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水利向水利的转变的必然趋势及其措施探讨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8905197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水利向水利的转变的必然趋势及其措施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工程水利向水利的转变的必然趋势及其措施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工程水利向水利的转变的必然趋势及其措施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程水利向水利的转变的必然趋势及其措施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水利向水利的转变的必然趋势及其措施探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的必然趋势及其措施讨论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的必然趋势及其措施讨论一、工程水利与资源水利的联络工程水利与资源水利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也有内在联络。第一,强调资源水利并不是可以不要水利工程,或水利工程不重要,资源水利并不排斥水利工程,从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利也不是从错误到正确的转变,而是论文联盟.Ll.从较低层次转到较高层次上来,工程水利是资源水利的根底,资源水利是对工程水利的延伸和开展。从总体上看,我国的水利建立还很不够,还远不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的需要。要使水利可持续开展,必须使水利工程更长久地发挥作用,而持续建立是水利工程在总体上可持续开展的首要条件。因此,提出和强调

2、资源水利的目的,一是为了站在更宏观的角度指导工程水利,使工程建立更好地为优化水资源配置、进步水资源利用率效劳,二是解决仅靠工程措施解决不了的问题;第二,中国面临的水危机迫使水利工作要重视由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利的转变。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快速开展对水利的要求更高,另一方面,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本钱也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在人口膨胀导致的生存与开展的压力下,洪涝灾害、干旱缺水和水环境恶化等问题单一依靠工程措施是无法解决的。假设再不加强对全社会日益增长、互相竞争的水资源及水环境需求进展科学管理,不注重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和保护,假设再不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与社会经济开展严密联络,用全面的、联络的和

3、开展的目光认识水问题,那么我们将难以应付水危机的挑战。二、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是水利开展的必然趋势水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开展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没有水就没有人类社会。当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工程水利的情况发生了宏大的变化,人口的急剧增长,经济的开展和城市化的高速开展等因素对水资源带来了宏大的变化和压力:一是消费、生活用水量急剧增加,人们对水质要求的进步;二是城市集中供水量骤增,迅速超过地域供水才能的限度,城市缺水严重;三是生活废水、工业污水迅速增长,特别是城市附近水域污染严重,使可以有效利用的水资源量在不断减少,生态环境也进一步遭到恶化。但是每一区域水资源总量是有限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愈来愈突出

4、。在这种情况下,光靠修建水利工程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修好的水库可能无水来;打了井、开了渠,有可能提引不到水。这时,人们开始转向水资源,开始重视和研究水资源问题;认识到必须从资源的开发、调配等方面来满足人类社会开展进步对水资源的需求,所以,资源水利逐渐产生和开展起来。资源水利将逐渐取代工程水利,并逐渐在水利事中占据主导地位,这是社会开展的规律。三、采取措施,推开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3.1深化水利体制改革,建立五大支撑体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开展,原有的消费关系及方案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管理形式、管理体制,己严重制约着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必须尽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水利管理体制,进步消费力程

5、度,加快资源、资金、技术等消费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组合。围绕五大支撑体系建立,深化水利体制改革。一是深化机构改革,强化水行政的政府行为和宏观调控职能。重点强化经济战略研究、政策法规、科研教育、水利规划、建立管理等相关机构的建立,以便更宏观地、战略地决策水利开展中的重大问题;二是深化流域机构改革,强化流域职能。其体制应该是与重新确立的职能相适应,以充分发挥流域机构的作用;三是深化水利事业单位改革,强化效劳职能。按照水利产业化的要求,推进水利事业单位的改革。水利经济体制改革的难点之一是水管单位,从某种意义上说,水管单位体制改革搞得好坏关系到水利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如今我们的水管单位都是事业单位,

6、但全额拨款的几乎没有,差额也少的可怜,可以说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在改革中一方面将水管单位尽早全面推向市场,走企业化管理经营之路;另一方面,由于多数水管单位存有社会效益和消费经营双重性的问题,对公益性部分,国家和地方应给予相应的补偿;四是深化水利企业改革,把水利企业全面推向市常从水利企业的实际出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真正把企业建成自主经营、自负论文联盟.Ll.盈亏、自我开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要制定鼓励政策,对流域的水资源实行滚动、梯级、综合开发,通过综合的配套改革和一系列措施,增强水利企业的活力,加快水利产业化进程。3.2要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完善水资源机构和队伍建立特别是在水

7、资源的质与量的管理上,要实行统一的管理与保护。还必须从法规、机构和体制上作出努力,进一步推进水资源的统一管理。首先在各级政府部门要建立健全强有力的水资源管理机构,充实业务骨干,培训现有工作人员,提升水利工作者的业务程度,以加强对资源水利各项业务工作才能的进步。于此同时,要建立和完善资源水利的科研与教育以及勘测设计等业务部门,制定这方面的方案和详细的工作任务,从而推动资源水利的快速开展。3.3强化产业建立,完善运行机制从总体上说,当前水利行业尚未完全摆脱旧的方案经济形式,而且己严重阻碍着水利的开展。因此必须强化水利产业化建立,转换运行机制,采取多种综合有效措施,尽快建立起以责任、投资、管理、价格

8、、保险等为重点的水利开展新机制,以加快水利根底设施建立和水利根底产业开展,使水利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效劳。一是建立严格的规划、设计、投资、管理、经营等决策风险责任制。把经营管理者的责权利有机的结合起来,因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应依法追究其责任;二是建立防洪保安和水资源统一管理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政出多门、各自为政和内部扯皮的问题,除害兴利结合,开源节流并重;三是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资机制。对于水利工程建立与管理要按照?水利产业政策?规定及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广辟投入渠道,加强运行管理,进步经济效益。对于既有公益性、又有经营性的综合工程,走建立、管理、开发、经营、效劳五位一体的路子;四是建立价格机制。所以,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是事物开展的必然规律,实现由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利的转变,是一个消费力开展的过程,是自然和社会开展规律的结果,是水利事业由一个阶段开展到一个更高、更全面的阶段。因此,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是水利事业开展的必由之路。参考文献:1汪恕诚.实现由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利的转变,做好面向21世纪中国水利.水政水资源.1999;(3):610.2汪恕诚.节约和保护水资源是一项重大国策.中国水利报.1999-3-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