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工作制度(7篇).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8895987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工作制度(7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学校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工作制度(7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学校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工作制度(7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学校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工作制度(7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学校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工作制度(7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工作制度(7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工作制度(7篇).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工作制度榆中县东古城小学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实施办法和资金管理发放细则为认真落实寄宿生生活补助政策,保障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接受义务教育,规范我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工作,根据县教育局、财政局有关要求,以及国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相关政策,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办法和发放细则。一、使用原则对农村寄宿贫困生进行资助是党和政府的一项惠民政策,要严格标准,坚持“扶持贫困、公正客观、保证效益”的原则,把扶持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二、使用对象义务教育阶段在本校就读的因家庭经济困难而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住校学生。其优先照顾七类学生:1、享受农村低保

2、的家庭子女。2、孤儿或单亲单亲家庭学生。3、父母或本人残疾的学生。4、两女结扎户的学生。5、父母丧失劳动能力或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造成经济困难的贫困家庭学生。6、因_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7、其他特殊原因造成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三、资助标准小学生每生每年补助_元(如上级补助标准提高,学校将及时执行新标准)。四、健全机制学校成立由校长蒋伟为组长的贫困寄宿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小组成员为席辉,许维革、岳玉凯、赵永安。学校成立由总务主任许维革为为组长的贫困寄宿生资金发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寄宿生生活费的管理和发放工作。其成员为各班班主任。同时,学校成立了评审小组,评审

3、小组成员为蒋伟校长、各部门负责人、班主任、教师和学生家长代表。评审小组负责贫困寄宿生的评审认定工作。五、评审程序1、确定补助学生数。2、公开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信息。学校将贫困寄宿生补助名额、补助条件和申请补助程序在校内进行公示。3、申请。学校根据清水驿学区下达的补助名额,_各班级根据规定的补助条件,认真摸排,确定对象,报学校领导小组审核,初步拟定各班补助名额和对象,_填写申请报告和_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申请表,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申请报告和申请表要经所在行政村政府盖章。4、评审。学校评审小组在收到班级提交的学生申请报告、申请表和相关证明材料,结合学生日常消费行为,逐一审核,认真

4、评议,拟定享受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对象。评审小组会议要有规范、完整的会议记录。5、公示。学校将拟定补助学生_在校内公示栏进行不少于_个工作日的张榜公示。公示内容包括补助学生姓名、补助金额、家长姓名、家庭困难情况、_投诉电话等。公示内容要书面存档。6、申诉。在公示期间内,教师或学生家长(监护人)有异议,可通过有效方式向学校提请复议,学校领导小组在接到提请复议_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7、上报。公示无异议后,学校总务处(会计)填写榆中县东古城小学贫困寄宿生汇总表,将享受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学生申请表和汇总表上报学区,再由学区上报县教育局、财政局进行审核汇总。8、档案管理。学校要将相关文件、学校工作_、工作

5、制度、学生申请报告、申请表、汇总表、会议记录、发放生活补助费凭证和表册等资料集中整理归档,专人管理。五、费用发放1、学校贫困寄宿生人员确定后,由学校按补助标准统一填制_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发放花名册,并报学区、县教育局、财政局审批。财政局审批后将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费拨入所属银行,然后学区账户分拨我校。2、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到位发放后,学校要让享受生活补助费的学生进行签字,以确认生活补助费是否及时发放到位。六、监督检查1、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工作,事关落实党和国家扶贫助学政策,涉及学生切身利益。学校要成立评审_并责成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确保资助工作公正及时,落到实处。学校各级领

6、导和各位教师要高度重视,认真负责,坚持原则,规范操作,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将补助资金真正用到最需要补助的贫困寄宿生身上。2、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必须专款专用,足额用于寄宿生在校期间的伙食开支,学校和任何教职工不得以任何形式和名义截留、挤占、挪用。学校也不得任何理由虚假冒领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3、加大宣传力度,让有关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把党和政府对贫困生的关心送到千家万户。4、农村寄宿制贫困生每学期评定一次,期间学校可根据学生家庭脱贫、返贫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以保证贫困家庭学生享受资助。5、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切实做到专款专用,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应有的效应。6、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对

7、违反有关规定、弄虚作假、挪用资金和拒不落实寄宿生补助费的要严肃查处,决不姑息迁就。七、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学校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工作制度(二)为规范我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工作,根据县教育局、财政局有关要求,以及国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相关政策,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制度。一、资助对象义务教育阶段在本校就读的因家庭经济困难而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住校学生。二、资助标准按上级当时的补助标准为准。三、健全机制成立贫困寄宿生工作领导小组,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总务处、教导处为具体办事机构,确定专人负责信息报送、资金和档案管理等日常工作。同

8、时,学校要成立评审小组,评审小组成员为正副校长、各部门负责人、班主任、教师和学生家长代表。评审小组负责贫困寄宿生的评审认定工作。四、评审程序1、确定补助学生数。2、公开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信息。学校将贫困寄宿生补助名额、补助条件和申请补助程序在校内进行公示。13、申请。学校根据中心学校下达补助名额,组织各班级根据规定的补助条件,认真摸排,确定对象,报学校领导小组审核,初步拟定各班补助名额和对象,组织填写申请报告和永宁中心小学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申请表,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申请报告和申请表要经村委盖章。4、评审。学校评审小组在收到班级提交的学生申请报告、申请表和相关证明材料,结合学生日常消费行为,

