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生心理特点及对策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8919586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新生心理特点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新生心理特点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新生心理特点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一新生心理特点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一新生心理特点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新生心理特点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新生心理特点及对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新生心理特点及对策高一年级的学生现在普遍存在这样几种心理情况:1松懈心理 高一年级的许多学生步入高中后,觉得没有了中考的紧张和压力,离高考又有三年的时间,正是可以好好休息缓冲的时机,而这些学生又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于是在高一年级学习不努力,得过且过,干什么都没劲,产生了松懈的心理。有的学生表示自己进入高中以来从未找到初中紧张的学习感觉,相反觉得高中老师在学习上不过分要求自己,一切可以依自己的意愿做,考试及格就行了。甚至有学生表示自己根本就对学习不感兴趣,只是碍于父母的压力才在高中读书。2自卑心理 有的学生表示自从升入高中之后,觉得自己的成绩不如别人,从而产生自卑心理。这些学生在学习上不够主

2、动,遇到困难时容易产生消极、焦躁情绪。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从不主动问老师和同学问题,以致有许多疑问积累起来,影响了后面知识的学习,这部分学生学习虽然也似乎很刻苦,但成绩却不理想。也有的学生觉得自己的家境不如别人,继而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从而产生自卑心理。3逆反心理 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已经有能力独立解决问题了,不愿意父母把自己的一切都安排妥当,很反感父母和老师对自己的行为指手画脚。有的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讲给父母或老师听,有的学生认为自己与父母有代沟。高一年级的学生往往会觉得自己已经不是初中的小孩子了,自己可以做好一切,什么事情自己都可以拿主意,于是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教导容易产一种逆反心理。

3、这样如果家长或老师在某一件事情的处理上有些过激,学生会很容易与家长或老师对着干,有时候甚至以退学作为代价。4沉重心理 有的学生表示感到高中学习压力很大,对自己目前的学习成绩很不满意,他们普遍觉得自己虽然在初中学习成绩不错,但到高中来面临众多的学习优秀者,总是害怕自己的成绩不如别人,学习方法不适应,对考得不理想的成绩特别在乎,老是耿耿于怀,觉得对不起家长,轻易否定自己付出的努力,也容易产生沮丧灰心的沉重心理。5微妙心理 高中的男女同学是否存在真正的恋爱情况是学生们谈论的敏感话题。在这个问题上有的学生表示自己对异性同学有好感,有的学生表示自己愿意与异性同学成为知心朋友,有的学生表示经常把自己的心里

4、话讲给异性好朋友听,有的学生认为高中生男女过密交往不是谈恋爱,有的学生表示自己不懂恋爱的真正意义,而有的学生承认自己有心仪的异性朋友。高一年级的学生由于来自不同的学校,会发现有某几个异性同学对自己有莫名的吸引力,慢慢地就会对他或她的一举一动特别关注,有一种特别想与之接近的想法。基于这种微妙的心理,渐渐地就会有男女同学走到了一起,认为两个人在一起很默契,很投缘,于是把当前的学习任务抛之脑后,寻求一时的快乐,学习成绩却每况愈下。 面对这么多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呢? 第一,由初中升入高中,面对学习环境、老师教学目的、方法的变化,我们同学必须有这样的观念。 要热爱新的学校适应新的生活。初中升入高中,所有学

5、生都有一个新生活的适应问题,面对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首先自己要主动积极与之适应,热情地与之交往,争取较好的外部环境和人际关系。其次要适应面临高考的现实情境,既要注意抓紧时间学习,又不要过于紧张、焦虑。高考是三年后的事,现在还是冷静地、按步就班、循序渐进地学习,这样才可以使自己不要一进入高中,就陷入莫名的紧张、焦虑状态之中,才可以使自己以良好的心态去完成高中的学业。 第二,摆在高一同学面前的首要问题是怎样做好高中学习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 高中阶段的学习有不少特点:高中教材知识量明显增大,每门学科都涉及至多个分支;理论性明显增强,高中学习对理解要求很高,不动一番脑子,就难以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

