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泼水节 评课材料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8950245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快乐的泼水节 评课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快乐的泼水节 评课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快乐的泼水节 评课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快乐的泼水节 评课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快乐的泼水节 评课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快乐的泼水节 评课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快乐的泼水节 评课材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快乐的泼水节 评课材料快乐的泼水节评课材料 音乐性。 教师上课的过程充分利用了音乐语言去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在音乐引导中自然地进行学习。例:1、在引入音乐活动前,用音乐导入。2、活动中,律动音乐、游戏音乐、创编活动的背景音乐等,都以音乐为主。3、活动后,以快乐的泼水节音乐作为结尾,结束新课。让学生充分感受了音乐的美感,让学生在教师语言和音乐中得到充分的音乐情境体验。这样就将歌曲的教学和模仿、律动、游戏结合成一个整体,这样既使课堂更加完整活跃,又增强了音乐性。让学生在唱唱动动中充分感受美妙的音乐,体验其中的快乐。 二、构思新颖,衔接巧妙、自如。 本课教学环节之间,衔接巧妙,课堂教学流利顺畅

2、。教师仔细分析教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各环节自如地过渡,不流任何痕迹,课堂教学保持整体性。 本课教师将要到傣族村寨去参加泼水节必须通过三道关“节奏练习、按节奏节奏读歌词、唱会歌曲”先后顺序贯穿始终。构思新颖,衔接自然,使教学生动活泼,兴趣盎然。 三、学生自主创编,其乐无穷。 注重歌曲体会 培养音乐兴趣 音乐是情感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的“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在音乐教学领域中,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学生最容易接受与参与的音乐表现形式。唱个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习自信和积极的演唱,通过亲身参与感受音乐带给自己的愉悦和美感,也是通过演唱,揭示歌

3、曲的艺术形象,理解歌曲的情感,掌握音乐的风格特点。 载教唱歌曲小螺号时,我先让学生反复听录音或欣赏老师声情并茂的演唱,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体会小伙伴们在玩耍时的心情,调动学生参与演唱的积极性,为进一步演唱做好铺垫,体现“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的教学理念。在教唱歌曲的过程中,根据课堂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热情,判断学生参与演唱的积极性。用分小组竞赛、轮流演唱等各种演唱形式反复练习,尽情演唱。在学生熟唱歌曲后,鼓励学生用自己感知的情绪表达歌曲,对歌曲做艺术处理,进行创造性表演。 我觉得,学生如果连歌都不能连贯的演唱下来,更不用说表现和创造了。没有情感的体验,就不会有兴趣,没

4、有兴趣,就没有创新。所以说,音乐课不能离开音乐自身的特点。 音乐课堂中的导课 导入新课是音乐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导课能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使学生在学习新课的开始就能迅速、主动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为新课教学创造良好的开端,提高课堂效率。 音乐课导入的方式有很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音像图画导入、谜语故事导入、儿歌游戏导入、设问谈话导入、诗歌牵引导入、预留置悬导入等等。选用哪种方式导入比较合适、恰当,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根据教学内容认真研究,精心构思、设计。 疑问是思维的“启发剂”,是开启学生思维器官的“钥匙”,精心设计疑问可以

5、挑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教学云时,我采用启发性的语言提问:“蓝蓝的天上漂浮着朵朵白云,犹如大海里飘着无数的帆船。一朵朵的白云成群结队地往前走,它们的白衣裙里都装了些什么?为什么走的这么慢?它们要去干什么呢?”待学生发表各自的意见后,我又说:”小朋友的意见各不相同,白云姐姐的白衣裙到底装了些什么?老师请白云姐姐用歌声来告诉我 历时两周开展的“和谐高效、思维对话”的活动中,我们音乐组全体教师积极参与,顺利完成了本次听评课活动。 第一周听了卫光庆老师的课,我认为最大成功之处是: 1、开始能用谈话法交流暑假生活导入新课很好。 2、

6、能注重情景教学,用多媒体课件想学生展示足球赛的场面。 3、教学重难点突出,能用节奏减缓坡度,为学习歌曲打好铺垫。 需要商榷的是: 1、为了更好地开展本节课,新授课时能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会更好。 2、在授课中评价标准不够明确,有时不够及时。 3、最后分小组表演小小足球赛效果会更好。 4、教师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不要太看重金钱。 5、歌曲中的疑难问题能用电子琴辅导一下,有利于学生的掌握。 王黎和丛蔚老师的课成功之处是: 1、 能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2、 鼓励音乐创作,提倡学科综合。 3、 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需要商榷的是: 1、高年级

7、学生不愿意回答问题,教师应在课堂的组织上采取更有力的措施。 2、学生的才艺展示应给予及时的评价。 3、王黎老师讲解的多种演唱形式举例说明一下会更好。 4、丛蔚老师我感觉对歌曲的分析还不够。 5、开始用歌曲的节奏来代替能减缓歌曲学习的难度。 听了我们组老师精心准备的音乐课,我受益匪浅,现就自已的观点发表一些看法: 王淑霞老师的课语言通俗,教态自然,亲切,情感投入,符合低年级小学生年龄特点,教学方法运用灵活,能吸引学生注意,引导学生用自然的声音来表现歌曲,课堂营造出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快乐,略有不足:1、引导学生寻找声音可用多媒体配合美丽的画面,会比较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好动的特

