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化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8950238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格化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网格化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网格化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网格化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网格化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格化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格化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网格化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本人王金刚, 现任小淀所大庄监管组组长。 我本人监管辖区围较大,管理 20 个自然村,共计410 户经营主体,其中企业220 户,个体 190 户。企业中重点监管19 户,其中食品经营6 户,危化行业7户,加油站6 个。个体中重点监管44户,其中食品经营 40户,农林牧行业 4 户。以上监管主体分布于约 30平方公里的地域。在最近时期, 随着我们北辰区经济的大开展, 在我工商北辰分局登记的市场主体数量大幅攀升, 交易行为日益复杂, 日臻成熟的市场经济,要求市场管理更高效、效劳更规。全国工商系统也在不断创新管理方式, 其中以管理本钱低、 效率高并将管理与效劳有机

2、结合起来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得到了广泛认同。网格化管理是以工商所为实施主体, 将所辖区划分为假设干个网格, 将所有市场主体按地理位置固定到相应的网格, 明确网格管理的容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使工商职能在辖区围得到全面落实的根本管理机制。简言之,网格化管理就是采用大包干的形式,由管理责任人各个工商所专管员负责包干区域经营户涉及工商职能的管理与效劳。国家工商总局要求全国各级工商部门要将网格化管理作为 “两费停收后,围绕职能的 “四个转变,提高市场管理水平的先进模式加以推广。今年,按照所长的要求,我结合在小淀所的工作实际就“如何有效推进网格化管理课题进展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汇总如下:一、网格化管理现状

3、及问题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 自网格化管理模式实施以来, 我所健全组织机构,合理划分管理区域,签订管理责任书,制定配套的巡查制度等,做到了辖区分片、责任到人,并上墙公示。市局为基层分局和工商所实施网格化管理建立了新的信息管理平台, 管理人员可以随时登录平台,录入、 调阅管理信息。网格化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落实。但还存在网格化管理并未完全落实到位的问题。主要表达在:有的管理人员对辖区经营户的情况没有做到户数明、 内幕清; 有的市场巡查次数未充分结合辖区市场主体经营特点, 巡查容不全面, 往往无视商标使用、 假冒伪劣等情况, 有关巡查管理信息也未能全部及时录入计算机;有的管理人员与辖区经营户主

4、动沟通较少等等。由上可见, 网格化管理模式在一些工商所仍停留在初始阶段, 并未得到全面严格的落实,还没有康健发挥出应有的效用。二、网格化管理问题的成因造成网格化管理落实不到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认识缺乏等主观因素,又有体制转型不到位等客观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责任意识不强,工作缺乏热情。网格化管理是一种建立在科学开展观根底上的全新的科学管理模式, 是实现 “四个转变的有效载体, 是提高管理效能的重要途径,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一种变革。但网格化管理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作, 管理人员需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在调研中发现,少数管理人员对网格化管理的意义认识不够,工作责任心不够强, 或畏具网格化管理可

5、能承当更大的管理责任, 对待上级布置的工作存在消极应付的心态, 工作上只求过得去, 不求过得硬, 宁可少一事, 不愿多干事, 宁可听从上级安排, 不愿主动行政,往往被动应付, 导致网格化管理的各项措施未得到有效落实, 工作难以上台阶。 基层人手紧缺,业务能力不够。在调研时,我发现基层工商所普遍反映目前基层人手紧缺的问题,除去勤人员, 有的基层工商所连所长在只有四五名执法人员,满足不了目前管理市场和效劳市场主体的需求。网格化管理标准高、工程多、程序规,必然占用一定的人力,加上其他工作,基层工商所人手紧缺已成为普遍现象。另一方面, 少数基层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与网格化管理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6、目前有些基层工商所的干部平均年龄较高, 年轻人少。中年人在过去的粗放管理模式下,实践经历相对丰富,但工商业务知识不够全面, 对网格化管理认识比拟模糊, 对网格化管理涉及的主体准入、商标广告管理、合同管理、消费维权等综合型业务知识掌握不够,甚至有人不会操作根本的业务软件,工作效率低。有些年轻人由于工作时间短,实践经历少,业务知识缺乏,一时还难以独挡一面。 制度保障不够,缺乏鼓励机制。鼓励机制是推开工作的重要手段。 网格化管理是一项全新的管理模式,其推广、完善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基层干部通过强化责任、 狠抓落实外, 还要求上级能够出台相应的鼓励机制,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7、为推行网格化管理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市局和分局虽然出台过有关的责任追究、 绩效考核等制度, 但尚未形成全面规、 科学有效、 操作性强、 切实可行的监视、 考核、 评价、奖惩机制。 工作头绪较多,基层任务偏重。工商部门作为一个综合执法部门, 管理领域较宽,工作头绪较多。上级各部门的工作任务通过逐层传递, 最终全部要靠基层工商所来实施,管理责任压力也随之传递到基层工商所,任务指标逐年递增,基层不堪负重,随着基数不断增大,任务愈加难以完成。基层工商所对有的工作只能做到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 甚至应付了事。 改革后, 基层负担实际没有减少, 个人工作量反而相对增加了。 突击任务较多,长效机制短板。网格

