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教学实录5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8917728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4.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蜀相》教学实录5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蜀相》教学实录5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蜀相》教学实录5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蜀相》教学实录5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蜀相》教学实录5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蜀相》教学实录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蜀相》教学实录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蜀相?教学实录5?蜀相?课堂实录师:今天我们学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中杜甫的一首名诗?蜀相?这一单元的教学要求是: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师:如果让你用“一个 的杜甫介绍诗人 ,你会在括号里填什么词或词组?为什么填这个词或词组? 生:我填的是“一个可怜的杜甫因为他才华横溢 ,却没有得到重用 ,英雄无用武之地 生:我填的是“一个历经磨难的杜甫杜甫生活在唐朝晚期 师:是唐朝晚期吗? 生:是由盛转衰时期 生: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 ,经历了安史之乱 ,亲历战争 ,了解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自己也在战争中东奔西走 生:我填的是“一个忧国忧民的杜甫我记得他有这样的诗句:“安得广厦千

2、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生:我填的是“一个不得志的杜甫他渴望报效国家 ,但统治者并没有给他时机 师:看来大家对杜甫有较深的了解请同学们看注释 ,这首诗写于哪一年? 生:公元760年 师:哪位同学能简单介绍这一年前后杜甫的情况? 生:他刚到成都 ,到成都躲避战乱来了 生:当时安史之乱好似结束了 师:安史之乱哪一年结束的? 生:记不清楚了 师:有谁记得?学生摇头安史之乱755年爆发 ,762年结束看来大家对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还不算特别了解 ,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 背景知识略 师:古人云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学习古代诗文 ,尤其要重视诵读我们把这首诗齐读一遍 ,希望大家读准字音和节奏 生齐读

3、课文 师:字音、节奏把握得较好 ,可惜语速太快了大家说说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生:是悲凉的 生:应该比较伤感 师:该用怎样的语速读? 生:要读得稍慢 ,读得深沉 ,读出点感伤 师:我们再读一遍 生齐读 师:比上一次好多了我还想请我们班朗读水平最高的同学来读一读同学们推荐一位学生推荐 被推荐的学生读课文 ,声情并茂 ,赢得如潮掌声 师:读得非常有水平 师:诗言志我们读诗 ,要学会揣摩诗人的思想感情如果将全诗表达的情感浓缩到一个字上 ,你会想到诗中哪个字? 生:我会想到诗中的“寻字 师:为什么? 生:因为诗人表达的是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 ,“寻能表达这种感情 生:我觉得是“泪字因为全诗表达的是诗

4、人的惋惜之情 ,为诸葛亮出师未捷而惋惜 ,为不得志的英雄而惋惜 师:其实这首诗中诗人表达的正是这两种情感:景仰之情和惋惜之情 师:接到上课的邀请后 ,我让同学们提出疑问交给班长昨晚 ,班长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发给了我 ,归结了一下 ,大致有五个问题投影: 1.此诗写诗人在诸葛祠凭吊 ,为什么题目用“蜀相而不用“诸葛祠? 2.“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中为什么用“自与“空字 ,好在哪里? 3.“锦官城外柏森森中的“柏有什么特殊用意吗? 4.颈联上下句的分别是什么?为什么从这个角度概括诸葛亮的功绩? 5.“英雄包括杜甫吗?为什么诸葛亮的结局“长使英雄泪满襟? 师:下面请同学们围绕这些问题进行

5、讨论 ,稍后我们进行交流 前后左右相互讨论 ,约6分钟 师:哪位同学谈谈第一个问题? 生:标题改为“诸葛祠不好我认为本诗表达的感情是对诸葛亮的景仰 生:全诗着眼点在诸葛亮这个人 ,而不在诸葛祠这个地方 ,如果用“诸葛祠立意就偏了 师:同学们说得有道理 ,许多专家也这样解读不过老师有另外一种看法 ,提出来供大家参考题目用“蜀相 ,说明杜甫在意的是诸葛亮的政治身份杜甫当时身处乱世 ,渴望有圣君贤相来匡扶摇摇欲坠的大唐江山再说 ,“做贤相是杜甫的志向 ,可惜自己报国无门 ,功业未就 ,所以选此角度能抒发个人的郁闷和隐痛这个视角 ,使“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惜痛之情表达得更为淋漓尽致 师:谁接着发言? 生:

