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二首导学案(教师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8896971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经二首导学案(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诗经二首导学案(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诗经二首导学案(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诗经二首导学案(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诗经二首导学案(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经二首导学案(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经二首导学案(教师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经两首导学案(教师版)编写:何燕 审核:何燕学习目的1、了解有关诗经的常识。 2、把握全文的情节和主题。3、掌握比兴对比的手法。课前准备【知识链接】1、诗经简介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原本只称诗,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儒家奉有“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称15国风,大都是民间的歌谣,它和屈原的离骚后人经常

2、把它们并称为“风骚”,本用来指两大文学流派,后人多用来指文人如“迁客骚人”。但是再后来的许多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风骚”其意却大相径庭,如“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卖弄风骚”等。“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乐。“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赋、比、兴三类。赋,指铺陈排比,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比,即比喻,是诗经开创的修辞方法。兴,即由此物引起他物。如信天游中的“羊群要有领头的羊,共产党是我们的领路人。”兴也是诗经首创的修辞形式。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对我国

3、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广的影响。2、关于诗经六义“风”、“雅”、“颂”和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赋”“比”“兴”合起来,被称为“诗经六义”。3、关于诵读节奏郭沫若说,节奏是诗歌的生命。节奏又叫节拍、音步、音尺、音节、顿,在诗歌中是由可以较量的语音单位在一定时值中有规律地重复形成的。四言诗的节奏,是“二二”节拍,读诗要读出句内的小停顿。五言诗,一般是“二二一”或“二一二”等三个节拍。骚体诗,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意切分。4、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见点金)氓之蚩蚩( ) 匪我愆期( )将子无怒( ) 乘彼垝垣( )尔卜尔筮( ) 自我徂尔( )渐车帷裳( ) 靡室靡家( )四牡骙骙( ) 5、指出

4、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匪来贸丝 _通_(2)于嗟女兮 _通_(3)犹可说也 _通_(4)隰则有泮 _通_(5)岁亦莫止 _通_ (6)彼尔维何 _通_6、识记成语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劳。夙,早。兴,起来。信誓旦旦:形容誓言极其诚挚可信。氓(一)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反映的社会生活。 2、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3、把握诗中人物性格与领会抒情主人公丰富而复杂的感情。 4、把握比兴的手法。(二)课堂探究 探究1内容 这是一首叙事诗,它以一个女子自述的口吻,讲述了自己的婚恋悲剧。全诗六章,每章十句。(1)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具体情节结构如何?明确:它通过一位弃妇的自述,激昂、生动地叙述

5、她和氓恋爱、结婚、受虐、被弃的过程。恋爱 婚变 决绝(2)从诗中可看出女主人公对于往事是一种什么心情?明确:悔恨探究2 诗中女主人公形象赏析(1)诗中女主人公有着怎样的思想性格?明确:她多情,真心爱氓,看不到他时,泣涕涟涟,看到他时,载笑载言。她勇敢,敢于无媒而和氓同居。她忠诚,把自己和财物都用车子搬到氓家。结婚以后,她安贫,和氓共同过苦日子。她辛勤,把家务劳动一齐挑起来。她坚贞,当家境逐渐好转,遭受丈夫虐待时,始终不渝地爱氓(女也不爽)。被弃以后,她坚强刚毅,冷静理智,看清氓虚伪丑恶的嘴脸,坚决地和氓决绝。她从一位纯洁多情勇敢的少女,到吃苦耐劳忍辱的妻子,再到坚强刚毅的弃妇。她性格的发展,是

6、随着和氓关系的变化而发展的。(2)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婚恋悲剧?你认为女主人公被弃的原因是什么?明确:政治、经济的不平等决定了男女在婚姻关系上的不平等,使氓得以随心所欲地玩弄、虐待妇女而不受制裁,有抛弃妻子解除婚约的权利。始乱终弃四字,正可概括氓对女子的罪恶行为。因此她虽曾勇敢地冲破过封建的桎梏,但她的命运,终于同那些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压束下逆来顺受的妇女命运,很不幸地异途同归了。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也,不可说也!诗人满腔愤懑地控诉了这社会的不平,使这诗的思想意义更加深化。诗中女主人公的惨痛经历,可说是阶级社会中千千万万受压迫受损害的妇女命运的缩影,故能博得后世读者的共鸣。探究3. 对比

7、手法 问:这首诗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有何作用?明确:(1)句法对比,如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这是士和女两种不同人物的对比。桑之未落与桑之落兮的对比,不见复关与既见复关的对比,都是互相映衬,收到更好地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效果。(2).前后对比,如氓在未婚前是言笑晏晏,信誓旦旦,在婚后则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前后不同态度互相映衬,描绘出氓虚伪的本质。探究4.比兴手法。问:诗中哪些诗句是比兴句?好处是什么?明确:诗人是农村妇女,农村四周的自然景物,是她每天所接触的熟悉的,诗人触物联想,便歌唱起来。第三章的桑之未落,其叶活若,是起兴,比喻年青貌美的少女初婚的幸福。第

