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读学校学生非智力因素缺陷弥补研究报告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8938701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读学校学生非智力因素缺陷弥补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工读学校学生非智力因素缺陷弥补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工读学校学生非智力因素缺陷弥补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工读学校学生非智力因素缺陷弥补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工读学校学生非智力因素缺陷弥补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读学校学生非智力因素缺陷弥补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读学校学生非智力因素缺陷弥补研究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读学校学生非智力因素缺陷弥补的研究浦东新区育华集团学校 卫宝弟容提要:工读学校学生均为学习困难学生,造成其学习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其非智力心理机能因素存在着种种的缺陷,因此做好非智力因素缺陷的弥补工作是引导学生摆脱学习困境、克制学习障碍、取得学习成功的根本途径。本课题以工读学校学生非智力因素缺陷弥补为主要研究目标,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缺陷状况及形成原因进展了认真的调查与分析,在此根底上提出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缺陷弥补的对策举措,并积极地开展了实践性的研究探索,实践性研究的结果证明工读学校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缺陷是可以有效弥补和积极调适的,课题组所提出的对策举措是有的放矢、切合实际且卓有成效的。关键词:非

2、智力因素 缺陷 调查 归因 弥补 策略 实施一、课题的提出在人类的智慧活动中,都有多种心理因素的参与,根据这些心理因素的机能可将其分为二个系统:一是认知性心理机能系统,即智力因素系统;另一个是非认知性心理机能系统,即非智力因素系统。随着现代教育科学与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诸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对于智慧活动所发挥的极为重要的作用。不良的非智力因素严重扼制了人类认知活动的进展,而优良的非智力因素成了人类认知活动的巨大推动力。工读学校所招收的学生不只品德、行为不良,而且都属学习困难的学生。之所以造成他们的学习困难,问题并不在智力方面,在我们对于他们的智商测

3、试中,少有发现智力低下者,绝大多数学生的智力水平与一般学生无异,每次测试还总能发现二、三个高智商者,学习动机需求缺乏,学习兴趣缺乏,学习情绪消极,学习意志脆弱,个性性格不良及缺乏学习信心是造成其学习困难的根本原因。抓好工读学校的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是工读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而工读学校学生非智力因素品质的不良,成了我们达成教育目标的严重障碍。如何真切地了解、掌握工读学校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缺陷所在和缺陷的归因,等。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缺陷弥补的理性研究和实践探索、指导帮助学生跨越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障碍、走出学习困难的怪圈、赢得学习认知活动的成功和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自然成了工读学校教师必须予

4、以充分关注并认真解决的紧迫问题。因此,我们立此课题,并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实践,希望能找到一条弥补和改善学生非智力因素品质,促进学生学习成功的有效途径,如果我们的研究能获成功,应该能对我市乃至全国工读教育系统的领导和教师有理论上的借鉴意义及教课题组主要成员:国祥、忠华、余彦、唐炳华、谭代勇、凌燕萍、承勇、清、春程、韶峰、克裕学实践中的推广价值。另外,对于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研究,国外均有不少这方面的文章、专著和实验,为对非智力因素的全面认识提供了重要资料,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然而,无论是国还是国外,已有的研究几乎都集中在非智力因素对认知活动的影响和作用及对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上,而对非智力因素

5、本身存在的缺陷如何进展弥补、完善与矫治上几乎很少涉及,更不用说可操作性地进展非智力因素缺陷弥补的研究。由此可以说明,我们所选的课题在国外尚属较新的课题,再加上,我们研究的对象又集中于工读学校的学生,因此,完全可以说,本课题研究亦可以填补中国工读教育领域的一项空白。二、本课题研究的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对工读学校学生在学习认识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非智力因素缺陷有一个全面、透彻的了解,并能找到影响学生人格养成和学业成功的非智力因素缺陷形成的主要原因;通过理性的研究和有的放矢的实践探索,寻找到帮助学生弥补非智力因素缺陷、培养非智力因素良好品质的行之有效的途径与方法。三、本课题研究的具体容一是对

