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选修1-专题4-酶的研究与应用测试题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8942981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选修1-专题4-酶的研究与应用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生物选修1-专题4-酶的研究与应用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生物选修1-专题4-酶的研究与应用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生物选修1-专题4-酶的研究与应用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生物选修1-专题4-酶的研究与应用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选修1-专题4-酶的研究与应用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选修1-专题4-酶的研究与应用测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选修1 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测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活细胞内合成酶的原料是 A脂肪酸 B氨基酸 C核苷酸 D氨基酸和核苷酸2要破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要用到的物质是 A果胶酶 B盐酸 C氢氧化钠 D氯化钙3多酶片中含有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具有辅助消化的作用。其片剂是糖衣片,这样制作的目的是1 A补充体内糖类物质的供给 B防止胃液的消化 C经唾液消化后即可迅速起作用 D使其中各种酶缓慢的起作用4. 水果罐头盖上印有“如发现盖子鼓起,请勿选购”的字样,引起盖子鼓起的最可能原因是A、好氧型细菌呼吸,产生CO2和H2O B、酵母菌呼吸,产生CO2和C

2、2H5OHC、乳酸菌呼吸,产生 CO2和 C3H6O3 D、酵母菌呼吸,产生CO2和 H2O5. 有人测定了A、B、C、D四种植物体内多种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结果如下图所示。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认为在25摄氏度条件下,竞争能力最强的生物和对温度适应范围最广的生物分别是()催 C D化100 A B效率 50( %)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A B和D B B和C C B和A D A和C6. (05年杭州高三检测)下图是人体内某个化学反应的示意图,图中代表酶的英文字母是7、(03-04高考模拟二)人在发烧时,食欲较差,其机理可解释为.胃不能及时排空.摄入的食物未被消化.消

3、化酶活性受到影响.完全抑制了消化酶的分泌8、(03-04高考仿真试题五)在实验条件下,测试某种恒温动物离体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度(E)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下图中哪一曲线能正确表示其结果9下图纵轴为酶反应速度,横轴为底物浓度,其中能正确表示酶量增加1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关系的是10同一个体内的各类活细胞所含的酶 A种类有差异,数量相同 B种类有差异,数量不同 C种类无差异,数量相同 D种类无差异,数量不同11下图中,横轴表示酶的反应条件,纵轴表示酶的反应速度,能正确反映温度、pH、时间和底物浓度与酶反应速度关系的是 A甲、乙、丙、丁 B甲、甲、丙、丁 C甲、丁、乙、丙 D甲、甲、乙、丁12下列可表

4、示酶反应速度的是 A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减少量 B单位体积内产物的增加量 C单位时间内产物的增加量 D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反应物的减少量13下列不能产生果胶酶的是 A植物 B霉菌 C酵母菌 D放线菌14下列不属于果胶酶的是 A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B果胶分解酶 C果胶酯酶 D半乳糖醛酸酶15、加酶洗衣粉能够除去衣物上的顽固油渍,则它含有()A、脂肪酶 B、蛋白酶 C、淀粉酶 D、氧化酶16科学家通过技术手段生产出了能够耐酸、耐碱、忍受表面活性剂和较高温度的酶。A细胞工程B基因工程C发酵工程D酶工程17从环保上讲,加酶洗衣粉比普通洗衣粉好在哪种元素含量少甚至没有( )AN BP CCa DMg18溶解

5、海藻酸钠,最好采用加热的方法 A小火间断 B小火持续 C大火间断 D大火持续19高果糖浆生产需要的酶是 A葡萄糖异构酶 B蔗糖酶 C麦芽糖酶 D果糖酶20研究认为,用固定化酶技术处理污染物是很有前途的,如将大肠杆菌得到的三酯磷酸酶固定到尼龙膜上制成制剂,可用于降解残留在土壤中的有机磷农药,于微生物降解相比,其作用不需要适宜的 A温度 B酸碱度 C水分 D营养123456789101112131415BABBAACCBBDDDDA1617181920BBAAD4解析 罐头是密封、杀菌的,但不排除有微生物的孢子等存活下来,只有进行无氧呼吸的微生物可以生存;罐头鼓胀是过期后微生物生活产气的结果,乳酸

6、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无气体产生;酵母菌既可以在有氧条件下生活,也可以在无氧条件下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5解析 酶活性具有一定的温度范围和适宜温度,温度过高酶会失活,低温对酶活性抑制;在一定温度下,最适宜该温度的酶活性最强,该生物生活的也最好,竞争力就强;酶有活性的范围最大,生物的生存温度范围就越广。6解析 酶是起催化作用的,它在反应前后的性质保持不变,据图可以解释A 所代表的物质是酶。所以在特定条件和一定的时间内,酶的催化作用可以一直保持。9解析:在酶促反应中,如果底物浓度足够大,足以使酶饱和,则反应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可由米氏方程推出:V=(K3S/Km+S)E,当S维持不变时,V与E成正

