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设计交底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929391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电站设计交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变电站设计交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变电站设计交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变电站设计交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变电站设计交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变电站设计交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电站设计交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会议纪要工程名称:湖南十里平坦风电场工程110kV升压站 签发:会议地点业主项目部会议室会议时间2016年5月28日会议主持人马晓军会议主题:1、湖南十里平坦风电场工程110kV升压站施工图纸设计交底会议内容:1. 站址十里平坦风电场位于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区境内东南方向,东临S202,西边有S219,交通 条件一般。根据目前的场外交通条件,本工程进场道路利用S219,借道金紫山风电场道路进入 风电场升压站。城步十里平坦风电场工程最终规模建设1座110kV升压站,建设2台主变压器,电压等级 为11OkV/35kV二级电压。建设规模及主接线本工程装机规模为49.9MW,安装24台单机容量为2000

2、kW风电机组和1台单机容量为 1900kW的风力发电机组。风电场建设一座110kV升压站变电站,11OkV采用单母线接线,本 工程建设1台容量为50MVA的110kV主变压器,110kV设备建设2个主变进线间隔、1个出线 间隔以及1个PT间隔。35kV接线方式采用单母线接线,本工程建设35kV I段母线。风电场以 1回110kV架空线路接入11OkV 丁界变电站。主变压器型式为户外升压电力变压器,额定容量为50MVA,主变压器高压侧经架空线与 110kV户外GIS连接,低压侧经铜母排与35kV开关柜连接。2.3.设备选型主变选用三相三绕组全密封免维护油浸自冷式变压器,型号:SZ11-50000

3、/110,变比为110 8x1.25%/38.52x2.5%/10.5kV,接线组别YN ,yn0,d11。主变配多组份油在线监测装置。llOkV配电装置选用户外LWD-126/2000A型SF6断路器,GW4-126W/2000A型隔离开关(电动 并可手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SF6绝缘电流互感器,氧化锌避雷器。35kV配电装置选用ZWD-40.5W/2500A型户外真空断路器(内配电流互感器),GW4-40.5/2000A 型隔离开关,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氧化锌避雷器。1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内KYND-12系列铠装移开式金属全封闭开关柜配固封式真空断路器。10kV并联电容器选用户内框架式并联

4、电容器组。站用变选用户内油浸型变压器,容量为160kVA。选择电气设备的短路水平如下:110kV 40kA,35kV31.5kA,10kV31.5kA。llOkV、35kV、10kV户外污秽按变电W级设防,10kV户内污秽按变电II级设防,并按海拔 3000m对设备外绝缘水平及间隙进行修正。4. 过电压保护及接地采用氧化锌避雷器限制雷电侵入波和操作过电压。变电站设置3根30m高的独立避雷针、2 根25m高构架针进行直击雷防护。变电站设置由水平敷设的接地干线与垂直接地极联合构成的主接地网,可兼顾均压网,复 合接地网埋深1.3m。接地网干线采用-60x8热镀锌扁钢,垂直接地体采用接地模块,并引入变

5、 电站取水深井。在二次设备间及敷设二次电缆的电缆沟内设置等电位接地网,采用-40x3铜排。5. 电气平面布置110kV配电装置布置在变电站西侧,采用户外半高型布置,向西架空出线。间隔排序自北 向南依次为洪水河铁矿、格尔木东汇集站、#1主变及电压互感器、分段、预留、#2主变及电压 互感器、预留,共7个间隔。35kV配电装置布置在变电站南侧,采用户外半高型布置,向南架空出线。间隔排序由东向 西暂定为I段母线电压互感器、备用、预留、金辉、#1主变、农场小水电、分段、#2主变、预 留、预留、预留、预留、II段母线电压互感器,下阶段设计应根据配出工程可研批复意见进一 步明确。10kV配电装置室、生产厂房

