湫头乡双佛堂村工作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893645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湫头乡双佛堂村工作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湫头乡双佛堂村工作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湫头乡双佛堂村工作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湫头乡双佛堂村工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湫头乡双佛堂村工作(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湫头乡双佛堂村工作汇报 湫头乡新庄子创建市级文明村简介 新庄子村地处湫头乡西南部,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656户,230人,耕地面积36亩,人均2.17亩。202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0元。 今年该村以创建市级文明村为契机,在县委宣传部和乡党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立足村情实际,发挥地域优势,加强班子建设,狠抓小康农宅,强化基础建设,助推农民增收,从规范村务管理和培育新型农民入手,做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争取实现“民富、村美、风正”的创建目标。 以村级活动场所为载体,以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配齐了远程电教设备,开通了培训教育网络,定期为党员群众开展政策法规、社会

2、主义荣辱观、理想信念和实用技术教育。同时,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村上举办“好媳妇、好公婆、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共评选出“五好”家庭65户,好媳妇1人,好公婆8人。通过一系列活动开展,村民勤劳致富、开拓创新的多了,游手好闲、因循守旧的少了,全村呈现出了比、学、争、赶、超的可喜变化,形成了邻里和谐、尊老爱幼、健康向上的村风民风。 为改善人居环境,加大精神文明建设投入。对村庄布局进行统一规划,并在沿路两侧新开小康农宅示范小区一处户,配套实施了自来水入户、电网改造、道路砂石化和农宅小区硬化、绿化和美化工程,使村庄发展面貌和文明程度有了显著变化。新庄子村地处湫头乡西南部,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

3、656户,235人,耕地面积536亩,人均.17亩。202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02X元。 今年该村以创建市级文明村为契机,在县委宣传部和乡党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立足村情实际,发挥地域优势,加强班子建设,狠抓小康农宅,强化基础建设,助推农民增收,从规范村务管理和培育新型农民入手,做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争取实现“民富、村美、风正”的创建目标。 以村级活动场所为载体,以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配齐了远程电教设备,开通了培训教育网络,定期为党员群众开展政策法规、社会主义荣辱观、理想信念和实用技术教育。同时,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村上举办“好媳妇、好公婆

4、、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共评选出“五好”家庭户,好媳妇12人,好公婆8人。通过一系列活动开展,村民勤劳致富、开拓创新的多了,游手好闲、因循守旧的少了,全村呈现出了比、学、争、赶、超的可喜变化,形成了邻里和谐、尊老爱幼、健康向上的村风民风。 为改善人居环境,加大精神文明建设投入。对村庄布局进行统一规划,并在沿路两侧新开小康农宅示范小区一处3户,配套实施了自来水入户、电网改造、道路砂石化和农宅小区硬化、绿化和美化工程,使村庄发展面貌和文明程度有了显著变化。 内容总结(1)湫头乡双佛堂村工作汇报 湫头乡新庄子创建市级文明村简介 新庄子村地处湫头乡西南部,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656户,305人,耕地面积536亩,人均.1亩(2)为改善人居环境,加大精神文明建设投入(3)对村庄布局进行统一规划,并在沿路两侧新开小康农宅示范小区一处32户,配套实施了自来水入户、电网改造、道路砂石化和农宅小区硬化、绿化和美化工程,使村庄发展面貌和文明程度有了显著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