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化学第12讲化学实验基础活页训练及答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8914704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化学第12讲化学实验基础活页训练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高考化学第12讲化学实验基础活页训练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高考化学第12讲化学实验基础活页训练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最新高考化学第12讲化学实验基础活页训练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最新高考化学第12讲化学实验基础活页训练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化学第12讲化学实验基础活页训练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化学第12讲化学实验基础活页训练及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高考化学精品资料专题四 化学实验第12讲化学实验基础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100 mL容量瓶配制50 mL 0.1 molL1 H2SO4溶液B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使用的玻璃仪器只有2种C分液漏斗、滴定管、容量瓶在使用前均需检查是否漏水D漂白粉能露置在空气中保存解析选项A,所需的H2SO4溶液为50 mL,用100 mL容量瓶配制将会浪费药品。选项B,测定中和热时需要烧杯、环形玻璃搅拌棒和温度计。选项C,分液漏斗、滴定管和容量瓶在使用前都需要检查是否漏水。选项D,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Ca(ClO)2,Ca

2、(ClO)2会与空气中的CO2、H2O反应,从而导致失效,因此需密闭保存。答案C2(2013新课标,13)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选项目的分离方法原理A分离溶于水的碘乙醇萃取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B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分液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C除去KNO3固体中混杂的NaCl重结晶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D除去丁醇中的乙醚蒸馏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解析乙醇与水互溶,不能用作萃取剂,A项错;乙醇和乙酸乙酯互溶,不能用分液方法分离,B项错;除去KNO3中NaCl杂质是利用二者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变化差别很大,使用重结晶法,C项错;分离两种沸点差别较大的互溶液体,一

3、般使用蒸馏操作,D项正确。答案D3(2013南川区模拟)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被提纯的物质除杂试剂分离方法A溴化钠溶液(NaI)新制氯水、CCl4萃取、分液B氯化铵溶液(FeCl3)氢氧化钠溶液过滤C二氧化碳(CO)氧化铜粉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D碳酸钠(偏铝酸钠)盐酸过滤解析选项A,Cl2既可以与NaI反应,也可以与NaBr反应。选项B,3NaOHFeCl3= Fe(OH)33NaCl,引入新杂质NaCl,且NaOH也能与氯化铵溶液反应。选项C,COCuOCuCO2,不仅除去CO,还生成CO2,一举两得。选项D,碳酸钠也能与盐酸反应。答

4、案C4(2013江西南昌调研,2)安全是顺利进行实验的保障,下列实验处理或方法正确的是()。A尾气(主要含氯气)用澄清石灰水吸收较好B把氢气和氯气混合光照制氯化氢C导管口点燃一氧化碳时也要验纯D重金属盐有毒,如果不慎食入氯化钡,喝硫酸铜溶液即可解析澄清石灰水浓度较小,不能充分吸收尾气中的氯气,A错;氢气和氯气的混合物在光照条件下会发生爆炸,B错;硫酸铜也是重金属盐,对人体有害,D错。答案C5(2013山东省潍坊、东营、淄博、滨州四市高三联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解析B项,NO会与O2反应;C项,Na2CO3能吸收CO2生成NaHCO3;D项,会发生倒吸,应长进短出。答案A6(2013渝中

5、区统考)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A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B少量的金属钠保存在水中C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带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D少量液溴通常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并在液溴上加少量水液封解析少量的金属钠应保存在煤油中,以隔绝空气和水蒸气。答案B7(2013浙江理综,13)现有一瓶标签上注明为葡萄糖酸盐(钠、镁、钙、铁)的复合制剂,某同学为了确认其成分,取部分制剂作为试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已知:控制溶液pH4时,Fe(OH)3沉淀完全,Ca2、Mg2不沉淀。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根据现象1可推出该试液中含有NaB根据现象2可推出该试液中并不含有葡萄糖酸根C根据现象3

6、和4可推出该试液中含有Ca2,但没有Mg2D根据现象5可推出该试液中一定含有Fe2解析加入NaOH溶液后观察到黄色火焰,不能确定试液中含有Na,A项不正确;由于葡萄糖酸根中不含醛基,不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现象2不能说明任何问题,B不正确;Mg2与NH3H2O反应会产生沉淀,显然C项正确;用H2O2氧化之前未检验是否含有Fe3,D项不正确。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4个题,共58分)8(2013重庆六校联考)(15分)碱式碳酸铜是一种化工原料,化学式用mCu(OH)2nCuCO3表示。实验室以废铜屑为原料制取碱式碳酸铜的步骤如下:.废铜屑制硝酸铜方案1:将铜屑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残留固体溶于稀硝

7、酸;方案2:如图1(夹持仪器已省略)。将浓硝酸缓慢加到废铜屑中(废铜屑过量),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硝酸铜溶液。方案3:将方案2中浓硝酸换成稀硝酸,其他不变。.碱式碳酸铜的制备向大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和硝酸铜溶液水浴加热至70 左右用0.4 molL1的NaOH溶液调节pH至8.5,振荡、静置、过滤用热水洗涤、烘干,得到碱式碳酸铜产品请回答下列问题:(1)按方案1实验,必须选择的下列仪器有_(填序号)。(2)图2中能分别替代图1中B和C装置的是_(填装置序号)。(3)已知:NONO22NaOH= 2NaNO2H2O;2NO22NaOH= NaNO3NaNO2H2O,NO不能单独与NaOH溶液反应