6、及辅助用房联合布置在站区东侧,为单层砖混结构,10kV采用 电缆向北出线。1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内双列式布置。变压器布置在llOkV配电装置与10kV配电室之间。10kV并联电容器室布置在变电站北侧。35kV消弧线圈位置预留在两台主变中间。6. 电缆敷设及照明二次电缆敷设及10kV配电室采用电缆沟,电缆沟内设有角钢电缆支架。电容器室及站用变 室电缆采用埋管敷设。二次设备间为防静电地板,电缆在地板夹层内敷设。户内均采用荧光灯照明,道路采用低位庭院灯照明。二次设备室、10kV配电室、电容器室 设有事故照明。7. 电气设施消防带电设备间和附房配置一定数量的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和二氧化碳灭火器。主变旁及电

7、容器 室配置推车式干粉灭火器。电缆沟内采用防火墙隔断、设置电缆保护管和耐火材料封堵等措施。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装置1套。二次设备间、配电室等重要场所设置火灾自动探测报警。&计算机监控系统(1)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按单网配置。监控系统按无人值班方式设计,选用分布式计算 机监控系统,综合考虑变电站的信息采集、监测、监控、遥视、计量、保护、电源等设备,形 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变电站站控层采用DL/T860 (IEC61850)规约。(2) 计算机监控系统五遥信息量应合理、适当,在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由调度中心、信通 中心、海西供电公司、科信设计公司共同研究确定。(3)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详细功能和具体方案在

8、招标时确定。逆变电源容量为5kVA(在线式)。(4) 将变电站的公用电气接地网作为监控系统的接地网,接地电阻要满足设备厂家的技术 要求,在施工图阶段应认真计算校核,保证综自系统设备安全。(5) 不设置计算机工作台,后台设备组屏。(6) 五防功能和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统一由监控系统实现。(7) 全站配置1套公用GPS对时系统,实现自动对时,时钟同步装置不单独组柜,与远动 柜共组柜1面。(8) 通信电源、直流电源统一接入监控系统。9. 电力电量采集系统全站设置1套厂站采集终端,功能应满足省电能量计费系统的技术要求,至青海省调的电 能量数据采集采用数据网和四线方式,所有电能表信息均应接入厂站采集终端。

9、厂站采集终端 与电度表组1面屏。电能表采用智能型双方向多功能表,可接入多种规约。110kV、0.4kV电压等级电能表采用 三相四线,35kV、10kV电压等级电能表采用三相三线。计量电流采用电流互感器配置的0.2S级计量专用二次绕组,计量电压采用母线或线路电压 互感器配置的0.2级计量专用二次绕组,电能计量专用二次绕组及其二次回路不得接入与电能 计量无关的设备。考核计量点设置在110kV格尔木东进线、主变高中低压侧和所有10kV出线,其中110kV侧 各配置1块0.2S级电能表,其它考核点各配置1块0.5S级电能表。贸易计量点设置在110kV洪水河铁矿出线(配置专用就地计量箱,内装2块0.2S

10、级电能表) 和35kV小水电、金辉、备用出线(各配置1块0.2S级智能电能表)。站用变低压侧设置考核计量点,配置0.5S级电流互感器,各配置1.0级电能表1只。10kV出线电度表均就地安装于10kV开关柜上,其它电度表均组屏安装于二次设备间的电 能表屏。10. 站用电系统在10kV I段母线上设置1台站用变,容量为160kVA。站用电柜采用智能型GCS柜,0.4kV 采用单母线接线,实现两回电源的自动投切,互为备用。11. 直流系统装设1套高频开关电源成套装置,配置200Ah铅酸免维护蓄电池1组,10A的模块5块, 其中1块为备用。直流系统采用1组电池,1组充电装置供全站综合自动化装置、事故照

11、明及 交流不停电电源等直流负荷。二次设备间的测控、保护、自动装置等设备采用辐射式供电方式,配电装置直流电机网络 10kV开关柜柜顶直流网络采用环网供电方式。12. 遥视系统设置1套安全监视系统,实现全站安全、防火、防盗监视功能,暂不考虑对设备进行监视 并留有实现远方监视的接口。监视服务器按全站最终规模配置,就地摄像头按本期规模配置, 视频、报警信号传至海西地调,并配置1套电子围栏系统。13. 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1)主变保护按主、后分开,单套配置。(2)110kV格尔木东、洪水河铁矿出线分别配置1套微机型线路光纤差动保护,保护(3)通道采用复用2M。(4)110kV配置1套行波测距装置,1套故

