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教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8894620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劝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劝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劝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劝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劝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劝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劝学》教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劝学精粹教案集(2则)劝学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由中国古代的“劝学诗” 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二、作者介绍(结合注释)。 荀子(约公元前前)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2-1-c-n-j-y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 21*cnjy*com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 其主要观点: 宇宙观“制天命而用之” 政治思想“法后王”、隆礼、重法 人性问题性恶论三、解题。劝学的“劝”起着统

2、领全篇的作用。“劝”一般的意义是“劝告”。本文中有“劝勉”的意思。 拓展:“劝”的繁体字“勤”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作者在这篇 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21cnjy四、朗读课文 1、教师作朗读提示: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重读,有时还需读后稍作停顿。例: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应重读“学” “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不可以已”。以下同学要根据文章自己确定重读,停顿情况。第四段,应注意一组一组的对比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严格按标点符号的停顿来读。【

3、来源:21世纪教育网】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指出字音、语气读错的地方。 3、结合注释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检查学生活动的情况。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回答问题。小组每位成员都要发言,或读课文,或翻译,或找出比喻句。 按逐段进行的方法,抽出某一小组,以读课文、翻译、读出比喻句为序,把活动的成果展示给全体同学。最后,由组长把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提出来,全体同学帮助其确定答案。其间,其他同学若有不同意见可随时提出来。www-2-1-cnjy-com五、分类归纳总结文言文知识1.词类活用。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活用的词语,并说明活用情况:明确:(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中的“水”是名词用作动词

4、。(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中的“日”是名词作状语。2.特殊方式。提问:本文特殊句式有哪些,请分别找出来并翻译。学生思考,回答。明确:变式句。(1)介词结构后置A 青出于蓝,而青于蓝。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B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冰是由水凝冻成的,但它比水更冷。(2)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3.固定用法。找出下列句子多读几遍,并注意加点词的用法。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4.一词多义。 (学生完成) 第二课时 六、研读课文。围绕三个问题讨论:(说明:此三个问题可贯穿在文章结构的分析当中

5、进行。) 第一题: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第二题:本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第三题: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本文结构第一段: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第二段:学习的意义:(五喻) 正面设喻 第三段: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五喻) 反面设喻 第四段:学习的方法、态度(十喻) 坚持(四喻) 对比设喻 专心(两喻)七、 小结:学习本文 运用比喻阐明道理的方法:1、这些比喻是生活中常见的。2、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易于接受。3、比喻形式多种多样: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如: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

6、、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如: 骐骥和驽马、朽木和金石、蚓和蟹设喻的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灵活而有变化。八、布置作业1、结合荀子的劝学,写篇短文,谈谈学习的重要性。2、背诵全文。 第二则劝学教学目标1.学习劝学的主要观点,领会学习的重要性。2.学习本文比喻论证的方法。3.归纳“绝、强、假、望、闻”五个多义词的义项。4.熟读并背诵课文。教学重点文言实词的识记、理解;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教学难点文中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教具准备录音机、教学磁带、投影仪、投影胶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作者简介,熟读课文,指导学生

7、理清思路并背诵课文。教学步骤一、导语同学们,也许我们有的同学不能真正理解学习的重要性;也许我们有的同学整天或冥思苦想,或埋头看书,但效果不佳,因而苦愁没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今天我们学习荀子的劝学,它将告诉我们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告诉我们学习的方法和应有的态度。希望大家能有所借鉴。二、作者简介结合注释(1)教师补充投影:荀子属儒家学派,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对儒家的复古保守倾向有所扬弃,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些都比前人的想法要合理。三、熟读课文1.听录音或教师范读。(两遍)2.检查学生读音掌握情况投影: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注明通假字。(

8、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2)吾尝跂而望矣()(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4)其曲中规()(5)虽有槁暴()(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7)君子生异也()答案:(1)ku(2)q(3)lo (4)zhng (5)yu通“又” p (6)zh通“智” (7)xng通“性”。【出处:21教育名师】3.教师作朗读提示: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重读,有时还需读后稍作停顿。例: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应重读“学”“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不可以已”以下同学要根据文章自己确定重读,停顿情况。第四段,应注意一组一组的对比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严格按标点符号的停顿来读。

9、【来源:21cnj*y.co*m】4.23名学生读,师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5.全体学生齐读一遍。6.学生结合注释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并完成练习一。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活动,如有疑难问题,组内可自行解决。学习小组组长作好记录,把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版权所有:21教育】教师巡视或参与小组讨论,或解决小组提出的疑难问题。7.检查学生活动的情况。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回答问题。小组每位成员都要发言,或读课文,或翻译,或找出比喻句。按逐段进行的方法,抽出某一小组,以读课文、翻译、读出比喻句为序,把活动的成果展示给全体同学。最后,由组长把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提出来,全体同学帮助其确定答案。其间,其他同学

10、若有不同意见可随时提出来。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四、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并背诵课文学生既已做了练习一,说明学生对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掌握了一些,教师可不必再仔细分析。但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教师还需作适当的点拨,以进一步指导学生以此为线索来背诵课文。21*cnjy*com1.教师可按下列内容逐一提问学生,要求学生尽量合书回答。第一段: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提高自己(两喻)第二段:学习的意义:(五喻) 改变自己(三喻)第三段: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五喻)积累(四喻)第四段:学习的方法、态度(十喻) 坚持(四喻) 正反对比专心(两喻)以此明确运用比喻,把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

11、入浅出的特点。五、布置作业熟背课文,做练习二第二课时教学要点检查学生熟背课文情况,总结文言知识,进行阅读训练,对本课小结。教学步骤一、检查学生熟背课文情况1.叫34名同学背诵。2.同桌互相背,或前后桌互相背二、分类归纳总结文言文知识1.词类活用。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活用的词语,并说明活用情况:明确:(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中的“水”是名词用作动词。(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中的“日”是名词作状语。2.特殊方式。提问:本文特殊句式有哪些,请分别找出来并翻译。学生思考,回答。明确:变式句。(1)介词结构后置A 青出于蓝,而青于蓝。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B 冰,水

12、为之,而寒于水。冰是由水凝冻成的,但它比水更冷。(2)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3.固定用法。找出下列句子多读几遍,并注意加点词的用法。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4.一词多义,结合完成练习二。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1.绝例句出处释义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停止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隔绝以为妙绝口技极点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非常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横渡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屈原列传断绝2.强例句出处释义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杜甫前出塞有力的弓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强健、

13、强壮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有余、略多乃自强步,日三四里触龙说赵太后qing,勉强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赤壁之战强盛3.假例句出处释义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借、借用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借助、利用乃吾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假装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假如、如果4.望例句出处释义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远看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盼望、希望先达德隆望尊送东阳马生序声望予犹记周公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农历十五日5.闻例句出处释义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听见博闻强志屈原列传见闻、见识初闻涕泪满衣裳闻军官收河南河北听说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

14、之耳者邹忌讽齐王纳谏使上级听见况草野之无闻者欤五人墓碑记声望、声名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闻名、出名扫后更闻香和张秀才落花有感用鼻子嗅三、阅读训练(附材料,荀子劝学全文第四段)投影: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基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面临百刃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具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11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注释:苕:芦苇的穗。所系者然也:系的处所使它这样。蓬:草名。涅:黑泥。兰槐:香草名。是:指示代词,复指根。渐:侵。之:指芷。滫:臭水。服:佩戴。11游:有目的的旅行。21教育网译文南方有一种鸟,名叫蒙鸠,用羽毛构筑自己的窝巢,再用毛发将它纺织起来,系挂在芦苇的嫩条上。一遇风吹,芦苇的嫩条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