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临床诊断技术二第三章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8923031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兽医临床诊断技术二第三章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兽医临床诊断技术二第三章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兽医临床诊断技术二第三章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兽医临床诊断技术二第三章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兽医临床诊断技术二第三章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兽医临床诊断技术二第三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兽医临床诊断技术二第三章(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注射法第一节 金属注射器和针头使用注射法:金属注射器和针头的选择、安装、调换、调节、消毒金属注射器:构造:针头套头、 玻璃管、金属外壳、刻度轴zhou、刻度螺旋、推把、橡皮圈。选择:牛50、40 猪、羊40、20 兔、猫 20、10 禽类10、2使用:包括拿法、调节、橡皮圈的调换。消毒:先松开各零件,然后冷水淹没煮沸1015分钟。针头:规格:20、18、16、12、9、8、7号。选择:牛、马20、18、16 猪、羊16、12、9 禽类9、8、7使用:1、用镊子夹而不是用手抓。2、应检查针头有无阻塞。3、弄弯的针头不能使用4、针头应当用镊子套紧针筒。5、针头断入畜体时,要马上设法取出第二

2、节 皮下注射适应症 无刺激性药物、疫苗、菌苗、血清注射到皮下疏松结缔组织, 通过皮下毛细血管或淋巴管吸收到体内。目的与要求 将药液注射于皮下结缔组织内,经毛细血管、淋巴管吸收进入血液,发挥药效作用,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凡是易溶于水、无强刺激性的药品及疫苗、菌苗等,均可皮下注射。注射部位牛:颈部两侧、肘头后上方。猪:耳窝、股内侧。羊:颈部两侧、肘头部、股内侧。犬、猫、兔:颈部两侧、股内侧。禽类:翼下、颈背部。操作方法 根据注射药量多少,可用、或ml的注射器及针头。注射部位剪毛常规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吸引药液时,先将安瓿封口端用酒精棉消毒,并同时检查药品名称及质量,注意有无变质、浑浊,而

3、后打去顶端,再将连接针头的注射器插入安瓿的药液中,慢慢拉出针筒活塞吸引药液,吸完后排出气泡,而后用酒精棉包好针头。多选在皮肤较薄、皮下组织、松弛容易移动而活动性较小的部位。大动物多在颈部两侧;猪在耳根后或股内侧;羊在颈侧、肘后或股内侧;禽类在翼下;犬可在颈侧及股内侧。左手中指和拇指捏起注射部位的皮肤,同时以食指尖压皱褶向下陷呈窝,右手持连接针头的注射器,从皱褶基部的陷窝处刺入皮下2-3cm,此时如感觉针尖无抵抗,且能自由拨动时,左手把持针头结合部,右手推压针筒活塞,即可注射药液。 如需注射大量药液时,应分点注射。注完后,左手持酒精棉按住刺入点,右手拔出针头,局部消毒。注意事项1、无菌操作2、药

4、量多时应分点注射。3、注射后适当按摩以利药物扩散和吸收。第二节 肌肉注射适应症无强刺激性药物注射到肌肉丰满部位,通过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内。目的与要求 由于肌肉内血管丰富,药液注入肌肉内吸收较快,其次肌肉内的感觉神经较少,故疼痛轻微。所以一般刺激性较强和较难吸收的药液、进行血管内注射有副作用的药液、油剂和乳剂等不能进行血管内注射的药液均采用肌肉注射。为了使药液被缓慢吸收,持续发挥作用,也应用肌肉内注射。注射部位牛:颈部两侧、臀部猪:耳根后边、股内侧羊:颈部两侧、股内侧犬、猫:颈部两侧、股内侧。禽类:胸肌、大腿内侧。操作方法消毒垂直进针-推药-出针消毒。操作内容 大动物、犊、羊、犬等多在颈侧及臀部

5、;猪在耳根后、臀部或股内侧;禽类在胸肌部,但应避开大血管及神经的径路。左手的拇指与食指轻压注射局部,右手如执笔式持注射器,使针头与皮肤呈垂直,迅速刺入肌肉内2-4cm,而后用左手拇、食指把住针头结合部,以食指指节顶在皮上,再用右手抽动针筒活塞 ,确认无回血时,即可注入药液,注射完毕用左手持酒精棉球压迫针孔部,迅速拔出针头。另法以左手拇指、食指捏住针头,右手持针筒部,两手握注射器,垂直迅速刺入肌肉,而后再按上述方法注入药液。再法以左手持注射器,先以右手将针头刺入肌肉,把注射器转给右手,左手把住针头(或连接的乳胶管),与注射器接合好,再行注入药液。注意事项 1、无菌操作2、针头刺入深度为针体长度的

