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医实用秘本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8910968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医实用秘本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道医实用秘本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道医实用秘本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道医实用秘本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道医实用秘本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医实用秘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医实用秘本(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原文地址:道医实用秘本作者:老恕_前言2一、道医修养篇 3二、道法修练篇 4三、法术操作篇 61、安神位秘法 62、安神咒秘法 63、请神咒 64、请师捷法秘旨 65、法师作法咒 76、万能开光咒 77、神像开光秘法 78、替身模拟人开光秘法 79、圆镜子开光秘法 810、栓红线消灾秘法 811、射箭化解病与灾秘法 812、作法用鸡秘法 813、喊魂法术 914、画符封门秘法915、画护身符之秘法 916、与亡魂交流信息秘法 1017、鸡卦测事秘法 1018、谢土地神捷法秘术 1019、安土地神捷法秘术 1120、道医上门作法程序 11四、祈求吉祥篇 121、搭桥转运秘法 122、祈求婚姻圆满

2、秘法 123、防人变心秘法 124、夫妇不和化解秘法 125、夫妻相克化解秘法 126、桃花煞(重婚)化解秘法 137、祈求隔开情人秘法 138、祈求寻觅情人秘法 139、速接良缘摧婚相思秘法 1310、祈求驾驶平安秘法 1311、祈求工作(职业)秘法 1412、祈求学习进步秘法 1413、祈求益寿延命秘法 1414、祈求升官加禄秘法 1415、祈求回收债务秘法 1416、开水财门发财秘法 1417、送穷神迎财神秘法 1518、承包工程(事务)顺利秘法1519、祈求化解诉讼狱灾秘法 15五、治病疗疾篇 151、无名沙眼疾患化解秘法 152、久治无效的疼痛化解秘法 163、精灵附体的神经病化解秘

3、法 164、“笑疯”精神病化解秘法 165、奇病怪症的化解秘法 166、走胎跑魂的化解秘法 177、泼水饭治病消灾秘法 178、重症患者能否救治判断秘法 179、喜神致病化解秘法 1710、祝由画符秘法1711、万病一碗神水治病消灾秘法1712、万病三支清香治疗秘法17六、消灾化煞篇 171、阳宅不净化解秘法 172、触犯天坑重丧化解秘法 183、狗咬阴人有灾化解秘法 184、送一切邪妖鬼魅(五鬼)秘法 185、小儿夜哭难止化解秘法 186、犯太岁化解秘法 197、消灾解难通用化解秘法 198、出门预防中毒秘法 209、干尸精灵为祸化解秘法 2010、鸡蛋返魂救治秘法 2011、妇女中邪奇病化

4、解秘法 2012、阴宅不清化解秘法 20七、备用绝技篇 21八、仙药秘方篇 22九、姜钧学法记 24后记 25附:自修日程安排26前 言道教医学,是道教研究众生生命过程以及防治疾病健康长寿的一门科学体系,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道教医学,是一种融道教信仰(心理治疗)和药物方术(生理治疗)于一体的宗教医学。道家医学,既是中国道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道士,修仙学道之人士;医生,掌握医药卫生知识,专业从事于防治疾病工作的医务工作人员。道士医生,简称为道医,是修仙学道者当中专门从事于医药保健的医务人员。医通仙道。医道同源。古之道寄于易,易医相通。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

5、用。古之道医者,援医入道,以医传教,借医弘道;又援道入医,以道治心,以术治身,行道施医。道医当中多神仙。医神、医王、药神、药王等,多为古代的名道医。如杏林之董奉,悬壶之壶翁,神医扁鹊、华佗,医圣张仲景,药王菩萨孙思邈,韦慈藏,药仙吕洞宾等等。据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中的大概统计,在东汉时期,道医占国家整个医家人数的22.2%,魏晋南北朝时占28.3%,隋唐五时占20.2%,东汉至明代占9.9%,明代占7.2%,清代以后,道教衰落,道医所占比例就很小了。从东汉至明末来看,道医占国家整个医家人数的百分之十,这就雄辩地证明了道教医学流派的客观存在及其历史地位。晋代道医葛洪说:“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

6、术。”所以民间历来就有“十道九医”之说。仙道贵生,利物济人。救贫济病,历来就是道教的优良传统。特别是在社会民间,祖国各地历朝历代都有神医和仙家出山济世利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和医学,她本来就是扎根于中华民族的,虽然“墙内开花墙外香”,但她的根却还是在墙内的。鲁迅先生在1918年8月20日致许寿裳的一封信中曾说:“前曾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在国泰民安的当代,中国的传统文化将会有一个大的传承和创新,中国的传统宗教,特别是道教,也将会有一个大的发展,自然而然,中国的传统医学也会有一个大的发展,作为道医这门科学,也将在不失时机中得到传承和发展,并造福祖国

7、人民。承传和创新道教医学的道医们,你们大家前途无限!功德无量! 雪峰山人:姜钧 2003年季夏于桃源一、 道医修养篇1、陈樱宁仙学箴言学理重研究不重祟拜功夫尚实践不尚空谈思想要积极不要消极精神图自立不图依赖能力宜团结不宜分散事业贵创造不贵模仿幸福讲生前不讲死后信仰凭实验不凭经典住世是长存不是速朽出世在超脱不在皈依注:陈樱宁(1880-1969)先生,乃中国近代史上最为杰出的仙学巨子,在先生八十一岁的高龄之时,即1961年11月,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会长。该仙学箴言,曾刊载于1939年以前,由张竹铭医师在沪创办,陈先生主笔的扬善半月刊的封面上。2、孔德仙学纲领以天人合一的大道哲学为信仰以广采博收的

