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4.1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学案1(新版)沪教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8920812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4.1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学案1(新版)沪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4.1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学案1(新版)沪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4.1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学案1(新版)沪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4.1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学案1(新版)沪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4.1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学案1(新版)沪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4.1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学案1(新版)沪教版一、预习导学1.回忆:能为人类带来好处的燃烧实例有:_、_ _;给人类带来危害的有: _、_ _。2.燃烧是一种 、 的 的化学反应。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物质具有 ;(2)可燃物要与 接触;(3)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 。3常用的灭火方法有哪些? 将可燃物 ,与 _ 隔离;将燃烧着的可燃物与 _隔离;使用大量的 使燃烧物 ,让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 。二、课堂检测反馈: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时,就能燃烧B凡有发光、发热现象产生的都是燃烧C不是所有的物质与氧气接触,且提供足够的热量都

2、会燃烧 D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反应都能产生燃烧现象2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遇到意外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置,同时拨打电话求救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开窗C所在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D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逃离火灾区3当发生下列情况时,你会建议采取什么方法灭火?家用电器线路老化短路而发生火灾: ;炒菜锅中食用油起火: ;在实验室不慎碰翻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着火: ;档案室、图书室失火:_ _;大片森林发生火灾: _ _ 。4据媒体报道,目前对查获的假冒伪劣商品

3、主要的处理方法是进行“绿色销毁”,所谓“绿色销毁”是指改变以往对假冒伪劣商品泼上汽油焚烧的做法,取而代之以碾压、化浆、回收再利用的销毁方法。你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_。三、课后作业1用扇子一扇,燃着的蜡烛立即熄灭,其原因是( );用扇子扇炉火,炉火更旺,其原因是( )。 A空气流动使蜡烛接触的氧气减少 B空气流动带走燃烧的热量使烛火的温度低于石蜡的着火点 C炉中燃烧物量大,放热多,空气流通不致使炉温降低很多,却使空气供给增加 D使蜡烛的着火点降低2卡拉OK歌厅的装修材料使用了许多吸音材料,如泡沫、海绵等。它们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浓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泡沫、海绵是可燃物 B泡沫、海绵的着

4、火点很高C燃烧的浓烟中含大量有毒气体 D着火时尽快用湿布捂住口鼻,撤向安全处3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梗着火点高 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4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线圈内气体温度升高了 B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C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 D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5用数字和符号表示:2个氮原子 ;3个铁离子 ;2个硫酸根离子 ;人体缺 易得侏儒症;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

5、价 。6干粉灭火器中的干粉主要成分碳酸氢钠,受热时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 ;(2)在灭火过程中,二氧化碳的作用是 ,水的作用是 。7小刚和小强用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经查阅资料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有毒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1) 小刚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铜片上的白磷 ;铜片上的红磷 ;水中的白磷 。(2)小强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热水中的

6、白磷燃烧。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下同) ;能证明可燃物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3)“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图甲与图乙所示实验中 (填甲或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4)从以上实验可得到启示:实验室保存白磷的方法是 。81855年,瑞典人设计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盒安全火柴。现在用的火柴盒外侧一般涂上红磷和玻璃粉,火柴梗的头上有由氯酸钾、二氧化锰和三硫化二锑(Sb2S3)组成的引火药。划火柴时,火柴头蹭一下外侧,由于摩擦生热达到红磷的着火点,产生的火星引燃三硫化二锑,使氯酸钾受热放出氧气,帮助火柴梗燃烧得更旺。根据以上叙述,回答问题。(1)下列推断中错误的是_(填序号)。A红磷、氯酸钾、三硫化二锑都是可燃物; B划火柴时的摩擦生热使三硫化二锑达到着火点而燃烧; C火柴梗的着火点高于三硫化二锑的着火点; D三硫化二锑的着火点高于红磷的着火点。(2)火柴燃烧时能闻到刺激性气味,这主要是_气体的气味。(3)试写出火柴点燃,燃烧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氯酸钾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借助摩擦产生的热量分解放出氧气_;红磷和氧气反应产生白烟_;硫和氧气反应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