在经营思想、业务开拓、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财务管理等方面不可防止地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问题。因此,分业监管体制不应该也不可能是互相隔绝、互不往来的监管体制,否那么,要么会出现监管真空,要么就是一些应改革、应创新的业务得不到监管机关的认定,而我国的监管体制那么恰恰有这种弊病。4现行金融分业监管制度不利于金融创新,抑制了金融业规模的扩大、国际竞争力的进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在现行分业监管制度下,严格制止银行、储蓄机构、社会养老保险机构的资金进入证券市场,这样,就将局部需要躲避的投资主体资金拒之门外。对银行业务经营的严格限制,不利于银行业的开展及国际竞争力进步,银行由于只能在狭小的存贷款领域开展

11、业务,市场定位趋同性高,中间业务大多处于探究和起步阶段,金融衍消费品的开展处于停滞状态,利率市场化程度低,金融电子化开展缓慢,彼此间正常的竞争手段主要靠增加网点数量、延长效劳时间、改善效劳态度等简单形式,而这一金融效劳市场格局早已被外资银行所熟悉。其结果是金融资产规模在扩大,但风除被无视,资产管理和运作仍处于较低程度,资产过于单一,主要面对国有企业从事根本业务活动,由于国有企业普遍效益低下,致使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率持续上升,或是为平安起见少发贷款,致使存差过大,资金浪费,业务收入无法抵补业务支出,出现大面积亏损。虽然允许保险资金通过证券投资基金的渠道进入证券市场,但与国际保险资金的通行做法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目前保险公司的大局部保费都存入银行,导致资金运用渠道不畅、保险产品开发慢、审批慢等问题,按国际惯例,保险公司收取保费,为满足其理赔和业务支出需要,关键要把保费资金用活,但在现行管理形式下,保险公司只能将钱存入银行,再加之,近几年银行连续降息,使得保险公司的存款利息收入无法满足其理赔和业务支出的需要,许多保险公司也出现亏损趋势。证券业目前受资本市场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