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写作常见表达方式和写作方式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889174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章写作常见表达方式和写作方式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文章写作常见表达方式和写作方式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文章写作常见表达方式和写作方式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文章写作常见表达方式和写作方式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文章写作常见表达方式和写作方式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章写作常见表达方式和写作方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章写作常见表达方式和写作方式(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章常见的表达方式:1.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形态、动作或景物的状态等具体特征 描绘出来。一般分为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作用是能画龙点睛,有点 及面启发读者去体味生活的底蕴。2. 议论通过讲事实、说道理等方法对人物或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 看法, 通常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 它往往点明所描写的人物、事件的意义, 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起画龙点睛的作用3. 记叙把人物的经历、行为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用文字表达出来。4. 说明用简洁的文字把事物的特征、形状、性质、用途等情况解说清楚, 表达明白。说明的语言一般要求准确、浅显易懂。能够使人或物更加 的清晰准确。5抒情用饱含情感的语言文字抒发对人或

2、对事的各种感情。 作用在于使文章 中的事物或人物的形象更鲜明,突出文章的主题。文章常见的修辞手法:1. 比喻: 将甲事物比作乙事物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本体、喻体、 比喻词(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根据事物的相似点 , 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 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 型:明喻、暗喻和借喻:2. 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 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 使具体 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3. 夸张:对

3、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4. 排比: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 同的句子排列起来。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 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5. 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 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6. 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 子。作用:反复的修辞手法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 强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

4、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7设问: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 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8反问(激问、反诘、诘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 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 案暗含在反问句中。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 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9引用:引用现成的话 ( 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 ) 来提高语言表 达效果。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 含蓄典雅。分为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10借代:不直接说出

5、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 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 具体代 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 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 引人联想, 使表达收到形象 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11. 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 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作用:反语具有冷嘲热讽的作用12. 对比: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 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 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 两个方面

6、,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 的。作用:使人或物的性质状态特征更加鲜明突出。描写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吧描写分成不同的类别。从技术角度分为:白描和细描。白描是指不用修辞,着重用简朴的语 言描绘对象的方法。细描则是用细腻的色彩浓郁的 笔法对对象进行描摹的方法,语言色彩艳丽,常用 多种修辞手法。从对象上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从方式上又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直接描写、间接描写、静态 描写和动态描写。说明方法:1. 举例子 使文章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的说明了事物。2. 作比较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

7、较得 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3. 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 的方法。4. 画图表 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5. 作诠释 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法。6. 打比方禾I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 比方。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 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 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7. 摹

8、状貌 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和描写要区分开,两者虽一样,不 过是在不同的文体中的。)8. 引资料 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资料说明。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 故谚语等。9. 分类别 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10. 列数字 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据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 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 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写作手法: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

9、(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 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 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 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 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 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表达方 式就是常见的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其实也属于艺术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就是常见的比喻、对比、比拟、对偶、借代、夸 张、互文、双关、反问、设问、反复、反语、弓I用等。论证手法:举例论证(例证法)比喻论证(喻证法)对比论证(对比法)引用论 证(引证

10、法)道理论证 立论:树立自己的观点 驳论:驳斥错误观点。记叙顺序: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四种。顺叙是写记叙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 晰。顺叙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女口老山界一文,就是按照时间(当天下午 天黑 当天夜里一一第二天黎明一一第二天下午两点 一一两点以后)的推移,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二是以地点的转换为顺序来叙述 事件,如藤野先生一文,就是从作者到东京开始写起,再写 到仙台后与藤野先生相处中的几件事,最后写

11、离开仙台后对藤野 先生的怀念与崇敬;三是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序来叙述事件。 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作者用三个事例,从三个方面歌颂了 志愿军的高贵品质。第一个事例重在表现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无 比仇恨,第二个事例表现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热爱,第三个事例 则展示了志愿军崇高的精神境界。这三个事例由表及里、由浅入 深地告诉读者,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在叙述一个事例时,由于 时间变化与空间地点的转换顺序往往是一致的,所以在一篇文章 中常常是几种顺叙的方法兼而有之。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 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 述。倒叙能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

12、力,使文章引人入胜。我 们读过不少倒叙的文章,如一件珍贵的衬衫、一件小事、 回忆我的母亲、记一辆纺车等。使用倒叙方法应注意的 是:文章开头交代了事件的结局后,要转回到事件的开头,从起 因写起;在叙述完事件的经过后,还要回到结局上来,这样才能 首尾相合、结构完整。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 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 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 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鲁迅的故乡中有两处插叙。一 处是当 我”的母亲谈到闰土时,作者用 这时候,我的脑海里忽然 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引出对少年闰土形象的插叙。另一处是 对杨二嫂形象的回忆。这两处插叙使闰土、杨二嫂

13、过去与现在的 不同形象及不同生活境况形成鲜明对比,充实了文章内容,深入 开掘了主题思想。插叙的内容应能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 托作用,根据中心内容的需要可长可短,但不能超越表现中心思 想的范围,否则会喧宾夺主、繁琐累赘。使用插叙时,要安排好 与中心内容的衔接,使过渡自然,内容贯通一气。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补叙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的关键之处。没有补叙,故事情节上就会出现漏洞, 令人不解。如水浒传第十六回智取生辰纲一节,叙述在 黄泥岗松林内七个贩枣的客商劫走了生辰纲。看到这里,读者自 然生疑:同一桶酒,贩枣客商喝得,为

14、什么杨志等人就喝不得? 这时,作者不慌不忙地交代了吴用、晁盖等七人的姓名,并介绍 了使用障眼法、当面吃酒以瓢下药的经过。这样,通过补叙使得 事件真相大白。由此可见,补叙实际上是在叙述时,故意藏”去若干片断,到后面适当的地方再把这些片断亮”出来,使读者恍然大悟。通过这一一藏”一一亮”,造成叙事的波澜。说明的顺序说明顺序一般有三种,即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阅读文章或语段时要注意从这三个方面去把握。 时间顺序:即以时间的先后为说明顺序。一般用于介绍人物的生平、记录科学家研究历程、 说明事情的发生及发展或讲解制 作步骤等。 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的形式,以 a、前后左右b、上下高低c、

15、东西南北d、从整体到局部等为顺序,一般 用来说明事物的构造或形态。 逻辑顺序: 即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 a 因果关系、 b 层递关系、 c 主次关系、 d 总分关系、 e 并列关系等认识事物的过 程则指由浅入深、 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概括等。 事理 说明文一般以逻辑顺序为主要的说明顺序。如何判断文章的说明顺序呢? 一般地说,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都有表明顺序的语言标志,如 方位词、时间词等。理清逻辑顺序,要先概括每段的说明内容,再分 析句与句之间或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中理清说明顺序。 有些 说明文,可以综合运用几种说明顺序,使说明的内容更加条理化。如 苏州园林一文,先从整体上说明苏州园林处处入画,后从各部分 介绍如何处处入画;先概括写四个讲究,后具体介绍这四个讲究; 先说的这 四个讲究 是主要的, 然后再说花墙廊子等次要的。 因此这 篇文章综合运用了从整体到部分、 从概括到具体, 从主要到次要几种 说明顺序,极有条理地说明了苏州园林具有图画美这一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