6、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现状个性心理中诸如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缺陷,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一次全面、认真的调查,以期对工读学校学生非智力因素缺陷情况能有一个较为透彻的认识。二是对造成学生非智力因素缺陷的本质原因进展认真的调查、分析,以期对造成学生非智力因素缺陷的相关影响因素能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为教育对策、措施的制订提供充分的依据。三是在上述二项容的调查研究的根底上,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缺陷设计出弥补和调适的切实可行的对策、举措的实施方案,并通过对策、举措方案实施的实践性研究,最终能找出弥补学生非智力因素缺陷,改变学生非智力因素不良品质,使学生顺利跨越学习困难的障碍,取得学业成功的行之

7、有效的途径、方法。四、本课题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在我们开展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1、理论研究法:课题组全体成员,以中国工读教育、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实践德立著、情感智商海方明主编、成功智力斯腾伯格著、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德立、阴国恩主编、非智力因素与学校教育燕国才、马加乐著、情感教学心理学卢家楣著为主要参考文献,认真地学习了非智力因素的相关理论。2、经历总结法:我们共收集了发表于中国工读教育中国工读教育专业委员会部会刊的100多篇介绍兄弟工读学校教师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意志的经历文章,对各地工读学校教师和本校教师所创造的文化教育的成功经历进展了

8、认真的归纳总结。3、调查法:我们对工读学校2001年进校的85名初二新生进展了问卷调查,获有效答案80份,召开了新生家长、原校班主任教师、学生代表等多种类型的座谈会,并选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假设干样本进展了个案的研究、调查。4、实践研究法:我们加强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缺乏弥补的对策、措施方案实施过程中的跟踪与指导,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对*些措施、策略进展了及时的调整。五、本课题研究所经历的几个步骤本课题研究于2001年7月正式启动,共经历了以下几阶段:1、2001年7月1日至8月31日,组织全课题组同志认真学习上述所列之文献资料,阅看各工读学校教师在中国工读教育刊上的发表的100多

9、篇经历文章,以及我校历年来所编辑的教师教学经历集。2、2001年9月份,对我校初二年级的85名新生进展了问卷调查有效答卷80份,并完成了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工作。3、2001年10月、11月份,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本课题成员会同初二年级各班班主任教师,有选择地走访了二十多位学生的家庭,先后在初二年级3个班级中分别召开了学生座谈会与家长座谈会。课题组成员还与校外协教组的教师一起走访了10多所学生所在的原校,认真向原校班主任教师听取了学生情况的介绍。另外,在三个办学层次及初二班级中共挑选了六位同学为样本,进展了个案的调查。4、2001年12月份,认真撰写出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缺陷的调查报告包括造成学生非智

10、力因素缺陷的归因分析。5、2002年1、2月份,课题组完成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缺陷弥补的方案设计,并分头落实了19个子课题,并决定选择初二年级三个班级作为实践研究班。6、2002年3月至2003年6月份,完成19个子课题的研究工作和3个研究班的实践研究任务。7、2003年79月份,对此次课题研究的情况进展了全面的回忆总结,并在这个根底上完成了工读学校学生非智力因素缺陷弥补的研究的结题报告。六、工读学校学生非智力因素缺陷的调查与成因分析一非智力因素缺陷调查我们通过初二年级三个班级学生的问卷调查及家长、原校教师的专访和学生、家长的座谈会,及6位学生的典型性个案研究,终于对工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缺陷状况及

11、造成学生厌学的原因有了一个根本意义上的了解。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工读学校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需求动机方面的缺陷:学习动机是学生成才的起点和直接动力,而工读学校学生普遍地显得成就抱负水平低下、学习期望目标不高,更缺乏社会性目标,学习困难归因障碍严重,以致造成他们缺乏学习的驱动力,求知欲不强、学习自信缺乏。2、兴趣方面的缺陷:调查结果显示,没有一个学生将学习活动列为自己最感兴趣的活动,而他们最感兴趣的活动集中于娱乐、品尝可口美食、穿着体面的服装等方面;不难看出工读学生在兴趣方面存在着严重偏差,这种偏差反映出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对知识类学习认知活动缺乏兴趣,甚至根本没有

