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8939482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试论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论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论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老师应该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进步学生的语文才能。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相对滞后,根本上仅仅局限于对教材资源的开发。事实上,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应该涉及到语文教学的诸要素。一、对语文教学诸要素中老师资源的开发。在语文教学诸要素中,由于老师拥有丰富的知识资源,具有极大的智慧潜能,所以老师是一个有待开发的丰富资源实体。基于语文教学的现状和语文教学的可持续性开展,老师资源的开发应主要表达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加强老师对语文课程资源开

2、发的认识。随着我国新一轮课改力度的不断加大,语文课程教育新理念的出台,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语文老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最新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无论是必修教材的大视野,还是?史记?选修教材的文言教学与文本道德引导的示范作用,还是?唐诗宋词鉴赏?所传达的美感教育,都让师生领略到了语文大世界的的奇幻美景,从而“好之“乐之,成为又一个徜徉于语文天地的成功者。期间,语文老师作为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指导者,必须强化课程资源意识,充分掌握更多课程资源,并努力发挥自己在语文教学活动的有利条件,因时制宜地开发和整合语文教学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

3、文的意识,多方面进步学生的语文才能,这是课程观念的更新,也是现代语文教育开展的必然。其次,老师应加强对主体资源的示范作用。由于老师本身的示范效应,老师的言行很大程度上成了教学主体学生的标杆。所以语文老师必须强化自身资源意识,进步自我认识,真正做好学生的示范。这里,老师的示范从内质上说应该是一种充满个性色彩的传承教者对教学资源的独特解读,对教学资源的个性传达,以及学生的独特接收。所以,老师应当自觉学习新课程,新理论,形成新思维、新视角,最终形成有个性特色的有利于学生语文才能与创新意识形成的优良教育渠道,使课程开发意识,真正有效地贯彻到教学理论中。最后,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共享意识。由于老师课程资源开

4、发与利用意识不仅仅是个体行为,它也将会影响整个老师群体,所以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必须注意资源的共享。如今,许多一线老师都认识到老师分工合作、资源共享的优越性。于是出现了集体备课、跨学科交流以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有效合作,甚至还涌现了学生与家长、老师与社会间的各种交流与协作。通过这样的合作,不仅语文老师能更好地驾驭课堂,完成教学,学生们也学到了多领域的知识,拓宽了知识面,也得到了才能的培养。二、对语文教学主要素中学生资源的开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成功组织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学生的动手动口才能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因此,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5、,挖掘学生潜在资源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中针对学生资源的开发,特别是如何挖掘学生自身资源的主观能动性有着不同的方法。例如,开展专题读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包括根据课文组织拓展阅读,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加强学科间的沟通与交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包括组织学生展示、观摩自己的手工和图画作品等,介绍作品和制作心得。语文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其他活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包括举办诗歌朗读赛、故事会;组织书法比赛、作文展览;选编自己的习作,装订成册,展示交流;组织字谜、成语等方面的文字游戏活动等。当然,我们在开发学生自身资源,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时候,不能片面要求,操之过急

6、,毕竟学生资源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正如人们经常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生活经历、兴趣、智能倾向上有差异,对文字的理解方向、理解深度有所不同,这是我们在开发课程资源过程中必须关注的学生差异性。为此,教学中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在差异中取长补短,在差异中丰富和拓展自己。这种学习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争强好胜心,培养了他们的交流、合作才能,而且也在无形中培养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三、对教学诸要素中教材资源的开发。叶圣陶先生指出,以教材为依托,以课堂为平台,深入挖掘课内资源是课程资源开发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无庸讳言,在各种资源中教材仍是最重要的课程资

7、源,它不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进步语文才能的文本,还承当着丰富学生生活经历,进步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理论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诸多任务。教材也称课本,作为一课之本,不仅表达本学科最根本的教学内容,也浸透着本学科最根本的指导思想,还规定了本学科最根本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学中对教材资源的开发方式,主要表如今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挖掘式的教材资源开发。语文新教材包含着多种学科文化,人文素养等丰富的教育资源。而且这种资源是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挖掘、丰富的,它的价值是在科学使用的过程中显现的。因此,教材的使用者,要在如何使用好教材方面多下工夫,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效劳。其次,创造式的教材资源开发。语文教材中

8、充满了优秀作品,浸透着极为丰富的思想意境。如何理解和把握教材资源中的意境,关键在于我们老师如何引导和浸透,其中引导就是带着学生去创造,把作者所要表现出来的思想通过学生的内化加以吸收,使其详细化、深入化。要通过教学中老师恰到好处的引导和暗示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地交流、比拟、反思、选择,从而到达既培养学生再创造想象,又培养其创造想象才能的目的。最后是拓展式教材资源开发。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它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开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教学带来新的开展机遇,也使教学面临严峻的挑战。把教材当做圣经一样来解读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从当前课程改革的趋势来看,但凡有利于创造出学生主动、和谐开展的教学资源都应该加以开发和利用。总之,语文课程资源包罗万象、丰富多彩、世界有多大,生活有多宽广,语文课程资源就有多广阔。如何在纷繁复杂的资源库中挖掘提取出新颖实在有用的教学资源为语文教学效劳,从而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全面进步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只要我们心中装有课程资源开发的理念,我们就一定能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