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无穷之路纪录片观后感300字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8912754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无穷之路纪录片观后感3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3年无穷之路纪录片观后感3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3年无穷之路纪录片观后感3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3年无穷之路纪录片观后感300字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3年无穷之路纪录片观后感300字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无穷之路纪录片观后感3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无穷之路纪录片观后感300字(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无穷之路纪录片观后感300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2023无穷之路纪录片观后感300字,供大家参考。 这个世界上有着很多的人们连自己的家乡都没有走出去过,每一天的生活都是为了第二天的生活而努力着,有机会自己应该真实的去那些地方去看一看,只有这样,才会知道自己人生的真正的意义,那么下边就是我收集的一些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无穷之路纪录片观后感1从霓虹灯的丛林中转身,让双脚沾满泥土,从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过偏见,用钢梯超越了怀疑。一条无穷之路,记录这时代最美的风景。香港媒体人、脱贫攻坚题材纪录片无穷之路主持陈贝儿获评为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以上是感动中国给予陈贝儿的颁奖词。在无穷之

2、路里,陈贝儿带着好奇、真诚而友善的目光,走进内地6个省份、14个曾经深度贫困的地区,亲眼见证脱贫攻坚成果,并通过镜头将真实故事传递给观众。在无线电视翡翠台、埋堆堆APP等平台上播出后,无穷之路大获好评,引发不少回响。获奖后,陈贝儿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专访。她坦言无穷之路为其打开一扇大门,让她有了更多机会深入感受内地的生活。值得一提的是,由原班人马打造的无穷之路姐妹篇将在近期开机。她表示:期待将我的所见所闻展现给更多人,让更多观众透过我们的镜头来了解中国人民的真实生活。朴素真诚,讲好实在的中国故事获得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荣誉的包括杨振宁、张顺东李国秀夫妇、苏炳添、朱彦夫、顾诵芬、陈贝儿、吴天一

3、、江梦南、彭士禄、中国航天人。他们来自不同行业、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但无一例外地都展现出令人荡气回肠的中国力量和民族精神。作为纪录片无穷之路的主持,陈贝儿花了三个月时间从南走到北,探寻脱贫攻坚战的成果,其间经历了不少惊险瞬间:在四川凉山徒步攀爬2556级的悬崖天梯、在云南靠溜索渡过奔腾的怒江、在川藏高原经受严重的高原反应无穷之路为她带来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荣誉,但谈及获奖感受,陈贝儿却说她才是那个被感动的人:其实我也是被感动的一员。拍摄无穷之路的时候,我被所采访的村民、被国家的发展所感动了。沿途见到很多人为了脱贫而努力,是他们的力量让我做出这样一档节目。我们的团队也很努力,让这个节目能够感

4、动更多的人。在云南带领佤族女性种咖啡脱贫的叶萍、四川悬崖村的飞人拉博,还有沿途给予摄制组极大善意的普通村民陈贝儿透露,她在拍摄的三个月里收获了很多感动:我看见村民们对现在生活的满足、对未来生活的信心,一路上都接收到很多能量,同时见证了国家的发展,所以在拍完节目的当下,我已经感到很满足了。播出之后收到了很多鼓励和支持的声音,也觉得非常开心。无穷之路是一档后劲十足的节目。12集纪录片于去年11月播毕,但网上至今仍有不少关于这档节目的讨论。陈贝儿形容,无穷之路是一座桥梁,让更多海内外的观众看见中国的发展。节目虽然已经收官,但无论是通往更好生活的无穷之路,还是传媒人探索中国的无穷之路,其实都没有完结。

5、在她看来,无穷之路是一段开场白,吸引了更多人了解中国:对我来说,这个节目为我打开了一扇门,让我更加深入地认识我的国家;对观众而言,他们可以通过节目了解到现在不同地区的人民的生活现状。而从全国发展来说,大家共同努力、迈向更好生活的这条路,同样也是无穷无尽的。面对脱贫攻坚这一宏大主题,无穷之路另辟蹊径,从鲜活的个人故事切入,风格朴素而真诚,更被不少观众视为讲好中国故事的典范。而在陈贝儿看来,无穷之路的初心很简单,只是把中国故事讲清楚:直接把所见所闻讲出来,讲出实在的中国故事。敢闯敢拼,展现香港狮子山精神在感动中国的访谈中,陈贝儿透露,接下无穷之路这份工作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媒体人的职业本能:作为一个媒