12、兴趣;二是他们的兴趣集中于富有感官刺激性与惊险好奇的能给予他们感官需求满足的活动和事物,三是他们所追求的情趣的品位、风格都比拟低。3、情绪、情感方面的缺陷调查结果显示,可以归纳出工读学校学生的情绪、情感状态的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普遍地认为学习是一件苦恼之事,他们的心境始终处于一种压抑与不愉快的状态之中;二是情绪的波动大,碰到成绩不理想就会灰心丧气,遇到教师的批评或是就此丧气、或是对教师反感对立,使自己一下子跌入情绪消沉的状态;三是缺乏道德感与责任感的情感体验;四是他们尚有对成功的向往与得到别人认可的渴求,他们还是很在乎希望自己得到好的成绩,得到教师、同学的赞扬,一旦这种需求得到满足时,他们会觉得

13、快乐,会倍受鼓舞,这是在被他们的消极情绪状态掩盖下值得珍视的一种积极情绪的闪光。4意志方面的缺陷:在认知活动中,个体意志具体表达在独立性、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性等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工读学校学生所存在的意志方面的严重缺陷。他们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偏低,主动性、自觉性差,坚持性缺乏、畏难情绪严重,缺乏自我控制能力,自主实现目标的坚决性差,更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5性格方面的品质不良: 绝大多数的被调查者都表现为胸无大志、缺乏责任感、懒惰、怕苦、畏难、自信心缺乏、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缺乏独立思考、浅尝而辄止、自卑或妄自尊大、情绪波动大、难以自控等不良的性格倾向。(二)成因分析要切实做好学生非

14、智力因素缺陷的弥补工作,我们不能不对造成学生非智力因素缺陷的外部相关影响因素作一番认真的调查和了解。1来自于学校教育方面的相关影响因素:(1)、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不正确。调查结果显示进入工读学校的绝大多数学生他们在原校教师心目中没有地位,他们所遭遇到的是教师对于他们的厌弃和冷淡。在这样的境遇中,学生坠入了学习越失败,教师的指责批评会越多,教师的批评指责越多,学习就越失败的恶性循环的怪圈。由此,学生变得失却自信,自暴自弃,最终走上厌学、逃学之路,自然也就不奇怪了。(2)、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上的问题。一是教师教学水平不高;二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旧,至少是这种教学方法缺乏吸引学生专注听课、激发学生

15、好奇心与学习兴趣的足够魅力。(3)、学生所处班级的班风不良。来工读学校的学生,大多数处于原校班风差劣的班级之中,这种差劣的班风无疑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缺陷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催化作用。2、来自于家庭的相关影响因素。 (1)、家庭构造方面存在的问题。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在80名交回有效答卷的学生中,因父母离异而在单亲家庭中生活的学生,由祖父母抚养的学生,或父或母正在服刑的,此三项合计共有58人,占总有效答卷总人数的72.5%。在上述这三类家庭中存在的共同问题便是亲子气氛的淡薄与缺损,在这种不良气氛的影响下,最有可能造成孩子的情感障碍与人格扭曲。(2)、父母对子女的学习期望值定位不当。在我们对于学生家

16、长及原校教师的调查中发现,80多名被调查学生的家长中,对于孩子所寄予的期望值定位出现二个极端:一个极端是期望值定位太高,造成学生严重的心理压力,使学生产生出超负荷的学习焦虑;另一个极端是对孩子的学习期望值定位过低,家长期望只要孩子不出事,能混个初中毕业就可以了,由此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行为也变得越来越消极。(3)、家庭文化气氛的不良。调查中,不少学生谈到了在自己的家中,像麻将馆、棋牌室那样的热闹非凡,自己根本没法静下心来看书、学习;还有学生反映,父母都出去打麻将或跳舞了,家中空空,仅剩下自己孤孤单单的一个人,自己也无心学习、做作业,就以看电视打发时间;甚至有学生反映,有时父母打麻将缺人了,把自己也拉上去垫台脚,真令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