8、点。2、由于歌曲内容有些简单,所以有些学生在学会后不再集中精力,可多加一些拓展内容,开阔学生视野。 卫光庆老师课堂上语言生动幽默,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学生在快乐之余还掌握了许多体育方面的知识,不足之处在于:1、导入环节谈话内容过多,占用时间较长。2、对于歌曲的重、难点句子没有重点练习,所以学生歌曲句子处理上不够好。3、可适当加入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内容,烘托气氛,使学生热爱体育,产生强烈的爱国热情。 王黎老师讲课时教态自然,语言朴实,教学基本功扎实,能使学生将新旧知识紧密相联,提高学生音乐素养,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如自编顺口溜教学生很快记住一些音乐记号;课结束时提问抢答使学生能集中精力巩固新旧知识。

9、稍有不足:王老师课堂语言中可多加入轻松的成份,让学生真正主动参与,活跃起来,可能课堂氛围会更好一些。 本次课堂教学比赛更加务实,更加追求实效,彰显高效课堂的基本特征。下面简单谈谈个人观点。 本次听课,王淑霞老师执教了大雨小雨。她自身音乐功底深厚,教学准备工作充分。教学内容涵盖若干环节:音乐律动、谜语导入、声音游戏、声音分类、学习歌曲、表现歌曲等,有的细品,有的掠影,明暗相间,浓淡相宜。方法选择灵活,情趣盎然,适合学习内容,适合学生学习,也适合自身条件。孩子们稚嫩的童音、天真的笑脸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丛蔚老师执教的快乐的泼水节给我的感受是:巧与相关艺术联系,加深学生的理解与体验。我们知道,音

10、乐与文学、舞蹈、影视等姊妹艺术有着密切联系。在这堂课上,丛老师巧妙运用各门艺术的不同表现手法,与音乐教学相渗透。如导入时师生共同舞蹈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讲解泼水节由来时以故事形式告诉学生,拉近了学生与傣族的距离。 乘着奥运的东风,执教小小足球赛,很适合卫广庆老师。卫老师能以学生为本,从假期生活这一感兴趣的话题出发组织教学,在节奏训练中提前解决难点,为学生提供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机会,精心设计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积极性。这节课,学生不仅学习了歌曲,还了解了足球的起源、足球比赛、足球明星等相关知识,极大地开阔了视野。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次课堂教学比赛还存在一些问题,我想谈谈个人建议:

11、快乐的泼水节中结束句与前一乐句是不同的,应唱成带休止符的而非与前一乐句相同。在随课件演唱时,教师发现了问题,应给予纠正演唱。 小小足球赛一课学唱歌曲部分可适当选用其他演唱形式,使课堂演唱形式丰富,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巩固歌曲 卫光庆老师对本次活动的感受: 在这次“和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观摩教学中,老师们都展示了自己扎实的基本功。不论是在弹,唱,练和表演,老师们做的都是面面俱到。在资料的搜集,课件的制作,音乐的裁剪,板书等各方面的设计都下了很大的功夫。其次注重了课堂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规范性要求,即在知识掌握上突出师生互动共生新知识;在能力培养上突出以思维为特征的能力训练;在教学过程中突出

12、激发学生兴趣、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把握最佳的教育契机,合理安排有效的训练,促进学生主动、积极、有效地学习等等,都非常值得我来学习。总体看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的均比较合理,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能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学到知识,理解音乐,体现了和谐高效课堂教学的理念。 通过本次课堂观摩活动,可以看出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 如:教学观念的变化。课改提倡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教师观,以学生发展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的教学观,把学生作为发展主体并关注学生态度、情感、价值观培养的学生观,以及学科整合的课程观为教师所接受,并被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极大

13、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建立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的教学角色发生了变化。全组教师能以一种民主的教学思想对待学生,给学生机会,让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感趋向,以审美为核心,以小组合作为载体,以音乐实践为羽翼,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培养学生自信、合作等人文素养。老师们都积极构建宽松的课堂气氛,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受到学生的喜欢。教学相长,亲密合作,没有了批评和责难,师生成了朋友,成了合作的伙伴,一起交流、一起探讨。学生适应了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也乐意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师生各抒己见,共同营造出融融的教学氛围,在这氛围中,完成了教学任务,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能注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构建与落实。授课教师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科间融合和学生的情感体验,关爱他人的情感得到升华等等,这些课生动活泼,学生学习热情高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乐学”、“趣学”的新型课堂。 观摩过程中也看出我们在教学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少数学生活动,多数学生无动于衷;时间的把握不够准确,有的课先紧后松,有的课拖堂,说明教师在教材处理上还有欠缺,可能是内容安排不合理,教学设计不够恰当。总之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学习,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