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智慧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8894233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智慧服务平台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智慧服务平台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智慧服务平台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智慧服务平台建设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智慧服务平台建设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智慧服务平台建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智慧服务平台建设方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智慧服务平台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为贯彻落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决定,完善党委 领导、政府负责、社 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 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的 战略目标。深圳市宝安区航城街道提出 建设“航城街道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智慧服务平 台”的工作,以进一 步提升航城街道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社会稳定、经济服务、民生服务等领域的 治理与服务能力。二、建设需求2. 1.三维数字底板建设2. 1. 1.实景三维模型建设(1)依托无人机、倾斜摄影、激光扫描、实景三维建模等测绘信息技术, 构建覆盖航城街 道全辖区

2、及机场区域的精细实景三维建模,包括:1:1000数 字高程模型、1:1000数字表面模 型、1:1000真正射影像。(2)构建覆盖航城街道全辖区及机场区域的实景建筑物单体化模型,包括 单体化楼栋模型纹理数据、沿街商铺纹理数据。(3)单体化建筑物分层分户:实现航城街道草围社区、钟屋社区、后瑞社 区重点区域的约 600栋建筑物(详细见附件5)、约20000户进行分层分户 建模。(本期项目重点实现上述3个 社区的600栋农民房建筑物的分层分户 建设)具体要求:1) 数学基础平面坐标系统:CGCS2000坐标、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2)数据组织要求 三维数据应以所见即所得的方式真实反映城市原

3、貌,所有地形、地物形状都 是真实的。真三维数据成 果应按居住地及设施、地貌、植被、水系、交通(立交 桥、髙架桥等)和地形等地物类型进行分层分 类,并通过不同的文件数据存储管 理。模型根据要求逐一单体化,并分类、命名编号、存储。3)数据格式要求 倾斜摄影真三维单体化模型要素主要为居住地及设施、交通、地貌、水系、 地形五类要素模型, 要素模型数据采用的数据类型及其数据格式:3ds或3dmax,平台应用的数据格式为3dtileso4)要素模型精度要求 建筑要素模型、交通要素模型、场地要素模型、地形模型平面精度与高度精 度分别为0.5米和 0.3米。2. 1. 2精细二维地图建设构建航城街道全域精细二

4、维地图,建设内容包括基础地图背景数据以及城市 最后一公里深度数 据,其中基础地图背景数据包括:行政区划、网格、水系、植 被、城市道路、地名等;城市最后一公 里深度数据包括: AOI (兴趣面)深度要 素、楼栋深度要素、小区内部路网数据、 POI (兴趣点) 数据,具体如下:(1)AOI (兴趣面)深度要素 兴趣面是由一个或多个地物组合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性的区域,其承载了大 量深度要素,包括:A0I区域块名称、A0I区域块类型、出入口位置、区块内的 楼栋等;(2)楼栋深度要素楼栋深度要素包含了 A0I内部楼栋的空间位置,楼栋深度要素包括楼门牌地 址、楼层数据、户室 数据等。(3)小区内部道路数据

5、构建辖区内小区内部道路数据和道路拓扑链接点等。(4) P0I (兴趣点)数据构建辖区内沿街商铺P0I数据,包括名称、类型、地址等。具体要求:精细地图建设过程中,要求投标方提供深度要素数据,要求提供航城街道至 少300公里小区内部 路网、300个兴趣面、5万个兴趣点、1万栋建筑物。2. 1. 3.地址资源数据建设地址资源数据的建设主要依托航城街道办各业务办公室、各管理服务中心工 作中已经产生的业务 地址数据、区政数局大数据中心已汇聚的地址资源数据,以 及社会企业的语义地址数据,通过大数 据、AI、语义地址关联匹配等关键技术手段进行数据治理、关联、整合,最终形成趋于全量的地址 数据资源库。地址资源

