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十课第一框导学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8943185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十课第一框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十课第一框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十课第一框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十课第一框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十课第一框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十课第一框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十课第一框导学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段义务教育初中年级八年级学科思想品德单元第四单元课题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帮助学生认识到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2)引导学生清楚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的内涵,并进行正确区分。(3)让学生明白正义的制度是公平的支持和保障,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分辨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的能力,了解正义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分析判断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感悟正义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教学重点对正义全面的认识(含义、表现及作用)。教学难点1.正义制度对所有人都具

2、有约束力。2.公平与正义的关系。导学环节课堂流程时间控制任务驱动,问题导学学法指导当堂反思学习目标1.识记什么是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明确正义制度的作用。2.认识公平与正义的区别与联系,3.理解为什么要维护正义?即维护正义的重要性。自主学习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3投影:任长霞照片,简要介绍案例。从她的事迹中,我们可以看出,任长霞是一位保障社会正义的执法者和执行者。我们每个人都愿意生活在正义中,那什么是正义?为什么要维护正义?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方面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正义感:对邪恶的愤恨和对正义的渴望。为后面的内容做好铺垫,从而导入新课。阅读感知51. 是做人的基本要求。2. 凡促进人类社会 ,维护

3、利益和 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反之就是非正义行为。3. 公正的对待,必须要有正义的 来保证。制度是以公开宣布的 组成的系统。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程序与规则不是为 制定的,而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 制定的。4. 正义保障人民的 ,使人民得以生存和发展,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更为 。5. 正义可以通过 来避免严重的社会分化,使得我们的社会 地发展。6. 当我们参与社会合作与竞争时,正义的制度给与人们公平合作的 ;在我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时,公平的获得需要 来支撑。从这个角度来说,没有 就没有真正的 。仔细阅读教材108111页内容,认真思考 ,勾画圈点,把自己不太理解地方也标画出来。展示交流小组展

4、示3学习小组内互相解疑释惑互问互答互听互纠班级展示51.什么是正义?2.什么是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3.正义制度有什么作用 ?4. 正义与公平有什么关系?5.为什么要维护正义(维护正义的重要性何在)?代表交流 学会倾听 达成共识点拨升华释疑解惑12探究一:什么是正义?完成教材108页中的活动内容,探究什么是正义。点拨:“义者,宜也。”所谓义就是适宜、应当、应该。礼记中庸中认为:正义就是做应该做的事,坚持正确的道路和原则。古希腊“正义”一词,来源于象征正义的女神狄凯。在希腊神话中,狄凯被塑造为手持标尺的形象,而手中的标尺则是用来衡量事物和事件是否合适、适当和公平,或用以确定土地的分界。正义,就象

5、狄凯手中的标尺,预示着公正和公平。正义便具有二元性,一方面,它代表了世间的公正,另一方面,它又是判断世间事物善恶的公平准则。探究二:他们受到的对待是正义的吗?阅读教材第109页材料,思考问题:1多劳多得与交纳个人所得税矛盾吗?为什么?正义的制度是为了使多数人受益还是少数人受益?2.面对张老板和小江的困惑,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疑难点拨:正义制度对所有人都具有约束力。制度是以公开宣布的程序和规则组成的,其正义性在于它不是为少数人制定的,而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每个人都能从其正常的运行中受益,并受其约束。探究三:法律援助讨公道阅读教材第110页材料,思考问题:1老金的工友为什么要帮助他?这种

6、帮助起了什么作用?2究竟是谁帮助老金一家度过了难关?3案例和材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疑难点拨:公平与正义的关系:联系:正义的制度给与人们公平合作的支持与保障;公平的获得需要正义制度来支撑,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区别:公平的判断标准,是看责任与利益是否一致,权利与义务是否统一;判断行为是否正义,就要看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探究四:公正的国家政策阅读教材111页小栏目“公正的国家政策”,讨论以下问题:1.国家为什么制定这些政策?2.制定这些政策体现了什么追求?3.列举你所了解的类似体现正义要求的国家特殊政策?4.请你设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些正义的制度我们的社

7、会会怎么样?点拨:维护正义的重要性阅读材料合作探究展示提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拓展提升4请你解释“舍生取义”这个成语?你认为舍“生”,舍的是什么?取“义”,又取的是什么?看到图片资料中的案例,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小组合作探究课堂总结2反思与收获:学了本节课之后,自己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社会发展需要正义。正义可能迟到,但绝不会缺席课堂作业作业当堂清3一 、单项选择题1我们都愿意生活在正义中。_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声。( C )期盼正义 了解社会 努力拼博维护正义A. B. C. D. 2做人的基本要求是( A )A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之事 B. 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8、C. 做一切事情都要以人为本,无论是否符合法律要求D. 当别人有了困难,有人伸出援助之手,有人可以静观其变3.社会公平,必须有正义的制度来保证。制度的正义性在于( B )A. 是为少数人制定的 B. 它的程序与规则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C规定了人们必须怎么做 D. 它对每个人都有约束力 4.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三道保障线,加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制度,构成我国现有条件下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下列对这些制度,认识正确的是( D )这些制度体现了正义这些制度使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也可以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这些制度使处于社会最不利地位的群体,也

9、能够得到社会的关爱这些制度使正义因制度而有保证A. B. C. D. 5.下列属于正义行为的是( D )A. 张某在公共汽车上看见有人偷包,怕报复不闻不问B. 李某认为用自己的房子开餐馆可以不交纳营业税 C. 15岁的八年级学生王某代替他外出打工的父亲投票选举镇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D.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拨打“110”电话求救 挑战自我3邻居李大妈回到家时,发现小偷在她家行窃。小偷发现李大妈后冲出门,李大妈紧追下来。在楼下,小偷慌乱中脚踩在西瓜皮上,摔成骨折。在众人要痛打小偷的叫喊声中,李大妈力排众议,坚持将小偷送到医院治疗。后来,小偷被感动了,痛改前非。请回答:(1)材料中哪些人物的行为是正义的?哪些是非正义的?(2)对于李大妈的行为,你有什么感想?(1)小偷偷东西的行为是非正义的,李大妈前后的行为都是正义的,众人谴责小偷也是正义的表现,但若痛打已经骨折的小偷则是非正义的。(2)李大妈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面对小偷行窃,采取积极态度,勇抓小偷,是伸张正义的表现;当小偷摔伤,她力排众议,及时给予救助,维护他的生命健康,是富有爱心的表现,是维护正义的表现。温故知新学以致用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