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评课用语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8913673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评课用语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物理评课用语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物理评课用语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物理评课用语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物理评课用语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评课用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评课用语(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理评课用语各位老师大家好!根据教育部的部署,今年我们山东省组织了“一师一优课,一 课一名师”活动,全省初中物理学科共推荐了近800节优课。在今年全省中小学 教师远程研修活动中,老师们对这些优课进行了观评课,现在我们将对这次活动 进行梳理和总结。下面介绍一下参加这次评课的专家,我们很荣幸的邀请到华东 师范大学课程团队的专家常永和老师,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的王恩华老师,枣 庄市薛城舜耕中学的刘庆云老师,我是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外国语学校孔祥龙。xxx:今年省教师教育网平台为每位老师推送了 6节优课,要求老师们对这6优 课进行观评课,并写出观评课报告。我们对平台推送的这些优课和老师们提交的 观评课报

2、告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供老师们参考、学习。下面我们将对这些优课中 展现出的亮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概括和总结,并简要说明老师们提交的观评课作 业中的优点和不足。现在我们先重点来讨论优课。xxx:首先谈谈优课的优点。PPT2: 1.注重实验教学及实验创新PPT3: 2.注重物理过程体验和科学方法教育PPT4: 3.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PPT5: 4.注重联系生活和社会实际PPT6: 5.注重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下面我们分别通过具体的案例加以分析和说明。xxx: 1.注重实验教学及实验创新PPT2: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实验可以为学生正确认 识事物及其规律提供生动、

3、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通过实验教学,能促进学生掌 握物理基础知识和提高实验技能,实验中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 求知的欲望。成功的实验教学,不仅是学生探究学习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更是培 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引用视频1: xxx “趣味魔术实验引课”下面先请看xxx老师的趣味实验引课:播放视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在学习中有疑问,才会有进一步的思考,才能不断地发 现问题,有所创新。周老师利用“魔术”仅仅用了短短20秒的时间,就紧紧抓住 了学生,激发了学生学习摩擦力的动力,把要你学转化为我要学,成功的用最小 的时间代价高质量的引入了新课。新课后,周老师抓住学生急于揭秘的心态

4、,通 过演示和介绍制作过程,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弄清其中的道理,并且鼓励学生 自己动手利用身边器材做实验。这个自制的“魔术”道具,在本节教学中具有特 殊的魅力,使学生产生一种对未知的神秘感和好奇心,促进了探究活动的开展极 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用视频2: xxx “红液瓶学生实验”下面请看xxx老师设计的一个简单易行的学生实验:播放视频借助直观教具创设实验情境,并针对学生即将进行的实验设置疑问,能使学生产 生强烈的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变间接兴趣为直接兴趣, 形成良好的心理求知状态。王老师利用自制的“红色小液瓶”,先设疑把它放在 热水中,再放在冷水中,玻璃管中的液

5、柱会有何变化。一个女同学猜想“热水中 上升,冷水中下降。” “猜的对不对呢?大家一起实验探究”.这样的一个小小的教具、学具,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感性经验,学生就容易理解温度计利 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这个实验充分体现出王老师教学设计的“匠心独运”。瓶瓶罐罐做实验,动手动脑学物理。利用身边的物品开发物理实验,既可以降低 实验成本,还有助于物理与学生的亲和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方法。引用视频3: xxx “托里拆利实验前的铺垫小实验”下面请看xxx老师在介绍托里拆利实验前,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托里拆利实验的原 理,利用简单器材做的铺垫性实验。播放视频梁老师巧妙的利用“激励”措方一一“喝可乐”,先是

6、分析其中的道理,让学生 明白大气压的作用。然后逐步加长吸管进行实验,让学生逐渐意识到吸取饮料会 越来越不容易,并由此提出大气压支持的水柱高度会不会无限高呢?这个实验在 激发兴趣的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给学生认识托里拆 利实验的原理提供了台阶,为托里拆利实验打好“埋伏”,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提 倡师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器具、材料等进行物理实验”的思想,有利于学生实践 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xxx: 2.注重物理过程体验和科学方法教育PPT3 :物理学家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不仅建立起了庞大的物理学知识体系,还创建了 许多科学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的渗透物理学中的这

7、些科学 研究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强化对物理过程的体验,受到科 学方法的熏陶和训练。这一方面在很多老师的优课中都有很好的体现。我们来看 两个课例。引用视频4: xxx牛顿第一定律之理想实验法我们先来看xxx老师在“牛顿第一定律”这节课中的一个片段。播放视频吕老师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渗透了“理想实验”的方法。我们知道,“理想实验”是在 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抽象得出结论或规律的一种方法。因为它弥补 了实际中无法直接通过实验研究得出结论或规律的缺陷,因而是物理学研究中一 种很重要的方法。吕老师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不但引导学生利用这一方 法得出了结论;还让学生回忆前面的哪

8、个学习内容也用到了这种方法?强化并加 深了学生对“理想实验”这种方法的学习,为学生将来把“理想实验”的方法迁移到 自己的生活或工作之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引用视频5: xxx液体的压强之科学方法我们再来通过“液体的压强”这节课的教学片段来看一下李慧老师又是怎样渗透 科学方法的教育的?播放视频通过视频我们看到,在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对“液体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 进行猜想与假设之后,李老师直接抛出了“你都知道哪些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 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对学过的科学方法进行回顾,在学生答出“控制变量法”、“转 换法”等科学方法后,师生一起就猜想到的因素使用“控制变量法”来设计实验研 究这一问题