8、真理通融为胸怀以唯象唯存的客观态度为前提以灵通活变的自主精神为动力以积极乐观的社会责任为进阶以文明道德的思想情操为素养以性命双修的自身实践为证验以文武动静的综合修炼为方法以人已共渡的操持举动为品德以长生久视的生命永存为目标以人类身心的全面升华为理想注:孔德先生,曾译著清黄元吉著乐育堂语录注解一书,是当代著名的仙学学者,修行实践家。3、胡孚琛先生的道学启示:、道学的平等、宽容精神;、祈求太平、爱好和平的思想;、周穷济急、救人救物的人道主义观念;、天人合一,回归自然的生态智慧;、返朴归真、反对异化的价值取向;、祟俭抑奢、知足守道的生活原则;、尊重女性、敬老爱幼、慈善谦让的社会伦理;、少私寡欲、无己

9、无他的人格修养;、重生养生、功行两全的修持方式。注:上列启示摘自胡孚琛、吕锡琛合著道学通论道家、道教、仙学一书。这九条道学启示,是我们每个玄学修持者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品质,希望大家能深悟和领会。4、姜钧道长修行的三规九律三规是:、断恶行,断一切恶行无一恶行不断;、行善事,行一切善事无一善事不行;、度众生,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九律是:、戒魔行不违法要道德修全真成上真;、戒虚伪不欺诈要精诚修忠孝成高真;、戒伤生不损害要慈悲修和平成大真;、戒贪欲不偷盗要施舍修方便成玄真;、戒恶语不怨恨要容忍修觉悟成天真;、戒邪淫不愚痴要博专修清静成仙真;、戒烦恼不懒惰要精勤修功业成神真;、戒束缚不执著要谦慎修智慧

10、成灵真;、戒无为不妄行要有为修自然成至真。5、天医祝由十戒、戒不诚不敬心存疑虑、戒秽手画符荤口诵咒、戒随意试验有心玩视、戒重财轻命利欲熏心、戒毁谤天医轻忽圣书、戒酒醉玩笑妇女翻弄、戒口不应心邪念横生、戒涕吐污书不洁不净、戒借人玩弄欺侮病者、戒画符不合草率从事注:上文摘自辰州真本灵验符咒全书。6、祝由天医五不治、不诚不敬者不治、毁谤天医者不治、疑信不决者不治、重财轻命者不治、符咒不合者不治注:上文摘自轩辕黄帝祝由科。二、道法修练篇道法,可道法,非常道法。道法本无法,无法是真法,真法是心法,心法是最上一层道法。心法就是不二法门,唯有心法才是真正的正宗的真传的无上的道法。师曰:道法本不多,南辰贯北河

11、,说来三七字,降尽世间魔。师曰:易为君子谋,道为真人修。圣人感而通,神仙悟而灵。师曰:人人合一则他心通,人神合一则显灵通,人天合一则自然通,通什么?通玄!通道!通真!道法本不修,修则不是道法!真术本不练,练则不是真术!不修之修是真修,不练之练是真练。有形有为皆为假,假的真不了,假的不长久,假的就是魔!无形无为则是真,真的假不了,真的能长生,真的就是道。有为无为无不为,有法无法无无法。借假修真,借魔行道,借法通灵,借术度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三年的功夫二年半也学不会。万丈高楼平地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心在悟,道心在坚,道心在诚,道心在信。凡修行道法之真法者,首先要成为真人,只有真人才有真心,

12、只有真心才有真法。真人者,要按道医修养篇中的三规九律和有关条约去为人处事,去接人待物,去利物益生,如此则人成仙成,道成法灵。道法神通,全靠神灵(心意)去显灵显圣,全靠通灵而人神相应,人神相应则代天宣化,替天行道,代表帝神仙佛圣真,驻在人间显灵显圣,救民疾苦,普度众生。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道医天师,请你务必要按照下列方术精诚的修练。道医道法修练捷法如下:第一步,择地,选择僻静之处,或在静室之中,修练之时切忌干扰惊功。第二步,备物,准备办公桌二张,无靠背的凳子一个。道祖圣像,供果,茶酒、香烛等,香烛能够燃烧1个小时为宜。第三步,择时,早上30至60分钟,晚上30至60分钟。早晚修练起止时间可以自行安排。第四步,修练,神清形净,心静体松。首先设置简易神坛,即在前面的一张办公桌上供上道祖的圣像或牌位,并摆上三盘供果,一碗茶水、一碗白酒(见本篇结尾附图),即可开始修练道法了。请先点燃两支红烛,再点燃三支清香。如果出门在外者,或条件不方便者,不点香烛也行。但必须在心中意念意想自己点燃了香烛。香烛点燃之后,三跪九拜,拜毕,再到对面的一张桌子边正身端正,胸挺、腰直、腿弯膝屈,面对香烛,双手背平放在桌子上面,掌心向上。左手五指平伸,指尖微屈向上,大指轻点食指(二指)的第一关节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