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直缝焊管质量保证手册申请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8908954 上传时间:2024-01-21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4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频直缝焊管质量保证手册申请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高频直缝焊管质量保证手册申请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高频直缝焊管质量保证手册申请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高频直缝焊管质量保证手册申请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高频直缝焊管质量保证手册申请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频直缝焊管质量保证手册申请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频直缝焊管质量保证手册申请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doc(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制订日期受控标识实施日期分发号 直缝高频焊管制造质量保证手册YG/QS-TQM-01(依据 TSG D2001-2006、TSG Z0004-2007 编制)第A版编 制: 审 核:批 准: 持有人:0.1 目录0.1目录20.2 质量保证手册修订履历表20.3 公司简介50.4 质量保证手册颁布令60.5 任命书70.6 质量保证手册的管理80.7 术语和缩写100.8 体系适用范围、引用标准141 管理职责151.0 职责151.1 质量方针和目标151.2 质量保证体系组织161.3 职责、权限171.4 管理评审222 质量保证体系文件232.01 职责232.02 公司质量保证体系文

2、件232.1 质量保证手册232.2 程序文件232.3 作业文件和质量记录242.4 质量计划242.5 有关的法律法规243 文件和记录控制254 合同控制275 设计控制296 材料、零部件控制307 作业(工艺)控制328 焊接控制359 热处理控制3710 无损检测控制3711 理化检验控制3812 检验与试验控制4013 设备控制4214 检验与试验装置控制4315 不合格品(项)控制4416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4517 人员培训4618 质量改进与服务4719 执行特种设备许可制度50附录A:公司组织结构图51附表B:质量职能分配表52附录C:直缝高频焊管制造全过程质量控制程序图

3、53附录D:焊管制造过程质量系统控制点和控制环节54附录E:直缝高频焊管生产工艺流程图55附录F:工艺质量系统控制点和控制环节56附录G:材料、零部件质量系统控制点和控制环节57附录H:焊接质量系统控制点和控制环节58附录I:检验与试验质量系统控制点和控制环节59附录J:设备和检验与试验装置质量系统控制点和控制环节600.2 质量保证手册修订履历表序号页.章节号修订前内容修订后内容修订人批准人生效日期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 0.3 公司简介0.4 质量保证手册颁布令本质量保证手册是根据TSG20042007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结合产品

4、特性和实际情况编写的。本质量保证手册是本公司特种设备质量保证体系的纲领性和强制性文件,是特种设备质量管理活动的最低要求。质量保证手册建立的主要目的是:确实保证特种设备安全性能得到有效控制。质量保证手册的编制遵循了以下主要原则:(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和相应标准;(二)质量方针、质量目标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三)质量保证体系组织能独立行使职责;(四)质量保证工程师和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职责、权限和工作接口明确;(五)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素设置合理,有关文件规范、系统、齐全;(六)满足特种设备许可制度的规定,能够对特种设备安全性能实施有效控制。 经评审认定,本质量保证手册符合特种设备安全

5、技术规范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要求,同时也符合本公司的实际。 本质量保证手册自批准颁布之日起,公司全体员工务必认真学习,严格遵照执行。 总 经 理: (签字) 批准日期:2008年8月31日0.5 任命书任 命 书为保证公司焊管制造质量持续稳定地符合有关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实现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现任命公司副总经理 同志为技术负责人兼质量保证工程师,全权代表公司负责建立、实施和保持焊管制造质量保证体系。并任命以下同志为直缝高频焊管制造质量保证体系责任人:同志为工艺责任人;同志为设计责任人;同志为材料责任人;同志为产品检验责任人;同志为理化检验责任人;同志为设备责任人;同志为无损检测责任人;同

6、志为焊接责任人。本授权书自签发之日起生效。 总经理: (签字) 批准日期:年月日0.6 质量保证手册的管理1 职责1.1总经理(法定代表人)负责主持策划直缝高频焊管制造质量保证手册(以下简称质量保证手册)的编制、审核,批准质量保证手册。1.2质量保证工程师负责组织编制、审核质量保证手册并贯彻实施,对质量保证手册的保管及使用情况实施监督;1.3办公室负责质量保证手册的保管、发放和收回。2 质量保证手册的管理2.1 质量保证手册分“受控”和“非受控”两种状态,受控质量保证手册上加盖红色“受控文件”印章,并填写分发号和分发部门,每次修订和换版,必须跟踪控制。非受控质量保证手册只做编号,不进行跟踪控制