8、,实验结束时,如何操作才能使装置中的有毒气体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_。(4)步骤中洗涤的目的是_。(5)步骤过滤后的滤液中含有CO,检验CO的方法是_。(6)测定碱式碳酸铜组成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方法1灼烧法:取34.6 g纯净物mCu(OH)2nCuCO3,在硬质试管里灼烧,将气体产物依次通入足量的浓硫酸、足量的碱石灰中,完全吸收后浓硫酸净增1.8 g,碱石灰净增8.8 g。方法2还原法:在氢气中加强热,测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利用上述数据推算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_。配平化学方程式:mCu(OH)2nCuCO3_H2_Cu_CO2_H2O解析(1)灼烧固体需要的仪器有坩埚、三脚架、泥三角、玻璃棒

9、、酒精灯;溶解固体需要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2)B用作安全瓶,C用于吸收氮的氧化物,替代B和C的装置必须具有吸收氮的氧化物和防倒吸双重功能。、装置能防倒吸,装置烧杯中的下层液体为四氯化碳,氮的氧化物不溶于四氯化碳,不会导致装置内的气压急剧减小,当氮的氧化物从四氯化碳层进入烧碱溶液中,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装置既可以防倒吸,又能使氮的氧化物被吸收。(3)根据所给反应方程式知,通入足量的空气,使一氧化氮转化成二氧化氮能被完全吸收。(4)固体产品表面会吸附一些杂质,洗涤可除去碱式碳酸铜表面的杂质。(5)用盐酸和CO反应生成CO2,再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6)浓硫酸吸收生成的水,碱石灰吸收生成的

10、二氧化碳,则:n(CO2)0.2 mol,n(H2O)0.1 mol。灼烧碱式碳酸铜的反应方程式为mCu(OH)2nCuCO3(mn)CuOmH2OnCO2,故。该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为Cu(OH)22CuCO3。根据题给方程式和氧原子守恒知,氧原子的计量数为(2m3n)2n2mn,即水的计量数为2mn,由水的计量数推知氢分子的计量数:mn,则化学方程式为mCu(OH)2nCuCO3(mn)H2(mn)CunCO2(2mn)H2O。答案(1)abe(2)、和(3)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通入一段时间空气(4)除去产品表面杂质(5)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

11、变浑浊,说明滤液中含有CO(6)Cu(OH)22CuCO3(mn)(mn)n(2mn)9(2013全国大纲理综,28)(15分)制备氮化镁的装置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a的名称是_,b的名称是_;(2)写出NaNO2和(NH4)2SO4反应制备氮气的化学方程式_;(3)C的作用是_,D的作用是_,是否可以把C和D的位置对调并说明理由_;(4)写出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5)请用化学方法确定是否有氮化镁生成,并检验是否含有未反应的镁,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_。解析(1)因为装置比较复杂,所以在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时候要采取加热法,即微热b,这时G中有气泡冒出,停止

12、加热冷却后,G中插在溶液里的玻璃管形成一段水柱,则气密性良好;(2)根据反应物(NaNO2和(NH4)2SO4)和生成物(N2)。可知该反应为归中反应,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NaNO2(NH4)2SO42N2Na2SO44H2O;(3)从A中出来的气体中可能含有O2,对后面的实验会带来干扰,所以在和Mg反应之前必须除去,而饱和的硫酸亚铁溶液中含有(Fe2),能除去O2;生成物Mg3N2极易和水发生反应,所以在制取反应前必须干燥(即浓硫酸的作用);(5)根据Mg3N2和H2O反应的方程式:Mg3N26H2O= 3Mg(OH)22NH3,可知检验方法为取少量产物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试管底部有沉淀

13、生成,可闻到刺激性氨味(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管口,试纸变蓝),证明产物中含有氮化镁;弃去上层清液,加入盐酸,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证明产物中含有未反应的镁。答案(1)微热b,这时G中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冷却后,G中插在溶液里的玻璃管形成一段水柱,则气密性良好分液漏斗圆底烧瓶(2)2NaNO2(NH4)2SO42N2Na2SO44H2O(3)除去氧气及氮氧化物除去水蒸气不能,对调后无法除去水蒸气(4)N23MgMg3N2(5)取少量产物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试管底部有沉淀生成,可闻到刺激性氨味(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管口,试纸变蓝),证明产物中含有氮化镁;弃去上层清液,加入盐酸,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证明产物中含有未反应的镁10(2013南京市学情调研)(14分)某种粗盐中含有泥沙、Ca2、Mg2、Fe3、SO等杂质。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设计了用这种粗盐制备精盐的方案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请回答以下问题:(1)为操作选择所需仪器(用标号字母填写):_。A烧杯B试管C玻璃棒D分液漏斗E漏斗F酒精灯G蒸发皿(2)操作中常用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作为除杂试剂,则加入除杂试剂的顺序为:NaOH溶液_。(3)操作中,判断加入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