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Q系列PLC网络参数设置方法及注意事项Word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8910681 上传时间:2022-07-2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菱Q系列PLC网络参数设置方法及注意事项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三菱Q系列PLC网络参数设置方法及注意事项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三菱Q系列PLC网络参数设置方法及注意事项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三菱Q系列PLC网络参数设置方法及注意事项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三菱Q系列PLC网络参数设置方法及注意事项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菱Q系列PLC网络参数设置方法及注意事项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菱Q系列PLC网络参数设置方法及注意事项Word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次前 言.21 目的.32 适用范围.33 规范性引用文件.34 术语和定义.35 PLC网络参数 .3推荐精选5.1 PLC参数设置.45.2 网络参数设置.126 PLC网络参数检查.197 文件更改状态.21推荐精选前 言一、弧焊电气科是本文件的归口管理部门,享有文件更改、修订、日常维护及最终解释权。二、文件版本历史记录:无文件版本版本实施日期编制人审核人标准化批准人备注三、本文件与上一版文件相比的主要变化点:无。四、本文件自实施之日起,代替或废止的文件:无。 推荐精选1 目的为规范三菱Q系列PLC网络参数设置,避免现场设备通讯设置频繁出现错误,特编写此文件。2 范围本文件适用于弧焊

2、电气科承接的工作站形式线体的三菱Q系列PLC网络参数设置。3 规范性引用文件无。4 术语和定义无。5 PLC网络参数设置打开GX Works2,在菜单栏依次选择工程新建,在弹出窗口界面选择CPU系列、机型、(本文件以Q03UDE为例进行说明)、工程类型、程序语言。在进行参数设置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GX Works2中对参数修改及对应参数窗口标签颜色的定义。设置项目是按目的对标签进行了分类,参数设置状态以标签的字符颜色表示如下表所示(此规则适用于GX Works2中所有的参数设置界面):字符颜色内容红数据处于未设置状态,如下图中必须设置中的未设置( 如果未进行数据设置将无法执行动作 ) 蓝数据处

3、于已设置状态,如下图中必须设置中的已设置( 如果对红色的标签进行数据设置,标签的字符颜色将变为蓝色。)红紫默认值,如下图中必要时设置中的未设置( 未进行用户设置 )深蓝除默认值以外的值,如下图中必要时设置中的已设置( 如果对红紫色的标签进行了数据设置,标签的字符颜色将变为深蓝色。)推荐精选5.1 PLC参数设置项目新建完成后在左侧工程菜单栏选择PLC参数设置。5.1.1 软元件设置在PLC参数设置界面首先选择软元件设置,软元件的默认参数如下图所示。其中软元件点数的白色部分可手动修改,灰色部分不可修改。可根据项目需求进行软元件点数的修改,但需注意软元件合计字节不可超过CPU的上限。推荐精选5.1

4、.2 PLC系统设置PLC的系统设置常用的包括通用指针号、空插槽点数、远程复位。a) 通用指针号:对程序中使用的通用指针的起始 No. 进行设置(仅基本型QCPU不能设置)。设置范围04095;指针(P)应用于主程序中的子程序,子程序是从指针 (P )开始至 RET 指令为止的程序,创建于FEND指令 END 指令,仅在从主程序内通过 CALL(P)、FCALL(P)指令等调用的情况下才被执行。子程序应在下述用途中使用:将1个扫描中多次执行的程序汇集为子程序,减少整体步数的情况下;将仅在某个条件下才执行的程序设置为子程序,以缩短相应扫描时间的情况下之间。如下图所示:推荐精选b) 空插槽点数:主

5、基板/ 扩展基板的空插槽点数进行设置。系统默认为16点,可设置数值为0、16、32、64、128、256、512、1024,通常情况下设置为32点。例:项目中使用了Q38B的电源基板(带有8个插槽),附带1个CPU、1个16点输入模块、1个16点输出模块、1个智能模块。则实际分配点数如下图所示,5-7插槽设置类型为空,占用点数为32点。这样在项目后期如果需要添加智能模块或普通输入输出模块,只要占用点数不超过32点,则后面的起始XY地址就不用改变,插槽中模块的最小占用点数为16点。若将空插槽点数设置为64点或以上需考虑空余点数对CPU输入输出软元件点数的影响。c) 远程复位:对通过GX Work

6、s2 进行的远程复位操作的允许禁止进行设置,若CPU离调试位置太远或不方便操作,可勾选允许便于远程操作。推荐精选5.1.3 I/O分配设置推荐精选a) I/O分配:对基板上安装的各模块的类型、型号、输入输出占用点数、起始 I/O No. 进行设置。类型、型号、点数、起始XY应和图纸中保持一致。I/O 分配设置优先于模块的实际安装,所以在I/O分配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 在 I/O 分配设置中将安装了 32 点的输入模块的插槽设置为16 点的输入模块时,32 点的输入模块的后半部分16点将不能使用。(2) 设置的点数多于实际安装的输入输出模块点数的情况下,超出实际安装点数部分的点数不能用于输入