6、体人,我不可以只看人家的报道就信以为真,我要亲身去看去听。在节目拍摄过程中,陈贝儿收获了许多只有真正走进现场才能获得的体验:山区的农民很热情,会炒农家菜给我们吃,一盘简简单单的蔬菜都能讲出背后的故事。他们告诉我,菜是刚从田里摘回来的,以前的田地只能种马铃薯,但国家派了农业专家来指导他们,现在同一片田就可以种出更有经济价值的菜,让他们的生活也有了改善。当时我觉得心头很暖,从一碟菜就可以感受到人们生活的变化。因此,陈贝儿期待观众亲自踏上无穷之路。她说:看完无穷之路之后,如果你被打动了,甚至只是产生了好奇,我都鼓励你亲身前去感受一下。和村民聊聊天、看看他们正在做什么。自己去了解,才能够感受到更多。无

7、穷之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我希望大家能多点交流、多点认识对方。在陈贝儿看来,这个节目本身也把香港人敢闯敢拼、不畏艰难的狮子山精神传达给不同地区的观众。节目摄制组加上陈贝儿只有五个人,却在三个月的时间里跋山涉水,记录下14个曾经深度贫困地区的现状,其专业与高效让很多人赞叹。陈贝儿说:很多人觉得居然五个人就能拍出这个节目,但对我们来说这都是很平常的事。自从去年11月底离开香港来到内地工作,陈贝儿已经在内地生活了三个月。香港如今疫情严峻,她坦言颇为担心,但相信这份狮子山精神能让香港渡过难关:我最开始的计划是用一个月做节目宣传,但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延后了回香港的时间。现在香港疫情严峻,我很担心。但我们一路以

8、来都经历过不同的难关,每一次都能渡过,所以我对香港很有信心,香港精神能够帮助我们战胜疫情。无穷之路纪录片观后感2陈贝儿对于祖国内地的普通观众来讲之前比较陌生,而自从8月21日她和她的团队的一部纪录片无穷之路第一集播出之后瞬间让内地观众熟知,而且由她主持的这档纪录片获得了豆瓣评分9.5分的超高分,必定会成为2023年的一匹黑马奔腾而出。这部无穷之路是陈贝儿团队耗时3个月,在国内曾经是最贫穷的多个地方辗转千里,穿越了6个省份的的崇山峻岭,荒漠戈壁,去感受这些曾经被国际组织断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翻天覆地变化,这一切都来自伟大祖国的脱贫攻坚战役所取得的成就。这档节目一经播出便取得了非常热烈的反响,尤

9、其是在香港观众中引发了无比的震撼。无论内地还是香港的观众都被祖国大好河山那壮丽秀美、险峻的风景所吸引,被国家扶贫事业的伟大成就所震撼与感动。很多香港网民在节目下方留言,一方面对陈贝儿团队的辛勤付出为大家带来这样一部非常好的纪录片,让广大香港市民知道了国家如何开展脱贫攻坚举措为人民谋福祉表示感谢;另外一方面也是为陈贝儿团队不辞辛劳艰险的敬业精神所感动。其实,对于脱贫攻坚来讲内地的观众是非常熟悉的,我们当中有很多人都参与其中,有的是被脱贫的人员,有的是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的人员。除了亲身经历还经常在电视、手机等新闻媒体报道中有所了解。但是对于香港市民来讲则不一样,毕竟香港和内地的社会文化,生活环境和政

10、治体制是有区别的。如果把内地制作的脱贫攻坚的纪录片直接在港媒播出,因为拍片的视角不一样,观众的感受也不一样,未必会有一个好的理想效果。无穷之路是她们四人小团队(女主持+女监制+两位男摄影师)以全新的视角走了一遍脱贫之路。他们从南方开启了探寻脱贫之路,一路向北,走过大西北,踏上戈壁滩大沙漠,最后达到川藏高原。四人足迹踏遍广西丶贵州丶云南丶四川和宁夏共六省。一路走来,路很长,也很险,但是每一站都有不一样的发现和感受。无穷之路纪录片观后感36月30日,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的阿布洛哈村第一次迎来开往镇上的客运班车,全国最后一个具备条件通硬化路的建制村终于通路了。这条短短3.8公里的通村路是攻克

