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5月综合练习二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8899720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5月综合练习二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三5月综合练习二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三5月综合练习二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三5月综合练习二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三5月综合练习二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5月综合练习二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5月综合练习二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高三5月综合练习(二)理科综合试题 含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1. 下列过程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A.解旋酶的合成 B.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C.光反应产生氧气 D.大肠杆菌质粒的复制 2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下列变化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A核膜、核仁的消失和纺锤体的消失B染色单体的形成和细胞板的形成 CDNA数目加倍和染色体数目加倍DDNA的复制和中心粒的复制 3. xx年,日本学者山中伸弥成功将人体皮肤细胞诱导形成多能干细胞“iPS细胞”,iPS细胞可以分裂、分化为神经元、心肌、肝等多种细胞。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iPS细胞分化为多种细胞

2、的过程体现了iPS细胞的全能性 BiPS细胞分化形成的心肌细胞和肝细胞中的RNA存在差异 C人体皮肤细胞诱导产生iPS细胞属于一种脱分化过程 D若在实际中应用该过程中的技术可提高器官移植的成功率4下图表示健康人和Graves病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A、B、C为三种激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图中C随血液运送至全身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B. 图中抗体的作用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作用相似 C. 甲状腺细胞释放的C对下丘脑具有反馈调节作用 D. 由图分析可推知Graves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5.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多导致的水质污染现象。科研人员为找到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方

3、法,对某淡水生态系统进行研究。下面为此淡水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水体富营养化可能造成水中的鱼类由于缺氧大量死亡 B. 图中所示的所有生物构成了该淡水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C. 图中浮游动物、低栖动物和鱼类都可作为第二营养级 D. 可通过选择性地控制藻类竞争者和捕食者的数量来治理水体6.下列生活中常见的过程或现象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天然气燃烧B.自然界中丁达尔效应C.蛋白质受热凝固D.食醋除水垢7.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 NaOH 、Al电解质B.C2H4、O2易燃气体C.CaC2、K遇湿易燃物品D.KMnO4、KClO3还原剂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麦芽糖和蔗糖的水

4、解产物相同B用新制的氢氧化铜可区分乙醇、乙醛 C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以区分苯、甲苯 D用饱和溴水可区分苯酚溶液、己烷、1-己烯9.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是A. 开发氢能替代化石燃料B. 工业含氮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C. 农作物秸秆等露天焚烧制肥料D. 金属、塑料、玻璃、纸类等制品应分类回收处理10.对下列各组实验所作的解释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A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并振荡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铝元素具有一定的非金属性B将Fe(NO3)2固体溶于稀硫酸,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稀硫酸将Fe2+氧化为Fe3+C向KBrO3溶液中加入少量CCl4,然后通入少量Cl

5、2,充分振荡,静置下层呈橙色氧化性:Cl2Br2D将充有NO2的玻璃球放入热水中红棕色加深2NO2N2O4H011下列事实或实验可以表明H2SO3的酸性强于H2CO3的是A.硫的非金属性比碳强B. SO2气体依次通过NaHCO3溶液、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 SO2和CO2气体分别通入水中至饱和,测定两溶液的pH,前者小于后者D.室温下测定均为0.1mol/L的NaHSO3和NaHCO3溶液的pH,前者小于后者12.已知:2NO(g) +O2(g)2NO2(g),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得NO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p1、p2)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p1p2

6、B.该反应的H0C.A、B两点的平衡常数:K(A)K(B)D.A、B两点的化学反应速率:v(A)v(B)13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油酸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则一个油酸分子的质量可表示为 A. B. C. D. 14一束单色光在某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其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的0.5倍,则 A该介质对于这束单色光的折射率为0.5 B这束单色光由该介质射向真空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60 C这束单色光在该介质中的频率为其在真空中频率的0.5倍 第15题图MN120D这束单色光在该介质中的波长为其在真空中波长的0.5倍15如图所示,两竖直杆顶端M、N位于等高处,将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分别固定在M、N两点

7、,物体通过轻质光滑挂钩挂在轻绳中间,静止时轻绳所成夹角为120。若保持绳长不变,只适当增加两竖直杆之间的水平距离,此时 A轻绳的弹力比物体的重力小 B轻绳的弹力与物体的重力相等 C轻绳的弹力比物体的重力大 D轻绳的弹力大小与物体的重力无关16关于静止在地球表面(两极除外)随地球自转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重力等于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 B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可能不指向地球中心 C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 D物体在地球表面不同处角速度可能不同第17题图图1摆杆圆盘螺母图2 17惠更斯利用摆的等时性原理制成了第一座摆钟。如图1所示为日常生活中我们能见到的一种摆钟。图2所示为摆的结构