7、输出模块。(3) 进行了 I/O 分配设置的情况下,最终输入输出编号应设置在输入输出点数的最大值的范围内。最终输入输出编号设置超出输入输出点数的最大值的情况下,将变为 “SP.UNIT LAY ERR.”。(在系统监视中,I/O地址中将显示 *。)推荐精选(4) 将空余插槽设置为 0 点的情况下,将类型设置为“空余”后,即使将点数设置为“0点”,也将占用1个插槽。希望将某个插槽以后设置为不占用时,应通过详细模式设置插槽数。(5) I/O 分配设置的类型应与实际安装的模块相同。类型不相同的情况下,将无法正常动作。此外,对于智能功能模块,输入输出点数也应相同。(6) 未输入起始 XY 的情况下,C

8、PU 模块将自动分配起始 XY。b) 详细设置:可设置插槽中I/O模块、智能模块错误时输出模式、H/W错误时CPU运行模式、I/O响应时间。错误时输出模式包括保持与清除两种,默认为清除;H/W错误时CPU运行模式包括停止和继续执行两种,默认为停止;I/O响应时间包括1ms、5ms、10 ms、20 ms、70 ms五种,默认为10 ms。c) 基本设置:对基板的型号及插槽数、电源模块的型号、扩展电缆的型号进行设置。d) 基板模式:基板模式分为自动和详细两种,自动模式是以使用的基板的实际插槽数进行基板分配的模式;详细模式是是对各基板分别进行设置的模式。可对插槽数进行任意设置,与使用的基板的实际插

9、槽数无关。在详细模式下设置需注意以下几点:(1) 如果设置的插槽数多于实际插槽数的情况下,占用设置的插槽数。多于使用的基板的插槽数的后面部分将变为空余插槽。例如设置为8个插槽,实际为5个插槽,则最后三个插槽会自动变为空余插槽;推荐精选(2) 如果设置的插槽数少于实际的插槽数的情况下,则未设置的插槽会变为禁用。例如用12个插槽的基板,设置为8个插槽时基板右侧的4个插槽将变为禁止使用。(如果在禁止使用的插槽中安装模块,将发生 “SP.UNIT LAY ERR.”的出错。)(3) 详细模式的情况下,应对所使用的所有基板均进行插槽数设置。未设置的情况下,I/O 分配有可能无法正常进行。5.1.4 程序

10、设置a) 程序设置:对将多个程序写入到可编程控制器CPU 中时的程序的文件名及执行类型( 执行条件 ) 进行设置。对恒定周期间隔 ( 恒定周期执行型程序的执行间隔 ) 进行设置。如下图所示,程序设置界面可将程序部件中的程序块分别插入到右侧,并可修改此程序块的执行类型类型分待机、扫描、恒定周期、初始四种,其中恒定周期可设置恒定周期的间隔时间。通过此处设置可以定义不同程序块的功能,减少不必要的程序块扫描时间。b) 文件使用方法设置按钮:对文件使用方法设置画面进行显示。c) I/O 刷新设置按钮(仅对应于高性能型QCPU):对 I/O 刷新设置画面进行显示。5.1.5 内置以太网端口设置(仅对应于以

11、太网端口内置 QCPU/LCPU)推荐精选a) IP地址设置:对 IP 地址的输入形式、IP 地址等进行设置。IP地址一般设置为192.168.3.*,因为触摸屏的默认地址也是192.168.3.*。b) 通信数据代码设置:选择是以二进制代码进行通信,还是以 ASCII 码进行通信。5.1.6 设置保存参数-PLC参数设置完成后,要在界面下方点击检查按钮,显示无错误后点击设置结束则参数设置整体完成。若不点击设置结束直接关闭此画面,则参数设置不会保存。用户可在显示画面预览中查看PLC参数、系统设置、程序设置、软元件设置、I/O分配设置、内置以太网口设置、XY分配确认等信息,对设置信息进行确认。推荐精选5.2 网络参数设置在左侧工程菜单栏选择网络参数设置-CC-Link,设置步骤如下:推荐精选5.2.1 模块块数根据系统中所包含的CC-Link主站、本地站数量设置模块块数,通常情况下为1。5.2.2 起始I/O号与PLC参数设置中的I/O分配设置-I/O分配-主站模块的起始X/Y相同。推荐精选5.2.3 类型选择主站,将在CC-Link配置窗口中设置站信息勾选。5.2.4 重试次数和自动恢复台数重试次数:对通信异常时的重试次数进行设置。自动恢复台数对:1 个链接扫描中可恢复的远程站、本地站、智能设备站以及待机主站的个数进行设置。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