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名词解释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8895989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5.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财政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财政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财政名词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财政名词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名词解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调节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 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经济活动。2、帕累托最优:又称经济上的效率、帕累托效率或帕累托最优,是指在既定的个 人偏好、生产技术和要素投入量下,资源配置已达到了这样一种境地:无论任何改 变都不可能使一个人受益而其他人不受损。3、市场失灵:是指在市场已经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下,仍不能带来经济效率 和满意的收入分配的各种情况。4、政府失灵:是指由于存在政府内在的缺陷而导致政府干预的低效或无效,无 法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和资本的最优配置。5、相机抉择财政政策:是指国家依据宏观经济的波动特征,有意识的采取特定 的财政手段消

2、除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缺口。6、公共品:是具有公共消费性质的产品或服务.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7、非排他性:指一旦产品被提供出来,不可能排除任何人对他的同等消费. 8:、非竞争性:是指一旦产品被提供,增加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任何消费 者的收益:也不会增加社会成本,其新增消费者使用该产品的边际成本为零。9、俱乐部产品:是指一种混合类公共品,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但可以轻易 做到排他性。10、外部性:只要某一个人的效用函数(或某一厂商的生产函数)所包含的变量 是在另外一个人(或厂商)的控制之下,即存在外部效应,用公式表示 为:Ua=Ua(X1, X2, X3, .。,Xn, Yl)即活动主体a

3、的活动不仅受其自身活动的影响,还受来自于类似Y1这类活动的影 响。11、矫正性税收:是实现外部性矫正的重要手段,核心内容在于用税收弥补私人 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的差额,又被称为“庇古税”12、政治均衡:是指人们在一定的投票规则下就一种或多种公共品的供给及其成 本分摊达成的一致协议。13、投票悖论:是指在多数票规则下的多个备选议案是不可能达成均衡的 ,而是 出现投票结果循环 。14、单峰偏好:指一个人在一组按照某种标准排列的备选议案中对其中一个议案 的偏好程度较高,对其他议案的偏好程度,都低于这个议案的偏好程度 ,即离开 这个议案后,无论朝哪个方向运动,其偏好程度是递减的。15、多峰偏好:指的是当

4、个人偏离最偏好的议案后开始时其偏好程度会下降,但 当沿着同一方向持续运动下去时其偏好程度会逐渐上升。16、中间人投票定理:只要投票者的偏好是单峰的,那么在多数票规则下就必会 出现唯一的均衡结果,而且这个结果与投票人的第一偏好正好相等.17、寻租:本可以用于价值生产活动的被用于只不过为了决定分配结果的竞争 . 是一种非生产性活动,所耗的资源是一种浪费,目的是为了建立垄断地位以获得 特殊利益,是一种收入分配转移活动。18、购买性支出: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这类支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为 了日常的行政事务活动的商品和劳务支出,如国防,教育,卫生,行政管理等,二是 政府用于各种公共投资的支出.19、

5、转移性支出:政府单方面的把资金的所有权转让个他人使用的支出 ,转移性 支出包括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20、行政管理支出:是政府维持其各级政府职能机构运转所需要的经费,包括各 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检查机关和外事机构运转过程中的支出。21、BOT方式:政府与私人资本签订项目特许经营协议授予签约人的私人企业 承担基础设施的建设/经营/融资。22、TOT方式:通过出售现有投产项目在一定时期内的产权,获得资金来建设 新项目的一种融资方式.23、财政贴息:是国家对企业的某些用于规定用途的银行贷款,就其支付的贷款 利息提供的补贴。24、税收:它是国家为向社会提供公共品,凭借行政权力,按照法

6、定标准,向居 民和经济组织强制的、无偿的征收取得的财政收入。25、税收的额外负担:是指因政府征税带来的大于税收收入部分的费用损失,是 由多方面行为是的资源配置偏离了最优状态引起的.26、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不应干扰或扭曲试产机制的正常运行,也就是不能影 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27、公债:政府以其信用为基础,根据借贷原则,通过借款或者发行债券的方式获 得财政资金而形成的债务.特点:从债务人的角度来看具有:购买自愿性;资金 有偿性;发行灵活性;从债权人角度看:有持有安全性;投资收益性;交易流动性。28、凭证式国债:是指国债承销机构给国债购买者填制“国库券收款凭证的方 式发行的国债.29、

7、记账式国债:是指利用账户通过计算机系统完成国债发行、交易及兑付的全 过程。30、公债的挤出效应:是指政府发行公债所引起的民间消费或投资减少的作用。31、公债负担率一定时期的公债累积额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即公 债余额与GDP的比值。公债负担率=(当年公债余额/当年GDP)* 100%32、公债依存度是用来说明财政支出中有多少是依靠公债来实现支出的,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当年的公债发行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33、公债偿债率是指当年到期还本付息的公债总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例。从国 际经济来看,公债的偿债率处于7%15%的范围内是安全的.34、借债率是指一个国家当年公债发行额与当年GDP的比值。借

8、债率=(当年公债发行额/当年GDP) *100%35、政府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36、多年预算:是指将多年政府收支预测纳入预算编制和规划程序,以打破预算 编制中以一年为期限的限制,用来系统的反映政府预算的收支执行和变化规律。37、国家决算: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年度政府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其实 质属于预算后审计。38、财政竞争:是指一国国内地方政府间为增强本辖区的经济实力、提高辖区内 社会经济福利,以财政为手段进行的各种争夺经济资源的活动.39、汲水政策:是对付经济波动的财政策,是在经济萧条时付出一定数额的公共 投资使经济自动恢复其活力的政策。市场失灵(1)含义