7、。2.3受控质量保证手册发放对象由质量保证工程师确定,由办公室发至部门经理以上干部和职能部门负责人;非受控质量保证手册经质量保证工程师批准后,可向重要顾客和有关部门发放。向特种设备行政许可鉴定评审机构发放的质量保证手册必须是受控版本。质量保证手册发放应记录于文件发放/收回登记表。3 质量保证手册的修订和换版3.1质检部负责质量保证手册的修订、换版和其他更改。质量保证手册的更改应经质量保证工程师审核,法定代表人批准。涉及各章节的更改或换页,应在质量保证手册0.2条款的质量保证手册修订履历表中作好记录。3.2办公室将质量保证手册的更改情况统一印制更改页和质量保证手册修订履历表发至各受控质量保证手册

8、持有者,将作废页收回,并记录于文件发放/收回登记表。3.3 如经过五次以上更改、更改内容很多而影响版面时、质量保证体系标准变更时、公司的组织机构或产品发生重大变化时,应予以换版。换版后,其版本号由第A版变为第B版,依此类推。本质量保证手册为初版,所以定为质量保证手册第A版。3.4质量保证手册换版后,收回的文件由办公室保留一份,加盖蓝色“作废保留”印章留存备查,其余经质量保证工程师书面批准后,集中销毁。4 质量保证手册的使用和保管 4.1 质量保证手册有效版本的持有者应妥善保管质量保证手册,防止损坏、丢失,任何人不得擅自涂改或复印,若损坏,应报办公室以旧换新。若丢失,应报质量保证工程师批准后,由

9、办公室补发,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4.2 质量保证手册有效版本的持有者如工作变动时,应将质量保证手册交还办公室,办理退还手续。5 支持文件5.1质量保证手册管理控制程序 YG/QS-PR-010.7 术语和缩写本术语和缩写是按TSG Z0004-2007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参照GB/T19000-2008而编制。 1、有关质量和管理的术语 1.1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1.2能力:组织、体系或过程实现产品并使其满足要求的本领。1.3要求: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1.4体系(系统):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1.5管理体系:建立方针

10、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1.6质量保证体系: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1.7质量目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1.8管理: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1.9最高管理者: 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1.10质量保证: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1.11质量改进: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1.12持续改进: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2、有关组织的术语2.1组织: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施。2.2组织结构: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安排。2.3顾客:接受产品的组织和个人,如:消费者、最终使用者、零售商

11、、中间商和采购方。注:顾客可以是组织内部的或外部的。2.4供方(分供方): 提供产品的组织和个人 示例:制造商、批发商、产品的零售商或商贩、服务和信息的提供方。注:供方可以是组织内部的或外部的,在合同情况下供方有时称为“承包方”。2.5相关方: 与组织业绩或成就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 示例:顾客、所有者(老板)、员工、供方、银行、工会、合作伙伴或社会。3、有关过程和产品的术语3.1过程: 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注1:一个过程的输入通常是其它过程的输出。注2:对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过程称之为“特殊过程”。3.2产品: 过程的结果。3.3设计和开

12、发: 将要求转换为产品,过程或体系的规定的特性或规范的一组过程。3.4程序: 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注:程序可以形成文件,也可以不形成文件,含有程序的文件称“程序文件”。4、有关特性的术语4.1特性:可区分的特征4.2可信性:用于表达可用性及其影响因素(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的集合术语。4.3可追溯性:追溯所考虑对象的历史、应用情况或所处场所的能力。注:当考虑产品时,可追溯性可涉及到: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来源、加工过程的历史、产品交付后的分布和场所。5、有关合格(符合)的术语5.1合格:满足要求。5.2不合格(不符合):未满足要求。5.3缺陷:未满足与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5.4

13、预防措施: 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注:采取预防措施是为了防止发生。5.5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它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注:采取纠正措施是为了防止再发生。5.6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纠正的示例:返工或降级。5.7返工: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而对其采取的措施。5.8报废:为避免不合格产品原有的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示例:回收、销毁。5.9让步: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的许可。5.10偏离许可: 产品实现前,偏离原规定要求的许可。5.11放行:对进入一个过程的下一阶段的许可。6、有关文件的术语6.1文件:信息及其承载媒体示例:记录、规范、程序文件、图样、报告、标准。注:媒体可以是纸张、计算机磁盘、光盘或其它电子媒体、照片或标准样品。6.2外来文件:非本公司制定编写,适用本公司产品或质量保证体系的法律法规、政府文件、国家或行业标准、客户提供的技术资料、检验报告等。6.3规范:阐明要求的文件。6.4质量保证手册:规定组织质量保证体系的文件(规定组织质量保证体系的文件)。6.5质量计划:对特定的项目、产品、过程或合司,规定由谁及何时应使用哪些程序和相关资源的文件。6.6记录: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的文件。7、有关检查的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