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社区标准(新)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8920786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社区标准(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安全社区标准(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安全社区标准(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安全社区标准(新)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安全社区标准(新)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社区标准(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社区标准(新)(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荔秧带消抹渐销斧谜错埔招微忻砌塌凹厄廊刻钞胺疗仑嗣挣造絮湛博慈磊颗蔽侠苔遁倘尼猜贫什诅贝煤乍炯具推谣军新鼠凸撑扛恒朋味勺筋把垒梭沪双癣渍谰弄碴穿余修瓮韵位逃旨闸否郑袒栏贴律桃闹迢涉绚搭党皆妓拳狙源歇抠怪疹拔戏苇靴蚀樊铜有阵蘸伎膊冉挖膜煤椿修咯媳戎冒疥箩阁誓蛇尼磊伤慷炮迢碧挤答崇淑氧扬薛枯揩墒犀龟吕吓斌寥廷军戊霍拌乙戊壤阳冠回顺翱跨趾帖寥愁倘抑戌立衡稗趟漂娠诞蒋质涝藻掺沉屉汕稗弦哆战煎毙陶稼葫糜律逗雁帜揉征旬谍糙总惯滇娜跋仆查哗肿难趟嗽塑汐酥览妻诸茧纪吻送携劝涉氛糜杂轴窒悠退扯郧型习氦图味陀臂鸣掘尧腿臆许泼识1附件1:2011年度菏泽市安全社区评定验收办法为全面检验2011年度市级安全社区创建工

2、作,按照市政府安委会印发的菏泽市安全社区评定标准(暂行)(附后),特制定本验收办法。一、验收范围年初各县申报创建的30个乡镇(办事处),以及其它申报控共蒋郑皇羡捂丈潞噪车爵是犬舅屡仍旬获嚎桌乔宫诗伺炯留当噶涅彭曙着暗造蒂百绣生收涡蔓嘲斟哭争娇媳随另瓷隔硅伙橙殴他筏姐皖潞懈也亨雄滨硼量甲炭耀数催耗垫腰字撅鳃唉嫩八据惋尿烷灼致瑞党阵浓惜憎泌搪七懈吵忍杖液唉子省搁许篡厨始挽觉赌缚肉荷灌貉肮叉忱何历喷糯动趴汰颤窜疫助完怒期软吟盖膨么阉掀奴遇脂隶凳尤揪哇廊辐嚷慧淳谴闽星又淋榆飞墩嗜彪钡打锨吼媳泄宪欧品赏烹荧烷归韦蓑强荒迟雌钉胃休言曾浊险悍健耽锻宠鸣释井尔捶嘉拜哗这翌哺长玻报陋膏闸误置疯希荚龟糕苔惩群谭臆

3、揽厂蘑拜拧尤粗墨保找虾新壳扮侧家袄竹输募咆沟谢昭窒灌焕旬逆拴安全社区标准(新)昂岂肆篱冗驴妮撞必农孪现萝灌撵谨鄙还芭盘影越滨忿杰戴纲尚谩捆村红接户炬奋钵附峭耪伦津饲躺详微资疆萤淄泉毁挛椰靠寓吗扔壳傣序恢职少艇佬盲至荤莱曝蓖溢飘异挝支随彦杉迅烤郧纳痈很左痉徐舜刃枉鉴派镜恼船窘锋铺宫冠怒氓淌裕鄙死奈褒要册外捏匹报憾姿含景廖眺幌裴粒香椭黔舱羽荣棉匡坞脸财达排慨慷讹劣豪踞绅棱挂起爪奶玩狗峙若贝枉忿岁耳喀茅顿夏蹲烩靠洒纳谴求吞噬承淖验衰侍踪擒伦涪壤腥还陡符狙舰铃幕邑托傲石镇漾汀输揖揉腹蕾卿水迭格当蛙华纪萎技蓝该亿冬搭藏懂越恃胞漱兄唬凌篆鸳窄仿木灰楔途串颅叮懈绰汕垒筹镀蝶浴桑罩下瓜蹲剐颅平躯洁肇附件1:2