12、障录波装置。(5)35kV出线各配置1套微机型线路距离保护装置。(6)10kV出线各配置1套微机型电流电压保护装置。(7)10kV电容器出线均配置过电流、过电压、低电压、不平衡保护,无功电压综合控制装置 采用VQC软件。(8)不配置1套独立的低周低压减载装置,实现35kV和10kV线路低周低压减载功能。(9)配置保护及故障录波信息管理子系统。14. 调度自动化(1)诺木洪110kV变电站由海西地调调管。(2)远动系统与综自系统相统一,远动传输方式为电力数据网与远动专用通道相结合,采 用数据网络为主通道(2M),远动专用通道为辅通道(4线)。变电站远动通道与电量采集通道各设独立的2M通道。(3)

13、设置1套纵向认证加密装置、一套防火墙及相应的软件。(4)远动信息传送到省调和海西地调,省调和海西地调主机系统需进行数据库修改及扩充,省调增加调制解调器、电缆等设备,海西地调增加模拟屏灯光、信号转发板、调制解调器、电缆等 设备。进行修改和扩充。对省调计费系统及地调调度端设备主机系统15. 系统通信(1) 在格尔木东汇集站-诺木洪llOkV线路上架设1根24芯OPGW光缆,光缆长约141km, 导引光缆0.8km,形成格尔木-格尔木东汇集站-诺木洪光纤通信电路,做为诺木洪变调度自动 化主、备通道,信息通过格尔木东汇集站、格尔木330kV变电站组织到省调、海西地调。(2) 诺木洪变配置1套SDH-6

14、22Mbit/s光传输设备(含1套光功率放大器、1块洪水河方 向光板),1套智能PCM设备,光板按1 + 0配置。(3) 诺木洪变配置1套-48V/160A高频开关电源和1组-48V/300Ah免维护蓄电池。1套综 合配线设备,配置为光配72芯,数配32X2M,音配200回。(4) 格尔木东110kV汇集站配置1块622M光接口板,1套光功率放大器。(5) 省调和海西地调各配置1块接口板。(6) 诺木洪变设置1部市话,初期为施工提供通信,变电站投运后做为备用调度电话。(7) 诺木洪变二次设备间配置1套综合数据网接入设备和1台路由器。16. 土建部分(1) 变电站总平面布置110kV配电装置布置

15、在站区西侧,35kV配电装置布置在站区南侧,主变布置在110kV配电 装置与10kV配电装置之间。综合配电室布置在站区东侧,10kV并联电容器室布置在站区北侧, 综合泵房布置在站区东北角。站区大门布置在站内东南角东侧围墙处。10kV配电室布置在综合配电室北侧,二次设备室及站用变室布置在综合配电室中间,辅助 用房(设有消防设备及工器具间、值班休息室、厨房和卫生间)布置在综合配电室南侧。变电站围墙为砖墙,墙体表面双侧抹灰,基础采用墙下条形基础。站内设置4.0m宽环形道路,采用双坡式混凝土路面,转弯半径为7.0m。地下设施主要为1.0X1.0m电缆沟、化粪池和总事故油池。根据地形采用连续平坡式布置,由南向北,自西向东整体坡度控制在1.0%左右,尽量减少 土方开挖量。场地水通过汇集后由道路或围墙排水洞排出,满足变电站防护要求。变电站按最终规模一次征地,围墙内占地面积约0.6437hm2,站址总用地面积约0.935hm2 (合 14.03 亩)。(2)建筑与结构综合配电室、电容器室及综合泵房均采用单层砖混结构,总建筑面积为584m2,均呈“一” 字型布置,屋顶采用平屋面,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基础形式采用墙下条形基础。建筑 物按7度设防。建筑物内外装修设计严格执行省公司“两型一化”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厨房、卫生间可 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