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共讀對語言發展遲緩幼兒語言理解與口語表達之影響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8923035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親子共讀對語言發展遲緩幼兒語言理解與口語表達之影響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親子共讀對語言發展遲緩幼兒語言理解與口語表達之影響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親子共讀對語言發展遲緩幼兒語言理解與口語表達之影響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親子共讀對語言發展遲緩幼兒語言理解與口語表達之影響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親子共讀對語言發展遲緩幼兒語言理解與口語表達之影響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親子共讀對語言發展遲緩幼兒語言理解與口語表達之影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親子共讀對語言發展遲緩幼兒語言理解與口語表達之影響(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親子共讀對語言發展遲緩幼兒語言理解與口語表達之學習成效徐庭蘭 摘要本研究採個案研究法,以探究個案在經親子共讀實施三個月後,其語言能力之問題改變情形。研究者以立意抽樣的方式選取一位經正式評估診斷後,有語言發展遲緩現象的五歲半女性幼兒。研究資料處理是採用質與量的分析法,其分析涵蓋:1)親子共讀實驗效果分析:研究者以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進行前測、再測及後測,並將施測所得語言理解與口語表達結果的原始分數對照常模百分等級表,再對照學前兒童語言發展常模表。2)觀察及訪談內容分析:將兩階段親子共讀及語文活動觀察記錄結果及訪談結果等進行分析。透過這一系列的親子共讀和語文活動的介入,個案在語言理解及口語表達

2、上的問題有所改進。其中在語言理解上,個案說話較為流暢而且以句子代替搖頭、不知道或沒有等回答,更進一步也能指出物品的名稱方向(上下、中間)及顏色。在親子共讀後個案對部分物品的功能及分類仍有待加強,文法也雖還是有錯誤但出現的次數慢慢減少,至於對物品用途與對事件的理解皆還是表達錯誤。而在口語表達上,個案在共讀時會主動問與故事相關的問題,甚至個案會依母親的問題回答或表達出自己的想法,而且語言組織能力已進步;又在說故事時,會有情節的安排及會有相關的角色配合出現,可是個案有時仍會有結巴或重複的現象但卻減少許多。所以親子共讀活動不但可以影響幼兒的語言學習,而且參與活動的父母,在說故事的技巧及口語表達方式,也

3、會間接提昇個案語言能力。關鍵詞:親子共讀、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語言理解、口語表達、語文活動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副教授受文日期:2004年4月28日 修改日期:2004年6月24日 接受刊載:2004年7月16日通訊 徐庭蘭 屏東縣內埔鄉學府路一號Parent-child shared reading activity to language delayed childs language learningTing-Lan Hsu AbstractThis case study investigated the language delayed childs language lear

4、ning after three months parent- child shared reading activity. The subject in this research is a five years and six months old language delayed girl studying in daycare center. Researcher initially used “Preschool Language Scale for Developmentally Delayed Children” (edit by Lin Bao-Gueyand Lin Mei-

5、Hsiu, 1994) to evaluate the degree of the language delay. During the activity, researcher proceeded three months parent-child shared reading, and combined finger songs and material of language activity to enhance childs learning. After activity, researchers repeated “Preschool Language Scale for Dev

6、elopmentally Delayed Children” to evaluate the improvement of childrens language. The finding showed parent-child shared reading activity positively influence language delayed childs language ability, and thus can be assistance in their language ability improvement.Keywords:parent-child shared readi

7、ng, Preschool Language Scale for Developmentally Delayed Children, material of language activityAssociate Professor, National Pingtu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Received: Apr. 28, 2004 Revised: Jun. 24, 2004 Accepted: Jul. 16, 2004Address Correspondence to: 壹、 前言語言發展關鍵期為幼兒時期,此時是幼兒語言學習能力最強

8、,也是和父母接觸最頻繁的時候,因此在語言發展上父母是幼兒學習語文的對象(林麗英,民 87;戴美秀,民89;黃慧貞,民90;董青玫,民90;Scarborough ,1991;Ortiz; Stowe & Arnold, 2001)。一般而言,多數父母是最有機會觀察到自己小孩的語言表達等相關技巧及能力,因父母在家常用不同的方式或活動與孩子互動,以協助其語言學習。如果父母對自己孩子的口語表達及理解能力發展的認知是正確的,那將來幼兒上學時,父母就可以提供自己幼兒的口語發展訊息給教師,讓教師知道如何去協助幼兒語言的學習。由此可知父母是提供幼兒語言發展的相關訊息,以幫助園所給予幼兒最合適的語言學習環境。

9、因此父母在家與幼兒的互動就極其重要,而在多種的互動活動中,以親子共讀是最簡單及方便的投資,而且是被認為費時短且是最有效率的活動之一。父母如能與幼兒一起共讀圖畫故事書,並且鼓勵幼兒閱讀,也是培育幼兒語言理解、口語表達、自信與創意的開始。親子共讀活動是不受任何時間、場地和人數限制,甚至可以安排在孩子臨睡前,或是任何父母與幼兒共處的一小段時間。共讀的場所也可以安排在孩子的臥房、床上、起居室的沙發上,或父母的臥房、書房等舒適而安靜的地方(林麗英,民87;戴美秀,民89;王乃善,民90)。當父母與孩子進行共讀活動時,不僅提供了一個充滿安全、溫馨的家庭生活空間,也同時創造了一個自然的語言環境。綜合以上敘述

