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安防监控系统工程施工组织方案2014-7-17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8943647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安防监控系统工程施工组织方案2014-7-17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XX安防监控系统工程施工组织方案2014-7-17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XX安防监控系统工程施工组织方案2014-7-17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XX安防监控系统工程施工组织方案2014-7-17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XX安防监控系统工程施工组织方案2014-7-17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安防监控系统工程施工组织方案2014-7-1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安防监控系统工程施工组织方案2014-7-17(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好资料学习推荐XX监控系统施工组织设计北京XX有限公司2014年8月 / 目录第一章施工编制说明41.1编制原则41.2施工工期41.3质量目标41.4编制依据5第二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72.1施工进度计划72.2组织保证72.3材料设备保证82.4技术保证8第三章主要项目实施方案103.1 施工准备103.2 摄像机的安装113.3 线路的敷设113.4 监控室安装调试123.5 供电与接地14第四章文明施工164.1管理目标164.2 文明施工164.2.1施工现场、场貌布置164.2.2成品保护17第五章技术培训19第六章项目交接196.1 工程交接196.2 材料交接20第七章

2、工程竣工资料21第一章 施工编制说明1.1编制原则教育学院西城区监控系统改造工程,我公司设计师及工程师到现场进行勘察,依据国家标准、行业规范、现场情况及招标文件要求,进行设计。公司安排相关负责人与原设计师进行对接技术交底,及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对现场进行查看,对本次工程进行施工规划及施工组织方案编写。1.2 施工工期本施工组织设计按工程全部竣工的施工工期考虑编制的,其施工项目范围包括旧系统设备的拆除、系统路由管线敷设、设备安装、电视墙显示系统、网络系统、存储系统及集成平台。总工期为“30个日历天”,我公司将组织足够的技术、施工力量保证在甲方要求的工期内完成。1.3 质量目标工程质量达到甲方要求的

3、“合格”质量标准。1.4 编制依据l 国家各种相关规程、规范、标准和图集l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保及消防等有关规定l 投标人在类似工程中积累的经验l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l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l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l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l 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办法GB16796 1997l 安全防范工程费用预算编制办法GA/T70-2004l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B/T74-2000 l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 l 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

4、4-93 l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J16-87 l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92 l 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232-82 l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8997 l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04l 工业电视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115-87l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l 防雷及接地安装工艺标准322-1998 l 金属线槽配线安装工艺标准313-1998 l 钢管敷设工艺标准305-1998 l 建筑电气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533-1996 l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

5、规范CECS89-97 l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l 工业企业通讯设计规范GBJ42-81l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YJ253-88l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0,92l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管理暂行规定建设部1997-290l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DJ80-91l 电气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验收规范GB50169第二章 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2.1施工进度计划总计划开工日期:工程计划施工周期30天。工期具体细化如下:第1-5天:辅材进场、施工人员进场、施工人员熟悉现场、与施工人员技术交底、安全教育现场会。1天(8:00-5

6、:30)第6-15天:投入施工人员4人,管线敷设及安装立杆。翼闸安装。第15-16天:投入施工人员2人,摄像机安装。第17-20天:投入施工人员2人,中控设备安装。翼闸调试。第21天:投入施工人员2人,整理线缆标签,扫尾。第22天:投入施工人员2人,系统的调试。第23-25天:系统试运行。第26-30天:提交验收。具体施工完成情况按照现场是否具备安装条件为准。2.2组织保证1)签定合同后,我公司在2日内组织精干的项目部管理人员到位,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图纸及有关文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深化设计,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完成开工所需的一切报验手续;安排施工劳动力进场;完成其他施工准备工

7、作,进入工程实质施工阶段。2)加强计划管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计划,并层层落实。加强现场调度,进行动态目标管理,合理安排各专业施工队任务,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及正确的施工方法来保证施工进度。3)加强过程管理,深挖企业自身潜力,利用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上下统一思想,齐心合力,确保工程按期完工。4)项目部全程负责本工程,与其它施工单位、甲方应用单位等密切合作,确保本工程按期完工。2.3材料设备保证1)保证材料设备源到货及时,到货时间为合同签定后25个日历天。2)加强质量控制,根据总体计划,由项目技质部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做好各种设备材料的检验工作,避免

8、因设备材料的到货问题影响工期。2.4技术保证1)做好工程总体的统筹安排,编制科学合理的总体进度计划及阶段目标计划,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尽量缩短各工序的间歇时间,尽可能减少影响进度的薄弱环节。2)根据施工总体进度要求,编制周施工计划,严格计划的严肃性。建立生产分析会议制度,对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并及时纠正解决,确保施工进度不受影响。3)做好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工作,有疑问的地方,及时与保卫处等有关部门协商解决,避免耽误工期。4)组织全体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招投标文件、技术方案、施工验收规范,准确掌握本工程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质量教育和技术培训,避免因