9、:是指在市场已经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下,仍不能带来经济效率 和满意的收入分配的各种情况。(2)原因:竞争失灵(竞争失效、自然垄断)、公共品、外部效应、不完善市场、 不完全信息、宏观经济效率失衡、收入分配不公平、偏好不合理政府失灵(1) 含义:是指由于存在政府内在的缺陷而导致政府干预的低效或无效,无法 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和资本的最优配置。(2) 原因:不完全信息、公共决策中的经济人行为与公共利益的差异、政府决 策机制的缺陷、政府运行效率的问题、寻租(3) 矫正:立宪改革、恢复竞争、政府改造、社会监督庇古模型:利用功利主义的方法,给出一个人对公共品提供水平需求的决定条件, 即个人对公共品消费的边

10、际效用和纳税的边际负效用鲍温模型:通过局部均衡分析,比较了私人产品提供和纯公共品提供之间的差异, 提出了公共品提供的均衡条件假设:一个社会中有A、B两人和私人产品和公共品两种产品DD53,严盘A.*i/f vxj-XLXXA j z1巴 .%- X 2U1D fA% 海0QD私九产1 胡的需求和供给盘共品的需押供给私人产品和公共品的市场需求曲线的差别:公共品的需求曲线是虚拟的。市场无法直接提供公共品的实际需求信息。个人 的公共品的边际效用也是递减的。私人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横向相加,而公共品的市场需求 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纵向相加这是因为私人产品和公共品的基本特征,即私 人消费性

11、与共同消费性决定的.两者的差异表明社会对公共品的需求具有自身的规律:从个人看,即公共品的边际效益不等于边际成本。从政府看,人数的变化却会改变公共品的成本。林达尔模型自愿交换理论的发展,林达尔均衡实现时达到了帕累托最优当政府提出的税收分配比例正好使得两个消费者偏好的公共品数量相等,即达 到市场供求均衡混合公共品供需均衡外部性矫正(1) 市场机制对外部性的矫正1一体化与外部性矫正存在外部性时,初始的交易双方表现为一方受益,而另一方受害,一体化的做法 是通过扩大实体规模,组织一个足够大的经济实体将外部成本或收益内部化,从 而纠正外部性带来的效率损失.2科斯定理与外部性矫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科斯认为:外

12、部性问题从根本上说是 产权界定不明或不当引起的。他认为,只要交易费用为零,那么无论哪一方拥有 产权,都能通过双方之间的谈判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这就是科斯定 理。产权是指某种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及自由转让权等权利。3社会道德约束与外部性矫正制定公共道德规范并加以教化局限:约束机制软 弱(2) 政府对外部性的矫正1政府直接管制是指政府通过适当的管制机构进行直接的管理和控制,违法者 要遭受到相关法律的制裁,其基本要义是标准必须由政府立法制定,一旦制定后 企业和个人一致遵守。2矫正性税收-“庇古税”核心内容在于用税收来弥补私人成本和社会 成本之间的差额。3矫正性补贴是政府为使消费者在进行决策

13、时将边际收益或外部边际成本考虑 进来而采取的一种支付行为.政府财政补贴降低了厂商或个人的边际生产成本, 从而使供给量在一定价格下扩大,达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目的。4法律措施法律措施也是政府纠正外部性的重要手段。正如科斯所言,产权不清 不是外部性产生的根源,但是政府明确地界定并保护产权就可以减少外部性的 发生。主要在于建立经济秩序和减少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3) 政府与市场对外部性矫正的协同作用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1) 经济性因素(2) 政治性因素(3) 社会性因素(4) 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瓦格纳法则也叫公共支出不断增长法则,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财政支出也会增长(1)

14、无论是社会发展所需的“环境条件”,还是经济结构及社会成员关系的复 杂化,都有赖于公共部门活动的加强.(2) 为了保障社会经济的有效运作和良性发展,政府有必要直接介入大规模的投 资生产领域 .(3) 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并由此将产生拥挤等一系列外部性问题,需要 政府进行有效地干预和管理。(4) 教育、娱乐、文化、保健与福利服务的财政支出增长取决于需求的收入弹性。 社会保障资基金的基本筹资模式(1) 现收现付模式以近期横向收支平衡原则为依据的基金筹集模式,要求当年或近期内所有参保单位按照统一的比例提取社会保险基金,在收支过程中实现基本平衡.(2) 完全基金式以长期纵向收支平衡原则为依据的基金

15、筹集模式,要求劳动者在整个就业或 投保期间,采取储蓄积累方式筹集社会保障基金。(3) 部分基金式将近期横向收支平衡与远期纵向收支平衡相结合,在满足一定时期支出需要的 前提下,留有一定的储备基金,据此确定收费率.部分基金式是建立社会保障基金较灵活的模式,可避免收费率的频繁调整,受 通货膨胀的影响较小,能较好地保证社会保障基金受益者的生活水平不致下降。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1) 经济因素a.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决定性因素b。技术水平是影 响财政收入规模的重要因素c.价格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2) 制度因素(3) 社会文化因素瓦格纳税收原则(“四项九端”原则)(1) 财政收入原则(充分原则、弹性原则)(2) 国民经济原则(慎选税源原则、慎选税种原则)(3) 社会正义原则(普遍原则、平等原则)(4) 税务行政原则(确实原则、便利原则、节省原则)公债的功能(1) 弥补财政赤字(2) 筹集建设资金(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