6、系与区别;综合性明显加强,往往解决一个问题,还得应用其它学科的知识;系统性明显增强,高中教材的知识结构化升级;能力要求明显提高。如果上了高中,不注意在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就会使学习越学越困难;即使勉强毕业,也会直接影响到进一步的学习和工作。 高中生对事物的选择性、独立性、自觉性、实效性等方面都增强了,但对高中阶段学习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过高估计自己的学习水平,因而容易丧失信心。所以,要充分发挥你们健康心理的优势,克服不良因素。进了高中以后,要在学习上定一个目标,使自己目标明确鼓舞斗志,目标才有动力;学习上要循序渐进,做什么做多少、先做啥后做啥、用什么办法采

7、取什么措施都要认真想好。 学习上一定要注意:先预习后上课,先复习后作业;上课专心听讲课后认真复习;定期整理听课笔记,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要科学安排好时间,选择最佳学习时间和方法,合理分配时间注意劳逸结合,交替用脑,做到科学性、计划性、合理性和严格性。其次,要养成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学习时集中了注意力,就能使神经细胞“全力以赴”,使学习的内容留下明显的痕迹,就能加深记忆。还要养成自我整理知识的习惯,这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功。整理知识可以从横向角度,也可以从纵向角度,但基本的方法都是简化。简化的过程既是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的过程,又是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提炼的过程,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

8、固所学知识。要在预习、听课、作业、复习、记笔记,课外学习中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己的思维力、观察力、阅读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特别是对每学一个知识后对自己的认知进行再认知,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而对所学知识了解更加深透。 第三,高一同学要在人际关系方面做好心理准备。 到了高一,因为父母眼中的你和你眼中的父母和过去完全不一样,正在长大的你和自以为已经长大的你与父母之间的代沟会明显加深;昔日只是学习时在一起的同学变成了生活学习形影不离的伙伴,同性异性同学关系的处理变得敏感起来,常常会左右自己的情绪。所以我们应该处理好这些关系。 首先是与父母的关系方面,在这里,我重点对同学们提出一些建议。虽然经

9、过青春期的第二次发育,你们长高了,长大了,生理发育趋向成熟,但毕竟没有成熟,用陈旧了的时髦话说,还是一只只青苹果。要理解父母担忧自有他们的道理,这样你的心理上就减少了一部分压力,其次,只要自己表现出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坚持良好的习惯,父母自然少了一份担忧,就少了一份啰嗦,彼此间自然就少了摩擦的理由。这就是一种主动,主动填平两代人的代沟,一味找对方的不是,一味看对方的不足,而不在培养良好的习惯上下功夫,心理上就永远得不到平静,只会有更多的烦恼。所以我的建议就是尽快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美国著名作家阿尔伯特哈伯德在一本名叫观念的书中是这样评价习惯的。他说:“习惯是伴随你一生的伙伴。好的

10、伙伴会使你受用一生,坏的伙伴可以毁掉你的一生,而选择什么样的伙伴全由你自己来决定。”“习惯的力量起初看起来似乎很微弱,弱如一根绳、一滴水,几乎让人感觉不到它的力量。但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习惯的力量就存在于类似绳和水滴这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重复之中。等你能够感觉到它的存在的时候,它的力量已大得足以撼动山岳了。”大家回想一下自己初中的成功和失败之处,我想你们会懂得这个道理的。 其次是与同学,特别是异性同学的相处。与同学相处要记住:把别人想象成天使,在交往中你就不会遇到魔鬼。 曾经有位心理学家做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实验:实验人员让两组参加者向同一位女士打电话。告诉第一组说,对方是一个冷酷、呆板、枯燥、

11、乏味的人。告诉第二组说,对方是一个热情、活泼、开朗、有趣的人。结果,发现后一组的参加者与那位女士交谈的很投机,通话时间也明显比前一组的参加者时间长。而前一组的参加者与女士的交谈很难顺利地进行下去。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你事先的预期或看法决定了你的交往方式,包括你的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都会受到预先期待的影响。 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告诉我们,人的言行举止受无意识的态度、观念的影响和支配,这些未经意识过滤的态度、观念会通过微妙的途径传达到对方身上,从而成为未经验证的“事实”。试想,假如这些态度和观念是消极的、敌意的,会产生什么后果可想而知。 并且,在人际互动中,人们都有保持心理平衡的需要。

