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在幼儿素质教育中的应用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8951741 上传时间:2023-12-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在幼儿素质教育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在幼儿素质教育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在幼儿素质教育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在幼儿素质教育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在幼儿素质教育中的应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在幼儿素质教育中的应用一、“教学做合一”重视能力培养,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一) 做是为完成一定教育目标由师生共同进行的特殊活动一方面,教师在这一活动中由于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较多的经验,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并产生正确结果,从而影响了学生,这便是教了。所以说教师的做便是教。另一方面,学生在这一活动中由于知识水平较低,经验少,需要在教师的影响下才能顺利完成,并取得正确的结果,学生因获得新知识和经验而取得进步,这就是学。也就是说学生的做便是学。事实上在做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获得新知识新经验,教师也有所提高有所进步,因而教师在做的过程中也有学的成分。同样,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也会获得教

2、师或其他同学没有的知识或经验,并影响着教师和其他同学之进步,从这种意义上讲他也在教了。总之,师生在做的过程中,主流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经验,同时教师也会从学生那里获得一些新知识和经验,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没有“做”这一个中心环节的作用,教学相长也就无从产生。 (二) 做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首先,在做中教和在做中学,是把前人的知识和经验紧密地结合到实践中,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是“真教”、是“实学”。其次,在做中教、做中学,为学生提供更多观察、思考的机会,更多实践操作的机会,这无疑对学生观察力、思维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三,在

3、做中教、做中学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基础的。学生必须通过探索,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对培养学生探究性心理素质是必不可少的。第四,教师在做中教和学生在做中学,做要选择典型实用的知识和方法,通过示范和实践运用,学生获得最初的解决某类问题的经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举一反三”、“以一知万”的教学效果,从而达到以个人经验为基础,吸收全人类经验。第五,不同的学生其思维方式有差别,在做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发挥,获得不同的见解。不仅可以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同时也便于交流,共同进步,因而它适应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无论对个人还是整体都能得到全面发展。(三) 做是计划周密的活动“真正之做只是劳力上劳心,用心以制

4、力。”教是做上教,学是做上学;教和学都需是“劳力上劳心”,“这样做的人要用心思去指挥力量,使能够轻重得宜,以明对象变化的道理。”【1】无论是教还是学都应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教师明确目的后制定周密的计划,才能去实施进行;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后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才能逐步获得知识。也就是“教师的任务在教学生学”,教师不仅教学生“学会”,而且要教学生“会学”。因而教师教学计划要适合学生学习计划,即“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1】。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要依据教学条件、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水平及教师的知识水平和特点等因素综合考虑,最后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二、教学中运用“教学做合一”理论笔者大胆实践“教学

5、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探索适宜的教学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以下是笔者的一些心得。(一)创造积极探究的氛围。在生活中,幼儿经常表现出的积极主动探究和认识周围世界的强烈动机和愿望,在以往不仅不被老师接纳、重视和鼓励,反而被误解,将其作为错误行为加以指责,给幼儿造成紧张,使绝大部分幼儿不敢表明自己的观点或发现,甚至放弃自己的探究和发现去迎合教师认为正确的想法和做法。长此以往,幼儿会缺乏创造性和自己独特的想法,更难以养成尊重客观事实的态度。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所以在探究过程中,我们努力为幼儿

6、营造一种安全的探究氛围。(二)提供探究并物化教育的材料。1材料物化着广泛的科学教育目标和内容。材料应暗含着幼儿通过操作和使用能够达到的适宜的教育目标和内容。我们尽可能使幼儿通过操作相应的材料进行学习。我们不仅重视教育活动中材料的提供,更不忽视其他时间中幼儿自由探索的材料。我们充分的利用了班上的各个角区,如自然角和科学区,让它们不在只是“观赏品,陈列品”,而是更具操作性、目标性。2选择有可选择性和多种组合。让幼儿自己来选择材料和决定用什么材料干什么,不仅有利于幼儿运用原有经验,澄清自己的想法,按自己的想法和方式解决问题,获得有益的经验。如在开小船活动中,我投放了较丰富的材料:如泡沫板、快餐盒、泥

7、工板、大理石、纸张等,多多小朋友选择了大理石做船身,结果在探索中,他发现大理石太重,会沉下去,于是改用较轻的泡沫板,终于也能让他的船顺利的在水中行驶。3易于使幼儿发现事物的特点及其关系。让幼儿通过操作明显地看到事物间的关系,从自然结果中得到反馈。如在和蛋比快慢中为了使幼儿通过操作和观察发现蛋在斜面上滚动的快慢速度与轨道表面光滑程度的关系,我便提供了较长的轨道。(三)使用指导策略。1注重内容的兴趣性和生成性幼儿对感兴趣的东西学得积极主动、效果好。兴趣使幼儿主动地从事某种活动,从中获得经验和乐趣。如果没有兴趣,幼儿就缺乏学习的动力。比如在一次户外活动中幼儿对无意飞来的塑料袋感兴趣,他们有的追着跑,有的对着吹,还有的当足球踢,我抓住这一兴趣点,启发幼儿:“塑料袋怎么玩?比比看谁的玩法多,谁的玩法有趣”就这简单的一句话引发幼儿创造出各种玩法。2促成幼儿认识的主动建构。儿童是主动学习者,在科学教育活动中,他们是主动的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儿童探究活动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因此,在幼儿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尽量做到支持幼儿的想法和做法,促成幼儿认识的主动建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