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免疫学实验指导.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8920029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免疫学实验指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动物免疫学实验指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动物免疫学实验指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动物免疫学实验指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动物免疫学实验指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免疫学实验指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免疫学实验指导.doc(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物免疫学实验指导第二版徐春厚 谢为天 雍艳红 编动物医学 生物技术专业用广东海洋大学教材科出版二00七年二月二十八日目 录实验一 凝集试验1实验二 沉淀试验4实验三 溶血试验8实验四 病毒的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 10实验五 E-玫瑰花环试验 13实验六 EA玫瑰花环试验 15实验七 EAC玫瑰花环试验17实验八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18实验九 荧光抗体技术 20实验十 多克隆抗体(免疫血清)的制备 22 实验一 凝集试验颗粒性抗原(细菌、螺旋体、红细胞等)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在有适量电解质存在下,抗原颗粒可相互凝集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块,称为凝集反应(Agglutination reaction)或凝

2、集试验。参与凝集反应的抗原称为凝集原(Agglutinogen),抗体称为凝集素(Agglutinin)。细菌或其它凝集原都带有相同的负电荷,在悬液中相互排斥而呈现均匀的分散状态。抗原与相应抗体相遇后可以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降低了抗原分子间的静电排斥力,此时已有凝集的趋向,在电解质(如生理盐水)参与下,由于离子的作用,中和了抗原抗体复合物外面的大部分电荷,使之失去了彼此间的静电排斥力,分子间相互吸引,凝集成大的絮片或颗粒,出现了肉眼可见的凝集反应。根据是否出现凝集反应及其程度,对待测抗原或待测抗体进行定性、定量测定。凝集反应包括直接凝集反应和间接凝集反应两大类,本实验主要介绍直

3、接凝集反应。目的要求1. 掌握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的操作方法。2. 掌握凝集试验的结果判定及判定标准。3. 熟悉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所需材料和试剂。材料与试剂1. 玻板,载玻片,试管(1cm x 8cm),试管架,刻度吸管,滴管,微量可调加样器,滴头(tip头),牙签或火柴棒,记号笔。2. 灭菌的生理盐水,灭菌的0.5%石炭酸生理盐水。3. 布氏杆菌病试管凝集抗原,布氏杆菌病平板凝集抗原,布氏杆菌病虎红平板凝集抗原,布氏杆菌病阳性血清,布氏杆菌病阴性血清,被检血清(牛、羊或猪)。4. 鸡白痢平板凝集抗原,鸡白痢阳性血清,鸡白痢阴性血清,被检鸡血清。实验内容及操作方法(一)试管凝集试

4、验以牛布氏杆菌病试管凝集试验为例。1. 试管准备:每份血清用试管4支,另取3支试管作为对照,作好标记,置试管架上。如被检血清有多份,对照只需做1份。2. 被检血清稀释:第1管加入2.3 ml 0.5% 石炭酸生理盐水,第2、3、4管加入0.5 ml 0.5% 石炭酸生理盐水;然后用加样器或刻度吸管吸取被检血清0.2 ml ,加入第1管中,反复吹吸5次混匀,吸取1.5 ml 弃之,再吸取0.5 ml 加入第2管中,混匀后吸取0.5 ml 加入第3管,依此类推至第4管,混匀后吸弃0.5 ml (见表1-1)。该被检血清的稀释度分别是1:12.5、1:25、1:50、1:100。3. 对照管制作:第

5、5管中加0.5% 石炭酸生理盐水0.5 ml ,第6管加1:25稀释的布氏杆菌病阳性血清0.5 ml ,第7管加1:25稀释的布氏杆菌病阴性血清0.5 ml 。4. 加抗原:将布氏杆菌病试管凝集抗原用0.5% 石炭酸生理盐水作1:20稀释,每支试管加0.5 ml 。 表1-1 布氏杆菌病试管凝集试验术式表(单位:ml)试 管 号1234567对 照 管最终血清稀释度1:251:501:1001:200抗 原阳性血清阴性血清1:251:250.5%石炭酸生理盐水2.30.50.50.50.5被检血清0.20.50.50.50.50.5抗原(1:20)0.50.50.50.50.50.50.5弃1

