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名词 (2)(精品)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8919457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4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名词 (2)(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医学名词 (2)(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医学名词 (2)(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医学名词 (2)(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医学名词 (2)(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名词 (2)(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名词 (2)(精品)(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诊 断 学 教 案第一篇 常见症状了解以下概念 症状、体征、症状学症状(symptom):患者主观感受到不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病态表现体征:(sign)医师或其他人能客观检查到的改变症状学(symptomatology):研究症状的识别、发生机制、临床表现特点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根据诊断学研究所集体备课要求,我们讲授10个常见症状。 第一节 发热(fever)正常体温的调控正常体温: 36-37 24小时波动1发热 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为发热发生机制 1. 致热源(pyrogen)分外源性致热源|:如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炎症渗出物、无菌

2、性坏死组织、抗原抗体复合物等,不能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因为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血脑屏障。内源性致热源:有称白细胞致热源。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1)通过垂体内分泌因素,使代谢增加; 2)通过运动神经使骨骼肌阵缩,是产热增加; 3)通过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及竖毛肌收缩,散热减少。 2. 非致热源(nonpyrogen)病因分类- 1.感染性发热(infective fever)2.非感染性发热(noninfective)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代谢障碍皮肤散热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发热分度 低热 37.3-38 中等热度 38.1-39高热 39.1-

3、41 超高热 41以上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分三阶段-体温上升期 包括两种方式高热期体温下降期 两种方式热型(用图讲解) 本节的重点,要掌握各种热型的特点及临床意义。1.稽留热(continued fever):体温恒定在3940以上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2.驰张热(remittent fever):有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大于2,但都在正常范围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3间歇热(intermittent fever):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

4、至数天,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4波状热(undulant fever):体温逐渐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 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反复多次。见于布鲁菌病。5回归热(recurrent fever): 体温骤升达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一次。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6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伴随症状-1寒战2结膜充血3单纯疱疹4淋巴结肿大5肝脾肿大6出血7关节肿痛8皮疹第二节 水肿(edema)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为水肿发生机制 毛细血管静水压 组织压血浆胶

5、体渗透压 组织胶体渗透压产生水肿的几项主要因素-钠水潴留 毛细血管滤过压毛细血管通透性血浆胶体渗透压淋巴回流受阻 病因与临床表现-1 心源性水肿(cardiac edema) 右心衰引起起,可见下垂部位水肿, 还可有颈静脉怒张、肝大、胸腹水2 肾源性水肿 (renal edema) 早期晨起眼睑颜面水肿,以后全肿,尿改变,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3肝源性水肿 (hepatic edema) 主要表现为腹水,肝功能损害及门静脉高压4营养不良性水肿(nutritional edema)水肿从足部开始逐步蔓延全身5 其他原因 粘液性水肿 药物性水肿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特发性水肿 局部性水肿 丝虫病 血栓性

6、静脉炎 第三节 咯血(hemoptysis)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排出为咯血呕血与咯血的鉴别表 咯血 呕血 病因 出血前症状 出血方式 血色 血中混有物 酸碱反应 黑便出血后痰性状病因与发病机制1支气管疾病2肺部疾病3心血管疾病4血液病,急性传染病、血管炎及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表现-1年龄2咯血量 判断小量、中等量、大量咯血。3颜色性状 有些疾病有典型的血痰颜色性状第六节胸痛(chest pain)简单介绍病因-1胸壁疾病2心血管疾病3呼吸系统疾病4纵隔疾病5膈下脓肿、脾梗塞以上各种因素刺激胸部感觉神经纤维产生痛觉冲动(肋间神经、支配心脏及主动脉的交感神经、支配气管、支气管的迷走神

7、经、膈神经)大脑皮质痛觉中枢引起的疼痛各有特点第四节 发绀(cyanosis)亦称为紫绀,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粘膜呈青紫色,临床以口唇、鼻尖、甲床、耳垂等处明显病因及临床表现一 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1中心性发绀 掌握发绀特点,注意与周围性发绀的鉴别。 分肺性发绀、心性混血性发绀。2周围性发绀 掌握发绀特点 分淤血性周围性发绀、缺血性淤血性发绀3混合性发绀。二 血液中存在异常血红蛋白衍化物包括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硫化血红蛋白血症了解紫绀特点第五节 呼吸困难(dyspnea) 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呼吸运动用力,重者鼻翼扇动、张口耸肩,甚至出现发绀、呼吸辅助肌也参与活动