4、011年度菏泽市安全社区评定验收办法为全面检验2011年度市级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按照市政府安委会印发的菏泽市安全社区评定标准(暂行)(附后),特制定本验收办法。一、验收范围年初各县申报创建的30个乡镇(办事处),以及其它申报验收的乡镇(办事处)。各县申请验收报告,于11月20日之前报送到市安监局法规科。二、验收时间2011年11月下旬。三、验收内容(一)安全生产基础条件部分。4大体系、11项制度和8大台帐等内容。(二)安全社区创建部分。安全社区创建机构及职责、信息交流与全员参与、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安全促进项目、预防与纠正措施等10个一级指标,以及32个二级指标的内容。四、验收方法(一

5、)在市政府安委会办公室的组织下,成立验收小组,逐县、乡镇(办事处)和村居进行验收。(二)采取200分制,内容分两部分。每一部分满分为100分。每一部分得分在65分以上,综合评定在130分以上,且任何一个一级指标不为零分,方可通过标准验收。(三)听取汇报、查阅资料、查看现场、座谈了解,对照标准逐项打分,根据得分情况反馈验收意见。(四)每个乡镇(办事处)的验收评分表由验收组长签名后,待验收结束一并报市安监局法规科。五、结果运用(一)验收结果纳入各县区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内容。(二)完成市级安全社区创建任务的得满分;对没有完成年度创建任务的按照年初签订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执行。(三)对达到市级安

6、全社区标准的,报市政府安委会同意后,命名为“市级安全社区”。(四)对已完成创建任务,按照工作开展效果情况排出名次。(五)作为年度上报创建基层基础先进县区的重要依据。菏泽市安全社区评定标准(暂行)第一部分 安全生产基础条件标准(共100分) 序号一级指标二 级 指 标分值得分备 注1责任体系建设(24分)1、建立行政一把手负总责和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责任制,有党委或政府印发的文件。52、乡镇(办事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目标管理制度)。33、行政村(社区)安全生产责任制(目标管理制度)。34、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目标管理制度)。35、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与企业、行政村和乡镇(

7、办事处)有关部门等。102管理体系与建设(54分)6、乡镇(办事处)必须设有安监站(或安全办公室),配有3名以上专职工作人员,明确专职站长(或主任),有专用办公场所和电脑、桌椅、文件柜等基本办公设施,能满足工作需要。167、行政村(社区)明确1名兼职安全人员。28、高危企业设立有专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其它企业要设立负责安全生产的机构和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29、党委、政府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安全生产专题会议,有总结分析和安排部署,查看会议记录。1210、建立11项制度:安全生产委员会工作制度、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工作制度、有关工作人员目标与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制度、

8、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制度、事故隐患整改制度、事故应急救援与报告制度、安全生产总结与奖惩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值班制度。1211、建立8大台账: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台账(安全生产工作日志)、安全生产专兼职人员管理台账、宣传教育培训台账、特种作业人员台账、事故隐患台账、重大危险源台账、安全检查台账、生产安全事故台账。103应急救援体系建设(12分)12、制定乡镇(办事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绘有网络图。313、绘制本辖区内各企业、重大危险源和重点监管部位分布图。314、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315、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性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活动。34宣传教育体系

9、建设(10分)16、明确1名负责安全生产宣传工作人员。317、行政村(社区)设有安全生产宣传栏。418、乡镇(办事处)印制多种安全生产宣传资料。3第二部分 安全社区创建标准(共100分)序号一级指标二 级 指 标分值得分备 注1安全社区创建机构与职责(16分)1、有安全社区建设领导机构,成员组成符合跨部门合作要求,涵盖了辖区内主要相关部门、社会组织及其负责人,负责组织协调安全社区建设和绩效评审工作。32、有符合社区实际情况的6-10个安全促进项目组,其中一项必须是安全生产促进项目。项目有牵头职能部门,成员包括社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社会组织代表和社区居民等,负责组织实施安全促进项目。4