6、 数据主要包含标准地址编码、语义地址和空间位置等相关信息。具体要求:要求在构建统一语义地址数据的过程中,语义地址模型需要支持18级语义 地址,即支持按照现实 生活中可能存在的要素进行地址分级,支持的地址要素包 括:省/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地级市,区/ 县/县级市,开发区/工业园、街道/镇 /乡、社区/村、组/队、商圈、主路、支路、门牌号、支门牌 号、P0I、楼栋号、单元号、楼层号、房间号,以及地址描述信息,兼容实际地址采集过程中产生的 各种各样的地址描述结构。同时,可以根据业务需求支持不同级别精度的地址, 包括:小区级地址、 楼栋级地址、单元级地址以及楼层/户室地址。要求投标方 提供覆盖全街道

7、的全量语义地址数据(至 少提供10万语义地址数据),与航城 街道的地址数据进行统一整合,形成全街道的统一语义地址资 源数据,为政务业 务数据空间化及空间信息与非空间信息关联提供坚实的基础。2. 1. 4.基层核心管理要素建设围绕街道、社区、网格三级管理中的关注点,整合街道已掌握的人口数据、 房屋数据、建筑物数 据、场所数据、商事主体数据以及社会企业的法人数据,构 建以“人、房、企、建筑物、场所、设 施、事件”为核心的基层核心管理要素资 源库,同时,依托语义地址大数据的数据关联能力,将基层 核心管理要素精准挂 接到三维建筑物空间实体以及三维户室空间实体中,为基层更各项工作的高效开 展夯实数字基础

8、。基于己标准化的政务业务地址数据,通过地址服务引擎的地理编码服务,自 动化返回对于该地址 的坐标信息,以实现政务业务数据精确落图,最终实现政务 数据空间化的目标。在基于标准地址将“人、房、企、建筑物、场所、设施、事件”的关联关系 建立完成之后,通过 空间数据库入库到关系型数据库中,形成基础底板空间数据 库。并对单个图层数据进行空间拓扑检查 和属性检查,创建要素数据集,同步导 入各个成果图层,最终得到成果库。具体要求: 政务数据空间化采取“软件自动化+人工干预”的处理方式,空间化的成果数 据需入库到政务专题 数据库中,因此专题数据空间化要遵循以下要求:(1)政务数据上图需检查拓扑关系,须跟背景要

9、素(道路面、建筑物、植被、 水系图层)拓 扑关系正确;(2)数据各信息点要素相对空间位置关系正确,无重复或遗漏。业务数据与三维建筑物模型建立关联关系,需要通过如下 3 种方式实现,分 为与标准地址库建立 关联关系、通过空间位置与三维建筑物建立关系以及已经存 在建筑物编码 3 种情况:1)地址数据与三维建筑物关联关系建立 三维地理实体在进行分层分户时,对标准地址数据入库,按照标准地址库数 据进行三维建筑物模 型分层分户制作,从而将标准地址 ID 与三维地理实体层或 者户关联上。需关联上三维实体的地址通 过关联匹配服务,将地址数据与标准地址库ID建立关联关系,实现地址数据挂接到三维建筑物模型 楼栋

10、层或户。2)建筑编码与三维建筑物关联关系建立 针对现有建筑物面数据,地址数据编码与建筑物面数据存在关联关系的情况。 通过将建筑物底面与三维建筑物模型底座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建立关联关系。从 而实现地址数据与建筑物编码建立关联 关系,通过空间实体与建筑物编码之间的 对应关系,将业务数据准确的落在三维建筑物上。建筑物底面与三维建筑物模型底座进行空间叠加分析时,会存在多对一、一 对多等多种情况,其 中若三维建筑物模型底座为多个,建筑物底面为 1 个,则需 将地址挂接的模型底座编码均记录下 来。3)通过空间位置与三维建筑物模型关联关系建立 对于没有编码关系以及未关联到标准地址库的数据,利用地理编码服务,

11、通 过地址数据进行匹配,输出地址坐标,即地址数据的 XY 坐标落在三维建筑模型 图形范围内的,则保存地址数据与三维 建筑模型的关联关系,并对关联成果数据 进行检查,对于通过检查的数据导入关联成果库,对于检查 发现的错误进行人工 修复。2. 2.基础支撑平台软件建设2. 2.1.基础数据治理、调用与对接系统(1) 基础数据采集构建能满足面向各个业务科室各类主题和专项业务数据资源集合。组织多种 形式的数据采集,横 向着力收集和整合各业务部门数据打造公共信息资源库。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工具集、数据采集流程配置、数据存量采集、数据结构化 存储、数据非结构化 存储、数据格式转换、数据采集监控等功能模块。(2