11、难中之难、坚中之坚的缩影,彰显党和国家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兑现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决心。阿布洛哈村三面环山、一面临崖,通村公路要在陡坡、绝壁上施工,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尤其是最后一公里所经山体岩层表面极为破碎。但困难再大,也没有修路的决心大。动用直升机空投施工设备、派驻专人蹲点督导、专家进村踏勘、知难而进完成最后一公里两隧一桥为了65户、253名村民,这条通村路耗时一年,建有3条隧道和1座桥梁,成为脱贫攻坚战刻在大凉山的深深印记,充分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绝不是一句空话。实际上,在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许多贫困村都类似阿布洛哈村这样受限于自然条件,基础设施落后

12、、公共服务不足、产业发展薄弱,似乎摆脱不了贫困的命运。但是,这场人类历规模的减贫事业,就是要致力于扫除所有脱贫盲点。越是阿布洛哈村这样难啃的硬骨头,越不会被遗忘,反而会投入更大力量进行帮扶。精准扶贫、交通先行。如今,随着村道顺利贯通,阿布洛哈村这个因为直升机修路而备受瞩目的网红村,有望成为金沙江旅游环线的重要目的地。而放眼全国,像毛细血管一样分布在广袤乡村的公路网,正承载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小康之梦,有力促进着资金、技术、产品、文旅等资源在城乡间交流交融。在当前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就是要瞄准问题,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和超常规的力度,让各种资源汇集成军、夺取全胜。无穷之路纪录片

13、观后感4脱贫攻坚不是扶贫干部的独角戏,唱好帮扶与被帮扶的二人转,坚定贫困群众的奋斗精神和发展愿望,脱贫攻坚才能积力之所举而无不胜。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贫困群众的小康,全面小康就难言圆满;没有贫困群众的自强不息,脱贫攻坚战就会失去至关重要的内生动力。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贫困群众既是扶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激发贫困群众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干劲和决心,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无疑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强脱贫效果可持续性的关键所在。近日,一位贫困县县委书记吐槽扶贫中基层干部受到委屈的文章,引发广

14、泛关注。觉得政策好就靠政策养着,有点不如意的事就去找政府闹;对来家里帮扶的干部很麻木,认为干部比自己更着急,自己不脱贫干部难交账;我是穷人我怕谁我是小老百姓我怕谁的心态,成为一些扶贫对象扶不起还理直气壮的缘由。文章列举的虽然可能只是个别现象,但正像这位县委书记所说的,这些问题让扶贫干部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同时也提醒我们,对那些丧失脱贫致富信心和动力的贫困群众,在进行物质帮扶的同时,也应及时填充精神志气上的洼地。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政闽东地区时,就提出过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的理念,鼓舞起当地干部群众奋发图强的发展合力。没有人天生就愿意贫穷,奋斗之心人皆有之。有的人不待扬

15、鞭自奋蹄,有些人则相反,有如车行坡上,不加加油、鼓鼓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无法激发出来。脱贫攻坚不是扶贫干部的独角戏,唱好帮扶与被帮扶的二人转,坚定贫困群众的奋斗精神和发展愿望,脱贫攻坚才能积力之所举而无不胜。精神上的贫困,往往比物质上的贫困更可怕。有些贫困地区和贫困村多年来扶而不起、帮而不富、助而不强,与缺乏穷则思变、穷则思勤的奋斗精神有一定关系。有些地方主动返贫,乐当贫困县,不愿摘穷帽子,有的贫困户发展农副产业不积极,争当低保户却很积极,从中都能发现思想贫困志气贫困的影子。苦干不如苦熬等着别人送小康,类似思想可以说都是脱贫攻坚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扶贫扶志,首先就要对准这些观念和心态定点滴

16、灌、靶向治疗。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这个励志语许多人耳熟能详,也为贫困地区的广大干部群众深深认同。扶贫开发不应只简单盯着干部压担子、定考核,也应鼓励干部们以扶志和扶智为抓手,唤醒贫困群众的主动脱贫意识。好政策离不开好宣传,正像那位吐槽的县委书记所提出的,扶贫干部要到群众中去,多开屋场院子会,多跟群众交交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衣食父母们心疼一下,再不忍心找你们扯横皮。好习惯也需要好榜样,靠辛勤劳动脱贫致富的农户,可以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带头效应。只有形成见贤思齐的导向,才能变让我脱贫的被动思想为我要脱贫的进取意识。公平与效率,向来不可分割。扶贫政策讲公平的同时,也应注重效率,建立更灵活的激励机制。一些地方的创新探索值得借鉴,比如推行帮扶人与贫困户双双认定双确认的工作方法,变单向输血为双向互动。有的地方实行扶贫资源差异化分配,真干真支持、多干多支持、大干大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