8、示意图,圆盘固定在摆杆上,螺母可以沿摆杆上下移动。在甲地走时准确的摆钟移到乙地未做其它调整时摆动加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的重力加速度较大,若要调准可将螺母适当向下移动B甲地的重力加速度较大,若要调准可将螺母适当向上移动C乙地的重力加速度较大,若要调准可将螺母适当向下移动D乙地的重力加速度较大,若要调准可将螺母适当向上移动PQ第18题图18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绝缘桌面上有两个大小相同、带有同种电荷的小物块P和Q。已知,。将它们由静止释放后,两物块开始在水平桌面上运动,并最终停止在水平桌面上。在物块运动过程中 AP 受到的库仑力大于Q受到的库仑力 BP受到的摩擦力始终小于它受到的库仑力 C

9、P的加速度始终大于Q的加速度 DP和Q具有的电势能与机械能之和减小 19如图1所示为一种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的原理图,当被测物体在左右方向发生位移时,电介质板随之在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移动。已知电容器的电容与电介质板进入电容器的长度x 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其中C0为电介质没有插入电容器时的电容。为判断被测物体是否发生微小移动,将该电容式位移传感器与电源、电流表、开关组成串联回路(图中未画出)。被测物体的初始位置如如图1 所示。电路闭合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xCO第19题图2C0第19题图1x电介质板电容器极板被测物体A若电源为直流电源且直流电流表示数不为零,说明物体一定在发生移动B若电源为交流

10、电源且交流电流表示数不为零,说明物体一定在发生移动C若电源为直流电源且直流电流表示数变大,说明物体一定在向右发生移动 D若电源为交流电源且交流电流表示数变大,说明物体一定在向右发生移动202016年2月11日来自美国的科研人员宣布,他们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于去年9月首次探测到引力波。天文物理学大师霍金表示,这是科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刻,引力波可以提供一种全新的方式来观测宇宙,并且可能彻底改变天文学。在人类科学史上有过许多这样重要的事件。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伽利略做了数百次“铜球从阻力很小的斜槽上由静止滚下”的实验,证实了“运动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的关系,他首先采用了以实验检

11、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奠定了现代科学的基础B开普勒研究了第谷20余年的行星观测记录,提出了“所有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等行星运动规律,澄清了多年来人们对天体运动的神秘、模糊认识,也为牛顿创立天体力学理论奠定了观测基础C奥斯特发现的电流磁效应,震动了整个科学界,引起了科学家们关于“磁也能生电”的对称性的思考,最终导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使人们对电与磁内在联系的认识更加完善D汤姆孙通过实验对“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偏转情况”进行研究发现了电子,否定了xx多年来“原子是物质的不可分割的最小单元”这一传统观念,标志着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21(1)将满偏电流为3mA,内阻为

12、10的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3V的电压表,需要 联(选填“串”、“并”)一个阻值为 的电阻。 (2)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研究小物块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一端附有定滑轮的足够长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一端与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小物块相连接,另一端绕过定滑轮挂上适当的重物。小物块运动过程中先后经过光电门A和光电门B。不计滑轮摩擦及滑轮质量。 实验开始时,他们先调节木板上定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物块的细绳与木板平行。这样做的目的是_(填选项前字母) A保证小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B保证小物块在运动过程中细绳的拉力不变 C保证小物块在运动过程中不受摩擦力作用 若已知安装在小物块上的遮光板的

13、宽度为d,小物块运动过程中遮光片挡光时间为,则小物块经过光电门时的平均速度为。若d极小,这个平均速度可以认为就是小物块运动到光电门位置时的 。当悬挂质量为m1的重物1时,重物落地前小物块先后经过两个光电门所用时间相等,因此可以判断重物所受重力大小 小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选填“大于”、“等于”、“小于”)。第21题图2x1x2P当悬挂质量为m2的重物2()时,为了测得小物块在运动过程中多个位置的速度,又利用频闪照相技术记录了小物块在运动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位置。如图2所示,测出3个连续位置间的距离依次为x1、x2。已知拍摄时闪光频率为f。小物块运动到P点时速度的大小为 。 第21题图3v1t/sv

14、/ms-1t10t2根据测得数据画出的小物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v-t图像如图3所示。图中v1、t1、t2、重物1的质量m1、重物2的质量m2、重力加速度g均为已知,小物块的质量M为未知。已知重物落地后未反弹,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分析可知,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填选项前字母)A重物落地前下落高度为B重物落地后小物块移动距离为 C小物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D小物块的质量为 E小物块的最大动能为 22(16分)如图所示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ABCD,其中ABC部分是半径为R的半圆形轨道(AC是圆的直径),CD部分是水平轨道。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沿水平方向进入轨道,通过最高点A时速度大小,之后离开A点,最终落在水平轨道上。小球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取10m/s2。求:第22题图vABCD 小球落地点与C点间的水平距离; 小球落地时的速度方向; 小球在A点时轨道对小球的压力。2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