8、化管理是一项长效的管理机制, 不是一项临时性的专项整治活动。 在当前整个行政管理工作大环境中, 许多整治工作本应纳入长效管理机制, 但上级时常以临时性的、 专项性的突击整治代替长效的管理, 因而必然影响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导致网格化管理的长效机制难以发挥作用。 设施投入不够,管理手段落后。网格化管理是建立在规化管理的根底上, 不仅需要硬件设施, 还需要完善必要的软件。 目前基层的网格化管理软件系统不稳定, 这种状况不能保障现代化的管理方式的正常运行。三、网格化管理的对策网格化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的、科学的管理模式,是建立在规化建立根底上, 利用现代信息手段, 对传统管理手段的一次

9、变革。 各级工商部门应大力推行网格化管理, 实现对社会主义大市场的有力管理, 提高依法行政和执政能力。 落实和完善网格化管理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为网格化管理的落实提供思想保障。国家总局根据科学开展观的要求, 提出 “管理方式由粗放向精细转变、管理方法由突击性、 专项性整治向日常规管理转变、管理手段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等四个转变。网格化管理正是顺应了以上的要求, 将管理责任明确到人, 消除管理的盲点,强化动态的、长效的管理,同时寓效劳于管理之中。因此,各级工商部门应将网格化管理作为实现“四个转变的突破口,切实抓好网格化管理措施的落实, 不断提高网格化管理的规化、 程序化

10、水平,从而实现管理与开展、管理与效劳、管理与维权、管理与执法的“四个统一。 科学部署,减负基层,为网格化管理的实现提供时间保障。网格化管理未能有效落实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基层忙于杂事、 临时性的事务较多。 因此上级应科学统筹各项工作, 在部署工作和检查落实时, 应尽量将有关工作安排进展整合, 提出规性的长效性的要求,并精简会议,注重实效,为基层落实网格化管理提供时间保障。重心下移,强化基层,为落实网格化管理提供后勤保障。针对基层人手偏少、软硬件缺乏的状况,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行重心下移, 为基层配备与辖区管理任务相适应的执法人员, 弥补基层管理力量的缺乏。同时, 加强基层根底设施建立, 配备

11、、 更新必要的行政执法器具、开发网格化管理软件, 为基层落实网格化管理提供有效的人力物力保障。 加强培训,规管理,提高干部网格化管理的能力保障。相对于传统的管理方式而言, 网格化管理要求干部具备复合型的能力,既要有注册、合同、商标、广告、办案等较全面的专业执法知识,还要具备消费维权的协调、处理能力,以及效劳市场主体的效劳能力。能力的取得, 除了在具体业务工作中取得实践经历, 现阶段更需要通过专业的培训。 分局应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 针对不同的层次、不同的需求,加强业务训练,不断提高综合能力,满足网格化管理的需要。 强化巡查,严格督查,确保网格化管理措施的监视保障。网格化管理模式是否能够等到有

12、效落实, 最核心的是管理人员是否按要求对网格的经营户切实开展市场巡查, 并按要求记录市场巡查情况; 网格经营行为是否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网格的消费投诉是否得到妥善解决。这仅靠网格管理人员的自律还不够, 需要建立严格、 规的督查机制, 重点检查网格管理人的巡查频率, 核查巡查记录及是否及时录入,检查行为查处及消费投诉处理记录等, 督查情况作为考核、 奖惩的重要依据。 强化鼓励,奖优罚劣,为落实网格化管理提供制度保障。网格化管理是一项任务重、责任大、工作细的综合性管理模式,对网格管理人综合业务素质要求很高, 缺乏鼓励机制难以调动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因此, 必须建立奖优罚劣的鼓励评价机制, 对认真实施网格管理、切实落实管理责任的网格管理人要从物质、 精神方面给予奖励, 对不能完成工作或敷衍应付和失职、 渎职的管理人员, 按照相关规定予以责任追究。 考核评价通过平时督查和年终的抽查方式, 重点围绕网格化管理的制度落实情况、市场巡查情况、信息录入情况、行政执法情况等方面进展综合测评,并依据测评结果实施奖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