6、三分之一。3、“三快”:进针快、出针快、注射快。飞针。4、找准zhun部位,防止打针后出血、疼痛、针头弄弯或折断。5、针头断入畜体内时,必须马上设法取出。第三节 静脉注射适应症 1、强刺激性药物、必须静脉注射的药物。2、大量输血或输液。3、注射急救用的药物目的与要求 静脉内注射主要应用于大量的输液、输血;以治疗为目的急需速效的药物(如急救、强心等);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皮下、肌肉不能注射的药物等。注射部位牛:颈静脉、耳静脉。猪:耳静脉、前腔静脉。羊:颈静脉、耳静脉。犬、猫:前肢踠内侧静脉。后肢隐静脉。兔:耳静脉。禽类:翼下静脉。操作方法 根据注射用量可备50-100ml注射器及相应的注射针头

7、(或连接乳胶管的针头)。大量输液时则应用输液瓶(500-1000ml),并以乳胶管连接针头,在乳胶管中段装以滴注玻璃管或乳胶管夹子,以调节滴数,掌握其注入速度。注射部位剪毛常规消毒。 牛、羊、犬等,均在颈静脉的上1/3与中1/3交界处;猪在耳静脉或前腔静脉;特殊情况,牛也可在胸外静脉及母牛的乳房静脉。1、牛的静脉内注射:牛的皮肤较厚且敏感,而用马的静脉刺入法较困难(熟练者也可),一般应用突然刺针方法。助手用牛鼻钳或一手握角、一手握鼻中隔,将牛头部固定。而后术者左手拇指压迫颈静脉的下方,或用一根细绳(或橡胶管)将颈部的中13下方缠紧,使静脉怒张,右手持针头,对准注射部位,用腕的弹拨力与皮肤垂直迅

8、速刺入血管,见有血液流出后,将针头再沿血管向前推送,连接注射器或输液瓶(或盐水瓶)的乳胶管,举起输液瓶则药液即可徐徐流入血管中。2.猪的静脉内注射:有耳静脉注射法和前腔静脉法射法。(1)耳静脉注射法:猪站立或侧卧保定,耳静脉局部剪毛、消毒。一人用手捏住猪耳背面的耳根部的静脉管处,使静脉怒张,或用指头弹扣,以引起血管充盈。术者左手把持耳尖并将其托平,右手持连续针头的注射器,沿静脉径路刺入血管内,轻轻抽引针筒活塞,见有回血后,再沿血管向前进针。松开压迫脉管的手指,术者用左手拇指压住注射针头,连同注射器固定在猪耳上,另手徐徐推进药液。注射完毕,用酒精棉紧压针孔处,右手迅速拔针。为了防止血肿或针孔出血

9、,应压迫片刻,最后涂擦碘酊。(2)前腔静脉注射法:用于大量输液或采血。前腔静脉是由左右两侧的颈静脉与腋静脉至第一对肋骨间的胸腔入口处,于气管腹侧面汇合而成。注射部位在第一肋骨与胸骨柄结合处的前方。由于左侧靠近膈神经,而易损伤,故多于右侧进行注射。针头刺入方向,呈近似垂直并稍向中央及胸腔方向,刺入深度依猪体大小而定,一般深约26cm。为此要选用适宜的1620号针头。站立保定时的部位在右侧,于耳根至胸骨柄的连线上,距胸骨端约13cm处。术者拿连接针头的注射器,稍斜向中央并刺向第一肋骨间胸腔入口处,边刺入边回血,见有回血时,即标志已刺入胸腔静脉内,可徐徐注入药液。取仰卧保定时,胸骨柄可向前突出,并于

10、两侧第一肋骨与胸骨结合处的前面,侧方呈两个明显的凹陷窝,用手指沿胸骨柄两侧触诊时更感明显,多在右侧凹陷窝处进行注射。先固定好两前肢及头部,消毒后,术者持连接针头的注射器,由右侧沿第一肋骨与胸骨结合部前侧方的凹陷窝处刺入,并稍偏斜刺向中央及胸腔方向,边刺边回血,见回血后,即可注入药液,注完后左手持酒精棉紧压针孔,右手拔出针头,涂碘酊消毒。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对所有注射用具及注射部位,均应严密消毒。2、注射时要注意检查针头是否畅通,当反复刺入时,常被组织块或血凝块堵塞,应随时更换针头。3、注射时要看清脉管径路,明确注射部位,准确一针见血,防止乱刺,以免引起局部血肿或静脉炎。4.刺针