12、你怎么看别人,别人就怎么看你;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你。否则,对方就会感到不平衡。所以,如果你事先对他人有一些消极的看法,那么,这些看法势必会无意识地流露出来,表现在你的语言或非语言的信息上。而对方觉察到你发出的信息后,也会作出相应的反应。 于是,我想到以前听过的一则故事。 两个不同的人同时迁到一个小镇。第一个到了市郊,在加油站停了下来问一位职员:“这个镇里的人怎么样?”加油站的职员反问:“你以前那个镇上的人怎么样?” “他们确实糟透了,很不友好!” “我们这个镇上的人也一样。”第二个到了市郊,也在同一个加油站停下来,问了同一个问题。加油站的职员反问:“你以前那个镇上的人怎么样?” “

13、他们好极了,真的十分友好!” “我们这个镇上的人也一样。” 在人际交往中,你对别人的态度和别人对你的态度事实上是一致的,甚至可以说是一样的。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我们往往能够从别人的脸上读到自己的表情。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人际交往中态度决定交往成败的心理根据。成功的交往是人人希望的,把握交往成败的关键在于调整你自己的期待,把别人想象成天使,你就不会遇到魔鬼。 与异性朋友交往要记住:顺其自然,正常交往。 性成熟是自然现象,但是它并不是不可以控制的,每个人都有理智,都具有自我约束能力,都具有道德观念,中学生也是如此。有些同学过于放纵自已,任性,不愿意听从别人的劝告,这些都是早恋无法消除的原因。所以青

14、少年应该有个清醒的意识:1、青少年时期是每个人在积累知识,增加社会经验的时期,应该分清主次,学习丰富自己才是这个时期的主旋律,而且此时每个人在心理上还没有完全独立,经济更要依赖家长,根本不具备任何谈恋爱的条件。2、这个时期由于每个人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的水平有限,对一个人的了解还只能单纯地依赖表面,这时对异性朋友的选择比较简单,当一个人真正成熟时的选择和此时的选择会相距甚远。一个陷入早恋地女孩子喜欢一个男同学只是因为他敢于顶撞老师,而她自己不敢,他的形象就是由此而高大的。不成熟心理的结果就是不成熟的选择。3、中学生的个性品质还不稳定,还正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个性品质如何把握人生的选择呢

15、?所以,异性交往,你们不能草率。 朝夕相处,形影不离,对处在青春发育期,性意识日渐增强,校园生活单调,学习压力巨大的同学们来说,随时会成为一个敏感的问题。但是我要告诫大家的是,青苹果就是青苹果,采摘没有成熟的果实只会遭到自然规律的惩罚。这方面的教训实在太多。这种做法丝毫不会减轻心理上的压力,只会使这种压力更大,甚至毁掉自己,何况大家都才升入高中,就发现天空变大了许多,视野开阔了许多,人才变多了很多。大学的世界有多大?社会的天地有多大?现在不能专注学习,就不可能进入那一片天地,又如何能得到美丽的人生。只要我们牢固树立科学务实、高效开拓的信念,我们就会平静地应对眼前的这一切,就不会在青春期产生盲目的躁动。树立崇高的信念远大的理想才是最好的心理准备。 十六七岁是个绚丽的季节,请记着,你是人生之舟的优秀舵手,只有把握好自己,才能有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第四,高一同学要正确处理与老师的关系。 到了高一,师生关系与过去有了很大的变化,老师希望我们自觉,认为我们应该理智,应该成熟,而同学们,更习惯老师的格外关照和具体的指导。所以,高一同学应把老师看作导师,而不能希望老师是喂你知识的保姆,否则,在知识的天地里你又如何长大成才呢?我们所追求的不是从老师那里获取多少知识,而是获得多少学会获取知识的本领,即方法和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