10、可知,現代父母已逐漸地瞭解,若想提供幼兒多元化的學習機會,則必須先從家庭生活環境來改變,才能奠定幼兒各項發展的基礎。父母如能以親子共讀的方式與幼兒互動,既可滿足親子間彼此的需求,也可以培養親子間的感情。又因目前國內以親子共讀方式,提昇幼兒語言學習或改善幼兒語言發展的研究極其缺乏,所以本研究以語言發展遲緩幼兒為研究對象,探究在親子共讀的環境中,當父母花較多的時間和幼兒一起閱讀時,幼兒語言發展是否有差異?研究者進而期望研究結果能針對語言發展上有問題幼兒的輔導實務,以提供實證觀察資料遵循。本研究目的為親子共讀活動,對語言發展遲緩幼兒在語言理解及口語表達之學習成效。基於上述研究目的,而提出的研究問題為

11、親子共讀對語言發展遲緩幼兒在語言理解及口語表達之改變為何? 貳、 文獻探討本文旨在探討親子共讀對語言發展遲緩幼兒口語表達與理解能力之學習成效,但目前探討親子共讀對語言發展遲緩幼兒在語言理解及口語表達成效之相關研究幾乎闕如,而一般語言學習相關的研究則是偏向:1.智能障礙的語言敘述及其溝通能力;2.身心障礙兒童學習適應問題;3.發展遲緩幼兒溝通教學等研究。因此研究者僅能探討與本研究主題相關的報導、理論與研究,其中以涵蓋(一)親子共讀家庭閱讀環境因素;(二)美加地區推行親子共讀狀況及其追蹤;(三)親子共讀相關研究的發現;(四)語言發展遲緩的定義等論述,以作為本研究的理論基礎。一、 親子共讀家庭閱讀環

12、境因素學前幼兒早期的閱讀環境,以關係最密切的家庭生活環境開始,因此家庭是幼兒讀寫萌發最早也最重要的環境,維高斯基理論(1962)強調社會互動的發展,並主張幼兒本身具有語言習得的能力,再配合後天環境的支持,而促成幼兒語言的發展,因此幼兒的發展與外在環境的關聯是很重要的(引自谷瑞勉,民87),而成人則成為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以提供並協助幼兒有適當的生活經驗,也使幼兒可以因此而學習語言。依據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National Research Childrens Council)所編之踏出閱讀的第一步(Starting Out Right-A Guide to Prompting Childrens

13、 Reading Success)(柯華葳、游婷雅譯,民90)的理論強調,父母可以在生活中,提昇幼兒語言學習及其閱讀能力,而這些學習及能力的提升卻是在無意之中學習的。Anderson, Hiebert, Scott 和 Wilkinson(1985)的相研究指出,讓幼兒擁有豐富的閱讀環境,是與幼兒早期閱讀發展相關的,而不是只有父母的教育程度、職業或社經地位等而已(引自黃敏秀,民91)。研究也發現早期家庭閱讀經驗與幼兒語言發展及喜歡閱讀是息息相關的(Morrow,1993;引自黃敏秀,民91)。親子如果能常一起閱讀,那幼兒在家將會主動探索文字並會有隨意塗寫的行為表現出現,此也有助於其未來語言理解

14、及口語表達之能力發展。綜合上述,可知家庭環境是幼兒第一個接觸的環境,因此家裡所提供的自然與互動的閱讀環境相對就很重要了(黃敏秀,民91)。親子共讀顧名思義就是陪孩子閱讀,也就是父母親和幼兒一同進行有形無形的語文互動,而其中有形的語文互動即是親子一起閱讀圖畫書、報章雜誌.等;至於無形的就是語文互動例如生活對談、字卡遊戲、傳統兒歌教唱.等。語文環境可以由父母親刻意營造,也可以發掘幼兒所喜愛的語文環境。在親子共讀中,幼兒可以感受到父母親的關愛,並且讓幼兒在溫馨、和諧的家庭氣氛中,和父母有感情的交流。父母更可藉由親子共讀活動,以灌輸孩子正確的觀念、社會規範,給予正向的引導,也可以了解孩子的想法,做進一

15、步的觀念溝通,也可以發展、改善幼兒語言表達、理解能力,讓幼兒有活潑、健康的人格以及為未來人生奠下良好根基(黃戴美秀,民89;慧貞,民 90;董青玫,民 90)。近年來教育部發起兒童閱讀日推展親子共讀活動,因此有不少數期刊開始談到親子共讀對幼兒語言發展,親子關係之影響及如何規劃親子共讀環境。親子共同閱讀除了語言文字及圖畫會對幼兒產生影響之外,幼兒也可感受到父母的重視與親情。又在多元化的共讀中,幼兒更可用自己的身體五官去感受,和書本的認知結合,以訓練其手腦並用並建立一個良好學習習慣的開始。同時在父母耐心帶領及不斷提供練習機會之下,父母漸漸會發現幼兒會嘗試去做一件自己以前沒做過的事,而且也養成喜歡勇敢嘗試的個性。透過親子共讀,幼兒認識許多的字彙,但無論識字與否,無形中幼兒也瞭解了故事的涵義,更學到其中的用字遣辭,以助長幼兒語言表達及理解的能力,對於日後的人際關係也有助益。親子一同討論圖畫書中的內容,可以引導幼兒獨立思考如何解決問題,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啟蒙幼兒創造與擴散思考能力,使幼兒因而能發揮想像與聯想能力(黃慧真,民90)。學前教育月刊編輯(90)訪問著名兒童畫家鄭明進先生,談話中鄭先生強調親子閱讀是生活的樂趣,圖畫書不是教科書,每次唸完一定要有自己的感想,父母應讓幼兒感受閱讀的單純快樂;又在訪談陳質采醫生(民90)中,談到親子共讀應建立在陪幼兒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