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8945648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4.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年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年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年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年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nrxx 出 xxoz趾番赭宀黨驱- Ms -鶴轨叵匿風塑孝令sJ#-g$g Y(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安全和不安全是相对的概念。如果把安全描述为平静、正常、没有事故,那么,发生了事故壹定是不安全的。因此,事故和 安全生产也就是相对的事件了。这里所说的事故指发生于生产过程中,违背人们意愿且又失去控制的事件。具体到生产活动 中,事故总是要构成人体伤害或造成财产损失的。虽然,人们且不希望发生任何事故,可是,事故却总是于人们对危险因素 控制不力,危险趋势不可遏制后而突然发生。从事施工生产活动,随时随地均会遇到、接触、克服多方面的危险因素。壹旦对危险因素失控,必将导致事故。于出现雷电、 起

2、重机超负荷时,如对它们失去控制,雷击、起重机倾翻事故可能随之发生。探求事故成因,人、物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事故的根本原因。从对人和管理俩方面去探讨事故,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 安全状态,均是酿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人失误不安全行为是人表现出来的,和人的心理特征相违背的,非正常行为。人于生产活动中,曾引起或可能引起事故的行为,必 然是不安全行为。人出现壹次不安全行为,不壹定就娄发生事故,造成伤害。然而不安全行为,壹定会导致事故。既使物的因素作用是事故的 主要原因,也不能排除隐藏于不安全状态背后的,人的行为失误的转换作用。事故致因中,人的因素指个体人的行为和事故的因果关系。个体人的

3、行为就是个体人遵循自身的生理原理而表现的行动。任 何人均会由于自身和环境因素影响,对同壹事故的反应、表现和行为出现差异。不同的个体人于壹定动机驱动下,为了某些单纯目的,表现的处理行为很不壹致。然而,不同的个体人均遵循同壹程序,即 行为起因(动机),激励(因素影响,目的目标)。人的自身因素是人的行为根据、内因。环境因素是人的行为外因,是影响人的行为的条件,甚至产生重大影响。(壹)人的信息处理过程人于自身因素基础上,处理环境因素的刺激程度,是决定人的行为性质的关键。人对环境因素或外界信息刺激的处理过程, 称为人的信息处理过程。可简单编成输入(知觉、选择、记忆处理(识别比较、判断、决策,输出(行为指

4、导)程序。信息输入大脑,经处理后形成决策。通过神经向相应的器官传达决策指令,转化为行为。行为形成后,器官又通过神经把行 为反馈给大脑,以对行为的正确程度进行监测。人能够正确的执行决策所确定的行为,对创造良好的人机控制条件是非常重要的。(二)人失误已造成事故的行为,必定是不安全行为。人失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规定的目标或超出可接受的界限,且产生了不良影响的行为。于生产作业中,往往人失误是 不可避免的副产物。1人失误具有和人能力的可比性工作环境可诱发人失误,以及反映高岗位人员职责缺陷等特性。由于人失误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于生产中凭直觉、靠侥幸, 是不能长期成功的维持安全生产的。当编制操作程序和操

5、作方法时,侧重地考虑了生产和产品条件,忽视人的能力和水平,有促使发生人失误的可能。2人失误的类型于各种性质、类型的生产活动中,从事生产活动的各类操作人员,均可能发生人失误。而操作者的不安全行为,则能导致人 失误而发生事故。能够认为事故也是人失误直接导致的结果。发生于管理者的人失误,表现为决策或管理失误,这种人失误 具有更大的危险性。人失误于不同条件下,不同的起因所引发的人失误、不属于同壹类型。随机失误。由人的行为、动作的随机性质弓I起的人失误,属于随机失误。和人的心理、生理原因有关。随机失误往往是不 可预测,也不重复出现的。操作时用力的大小,时间差,遗忘等现象,属于随机失误范围的不同表现。(2