9、工作失误造成返工而影响施工进度。5)提前做好各项工程的施工方案、材料设备及其它相关资料的报验工作,以避免影响工程正常施工进度。第三章 主要项目实施方案3.1 施工准备1 系统的工程施工应满足下列条件:(1)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齐全,并已会审和批准;(2)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及有关资料,包括工程特点、施工方案、工艺要求、施工质量标准;(3)设备、仪器、器材、机具、辅材、工具、和机械等满足连续施工和阶段施工的要求;(4)备有施工中的通讯联络工具。2 系统工程施工前应对建筑物有关情况进行检查,符合下列条件方可施工:(1)地面、墙面的预留孔洞,地槽和预埋件等应符合设计要求;(2)施工区域内能保证施工用电

10、。3 施工前应对下列情况进行调查:(1)施工区域内建筑物的现场情况和预留管道情况;(2)敷设管道电缆和直埋电缆的路由状况,并对各道标出路由标志;(3)当施工现场有影响施工的各种障碍时,应提前清除。4施工前应对系统使用的材料、部件和设备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1)按照施工材料表对材料进行清点、分类;(2)各种部件、设备的规格、型号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3)产品外观应完整,无损伤和任何变形;5 施工中,应做好隐蔽工程的随工验收,并做好记录。3.2 摄像机的安装1摄像机安装前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1)将摄像机逐个通电进行检测和粗调,在摄像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后,方可安装;(2)检查摄像机底座与支架的

11、安装尺寸;(3)检查摄像机在支杆上或者防护罩内紧固情况。2在搬动、架设摄像机过程中,不得打开镜头盖;3在高压带电设备附近架设摄像机时,应根据带电设备的要求,确定安全距离。4. 摄像机装置的安装应牢靠、稳固。5从摄像机引出的电缆宜留有1m的余量,不得影响摄像机的转动。摄像机的电缆和电源线均应固定,不得用插头承受电缆的自重。6先对摄像机进行初步安装,经通电试看、细调、检查各项功能,观察监视区域的覆盖范围和图像质量,符合要求后方可固定。3.3 线路的敷设1电缆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电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电缆直径的15倍;(2)电源线宜与信号线、控制线分开敷设;(3)室外设备连接电缆时,宜从设备的

12、下部进线;(4)电缆长度应逐盘核对,并根据设计图上各段线路的长度来选配电缆。宜避免电缆的接续,当电缆接续时应采用专用接插件。2墙壁电缆沿墙角转弯时,应在墙角处设转角墙担。电缆卡子的间距在水平路径上宜为0.6m;在垂直路径上宜为1m。3敷设管道电缆,应符合下列要求:(1) 敷设管道线之前应先清刷管孔;(2) 管也内预设一根镀锌铁线;(3) 穿放电缆时宜涂抹滑石粉;(4) 管口与电缆间应衬垫铅皮,铅皮应包在管口上;(5) 进入管孔的电缆应保持平直,并应采取防潮、防腐蚀、防鼠等处理措施。3.4 监控室安装调试1机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机架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有困难时可根据电缆地槽和接线

13、盒位置作适当调整;(2) 机架的底座应与地面固定;(3) 机架安装应竖直平衡,垂直偏差不得超过1%;(4) 几个机架并排在一起,面板应在同一平面上并与基准线平行,前后偏差不得大于3mm,两个机架中间缝隙不得大于是3mm。对于相互有一定间隔而排成一列的设备,其面板前后偏差不得大于5mm。(5) 机架内的设备、部件的安装,应在机架定痊完毕并加固后进行,安装在机架内的设备应牢固、端正;(6) 机架上的固定螺丝、垫片和弹簧垫圈均应按要求坚固不得遗漏。2控制台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控制台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2) 控制台应安放竖直,台面水平;(3) 附件完整、无损伤、螺丝坚固,台面整洁无划痕;(4

14、) 台内接插件和设备接触应可靠,安装应牢固,内部接线应符合设计要求,无扭曲脱落现象。3监控室内,电缆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 采用地槽或墙槽时,电缆应从机架、控制台底部引入,将电缆顺着所盘方向理直,按电缆的排列次序放槽内;拐弯处应符合电缆曲率半径要求。电缆离开机架和控制台时,应在距起弯点10mm处成捆空绑,根据电缆的数量应隔100mm-200mm空绑一次。(2) 采用架槽时,架槽宜每隔一定距离留出线口。电缆由出线口从机架上方引入,在引入机架时应成捆绑扎。(3) 采用电缆走道时,电缆应从机架上方引入,并应在每个梯铁上进行绑扎。(4) 采用活动地板时,电缆在地板下可灵活布放,并应顺直无扭绞;在引入机架和控制台处还应成捆绑孔。4在敷设的电缆两端应留适度余量,并标示明显的永久性标记。5各种电缆和控制线插头的装设应符合产品生产厂的要求。6引入、引出房屋的电缆,在出入口处应加装防水罩。向上引入、引出的电缆,在出入口还应做滴水弯,其弯度不得小于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电缆沿墙上下引入、引出时应设支持物。电缆应固定(绑扎)在支持物上,支持物的间隔距离不宜大于1m。7监视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 监视器可装设在固定的机架和柜上,也可装设在控制台操作柜上,当装在柜内时,应采取通风散热措施;(2) 监视器的安装位置应使屏幕不受外来光直射,当有不可避免的光时,应加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医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