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添股‘作文’的活水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944339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学生添股‘作文’的活水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给学生添股‘作文’的活水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给学生添股‘作文’的活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学生添股‘作文’的活水(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给学生添股“作文”的活水十八里中心中学 马立国 2013.04.30这是一节八年级(4)班学生特别期待的“作文课”,因为这节作文课学生不写作文,只是“玩”“玩”我们自己设计的游戏。游戏的名称叫“5米远室内轻漂球掷准比赛”。其“玩”法是在黑板正中挂上一张自制的“靶”;“靶”自圆心向外,随着半径的增大,标示的分值也由10分递减到1分。学生按事前排定的顺序,依次从5米远的地方向“靶”投掷“轻漂球”。第一次是试投,第二次至第六次的投掷成绩计入总分,并由高分到低分取前六名发奖状一张,其中前三名颁发由同学们自己制作的“金牌”、“银牌”、“铜牌”用硬纸片剪成圆形的牌子,正反面分别涂上“金黄色”、“银白色”、

2、“铜黄色”,再系上红色丝带;并献上鲜花束同学们从田野里采摘的五颜六色的野花。颁奖采用“国际标准”形式,前三名按照“季军”、“亚军”、“冠军”的顺序先后登台。比赛现场配有摄像记者一名(肩扛模拟摄像机),采访记者一名(拿一只类似话筒的道具)对获奖“选手”进行采访。整个活动过程有什么设施、设备也没有的“班级卫视1台”现场同步“全球直播”。比赛后结束后,同学们对这次活动津津乐道。我要求同学们以这次活动为内容,自选角度,自立主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同学们一听,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听说写作文就发呆,而是个个摩拳擦掌,情绪高涨。45分钟不到,全班学生都写出了自己较为满意的作文。作文本送来后,我粗览细读

3、,不胜欣喜。仅仅是一次有趣的比赛,却让平时一节课难以写出200字同学也洋洋洒洒地写出了七八百字,而且大都写得活灵活现,文通情浓。刘红利同学在作文中写道:“当站在冠军领奖台上时,我的心无比激动,幸福的泪水顺腮而下。从上幼儿园到现在的八年级,算起来也有11个年头了,可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得到过任何一张奖状或一件奖品。今天,我第一次站在冠军领奖台上,接受了班班三好学生和优秀班干部颁发的奖牌和我亲自采摘的鲜花。多年来,我不敢抬起头。今天,我终于高傲地将胸挺起了一小会儿。不过,这是靠玩取得的荣誉,不必太得意。在课业上,我一直是个后进生。我要以此为起点,努力学习,力争到九年级下学期赶上或超过我们班学习成绩

4、优秀的同学。平时写作基础较好的同学,这次作文更是得心应手。班学习委员刘兰婷同学写到:“当我满怀信心、温柔地将第一球掷出后,本以为能够打中靶心的球,没想到一下子偏到了黑板的下方。同学们大笑,记分员报出了我的第一靶成绩0,我感觉到头在发胀。第二个球拿在手里,我并没有急着掷出去。我在猜想地球的引力现在是否还是1G=10n。同学们都催促我快点投,我顾不得多思考了,连掷了两球0、0。我发懵了,心里乱糟糟的,脸恐怕像红玫瑰了。我想,干脆不投了,退出比赛吧,否则,鸭蛋下得太多了。但退出比赛不是我的性格,我要坚持下去,即使全是鸭蛋也无怨无悔,因为我参与了。”不少同学的作文以这次的比赛给自己的启示为重点,认真分

5、析了失败的原因或成功的经验。王自豪同学写到:“我一直是学习上的差生,这次却得了亚军。我比赛的成功经验:第一,心态要平静,不要太计较输赢,我参与了,我快乐;第二,掷球时出手要快,不要优柔寡断。几克重的小球在重力的吸引下,很难听人使唤,只有出手快,它才能像出膛的子弹那样,指到哪,打到哪;第三,不断吸取教训,及时调整策略,如及时调节手腕的力度,及时校准心里的偏差心里想打的位置与球的实际落点之间的差距。我要把今天的经验用到今后的学习上”。这些“佳作连篇”的作文给了我不少启示。语文教育的特点之一是实践性很强。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语文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方能提高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提升学生作文的水平。“5米远室内轻漂球掷准比赛”就是好的课程资源、难得的作文材料。同学们根据这次活动可以写记叙文,记录活动的这个过程;可以写说明文,介绍它的具体“玩”法;还可以写成新闻、抒情散文,甚至可以写想像作文想像“卫视”观众看到这样的活动后的情态、评价等。这次比赛作文的“活水”太多了。 2013.01.03 16:00辑录完毕本文发表于教育文汇2012年第12期 题目有改动。- 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