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新人教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917380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政治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思想品德 (上册)测试卷一 第一单元(考试时间: 45分钟 满分:60分)一、 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请选出并将答案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 共40分) 1. 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 是 ( ) 亲情的自然流露 传统美德的彰显和发扬 当今道德的要求 当今法律的要求 A. B. C. D. 她是一朵“苦菜花”: 她一出生就遭遗弃, 年近60的农民王志全夫妇收养了她。个月后, 养母病逝了。她只得与年迈的养父相依为命。她叫王兆华, 是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居仁学校的一名学生。据此回答 题。 王兆华的亲生父母遗弃王兆华的行为是错误的。这是因

2、为她们( )A 没有承担应当承担的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B不懂得对所有子女的抚养教育都是无条件下的 没有给予未成年子女应当得到的爱的回报 虽没有触犯法律, 但背离了当今道德的要求 王兆华与农民王志全夫妇组成的家庭是( ) 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组成新的家庭 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成家庭 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家庭 随父(母)再婚组建新的家庭 12岁至今年来, 她是家中唯一的“顶梁柱”, 一边上学一边挣生活费、 学费, 全心赡养瘫痪在床的老父亲, 用稚嫩的肩膀承担起了家庭的责任。王兆华在自立自强的同时( ) A 造就了逆来顺受的懦弱性格 B 培养了乐于助人的良好品格C 形成了淡漠一切

3、的人生态度 D 传承了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5. 家的最主要特点是( )A. 我们常常在不同意义上使用的字眼 B. 它与家庭有关 C. 家人都有血缘关系 D. 家中有亲人、 有亲情 6. 家庭关系的确立有多种形式, 下列不属于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的有( )A. 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组成新的家庭 B. 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成的家庭 C. 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 D. 因工作和学习需要而组建的集体大家庭“找点时间, 找点空闲, 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 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 生活的烦恼向妈妈说说, 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 常回家看看, 回家看看, 哪怕帮妈妈洗洗

4、筷子, 刷刷碗, 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 一辈子不容易, 就图个平平安安” 一首 常回家看看 唱出了无数父母的心声。据此回答7 9题。 7 “生活的烦恼向妈妈说说, 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 这说明家是我们的( )A 发展大本营 B 天然学校C 娱乐天地 D 情感栖息地 8. “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 一辈子不容易, 就图个团团圆圆。” 这说明父母( )A 不需要儿女的物质帮助 B 不需要儿女的赡养扶助C 需要儿女天天陪伴在身边 D 需要更多的精神上的满足 9. “常回家看看, 回家看看, 哪怕帮妈妈洗洗筷子, 刷刷碗。”这句歌词说明孝敬父母( )A 无需付出任何代价 B 要从小事

5、做起C 就是经常回家吃饭 D 是我们的天职10 逢年过节, 在沿海打工的民工大都长途跋涉赶回家乡。这是因为( )A 他们出门在外太辛苦, 想休息 B 他们不能适应沿海地区的生活C 他们家里有亲人, 家中有亲情D 他们想到处去走一走, 看一看11 漫画(见右图)旨在劝诫年轻人( )A要了解自己的父母 B 应该依赖自己父母C 要体谅父母的艰辛 D 要尽情地享受生活12. 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 ( )A. 要具体分析, 不能一概说是错的 B. 是完全错误的 C. 是一种有主见的、 值得提倡的心理和行为 D. 是完全正确的 13. 在家中, 父母与我们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和代沟, 对此的积极做法是 ( )A

6、. 顺其自然 B. 否认、 漠视 C. 在现实中架起沟通的桥梁 D. 逃避矛盾 14. 当我们与父母产生矛盾的时候, 首先要 ( )A. 先发制人 B. 冷静下来, 心平气和地与父母商量 C. 弄清到底谁对谁错 D. 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 15. 我们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的关键是 ( )A. 彼此了解 B. 尊重理解 C. 求同存异 D. 换位思考 16. 想减少与父母之间的沟通障碍,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 )A. 以爱的方式对待父母 B. 坚定自己的原则立场 C. 提醒父母站在子女的立场上看问题 D. 以美好的语言来打动父母 17. 增进亲情的有效方法是 ( )A. 只说不做 B. 只做不说

7、C. 投其所好, 讨父母开心 D. 学会真诚, 得体地赞赏父母 18. 与父母交往要讲艺术, 下列属于 “与父母交往艺术” 的有( ) 认真聆听父母的意见 一切听父母的安排 不必太计较 帮助父母 A. B. C. D. 19. 我们与父母的冲突, 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 )A. 高期待、 严要求 B. 蛮横 C. 误解 D. 不善解人意 20. 天底下最无私的爱是( )A. 母爱 B. 父爱 C. 师爱 D. 友爱 三、 问答题 (共26分)33“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都是错误的。” 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说明理由。(4分)34. 一位男同学抱怨父母道: “爸爸根本不了解我, 还要常常管着我!”