12、) 数据治理 数据治理包括对数据的关联、抽取、融合、统一标准、评估、清洗等治理工 作。主要包括数据关 联、数据抽取、数据标准、数据融合、数据评估、数据清洗 等功能模块。(3) 数据调用数据调用包括中间数据库部署、流程共享、规则共享、服务共享、数据持久 化、数据传输服务、 加密服务、安全管理、权限管理等。(4) 数据分析服务建立集中的数据分析及异常情况预警,提供灵活、自动化的异常事件处理能 力。当故障产生时, 可以进行故障的快速定位,发现故障原因,调度资源快速恢 复系统服务,从而缩短故障解决时间,降 低维护成本,提高系统整体可用性。主要包括:数据计算、数据分析、分析支撑工具、分析组合管理、统计分

13、析 工具等功能模块。(5) 符合性验证的接口申请与管理对接各个业务科室业务系统及相关部门系统,建设针对“人、房、企、事” 等各类数据符合性验 证系统,确保各类数据精准、实时,有效保障数据的准确性 与时效性。主要包括申请接口审核、调用测试、接口账号管理、接口数据检查、完整性 管理、异常处理等功 能模块。(6) 外部数据对接 与宝安区相关数据平台进行对接、与宝安区大数据中心对接、与宝安区大数 据中心数据对接,与 大数据中心中控展示系统的移动端数据进行对接、与深圳市 资源中心对接、预留与其他系统对接。数据对接要求与各个业务单位的对接支持7X24小时持续稳定的数据交互。(2) 传输出现中断吋,平台应记

14、录错误日志并在一天内及时恢复。(3) 实时性:在网络联通的情况下,应按接口要求及时提供数据,数据提供 者需在接收数据请求3秒内作出响应。(4) 完整性:必须按照业务上的要求、规定的格式及内容提供、接收全部数 据,提供有效的系统 的可监控机制,使得接口的运行情况可监控,便于及时发现 错误及排除故障。(5) 真实性:不得变更原有数据格式、内容。2. 2. 2.基础数据管理系统基础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对各个职能部门的基础数据进行管理维护功能。主要 功能模块包括维稳综 治办、城市建设办公室、经济科技办公室、劳动管理办公室、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企业创新服 务中心等业务科室的数据录入、校验、管 理、维护

15、、更新等。2. 2. 3.数据可视化配置系统数据可视化配置系统各类业务数据上大屏展示需要的配置工具。主要包括消 息推送、可视化图表 组件、可视化地图组件、屏多标签显示、视频轮播管理、电 子地图接入、屏幕适配等功能模块。(1) 可视化系统组件 消息推送消息推送是指服务端主动向客户端推送数据消息。WebSocket API是W3C中的一个标准,通过 WebSocket API客户端和服务器只需要完成一次握手,两者之间就可以直接创建持久性的连接,并 进行双向数据传输。 可视化图表组件以图表种类为单位(例如折线图、柱状图等),确定图表的样式及相应属性, 由数据驱动图表的生 成,达到一处开发,多处引用的

16、状态,让组件与组件层 次分明清晰,提高图表的复用率。 可视化地图组件根据不同场景使用不同地图组件,包括地图类型、特效、样式,帮助用户快 速评估数据的分布情 况,同时又能低成本发现问题,在用户体验和大数据呈现上 尽可能达到最佳平衡。(2) 融合展示组件 屏多标签显不提供大屏显示的标签功能,支持按照业务维度和主题维度进行标签的配置和 显示。支持日常办 公、参观学习、大型会议等场景下的大屏显示标签功能。 视频轮播管理提供多路接入视频,按设置规则进行轮询播放功能,包括轮播间隔设置、多 类型视频支撑、视频 自动播放等。 电子地图接入提供与GIS平台接入的服务,实现二维、三维电子地图展示操作、手工标注与制作功能,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