7、比。由以上叙述可知B选项正确第二部分:非选题(60分)二、非选择题21、请根据下列材料和实验原理设计一个证明酶是蛋白质的实验:(1)实验材料:5%的NaOH溶液、3%的CuSO4溶液、鸡蛋、人的唾液5mL(酶)、水、小烧杯、玻璃棒、试管、滴管。(2)实验原理:鸡蛋的蛋清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碱性溶液中,蛋白质与CuSO4溶液反应能产生红紫色物质,即蛋白质的双缩脲反应。如果能通过实验证明,酶能发生双缩脲反应,即可证明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第一步:制备蛋清液。取生鸡蛋一个,打破蛋壳(不要破坏蛋黄),取少量蛋清注入小烧杯中,加入30mL的清水,用玻璃棒调匀,制成蛋清液。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实验结果

8、:_。结果分析:_。答案:21、(2)第二步:用甲、乙两支试管分别取等量的蛋清液和唾液第三步:分别向甲、乙两试管中南加入等量、适量的双缩脲试剂第四步:对比两支试管的颜色反应实验结果:甲、乙两支试管都发生紫色反应结果分析: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是蛋白质的性质,说明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22、A、B、C三图依次表示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度和反应物浓度、温度、PH值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apH反应速度反应物浓度 温度()01234105105105010203040500 2 4 6 810反应速度反应速度ABCb(1)图A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度不再上升,其原因是。(2)

9、图B中,a点所对应的温度是。(3)图B中,a点到b点曲线急剧下降,其原因是。(4)将装有酶与反应物的甲、乙两试管分别放入12和75水浴锅中,20min中后取出转入37的水浴锅中保温,两试管内反应分别应为:甲,乙。(5)图C 表示了催化反应的速率变化曲线。A唾液淀粉酶B胃蛋白酶 C胰蛋白酶 D植物淀粉酶(6)图C中的反应若pH从10降到2的过程中,反应速度将。答案:22、(1)酶的浓度是一定的,当反应物的浓度达到A值后,酶已经饱和,没有更多的酶催化增加的反应物(2)是该酶的活性最适宜温度(3)温度超过适宜温度后,高温使酶失活,反应速度快速下降(4)甲:反应速度先加快,后快速下降乙:无反应(5)B

10、(6)为零23实验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准备5支含有等量酶溶液但pH各不相同的试管,每支试管加1块1cm3的正方体凝固蛋白质,试管均置于25摄氏度室温条件下,各试管蛋白块消失的时间记录于下表:酶溶液的pH12345蛋白块消失的时间/min139114560(1)蛋白块消失的时间与酶活性强弱有何关系?(2)pH多大时酶的活性最强(3)如何根据蛋白块的性质制取实验所需的蛋白块?(4)提供3种方法使实验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5)人体消化道哪一部分能够分泌本实验中的酶?(6)为确定蛋白块的消失是由于酶的作用而不是其他因素的作用,还应如何设计实验?答案:23解析 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利用酶的特性知

11、识和有关生物学知识,设计一定的浓度梯度进行对照,观察酶分解蛋白块的时间,判断蛋白酶的适宜pH值。既考查了基本知识,又能提高实验探究的能力(04年北京东城区综合检测)(1)酶活性越强,蛋白块消失的时间越短(2)2 (3)如将鸡蛋煮熟,其蛋白部分则因蛋白质在高温下变性而凝固(4)适当提高温度以增加酶的催化活性;提高酶的浓度;将蛋白块切的更小些,以增加蛋白酶和蛋白质的接触面积(这相当于消化道内进行的物理性消化)(5)胃(答小肠不给分,因pH与题意不符)(6)另取5支试管注入不含酶的等量溶液,调节pH与原实验相同,每支试管中均加一块1cm3的正方体凝固蛋白块。即给原来的每支试管都设计相应的对照实验。(

12、另增加一个试管,放入等量的蛋白块并将pH调得适当,但不加酶溶液)24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细胞壁及胞间层。在果汁生产中应用果胶酶可以提高出汁率和澄清度。请你帮助完成以下有关果胶酶和果汁生产的实验课题。实验用具和材料:磨浆机、烧杯、试管、量筒、刀片、玻璃棒、漏斗、纱布等。苹果、质量分数为2%的果胶酶溶液、蒸馏水等。实验一: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实验方法及步骤:将苹果洗净去皮,用磨浆机制成苹果泥,加入适量蒸馏水备用。取两个100ml洁净的烧杯,编号为1、2号,按相应程序进行操作,请把表中未填写的内容填上。取出两个烧杯,同时进行过滤。观察或比较,

13、并记录结果。操作顺序项目烧杯12在烧杯中加入苹果泥20mL20mL 2mL注入蒸馏水 在恒温水浴中保温,并用玻璃棒不时搅拌10min10min实验结果的预测及结论:如果是,则说明果胶酶对果胶的水解具有催化作用。实验二:验证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在课题实验步骤中,在完成“烧杯中分别加入苹果泥、试管中分别加入果胶酶溶液、编号、编组”之后,有下列两种操作:方法一:将试管中的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的苹果泥相混合,再把混合液的pH分别调至4、5、6、10。方法二:将试管中的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的苹果泥的pH分别调至4、5、6、10,再把pH相等的果胶酶溶液和苹果泥相混合。请问哪一种方法更为科学:,并说明理由:。实验步骤中也有玻璃棒搅拌的操作,其目的是使,以减少实验误差。如果用曲线图的方式记录实验结果,在现有的条件下,当横坐标表示pH,纵坐标表示,实验的操作和记录是比较切实可行的。根据你对酶特性的了解,在图20中选择一个最可能是实验结果的曲线图:。若实验所获得的最适宜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