8、,并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病因1呼吸系统疾病 包括气道阻塞、肺部疾病、胸廓疾病、神经肌肉疾病、膈运动障碍。2心血管系统疾病3中毒4 血液病5神经精神因素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1 肺源性呼吸困难-吸气性呼吸困难 三凹征呼气性呼吸困难 哮喘混合性呼吸困难 肺梗塞、气胸、胸腔积液2 心源性呼吸困难-左心衰竭 肺淤血致弥散功能障碍肺泡张力高刺激牵张感受器迷走神经呼吸中枢 肺泡弹性降低,肺活量肺循环压力刺激呼吸中枢表现为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心源性哮喘右心衰竭 体循环淤血 右心房、上腔静脉压力 胸腹水、呼吸运动受限3中毒性呼吸困难-酸中毒 深大呼吸急性感染 呼吸频快药物 呼吸浅慢 潮式呼吸 间

9、停呼吸4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脑外伤、脑出血、脑炎、脑肿瘤:深慢、节律改变癔症:浅数叹气样呼吸:神经官能症5血液病-血氧含量低、呼吸心跳加快第六节 呕血(hematemesis)上消化道疾病(指屈式韧带以上器官,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或全身性疾病所致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病因-1食管疾病 2 胃、十二指肠疾病 3 肝胆疾病 4胰腺疾病 5 血液病 6急性传染病 7其他主要疾病-消化性溃疡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急性胃粘膜病变临床表现-上腹部不适、恶心、头晕、心慌、低血压、休克伴随症状-上腹部疼痛 肝脾大 黄疸 皮肤粘膜出血 其他 服药史 大面机烧伤 手术史 血容量不足第七节 腹痛(a

10、bdominal pain)急性腹痛-1腹腔器官急性炎症 2 空腔器官阻塞扩张3 脏器扭转破裂 4 腹膜炎5 腹腔内血管栓塞 6 腹壁疾病7 胸腔疾病牵涉痛 8 全身疾病致腹痛慢性腹痛-1腹腔脏器慢性炎症 2 空腔脏器张力变化:胃肠痉挛3消化性溃疡 4 脏器扭转、梗阻5 脏器包膜牵张 6 中毒7肿瘤压迫及浸润 8 胃肠神经功能紊乱分类: 内脏性腹痛躯体性腹痛牵涉痛:腹部脏器引起的疼痛,经内脏神经传入,影响相应脊髓节段而定位于体表。问诊要点-腹痛诱因及缓解因素(P,provocative-palliative factors)腹痛性质(Q,quality)腹痛部位(R,region)腹痛严重程度

11、(S,severity)时间特点(T,temporal characteristics)第八节 腹泻(diarrhea)分急性与慢性,超过2个月者为慢性腹泻。病因 1 急性腹泻 (1) 肠道疾病(2) 急性中毒(3) 全身性感染(4) 其他 如变态反应性肠炎、过敏性紫癜、有些药物等。2 慢性腹泻(1) 消化系统疾病(2) 全身性疾病内分泌及代谢障碍疾病其它系统疾病如SLE、尿毒症药物副作用神经功能紊乱发生机制-分泌性腹泻渗透性腹泻渗出性腹泻动力性腹泻吸收不良性腹泻临床表现 起病与病程;腹泻次数与粪便性质;与腹痛关系第九节 黄疸(jaundice)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皮肤、粘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

12、和体征。正常17.1umol/L胆红素代谢(图示)病因分类-1溶血性黄疸2肝细胞性黄疸3胆汁淤积性黄疸4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临床特点1溶血性黄疸:黄疸轻,为浅柠檬色,急、慢性溶血特点; 实验室检查 骨髓增生活跃,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尿中尿胆原升高而无胆红素2肝细胞性黄疸:皮肤巩膜浅黄、金黄色,皮肤有时瘙痒实验室检查 结合、非结合胆红素均高,尿中胆红素升高,血清转氨酶升高,肝活检3胆汁淤积性黄疸:皮肤暗黄、黄绿色,皮肤瘙痒明显。实验室检查 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尿胆原降低,但尿胆红素阳性,大便浅灰色或白陶土样, 胆固醇升高,ALP升高伴随症状-发热:胆管炎、肝脓肿上腹痛:胆结石肝肿大胆囊肿大脾大腹水第十节 血尿(hematuria)离心沉淀后的尿液,镜检下每高倍视野红细胞3个,称为血尿病因-泌尿系疾病 全身性疾病 尿路临近器官病变 药物 功能性血尿 尿三杯试验-第一杯:尿道第三杯:膀胱颈区、三角区或后尿道三 杯:膀胱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