8、四章的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也是起兴,比喻弃妇面容憔悴与被弃的痛苦。第三章的吁嗟鸠兮,无食桑葚,是对喻,喻下两句,吁嗟女兮,无与士耽。第六章的淇则有岸,湿则有泮,是反比,比氓的变心是无边无际不可捉摸的。这些,对于塑造形象,突出主题,加强诗的思想意义,都起了积极作用。小结这首诗以“恋爱 婚变 决绝”为线索进行叙事,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温柔、勤劳、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采薇学习目标:1、结合课下注释,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了解作品内容与情感;熟读成诵。2、体会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家园之思。预习案1、熟读课文,掌握字词读音及其解释。2、练一练(注音并解释

9、)(1)岁亦莫(m)止:莫,同暮。 载(zi)饥载渴:又饥又渴。 王事靡盬(g):没有止尽。 彼路(l)斯何:路,通辂。 四牡骙骙(ku):马强壮的样子。 小人所腓(fi):塍隐蔽,掩护。象弭(m)鱼服:用象牙装饰的弓。 雨(y)雪霏霏:下雪。 (2)通假字岁亦莫止(莫,通“暮”,傍晚) 我行不来(来,通“勑”,慰勉) 维常之华(华,通“花”,花朵) 一月三捷(捷,通“接”,与敌交战) 犭严狁孔棘(棘,通“急”,紧急) 彼路斯何(路,通“辂”,大车) 彼尔维何(尔,通草字头的尔,花盛开的样子) 象弭鱼服(服通“箙,盛箭的器具)课堂探究分析诗歌的内容和写作手法(1)这首诗共六章,分哪几个层次?明

10、确:第一章,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 第二、三章,写军旅生活之劳苦及由此而引发的强烈的思归之情。 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划,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作为兵营中最底层的士兵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 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铺垫,经过出生入死的战斗之后,战争的幸存者终于踏上了归家的路途。但作品并没有写士卒胜利后的喜悦,

11、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的凄凉和悲苦,而且“行道迟迟,载饥载渴”,归乡的路依然那么艰难。(2) 前三章在章法上有什么特点?使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明确:重章叠唱,又叫重章叠句、复叠、复沓,是诗经章法上的一个显著特点。即各章的词句基本相同,中间只要换几个字,反复吟唱。这本是民歌在集体劳动中彼此唱和,便于记忆和传习而自然形成的。它的作用在于加深印象,渲染气氛,深化诗的主题,增强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感情得到尽情抒发。 (3) 第4-5章形象感画面感很强,充分运用你的想象,谈谈你的理解。明确: 以棠棣花起兴,喻将帅车马之盛。将帅乘车,戍卒追奔;将帅马壮,

12、戍卒以薇菜充饥。苦乐不均,略有怨气。(4)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和情感?明确: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5)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表现这种情感?明确:“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忧心孔疚,我行不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心伤悲,莫知我哀。”(6)最后一节是全诗中抒情意味最浓的章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历来被认为是诗经中十分出色的诗句,几千年来激荡着读者的心。清代王夫之这样评价这四句诗“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

13、哀乐。”你同意吗?明确:一,以往昔之虚衬眼前之实,以凯旋之乐衬内心之悲痛;二,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含畜形象,耐人寻味;三,“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对比,突出不胜今昔之感;四,大雪交加,饥渴难当,情境实悲;五,语调低沉,低回往复,气氛悲怆。 读罢全诗,我们仿佛看见一个身心憔悴的戍卒,冒着大雪,沿着泥泞的小路慢腾腾地走向画面深处,走向大雪浓重的远方。只给我们留下一个孤独的背影,一声幽怨的叹息。课堂练习氓一、积累运用(共9分)1.下边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氓之蚩蚩(mn)靡室劳矣(m) 犹可说也(tu)B.匪来贸丝(fi) 乘彼垝垣(u) 自我徂尔(c)C.夙兴夜寐(s) 隰则

14、有泮(pn) 无食桑葚(shn)D.载笑载言(zi) 无与士耽(dn) 渐车帏裳(chn)2.对下列四句诗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了比和兴的手法,意指女子的憔悴和被弃。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用了赋的手法,桑葚是甜,但多吃易醉,爱情是美好的,但太痴情易上当。C.“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用了兴的手法,直接抒发对男子感情反复无常,感情不专一。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兴中有比,言下之意为水有岸,泽有边,我的痛苦为何没尽头。3.选出运用了借代手法的一句( )(3分)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C.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D.及尔偕老,老使我怨。二、阅读理解(共12分)(一)阅读氓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