9、。随后李老师又拿出“液压计”,介绍在实验中如何使用压强计来显示 液体压强的大小,并解析了在压强计上哪里用到了“转换法”。在物理教学中渗透 科学方法教育时,哪些科学方法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有了解或已经学会,哪 些科学方法是学生不那么熟悉的、还需要老师指导、点拨,哪些实验技能学生已 经学会或已经熟练,哪些实验技能是学生还不曾接触、还需要老师指导,即在科 学方法的教学中如何把握准确地把握学情,李老师的这个教学片段无疑为我们做 了一个很好的示范。xxx: 3.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PPT4 :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更高层次的目标,也

10、是更为基础的目标。学生如果具有了对事 物的好奇心、热爱科学、尊重事实、乐于实践、理性思考、勇于创新、关注个人 和社会发展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不仅有助于物理课的学习,而且有助于成 长为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中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 育,是非常必要的,是物理教学必须达到的目标之一。结合具体的物理内容,进 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也是切实可行的。引用视频6: xxx内燃机之德育渗透在内燃机一节教学中,卢可雷老师是这样创设情境开始的。播放视频刚才的视频中由图片再现自然或生活场景,到科学的发现,再到科学家的故事, 最后到由学生发表各自见解的基础上,卢老师概括出“这三个都是大科学家,

11、那 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成为科学家呢?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除了机遇之外, 我觉得有两个因素,一个是知识基础,一个是留心观察和思考。现在我们已经有 了知识基础,学过了内能的知识,就看你是不是个能做个观察的有心人。”从学 生的学习表情、学习行为和参与程度来看,这一教学片断中,学生非常充分地参 与到了学习中,是一种很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引用视频7: xxx光的色散之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德育是物理课堂教学的重点之一,寓德育于物理学科教学之中,是达成物理课程 三维目标,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必需。下面请看张明老师“光的色散” 中德育渗透的片段。播放视频张老师挖掘科学发展史蕴含的科学精神,通过视频

12、和故事讲解,把德育教育有机 的结合到物理教学中,避免了空洞枯燥的说教,同时值得一提的张老师把“牛顿 的优良品质”显性化,直接以PPT方式展示给学生,加深了学生对科学精神的印 象和理解,对我们实施德育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xxx: 4.注重联系生活和社会实际PPT5:在物理教学中注重联系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和工农业生产的实际,可以使教学更 紧密地贴近学生生活、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更易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既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新课程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在 教学中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要求的重要手段。下面我们通过两个视频来看一下老 师们是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注重联系生活和

13、社会实际的。引用视频8: xxx滑轮之注重联系生活和社会播放视频刚才大家看到的是xxx老师在“滑轮”这节课中引入新课的片段。在这一教学片段 中,何老师从古代人们生活中使用的杠杆“桔槔”开始,利用自制教具进行演示、 通过逐步设问,引发学生思考,层层递进引出“滑轮”;然后让学生来列举和展示 出他们所熟悉的生活中滑轮的应用。在这短短3分钟的视频片段中,何老师把“从 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新课程理念展现的淋漓尽致,体现出何老 师对课程标准要求的准确把握。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另一个视频片段。引用视频9: xxx汽车前大灯的电路设计播放视频这是xxx老师关于“电路设计”的一个教学片段。在这个视频

14、片段中,张老师从学 生生活中常见的汽车车灯入手,一上来就通过“拟人”的说法拉近了学生和物理的 距离,并利用自行录制的一段汽车车灯的小视频重现了汽车在夜间转弯前的情 境,从生活现象引入并展开教学。除此之外,本节课的教学始终以此为主线,汽 车前大灯贯穿整节课,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前大灯电路,把串并联枯燥难懂的物 理知识生活化、趣味化,激发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并渗透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 教学理念,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到物理有用。这也是我省广大青年物理教师在课堂 教学中努力学习课程标准和贯彻新课程理念的一个缩影。xxx: 5.注重教学方式多样化PPT6: 新课程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

15、的学习中成长,强 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引用视频10: xxx牛顿第一定律之教学方式多样化一起来看xxx老师的牛顿第一定律播放视频学生动手实验、交流合作、小组展示、同学互评、老师总结,多种学习方式交互 进行,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的积极旁观以及运用 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或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 跃,探索的热情更加高涨,课堂也更加生气盎然。引用视频11: xxx内燃机之创新意识培养下面一起欣赏卢老师在内燃机一节中,让学生设计把活塞直线运动转换为转 动的装置的教学片断。播放视频上述视频中,卢老师以“我们要研究它,就要先来解决一个问题,

16、无论是刚才实 验中盖子飞出去,还是实际中活塞的移动,都是直线运动,而且是一次性的,谁 能想个连接的装置,让一次的直线运动变成连续的圆周运动?”问题给出后,学 生开始基于自己的经验:手表的齿轮呀,火车的转动呀等等,尝试解决问题,这 一过程中既有学生个体的展示,也有全员的评价;既有老师点拨的“胳膊肘”的 形象模拟,又有活动展图帮助理解,又有媒体给出的立体运动。如此以来,这种 多样化教学方式的设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 将创新思维的培养推向了高潮。既凸显了知识的生成过程,也为学生正确理解内 燃机的工作过程排除了障碍。引用视频12: xxx “学生活动之模拟信号”初中生仍然以形象思维为主,这样一来,他们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就有一定 的难度,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