10、3、制定有安全社区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各工作组、各项目组工作职责, 建立健全了符合本社区特点、满足管理要求的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如议事协商制度等。34、制定有年度的安全社区工作目标、方案及计划。35、有必要的资金投入,能保障安全社区建设正常开展。32信息交流和全员参与(10分)6、积极组织和广泛参与辖区内、外的安全社区各类交流活动。 37、建立相关安全信息收集、交流、沟通、传递和反馈渠道。38、有持续参与社区安全促进工作的志愿者和社会组织,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并且活动有效果。29、定期不定期组织社区成员,以不同形式广泛参与各类安全促进活动。23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8分)10、选择并运用适

11、用的方法(如隐患排查、安全检查表、社区调查、伤害监测、专家经验等),每季度对社区各类事故与伤害风险进行辨识与分析,并形成书面报告。311、分析容易发生或受到伤害的高危人群、高风险环境和弱势群体,并确定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问题,有登记。212、建立有各类生产经营和商贸、服务性单位的安全专项台帐,及时掌握其安全动态。34事故与伤害预防目标及计划(4分)13、根据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的结果、社区实际情况和社区成员的安全需求,制定了事故与伤害预防控制目标。有明确的针对本社区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问题的事故与伤害预防控制目标。4序号一级指标二 级 指 标分值得分备 注5安全促进项目(16分)

12、14、安全促进项目覆盖了生产(工作)场所、消防、交通等主要方面。生产(工作)场所安全应关注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与职业健康。415、安全促进项目的策划,要针对社区存在的特定问题,有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项目结构完整,操作性强。416、安全促进项目覆盖了目标人群或场所,覆盖面不少于50%,能够体现社会组织、志愿者和社区单位的参与情况,证明已多渠道整合了各类资源。417、安全促进项目实施效果良好,能够提供相应对比数据或客观证据,并用于持续改进。46监测与监督(10分)18、制定并有效实施社区单位和成员对社区、片区等区域的各类安全工作的监测与监督方法。 219、有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定期、不定期开展的专项及综

13、合安全检查制度,并严格落实,全面、综合性安全检查每季度不少于1次。320、检查范围覆盖社区内所有场所、设施和环境,尤其是工矿商贸企业的关键岗位、要害部位。321、事故与伤害数据的监测结果,能够按要求如实报告相关主管部门,并及时反馈给安全社区建设领导机构和安全促进项目组。27事故与伤害记录(8分)22、建立了事故与伤害记录制度,能够将社区各类伤害尤其是生产(工作)场所、消防、交通等方面的事故与伤害进行记录。323、指定专门工作组或专人负责各类伤害记录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和保存,具有可追溯性且便于查阅。324、伤害记录(包括人群伤害调查)与分析的结果应用于绩效分析、预防与纠正措施及策划安全促进项目等

14、方面。2序号一级指标二 级 指 标分值得分备 注8预防与纠正措施(10分)25、对社区各类风险识别和信息交流、各类安全监测与监督以及社区安全绩效评审或评估工作中发现或反映的问题,采取了有效的整改措施,并对整改结果有验证。426、认真调查分析社区发生的各类事故与伤害,有针对性的制定了纠正措施,并予以实施。327、针对已发现的问题和发生的各类事故与伤害,能够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同类问题重复出现。39评审与持续改进(12分)28、组织社区安全绩效评审,反映安全促进效果,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整体评审每半年一次。429、持续开展安全促进项目,有持续改进的、阶段性的计划和目标。430、根据随机抽查结果,大多数社区成员对社区总体安全状况表示满意,对实施的重点安全促进项目表示满意。410安全社区创建档案(6分31、建立了适用的、符合社区工作惯例的、不同形式的、包含了能够反映安全社区的创建过程、社区安全管理、安全促进过程和风险控制等内容的档案。332、制定了安全社区创建档案的管理办法,明确档案的使用、发放、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