6、我说说“自和“空字的妙处我觉得这两个字写出了诸葛祠荒凉的景象 ,与诗人的心境相符 生:我认为“碧草春色“黄鹂好音不能算荒凉 ,应该是“春意盎然诗人要表达的意思是 ,景再好 ,我也无心欣赏 师:这是什么写作手法? 生:是反衬 ,以乐景反衬哀情 师:我也赞同这种理解在士大夫的潜意识里 ,芳草本为贤者设 ,赞歌只为英雄唱 ,红花绿叶 ,芳草美人 ,方相得益彰眼前的武侯祠 ,尽管碧草依然映阶 ,黄鹂还在啼鸣 ,可诗人想到和这生机勃勃的一切相衬的诸葛武侯类人物却不复存在 ,因而心中涌起无限的感伤和凄凉 师:“柏森森中的“柏有什么特殊用意吗? 生:“柏这个意象在古代诗歌中象征着坚强、忠贞 ,正好可以衬托诸

7、葛亮的形象 ,如果用“树就无法表达出这种效果 师:答复得不错 ,能结合意象特殊含义分析颈联上下句的分别是什么?为什么从这个角度概括诸葛亮的功绩? 生:我认为上联的是“三顾 ,指刘备三顾茅庐 ,侧面映衬诸葛亮的才智下联是“开济“开指帮助刘备开国 ,“济指辅佐刘禅继位这表达出诗人对诸葛亮的景仰 生:我认为是“天下计和“老臣心“天下计说明他的雄才大概“老臣心说明他忠心耿耿 ,无私报国 师:历代文人有不少人赞美诸葛亮 ,比方河南南阳市的卧龙岗有一副对联这样评价诸葛亮:“收二川 ,排八阵 ,六出七擒 ,五丈原前 ,点四十九盏明灯 ,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 ,定南蛮 ,东和北拒 ,中军帐里 ,变金木土爻神

8、卦 ,水面偏能用火攻诸葛亮可赞美的东西很多 ,诗人为什么选取“天下计和“老臣心这两点呢? 生:说明杜甫特别欣赏他这两点 师:为什么呢? 生摇头 师:请同学们结合诗题和诗人的生平理想思考 生:是要突出诸葛亮“蜀相的身份特点吧上联突出他身为人臣能“尽智 ,下联突出他历刘备父子二朝 ,忠心不二 ,彰显了他“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品质 师:为什么选取这一角度?老师揣摩可能有以下因素:其一 ,杜甫的志向是当一名贤相 ,杜甫有诗写道:“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可惜理想落空 ,他觉得诸葛亮做的正是他想做的其二 ,当时安史之乱仍未平息 ,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 ,猜忌能臣 ,让杜甫担忧因此

9、,他瞻仰诸葛祠 ,着力强调的正是诸葛亮的“贤相风范 师:“英雄具体指哪些人? 生:我认为指像诸葛亮一样忧国忧民但壮志未酬的人 师:包括杜甫吗? 生:包括 师:为什么诸葛亮的结局“长使英雄泪满襟? 生:因为许多人与诸葛亮经历相似 ,他们甚至还不如诸葛亮 ,如杜甫 ,尽管想当贤相 ,却不得重用 ,只有仰慕别人的份 师:分析得在理?唐诗钞?中就有这样的批注:“公之为武侯恨 ,正所以自恨也杜甫借古人抒发自己的怀抱 ,实际上也唱出了普天下壮志难酬者的心声 师:诗人在长期的创作中 ,会形成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 ,包括选材 ,包括意境等等大家看下面三首诗 ,请大家判断一下 ,哪一首是杜甫的作品?投影送韩侍御之

10、广德昔日绣衣何足荣 ,今宵贳sh酒与君倾暂就东山赊月色 ,酣歌一夜送泉明南 征春岸桃花水 ,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 ,适远更沾襟老病南征日 ,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 ,未见有知音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师:约1分钟后哪首是杜甫的? 生:我觉得是第二首 师:能谈谈推断的理由吗? 生:我是从“偷生“沾襟“百年歌自苦等词句及其整体意境推断的 师:有多少同学同意这一观点?约四分之三的学生举手看来绝大多数同学的推断是正确的其他两首诗的作者呢? 生:第一首我感觉是王维的 ,第三首感觉是陶渊明的 生:我觉得第一首是李白的 ,第三首是陶渊明的 师:为什么觉得第一首是李白的? 生:里

