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心体味语文的美-专心体味建筑之美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8950250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心体味语文的美-专心体味建筑之美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专心体味语文的美-专心体味建筑之美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专心体味语文的美-专心体味建筑之美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专心体味语文的美-专心体味建筑之美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心体味语文的美-专心体味建筑之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心体味语文的美-专心体味建筑之美(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心体味语文的美|专心体味建筑之美 语文是漂亮的,教材中的文章是文质兼美的典范,她汇聚了古今中外语言文字的精华,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也符合语文能力形成的规律;她担负着使学生热爱自己祖国语言文字,提升母语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并陶冶其情操,完善人格的重担。然而这种蕴涵种种审美原因的文字,并不能全部为学生了解识别,不少中学生对语文提不起爱好,感觉学习语文味同嚼蜡、索然无味,一直把自己看成一个局外人,不能融入课文的情境之中,甚至产生了一个排斥的心理,冷眼旁观。久而久之,势必丧失学习语文的热情,要提升语文成绩也就成了一个奢望。其实就像煤一样,语文需要去专心挖掘和体会,只有当其和我们的心火相遇时,

2、灿烂的艺术光泽才会发出夺目标光彩。中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大多是中外脍炙人口的佳篇妙作,向大家展示出多姿多彩的物质的和精神的世界,蕴涵着无比丰富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激发我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情趣,让我们取得艺术上的审美愉悦。只要你能沉醉其中,用“心”去体味,我敢确保,你一定能感受到语文的乐趣,从中领会到无和伦比的美感,那么,提升语文素质便指日可待。一、专心体味语文的自然美丰富多彩的自然为人类提供了不可胜数的优美景物,水光山色、草木虫鱼、风花雪月、蓝天白云、落霞彩虹全部给人以美的感受。教材中就有大量的有关自然景物描写的课文,它们不但再现了客观存在的自然美,而且经过作家的加工,它们比原

3、来更经典、更完美、更能激感人心。我们身处教室,却能神游宽广而深邃的宇宙,一次次地领会到大自然的美。古诗词中那些描写山水的诗句:“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或安详平和,一派田园情趣;或气势雄浑,摄人心魄;或意境宏大,苍凉悲壮当代文,如朱自清的春,让人感受到万物勃发的生机;荷塘月色让你领会了月光下的荷塘和荷塘之上的月色那朦胧典雅的美;郁达夫故全部的秋,让你深入体会故全部秋天特有的“清”“静”“悲凉”的韵味;老舍济南的冬天让你跟随作者一同享受济南冬天不一样于别处的佳妙。这作品中的春夏秋冬四季之美,无不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美。不

4、管是壮美、高尚美,还是秀美、阴柔美,我们专心去体味,全部能得到赏心悦目标享受,让人心神荡漾,如痴如醉。二、专心体味语文的社会美社会美是社会关系中人的美,包含性格、行为对社会的责任等。学生认识社会美要比认识自然美难得多,但语文教材对社会美的展示相当的丰富深刻。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立志爱国、扬善抑丑、做恶惩奸等等,课文全部提供了丰富的感情材料。只要我们专心去体味,就会感受到多彩的社会美,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展现的是亲情;孔雀东南飞展现的是爱情;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展现的是忧国忧民的情怀。更有大量的课文歌颂的是人物的人格美、理想美,含有强大的震撼力量,如:寻求时传祥中时传祥格的高尚;我有个梦想中马

5、丁路德金的理想的光辉可谓光照日月,感天动地。这些,只要我们专心去体味,就会产生心灵的感应,取得情感的陶冶,受到心智的启迪。三、专心去体味语文的艺术美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情文并茂的美文,蕴含丰富的艺术美。如:文章的语言、结构、表现手法等,绝非单纯的语文基础知识,假如我们专心去读,从美学角度去了解它,就会得到艺术美的享受。莫泊桑项链,篇末点出项链原来是假的,这种结尾方法出奇制胜,令人回味无穷;茅盾的风景谈一文,利用电影镜头的组合方法,将六幅内容不一样而相互联络的风景画组成一个友好的整体,以新奇别致的构思,深深地表示了作者对解放区友好生活的热爱、向往和追求,讴歌了延安军民为发明友好生活表现出的高尚精神

6、;孙犁的荷花淀,以简练朴素的对话描写,赢得了我们的百读不厌、爱不释手。再如,唐诗中的对仗,句式整齐、音律友好、平仄交错、起伏多变,读起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和音律美,给人以美的享受。我们能够经过朗诵去感受其中的音律美,从而由音及情,由情及意,由意及人,充足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从中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面对语文,我们不妨把一切的感官调动起来,让我们的眼睛去看,用我们的耳朵去听,用我们的鼻子去嗅,把我们的生活贮备调动起来,让我们的联络想象活跃起来,让我们专心灵去感受、去丰富作者用情塑造的形象,当我们看到了、听到了、嗅到了、感受到了,那么我们和作者之间的生命的交流碰撞也便自然产生,文字也便生动鲜活起来,这时,我们对语文想无动于衷也难了。我们更会得到一个全新的审美体验,受到一次根本的审美熏陶,从而产生一个更为强烈的美感追求,于是能力得以提升,情操得以陶冶,人格得以提升。罗丹说:“美是四处全部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觉。”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的语文无处不存在着这么那样美的东西,只要我们专心去体味,就一定会感觉到它的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