8、“我与妈妈很难好好沟通, 说不到两句就会吵架!” (5分)(1) 怎样认识材料中的 “爸爸常常管着我” ?(2) 请为这位同学如何与父母有效沟通提出你的建议。36. 绝情女博士不认绝症爹娘 的一篇文章中说: 一位读者来信说, 他有一位不孝顺的大学教师姐姐。信中介绍了这样几个情节:一是 “金凤凰飞出山门不识爹”, 当父亲送姐姐去重庆上大学时, 姐姐却对学校老师说: “他是我家的邻居”。二是 “读高中后姐姐不再见乡亲”, 我们做中学校长的叔叔, 也是资助姐姐读高中、 大学的恩人, 到了重庆, 姐姐却避而不见。三是 “摸上门不给父母吃饱饭”, 1998年,父母自己问路 “闯” 进了姐姐所在的大学,

9、姐姐勉强接待了父母, 但中午和晚上都只用小碗给父母舀了一坨饭, 没让父母吃饱。四是 “临死前老父才见女一面”, 2005年, 爸爸妈妈双双患上了晚期癌症, 多次打电话叫姐姐回家看一看, 姐姐却说城市里孝敬父母是当儿子的事。(6分)(1) 女博士不认绝症爹娘的行为对吗 ?为什么 ?(2) 我们应该怎样孝敬父母 ?37 某学院发出了 关于开展 “亲情寒假、 感恩父母” 活动的通知。通知要求: 算一笔感恩账, 将自己一年的各项花费算个总账, 再把父母一年的总收入算个总账, 想一想父母的艰辛和奉献。为父母做一顿饭、 谈一次心、 敬一杯酒、 说一句祝福的话、 磕一个头、 鞠一个躬、 干一些家务等活动,

10、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此通知一出, 引发了一片争议, 争论的焦点是 “给父母磕一个头” 这一作业到底应不应该做。反对者认为: “磕头这种方式值得商榷磕了不等于就孝顺, 不磕也不等于不孝顺。这种磕头流于形式, 是作秀!”赞同者认为 “给父母磕头是中华民族最高的礼节, 为父母磕头是对父母表示感激之情最好的形式。”请你说说: 对于 “给父母磕一个头” 这一作业, 你会作吗 ?为什么 ?(5分)四、 分析说明题 (22分)38. 阅读 烛光里的妈妈: 妈妈, 我想对您说, 话到嘴边又咽下, 妈妈, 我想对您笑, 眼里却点点泪花。噢妈妈, 烛光里的妈妈, 您的黑发泛起了霜花; 噢妈妈, 烛光里的妈妈, 您

11、的脸颊, 印着这多牵挂; 噢妈妈, 烛光里的妈妈, 您的腰身不再挺拔; 噢妈妈, 烛光里的妈妈, 您的眼睛为何失去了光华。妈妈, 女儿已经长大, 不愿意牵着您的衣襟走过春秋冬夏。噢妈妈相信我, 女儿自有女儿的报答。阅读材料请回答: (1) 歌词中为什么说 “妈妈的腰身不再挺拔, 眼睛失去了昔日的光华, 黑发泛起了霜花” ?(3分) (2) 为什么 “想对妈妈说, 话到嘴边却又咽下, 眼里却闪着点点泪花” ?(3分) (3) 作为儿女, 你想对父母作怎样的报答 ?(至少三个方面)(4分) 39. 17岁的徐力是浙江省金华市第四中学高二学生。他的母亲吴凤仙是金华市食品公司职工。由于徐父长期在外地工

12、作, 徐力从小到大基本上是在母亲的细心照料下成长的。他的母亲吴凤仙工资不高, 就帮助别人加工毛线衣赚点钱供儿子读书。徐力升上高中重点班后, 吴凤仙要求儿子以后每次期中、 期末考试成绩都要排在班级前10名。重压之下的徐力感到母亲对自己管得太严, 而且他的母亲提出的目标无法实现, 深感委屈和压抑。一天吃过午饭后, 因对母亲的管束不满, 便拿了一把铁榔头将母亲杀害。 法院认为, 被告人徐力非法剥夺其母亲吴凤仙的生命, 触犯了 刑法, 构成故意杀人罪, 但由于徐力犯罪时未满18周岁, 应当从轻处罚, 故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徐力有期徒刑15年。 阅读这个案例后, 请结合第二课所学的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1) 有人说, 徐力是在母亲的重压之下才有这样的过激行为, 他的行为是可以谅解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为什么 ?(4分) (2) 请分析发生徐力杀母这一人间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应该从中吸取哪些沉痛的教训 ?(4分) (3) 如果你的父母对你学习上的要求也很严格, 或者近乎苛刻, 你打算怎样与父母进行沟通 ?(4分) 参考答案测试卷一 第一单元 一、 单项选择题A A C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