6、.5 弃0.55. 感作(反应):7支试管加完抗原后,充分混匀,置于37温箱中4-10h,取出后置室温18-24h(或37温箱12-14h,取出后置室温2-4h;或37温箱中22-24 h取出),然后观察并记录结果。6. 结果判定:判定结果时用“+”表示反应的强度。根据各管中上清液的透明度、抗原被凝集的程度及凝集块的形状,来判定凝集反应的程度。:100抗原凝集,上清液完全透明,菌体完全被凝集呈伞状沉于管底,振荡时,沉淀物呈片状、块状或颗粒状。:75抗原凝集,上清液略呈混浊,菌体大部分被凝集沉于管底,振荡时情况如上。(管底凝集物与100%凝集时相同,只是上清液稍浑浊)。:50抗原凝集,上清液浑浊

7、半透明,管底有中等量的凝集物(管底有明显的凝集)。:25抗原凝集,上清液完全浑浊不透明,管底有少量凝集物或凝集的痕迹。:抗原完全未凝集,上清液完全浑浊不透明,但由于菌体的自然下沉,在管底中央出现规则的菌体自沉圆点,振荡后立即散开呈均匀混浊。7. 判定标准:能使50% 抗原凝集的血清最高稀释度称为该血清的凝集价(或称滴度)。牛、马和骆驼的血清凝集价大于或等于1:100,判为阳性,1:50的凝集价判为疑似反应(可疑);猪、绵羊、山羊和狗的血清凝集价大于或等于1:50,判为阳性,1:25的凝集价判为疑似反应(可疑)。注意事项1. 实验时必须设抗原、阳性血清及阴性血清对照,以避免假阳性、假阴性的结果。

8、2. 结果判为可疑时,隔2-3周后采血重做。阳性畜群,重检时仍为可疑,可判为阳性。对同群中既无临床症状又无凝集反应阳性者,马、猪重检仍为可疑,判阴性;牛、羊重检仍为可疑者,可判为阳性,或以补体结合反应核对。(二)布氏杆菌病平板凝集试验1. 加血清:取洁净玻板一块,用蜡笔划成方格(4cm2),并注明被检血清号码,以100mL微量可调加样器按下列量加被检血清于方格内,第l格80mL、第2格40mL、第3格20mL、第4格10mL。血清用前需放室温,使其温度达20左右。每一份检样需换一个tip头。大规模检疫时,允许只用两个血清量作试验,牛、马、骆驼用40mL 和20mL ;猪、山羊、绵羊、狗用80m

9、L和40mL。2. 加抗原:每格加布氏杆菌病平板凝集抗原30mL,滴在血清附近,而不与血清接触。从血清量最少的一格起,用牙签将血清与抗原混匀,一份血清用一根牙签。抗原用前摇匀,并置室温使其温度达20左右。3. 作用:混和完毕后,将玻板置恒温箱中或采用别的办法适当加温,使温度达到30左右,3-5min内记录反应结果。4. 对照:每次试验须用标准阳性血清和阴性血清以及生理盐水作对照。5. 结果判定:按下列标准记录反应结果。:出现大的凝集块,液体完全透明,即100% 凝集。:有明显凝集块,液体几乎完全透明,即75% 凝集。:有可见凝集块,液体不甚透明,即50% 凝集。:液体混浊,有小的颗粒状物,即2

10、5% 凝集。:液体均匀混浊,无凝集现象。6. 平板凝集试验与试管凝集试验的关系见表1-2。表1-2 平板凝集试验与试管凝集试验的关系平 板 凝 集80mL40mL20mL10mL相当于试管凝集1:251:501:1001:2007. 判定标准:同试管凝集试验。8. 注意:对于阳性及可疑的被检血清需用试管凝集试验进行验证。(三)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这种试验是快速平板凝集试验。抗原是布氏杆菌加虎红制成。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可与试管凝集试验及补体结合试验效果相比,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特异性强的优点。1. 被检血清和布氏杆菌病虎红平板凝集抗原各30mL滴于玻璃板的方格内,每份血清各用一支牙签或火柴棒混合均匀。