11、面有“何足荣“贳sh酒“赊月色等字句李白的诗歌也经常提到酒、月色 ,并且诗风比较浪漫 师:浪漫? 生:豪放 师:推断得很正确 ,分析得也很精彩 ,好为什么觉得第三首是陶渊明的? 生:感觉是田园诗 ,陶渊明是田园诗人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觉得是王维的王维的诗“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而且有一种禅味感觉这一首也有这个特点而且唐代也是有山水田园诗派的 师:这名同学真不简单 ,推断正确 ,而且理由充分下面我们再来研究一下杜甫的这首?南征? ,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和对诗人的了解 ,任选一个角度比较这首诗与?蜀相?的异同投影 ,诗歌略 注释:君恩 ,指经严武表荐 ,蒙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一事 背景:此诗是大

12、历四年769春 ,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这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诗篇反映了诗人极度矛盾的思想感情 师:学生思考1分钟左右后谁能谈谈? 生:我觉得两首诗都用了写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师:能说具体一点吗? 生:?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是以乐景衬哀情 ,这首诗中“春岸桃花水 ,云帆枫树林也是 生:两首诗都写到了“泪 ,?蜀相?中“泪满襟 ,这首诗有“沾襟之说 生:我觉得风格相同 ,意境都很哀婉 师:这位同学能从风格的角度比较两首诗 ,很好知道杜甫诗风如何评价吗? 生:沉郁顿挫 师:什么意思? 生:指杜甫的诗歌忧国忧民 ,感情浓烈 师:有补充意见吗?生摇头或沉默“沉郁是指感情的悲慨

13、 ,壮大 ,深厚 ,表现国家安危 ,关心民生疾苦的主题“顿挫是指感情表达的波澜起伏 ,反复低回 ,感情深沉阔大 师:学习诗歌 ,我们应养成摘抄、点评的好习惯我们可以就所学的某首诗歌进行赏析 ,写评点或随笔如:1.乐景衬哀 ,倍增其哀谈“空“自的表达效果;2.寻找“对接点借古抒怀诗探微;3.因“寻生悲 ,悲由“寻来“寻之妙用管窥还可以通过其他一些方式与诗人对话如:1.为诗人拟对联、拟颁奖词;2.选取一个角度 ,进行专题研究;3.多角度了解诗人及其作品 ,写散文、诗歌等下面是老师读了?蜀相?之后写的一首诗 ,请同学们读一读 ,体会老师是如何解读杜甫的投影倾听杜甫茹清平 杜甫 ,你是寻找宝藏的孩子/

14、携着诗歌的巨臂在唐朝的风烟里寻找、迷失/记下了每一个黄昏、雨夜和徘徊的足音/当我找不到哪间茅屋可以盛放你高洁的灵魂时/我渴望 ,渴望能倾听你的心声 我想听/你这位读书破万卷的名门之后/何时走出书斋 ,裘马轻狂/何时登临绝顶 ,睥睨众山/又是在何处与李白同醉 ,与高适和唱 我想听/一个高洁的灵魂怎堪朝扣富门、暮随马尘/老妇的告白 ,征人的陈述/路边的饿殍 ,朱门的歌舞/又是如何搅乱你伤痕累累的心湖 我想听/你如何宽慰新安吏抓来的壮丁/如何慰藉新婚别夫的妇人/烽火连三月如何传递可抵万金的家书/风雨飘摇中迈着怎样的步履走进羌村 我想听/何处的翠柳边有两个黄鹂/何处的小舟上有独立的危樯/知时的好雨何时

15、敲打游子的无眠/放歌纵酒后的你可曾穿过巫峡回到洛阳? 我想听/西郊草堂的床头屋漏是否修葺/千万间广厦为何只庇天下寒士/锦官城的蜀相为何让英雄洒泪如雨/安史之乱中你与妻儿有怎样的分合离聚 我还想听/贫穷何以成就伟大/困窘怎样坚守内心/国家不幸为何诗家幸/满目疮痍的时代为何有你这样仁厚深沉的诗人/ 我想听 ,我想听你的心声/然后跟着你往洛阳走 ,往西南走、往大唐的土地走/体会沉郁顿挫 ,体会忧国伤时/或者泡在你的泪水里/寻找有厚度的人性 ,有张力的精神/ 生鼓掌 师:今天我们采用“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的方法欣赏了杜甫的?蜀相? ,相信大家对杜甫其人 ,对这首诗会有新的感悟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读一读这首诗 生齐读感情很投入 ,很整齐 师:读得不错 ,可惜语速快了一点我们站起来 ,一起把这首诗有感情地背诵一遍 师生齐诵 ,声情并茂下课铃响 ,全场掌声雷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