11、前应排净注射器或输液乳胶管中的气泡。5.混合注入多种药液时,应注意配伍禁忌,油类制剂不能作静脉内注射。6.大量输液时,注射速度不宜过快,以每分钟2040ml为宜。药液要加温至动物体温程度。7、输液过程中,要经常注意动物表现,如有骚动、出汗、气喘、肌肉震颤等征象时,应及时停止注射;当发现液体输入突然过慢或停止以及注射局部明显肿胀时,应检查回血;可放低输液瓶,或一手捏紧乳胶管上部,使药液停止下流,再用另手在乳胶管下部突然加压或拉长,并随即放开,利用产生的一时性负压,看其是否回血。另法也可用右手小指与手掌捏紧乳胶管,同时拇、食指捏紧远心端前段乳胶管拉长,造成空隙,随即放开,看其是否回血。如针头已滑出

12、血管外,则应顺顺针头或重新刺入。第四节 气管注射适应症 喉、气管、支气管、肺的炎症和驱除肺丝虫。目的与要求 多用于抗生素或驱虫药液注入气管内,治疗肺脏与气管疾病及肺脏的驱虫。注射部位喉头下第一至第二环状软骨部。操作方法 根据动物种类及注射目的而不同。一般在颈上部,腹侧面正中,两个气管轮软骨环之间进行注射。术者持连接针头并装好药液的注射器,另手握住气管,于两个气管轮软骨环之间,垂直刺入气管内,此时摆动针头,感觉前端空虚,再缓缓滴入药液。注完后用酒精棉压住针孔部拔出针头,涂擦碘酊消毒。注意事项1、注射前宜将药液加温至体温程度,以减轻刺激。2、注射过程如遇病畜咳嗽时,应暂停,待安静后再注入。3、注射

13、速度不宜过快,最好一滴一滴地注入,以免刺激气管粘膜。4、如病畜咳嗽剧烈,或为了防止注射时诱发咳嗽,可先注射2%盐酸普鲁卡因溶液25ml(大动物),降低气管粘膜的敏感反应,而后再注入药液。第五节 胸腔注射穿刺适应症1、治疗支气管、肺的炎症.2、注射猪气喘病疫苗3、胸膜炎、胸腔积液。目的与要求 用于排出胸腔内的积液、血液或洗涤胸腔和注入药液,进行治疗。也可用于检查胸腔有无积液并采取胸腔积液,从而鉴别其性质,有助于诊断。注射部位牛、羊:左七右六。猪:左八右七。操作方法站立保定剪毛消毒进针推药出针消毒。牛在右侧第6肋间(左侧第7肋间),胸外静脉上方约2cm处刺针。猪、犬在右侧第7肋间。1、术者左手将术

14、部皮肤稍向前方移动,右手持套管针(或针头),靠肋骨前缘垂直刺入35cm。2、当套管针刺入胸腔后,左手把持套管,右手拔出内针,即可流出积液或血液,放液时不宜过急,用拇指堵住套管口,作间断地放出积液,防止胸腔减压过急影响心肺功能。3、如针孔堵塞不流时,可用内针疏通,直到放完为止。4、有时放完积液之后,需要洗涤胸腔时,可将装有消毒药的输液瓶的乳胶管或注射器连接在套管口上(或注射针),高举输液瓶药液即可流入胸腔,反复冲洗23次,再将其放出,最后注入治疗性药物。5、操作完毕,插入内针,拔出套管针(或针头),使局部皮肤复位,术部涂碘酊。注意事项1、穿刺或排液过程中,应注意防止空气进入胸腔中。2、排出积液和

15、注入洗涤剂时应缓慢进行,同时注意观察病畜有无异常表现。3、穿刺时应注意防止损伤肋间血管与神经。4、刺入时,应以手指控制套管针的刺入深度,以防过深,刺伤心肺。5、穿刺过程遇有出血时,应充分止血,改变位置再行穿刺。第六节 腹腔注射穿刺适应症1、幼畜腹腔补液、注射肠道消炎药、补充机体能量、2、腹膜炎、腹腔积液。目的与要求 用于排出腹腔的积液和洗涤腹腔及注入药液,进行治疗。采取腹腔液体以鉴别其性质,有助于胃肠破裂、肠变位、内脏出血及腹膜炎等疾病的诊断。注射部位最后一至二对乳头的外侧23cm左右或脐与膝关节连线的中点。操作方法1、幼畜倒立保定,腹部朝前消毒进针推药出针。2、站立保定消毒进针排液冲洗或注入抗菌素。3、牛、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