11、在室温(20)4-10min内记录反应结果。同时以阳、阴性血清作对照。 2. 结果判定:在阳性血清及阴性血清试验结果正确的前提下,被检血清出现任何程度的凝集现象均判为阳性,完全不凝集的判为阴性,无可疑反应。3. 注意:抗原用前充分摇匀,抗原和被检血清用前应放室温30-60min后再进行试验。(四)鸡白痢平板凝集试验1. 被检鸡血清和鸡白痢平板凝集抗原各1滴(约30mL)滴于玻板或载玻片上,用牙签或火柴棒充分混合。2. 结果判定:在室温(20)下,观察30-60s,凝集者为阳性,不凝集者为阴性。思考题1. 凝集反应的原理是什么?2. 哪些因素影响细菌凝集试验?3. 凝集试验中为什么要设阳性、阴性

12、血清及抗原对照?实验二 沉淀试验可溶性抗原(如细菌浸出液、含菌病料浸出液、病毒、血清以及其他来源的蛋白质、多糖、类脂等)与其相应的抗体结合后,在电解质参与下,形成肉眼可见的白色沉淀,称为沉淀反应(Precipitation reaction)。 沉淀反应中的抗原称为沉淀原(Precipitinogen),抗体称为沉淀素(Precipitin)。沉淀反应主要包括有环状沉淀试验、琼脂扩散沉淀试验及免疫电泳等。目的要求1. 掌握炭疽环状沉淀试验的操作方法和结果观察。2. 掌握琼脂扩散沉淀试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3. 了解对流免疫电泳的般原理和操作技术。材料与试剂1. 口径0.4cm的小试管,毛细滴管,

13、载玻片,平皿,烧杯没,打孔器,针头,酒精灯,加样器(移液器),滴头,电泳槽,电泳仪等。2. 生理盐水,8.5% NaCl溶液,0.5% 石炭酸生理盐水,巴比妥缓冲液,琼脂粉等。3. 炭疽沉淀抗原(炭疽标准抗原),炭疽沉淀素血清,待检抗原。4. 禽流感琼扩抗原,禽流感阳性血清,待检鸡血清;兔抗猪IgG,猪血清,鸡血清,兔血清、牛血清,羊血清等。5. 小鹅瘟琼扩抗原,小鹅瘟抗血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琼扩抗原(或待检法氏囊组织浸提液),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阳性血清。实验内容及操作方法 (一)环状沉淀试验环状沉淀试验(Ring precipitation test)是最早的沉淀反应。目前在链球菌的分类、鉴定

14、,昆虫吸血性能及所吸血液来自何种动物的鉴别,肉品种属鉴定及炭疽尸体与皮张的检验工作中仍然应用。以炭疽环状沉淀反应为例,此反应又称Ascoli氏反应。1. 待检抗原的制备(1) 取疑为炭疽死亡动物的实质脏器1g放入小烧杯中剪碎,加生理盐水5-10ml,煮沸30min,冷却后用滤纸过滤使之呈清澈透明的液体,即为待检抗原。(2) 如待检材料是皮张、兽毛等,可采用冷浸法。先将样品高压灭菌30min后,皮张剪为小块并称重,加5-10倍的0.5% 石炭酸生理盐水,置室温浸泡10-24h。用滤纸过滤2-3次,使之呈清朗的液体,此即为待检抗原。2. 加样:取3支口径0.4cm的小试管,在其底部各加约0.1 ml 的炭疽沉淀素血清(用毛细滴管加,注意液面勿有气泡)。取其1支,用毛细滴管将待检抗原沿着管壁轻轻加入使重叠在炭疽沉淀素血清之上,上下两液间有一整齐的界面,注意勿产生气泡。另2支小试管,一支加炭疽沉淀抗原,另一支加生理盐水,方法同上,作为对照。3. 结果判定:5-10min内判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