9、逐一审核,认真评议,拟定享受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对象。评审小组会议要有规范、完整的会议记录。5、公示。学校将拟定补助学生_在校内公示栏进行不少于_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内容包括补助学生总数及_、家庭困难原因、举报投诉电话等。公示内容要书面存档。6、申诉。在公示期间内,教师或学生家长(监护人)有异议,可通过有效方式向学校提请复议,受理复议机构必须在接到提请复议_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7、上报。公示无异议后,学校总务处填写贫困寄宿生花名册,将享受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学生申请表和花名册上报学区,再由学区上报县教育局、财政局进行审核花名册。8、档案管理。学校要将相关文件、学校工作组织、工作制度、学生申请报告、

10、申请表、花名册、会议记录、发放生活补助费凭证和表册等资料集中整理归档,专人管理,专柜存放。五、监督检查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工作,事关落实党和国家扶贫助学政策,涉及学生切身利益。学校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工作制度(三)为规范我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工作,根据县教育局、财政局有关要求,以及国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相关政策,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制度。一、资助对象义务教育阶段在本校就读的因家庭经济困难而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住校学生。二、资助标准按上级当时的补助标准为准。三、健全机制成立贫困寄宿生工作领导小组,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总务处、学生处

11、为具体办事机构,确定专人负责信息报送、资金和档案管理等日常工作。同时,学校要成立评审小组,评审小组成员为董事长、校长、各部门负责人、班主任、教师和学生家长代表。评审小组负责贫困寄宿生的评审认定工作。四、评审程序1、确定补助学生数。2、公开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信息。学校将贫困寄宿生补助名额、补助条件和申请补助程序在校内进行公示。3、申请。学校根据教育局下达补助名额,_各班级根据规定的补助条件,认真摸排,确定对象,报学校领导小组审核,初步拟定各班补助名额和对象,_填写申请报告和祁东成章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申请表,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申请报告和申请表要经村委盖章。4、评审。学校评审小组在收到班级提交的

12、学生申请报告、申请表和相关证明材料,结合学生日常消费行为,逐一审核,认真评议,拟定享受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对象。评审小组会议要有规范、完整的会议记录。5、公示。学校将拟定补助学生_在校内公示栏进行不少于_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内容包括补助学生总数及_、家庭困难原因、_投诉电话等。公示内容要书面存档。6、申诉。在公示期间内,教师或学生家长(监护人有异议,可通过有效方式向学校提请复议,受理复议机构必须在接到提请复议_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7、上报。公示无异议后,学校总务处填写贫困寄宿生花名册,将享受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学生申请表和花名册上报县教育局、财政局进行审核花名册。8、档案管理。学校要将相关文件、学

13、校工作_、工作制度、学生申请报告、申请表、花名册、会议记录、发放生活补助费凭证和表册等资料集中整理归档,专人管理,专柜存放。五、监督检查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工作,事关落实党和国家扶贫助学政策,涉及学生切身利益。学校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工作制度(四)榆中县东古城小学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实施办法和资金管理发放细则为认真落实寄宿生生活补助政策,保障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接受义务教育,规范我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工作,根据县教育局、财政局有关要求,以及国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相关政策,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办法和发放细则。一、使用原则对农村寄宿贫困生进行资助是党和政府的一项惠民政策,要严

14、格标准,坚持“扶持贫困、公正客观、保证效益”的原则,把扶持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二、使用对象义务教育阶段在本校就读的因家庭经济困难而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住校学生。其优先照顾七类学生:1、享受农村低保的家庭子女。2、孤儿或单亲单亲家庭学生。3、父母或本人残疾的学生。4、两女结扎户的学生。5、父母丧失劳动能力或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造成经济困难的贫困家庭学生。6、因突发事件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7、其他特殊原因造成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三、资助标准小学生每生每年补助_元(如上级补助标准提高,学校将及时执行新标准)。四、健全机制学校成立由校长蒋伟为组长的贫困寄宿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贫困

15、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小组成员为席辉,许维革、岳玉凯、赵永安。学校成立由总务主任许维革为为组长的贫困寄宿生资金发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寄宿生生活费的管理和发放工作。其成员为各班班主任。同时,学校成立了评审小组,评审小组成员为蒋伟校长、各部门负责人、班主任、教师和学生家长代表。评审小组负责贫困寄宿生的评审认定工作。五、评审程序1、确定补助学生数。2、公开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信息。学校将贫困寄宿生补助名额、补助条件和申请补助程序在校内进行公示。3、申请。学校根据清水驿学区下达的补助名额,组织各班级根据规定的补助条件,认真摸排,确定对象,报学校领导小组审核,初步拟定各班补助名额和对象,组织填写申请报告和甘肃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申请表,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申请报告和申请表要经所在行政村政府盖章。4、评审。学校评审小组在收到班级提交的学生申请报告、申请表和相关证明材料,结合学生日常消费行为,逐一审核,认真评议,拟定享受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对象。评审小组会议要有规范、完整的会议记录。5、公示。学校将拟定补助学生_在校内公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