6、)系统失误。由系统设计不足或人的不正常状态引发的人失误属于系统失误。系统失误和工作条件有关,类似的条件可能引 发失误再出现或重复发生。于人形成习惯后,不能适应操作程序变化或偶然情况时,系统失误会明显出现。改善工作条件, 加强职业训练能够克月服系统失误。3人失误的表现壹般是出现失误结果以后,是很难预测的。比如遗漏或遗忘现象,把事弄颠倒,没按要求或规定的时间操作,无意识动作, 调整错误,进行规定外的动作等。4人的信息处理过程失误能够认为,人失误现象是人对外界信息刺激反应的失误,和人自身的信息处理过程和质量有关,和人的心理紧张度有关。 人于进行信息处理时,必然要出现失误,是客观的倾向。信息处理失误的

7、表现较复杂,壹般表现为简单化,依赖性,选择性, 经验主义,简单推断,粗枝大叶等。信息处理失误倾向,均可能导致人失误。于工艺、操作、设备等进行设计时,采取壹些预防失误倾向的措施,对克服失误倾 向是极为有利的。5心理紧张和人失误的关联人大脑意识水平降低,直接引起信息处理能力的降低,影响人对事物注意力的集中,降低警觉程度。意识水平的降低是发生 人失误的内于原因。工作要求和人的信息处理能力相适应时,人处于最仇的心理紧张状态,此时,人的心理紧张程度最优,大脑意识水平处于能 动状态,处理信息的能力极高而失误最少。饮酒、疲劳等生理因素,不安、焦虑等心理因素,温度、噪声等物理因素,以及技能、经验等,均能使人的

8、心理紧张度改变, 表现为人失误数量的变化。操作不熟练、经验缺乏的人,其心理紧张度要比操作熟练、经验丰富的人高。经常进行教育、训练,合理安排工作,消除心理紧张因素,有效控制心理紧张的外部原因,使人保持最优的心理紧张度,对 消除人失误现象是十分重要的。6人失误的致因造成人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有人的自身因素对过负荷的不适应原因,如超体能、精神状态、熟练程度、疲劳、疾病时的超 荷操作,以及环境过负荷,心理过负荷,人际立场负荷等均能使人发生操作失误。也有和外界刺激要求不壹致时,出现要求 和行为的偏差的原因,于这种情况时,可能出现信息处理故障和决策错误。此外,仍由于对正确的方法不清,有意采取不恰 当的行为

9、等,出现完全错误的行为。人的能力是感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行为能力等的综合信息处理能力。人的能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具有使活动顺利完成 的个性心理特征。人的能力随其自身的硬件、心理、软件的状态变化而改变。人机系统中的壹切因素,均能从不同的方面,对人失误产生影响,使人出现失误。7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原因个体人经常、稳定表现的能力、性格、气庚等心理特点的总和,称为个性心理特征。这是于人的先天条件基础上,受到社会 条件影响和具体实践活动;接受教育和影响而逐渐形成、发展的。壹切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不会完全相同。人的性格是个性心 理的核心,因此,性格能决定人对某种情况的态度和行为。鲁莽、草率、懒惰等性格,往往成

10、为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原因。非理智行为于弓I发为事故的不安全行为中,所占比例相当大,于生产中出现的违章、违纪现象,均是非理智行为的表现,冒 险蛮干则表现的尤为突出。非理智行为的产生,多由于侥幸、省能、逆反、凑兴等心理所支配。于安全管理过程中,控制非 理智行为的任务是相当重的,也是非常严肃、非常细致的壹项工作。二、物的不安全状态和安全技术措施人机系统把生产过程中且发挥壹定作用的机械、物料、生产对象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统称为物。物均具有不同形式、性质的能 量,有出现能量意外释放,引发事故的可能性。由于物的能量可能释放引起事故的状态,称为物的不安全状态。这是从能量 和人的伤害间的联系所给以的定义。如果从发生

11、事故的角度,也可把物的不安全状态见作为,曾引起或可能引起事故的物的 状态。于生产过程中,物的不安全状态极易出现。所有的物的不安全状态,均和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的操作、管理失误有关。往往 于物的不安全状态背后,隐藏着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失误。物的不安全状态既反映了物的自身特性,又反映了人的素质和人 的决策水平。物的不安全状态的运动轨迹,壹旦和人的不安全行为的运动轨迹交叉,就是发生事故的时间和空间。所以,物的不安全状态 是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因此,正确判断物的具体不安全状态,控制其发展,对预防、消除事故有直接的现实意义。针对生产中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形成和发展,于进行施工设计、工艺安排、施工组织和具体操作

