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习题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8885303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8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习题(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15】动物和人生命活动的调节一、选择题1(2009广州生物18)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激素在人体内作为信息物而发挥作用B.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C.甲状腺激素除了促进人体产热,还有其他生理效应D.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2(2009海南生物6)下列关于动物机体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递质和激素发挥作用后均失去活性B.有些神经细胞可以分泌激素C.神经细胞释放的乙酰胆碱需经血液运输发挥作用D.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3(2009海南生物8)下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脊髓、脑干属于中枢神经系统B.位于大脑皮层的呼

2、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C.神经系统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D.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4(2009江苏生物2) 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5(2009辽宁理综4)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肾上腺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B.体内失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C.激素调节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D.对血样中相关激素水平的分析可帮助诊断甲状腺疾病6(2009辽宁理综5)下

3、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7(2009山东理综8)下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B.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C.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浓度 高于膜外D.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8(2009上海生命科学11)高的动脉血压引起降压反射。发生降压

4、反射时A.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频率降低B.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C.心排血量和外周阻力降低D.依靠正反馈调节使血压相对稳定9(2009上海生命科学20)在牛蛙的脊髓反射实验中,若要证明感受器是完成曲腿反射必不可少的环节,下列操作不合适的是 A.环割后肢脚趾趾尖的皮肤B.用探针破坏牛蛙的脊髓C.用0.5%HCl溶液刺激趾尖D.剪去牛蛙的脑10(2009上海生命科学28)神经电位的测量装置如右上图所示,其中箭头表示施加适宜刺激,阴影表示兴奋区域。用记录仪记录A、B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结果如右侧曲线图。若将记录仪的A、B两电极均置于膜外,其它实验条件不变,则测量结果是 11(2009山东理综3)右下图表

5、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主要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方式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传递迅速B.方式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三种传递方式D.方式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反馈调节12(2009全国理综卷2)人体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当人体血钙浓度下降时,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和肾脏使血钙浓度上升。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当血钙浓度上升时,降钙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等使血钙浓度下降。下列关于血钙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钙浓度降低可引起肌肉抽搐B.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协同作用C.人体血钙浓度在体液调节下处于动态平衡D.食物中的钙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13

6、(2008江苏生物14)-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14(2008上海生物4)有同一器官分泌,且生物效应相反的一组激素是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B.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D.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15(2008江苏生物22)右下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多选) A.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激素分

7、泌过多B.缺碘时激素和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C.图中共有3处箭头表示负反馈调节D.垂体还能分泌与激素有相似生理效应的激素16(2008广东生物28)研究人员培育了一种称为“裸鼠”的实验动物,这种鼠缺少胸腺,其免疫功能表现为 A.体内淋巴细胞的种类减少B.体液免疫功能维持正常C.进入体内的细菌仍能被裂解D.机体仍能产生浆细胞 17(2008海南生物13)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B.甲组

8、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18(2008海南生物12)用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初次感染小鼠后 A.使小鼠产生过敏反应B.产生的抗体不能与该病毒结合C.小鼠体内产生针对该病毒的浆细胞D.短期内,再次受到该病毒感染后不会产生更多的抗体19(2007海南生物8)给小鼠注射一定量的某种激素溶液后,该小鼠出现活动减少、嗜睡,甚至昏迷现象,所注射的激素是 A.胰高血糖素 B.胰岛素C.抗利尿激素 D.胸腺激素二、非选择题20(2009安徽理综30) (18分) 离体

9、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请回答:(1)图中a线段表示 电位;b点膜两侧的电位差为 ,此时Na+ (内、外)流。(2)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双向传导,但在动物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总是由胞体传向 。(3)神经冲动在突触的传递受很多药物的影响。某药物能阻断突触传递,如果它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或再摄取)等都没有影响,那么导致神经冲动不能传递的原因可能是该药物影响了神经递质与 的结合。(8分)在人体体温的神经体液调节中,下丘脑是 ,调节产热活动最重要的激素

10、是 。人在寒冷的环境下会出现寒战,这是机构通过 增加产热,有利于维持体温恒定;剧烈运动后,机体降低体温的机制主要是通过汗液的蒸发和 增加散热。21(2009广州生物34)(8分)妊娠期糖尿病(简称GDM)是一种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糖代谢异常妊娠并发症,孕妇患GDM后血糖调节能力下降,对胎儿发育和自身健康带来多种负面影响。以下是某位孕妇的GDM筛检报告,请你完善。(一)目的、对象目的:GDM筛检。受检者:姓名,妊娠25周。(二)筛检方法受检者禁食12小时后,抽取其静脉血(血样品号:0h),然后在5分钟内口服完400mL葡萄糖水(含75g葡萄糖),开始服糖后1小时、2小时、3小时分别抽取其静脉血(血

11、样品号分别为1h、2h和3h)。测定所采集各血样品中的血糖浓度。判定方法:4个样品中有3个的血糖浓度大于或等于参考值即可判定为患GDM。(三)结果与分析检测报告如下:由此可判定该孕妇 。(四)讨论(1)若GDM患者想了解病因是否为自身胰岛分泌功能异常,则需要测定血液中的 和 的浓度。(2)请根据血糖调节有关知识,解释要求受检者在5分钟内服完葡萄糖水的原因。(3)相当一部分GDM患者在产后会康复。请简述康复后她们体内血糖水平偏高时的血糖调节过程。22(2009江苏生物29)(8分)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物质乙是一种糖蛋白。请回答下列问题。

12、(1)图中的下丘脑神经细胞除具有神经细胞的功能外,还具有 功能。(2)如果用物质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甲、乙的分泌量的变化分别是 ;如果用物质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丙的分泌量 ,原因是 。 (3)物质乙与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 结合,反映出细胞膜能进行 。(4)若刺激图中A点,电表指针偏转的情况是 。23(2009辽宁理综30)(9分)右下图是神经元网络结构示意简图,图中神经元、都是兴奋性神经元,且这些神经元兴奋时都可以引起下一级神经元或肌细胞的兴奋。和神经细胞一样,肌肉细胞在受到适宜的刺激后,也能引起细胞膜电位的变化。图中B处表示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请回答:(1)给神经元

13、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这是因为刺激使神经元兴奋,引起其神经末梢释放的 进入 ,随后与突触后膜上的 结合,导致神经元产生兴奋。(2)若给骨骼肌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 (能、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 。(3)若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在C处 (能、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 。24(2009重庆理综30)下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肉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1)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收缩_(属于或不属于)反射。、(2)用b刺激

14、骨骼肌,_(能或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3)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处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根据本题条件,完成下列判断实验:如果_,表明传出神经受损。如果_,表明骨骼肌受损。如果_,表明部位d受损。25(2009上海生命科学35)(12分)图1表示下丘脑参与的部分调节过程,AD代表激素,表示过程。据图回答。(1)下丘脑在维持人体水和电解质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图1中激素A的名称是_。(2)饥饿状态下,导致血糖升高的神经调节过程是:低血糖刺激下丘脑,一方面引起_的反射性兴奋,并由神经调节肝脏的代谢,另一方面经由_,促进_和胰岛细胞分泌激素B和C,以协同升血糖。(3)给成年的肥胖者和非肥胖者一次性口服足量的浓葡萄糖溶液后,测定血液中葡萄糖和胰岛素浓度,结果如图2。1)开始时的30min内,血糖上升的直接原因主要是小肠腔中的葡萄糖通过_方式被吸收入血液。30min后,在较高浓度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