12、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把 物的不安全状态消除于生产活动进行之前,或引发为事故之前,是安全管理的重要任务之壹。消除生产活动中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生产活动所必须的,又是。预防为主方针落实的需要,同时,也体现了生产组织者的素 质情况和工作才能。(壹)能量意外释放和控制方法生产活动中壹时也未间断过能量的利用,于利用中,人们给以能量种种约束和限制,使之按人的意志进行流动和转换,正常 发挥能量用以做功。壹旦能量失去人的控制,便会立即超越约束和限制,自行开辟新的流动渠道,出现能量的突然释放,于 是,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就随着突然释放而变得完全可能。突然释放的能量,如果达及人体又超过人体的承受能力,就会酿成伤害事

13、故。从这个观点去见,事故是不正常或不希望的能 量意外释放的最终结果。壹切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声能、光能、生物能、辐射能等,均能引发伤害事故。能量超过人的机体组织的抵抗能 力,造成人体的各种伤害。人和环境的正常能量交换受到干扰,造成窒息或淹溺。能量媒介或载体和人体接触,将会把能量 传递给人体造成伤害。能量的类别不同,于突然释放时,所造成的人体伤害差别很大,造成事故的类别也是完全不同的。人和能量接触而受到刺激,能否造成伤害和伤害程度,完全取决于作用能量的大小。能量和人接触的时间长短,接触频率高 低,集中程度,接触人体部位等,也会影响对人的伤害严重程度。人丧失了对能量的有效约束和控制,是能量

14、意外释放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出现能量的意外释放,反应了人对能量控制认 识、意识、知识、技术的严重不足。同时,又反应了安全管理认识、方法、原则等方面的差距。发生能量意外释放的根本原因,是对能量正常流动和转换的失控。是人而不是能量本身。(二) 屏蔽约束、限制能量意外释放,防止能量和人体接触的措施,统称为屏蔽。常采用的屏蔽形式大致有:(1)安全能源代替不安全能源。限制能量。防止能量蓄积。(4) 缓释能量。(5) 物理屏蔽。(6) 时空隔离。信息屏蔽等。(三) 能量意外释放伤害及预防措施人意外的进入能量正常流动和转换渠道而致伤害。有效的预防方法是采取物理屏蔽和信息屏蔽,阻止人进入流动渠道。能量意外逸

15、出,于开辟新流动渠道时达及人体而致伤害。发生此类事故有突然性,事故发生瞬间,人往往来不及采取措施即 已受到伤害。预防的方法比较复杂,除加大流动渠道的安全性,从根本上防止能量外逸。同时于能量正常流动和转换时,采 取物理屏蔽、信息屏蔽、时空屏蔽等综合措施,能够减轻伤害的机会和严重程度。出现这类事故时,人的行为是否正确,往往决定人的伤害或生存。于有毒有害物质渠道出现泄漏时,人的行为对人的伤害和 生存关系,尤其明显。能量意外释放,人进入能量新渠道而受到伤害。预防此类事故,完善能量控制系统最为重要,如自动报警、自动控制,既需 要于出现能量释放时立即报警,又能进行自动疏放或封闭。同时于能量正常流动和转换时,应考虑非正常时的处理,及早采 取时空和物理屏蔽措施。(四) 安全技术措施的标准安全技术是改善生产工艺,改进生产设备,控制生产因素不安全状态,预防和消除危险因素对人产生的伤害的科学武器和有 力的手段。安全技术包括为实现安全生产的壹切技术方法和措施,以及避免损失扩大的技术手段。安全技术措施重点解决具体的生产活动中的危险因素的控制,预防和消除事故危害。发生事故后,安全技术措施应迅速将重 点转移到防止事故扩大,尽量减少事故损失;避免引发其他事故方面。这就是安全技术措施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