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8884653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07.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图案中,轴对称图形是( )A B C D2如图,工人师傅砌门时,常用木条EF固定矩形门框ABCD,使其不变形,这种做法的根据是()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矩形的对称性C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D三角形的稳定性3如图,将三角形纸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130,270,则3等于( )A40 B30 C20 D154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3,7,则它的周长为()A13B17C13或17D不能确定5在各个内角都相等的多边形中,一个外角等于一个内角的,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A5B6C7D86如图,点B、F、C、E在一条直线

2、上,ABED,ACFD,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DEF的是( )AAB=DEBAC=DFCA=DDBF=EC7如图,已知AOB,以点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C,交OB于点D,再分别以C,D为圆心,以大于CD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F,作射线OF,点P为OF上一点,PEOB,垂足为点E,若PE5,则点P到OA的距离为()A5B4C3D8如图,已知AB=AC,BEAC于点E,CFAB于点F,BE与CF交于点D,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ABEACFBBDFCDEC点D是BE的中点D点D在BAC的平分线上9如图,在ABC中,ACB90,BE平分ABC,EDAB于D如果

3、A30,AE6cm,那么CE等于()AcmB2cmC3cmD4cm10如图,在ABC中,ABAC,BDBC,等边BEF的顶点F在BC上,边EF交AD于点P,若BE10,BC14,则PE的长为()A1B2C3D4二、填空题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关于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12如图,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度数是_13已知一个三角形三边分别为5cm,7cm,xcm,则x的取值范围为_14将一副三角尺按图所示叠放在一起,若AB=6cm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 15如图,在ABC中,AB=AC,ABC=40,BD是ABC的平分线,延长BD至E,使DE=AD,则ECA的度数为_16如图,ABDC,

4、BFCE,需要补充一个条件,就能使ABEDCF,下面几个答案:AEDF,AEDF;ABDC,AD其中正确的是_17如图,在ABC中,C=90,AC=BC,AD平分BAC交BC于点D,DEAB于点E,若BDE的周长是6,则AB= ,AC= 三、解答题18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CD是AB边上的高,AB=13cm,BC=12cm,AC=5cm;求(1)ABC的面积; (2)CD的长19如图,点A、D、C、F在同一条直线上,AD=CF,AB=DE,BC=EF.(1)求证:ABCDEF;(2)若A=55,B=88,求F的度数.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4

5、,0),B(1,4),C(3,1)(1)在图中作ABC,使ABC与ABC关于y轴对称;(2)请分别写出点A,B,C的坐标21如图,B处在A处的南偏西45方向,C处在A处的南偏东30方向,C处在B处的北偏东80方向,求ACB的度数22用一条长为30 cm的细绳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1)如果底边长是腰长的一半,求各边长(2)能围成有一边长为7cm的等腰三角形吗?如果能,请求出它的另两边23如图,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ABCD,AEBF,EF,求证:AEBF24如图,ABC是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BDC是等腰三角形,且BDC120.以点D为顶点作一个60角,使其两边分别交AB于点M,交AC于点

6、N,连接MN.(1)求证:MNBMNC;(2)求AMN的周长25将两块大小相同的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BACB1A1C30)按图的方式放置,固定三角板A1B1C,然后将三角板ABC绕直角顶点C顺时针方向旋转(旋转角小于90)至图所示的位置,AB与A1C交于点E,AC与A1B1交于点F,AB与A1B1交于点O(1)求证:BCEB1CF.(2)当旋转角等于30时,AB与A1B1垂直吗?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D【详解】试题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图形分析判断后即可求解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D、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

7、项正确;故选D考点:轴对称图形2D【分析】用木条EF固定矩形门框ABCD,即是组成AEF,故可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解释【详解】解:加上EF后,原不稳定的四边形ABCD中具有了稳定的EAF,故这种做法根据的是三角形的稳定性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稳定性的实际应用,熟悉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A【分析】先运用平行线的性质求出4,然后借助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求出3,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如图示:由题意得:4=2=70;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4=1+3,3=4-1=70-30=40,故选:A【点睛】该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点,熟悉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4B【详解】根据题意得腰为7

8、,底边为3,周长=7+7+3=17,故选B.5B【分析】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相等,一个外角等于一个内角的,又由于相邻内角与外角的和是180度,设内角是x,外角是y,列方程组即可求得多边形的边数【详解】解:设内角是x,外角是y,可列一个方程组解得;而任何多边形的外角是360,则多边形内角和中的外角的个数是36060=6,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6故本题选B【点睛】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6C【详解】试题分析:解:选项A、添加AB=DE可用AAS进行判定,故本选项错误;选项B、添加AC=DF可用AAS进行判定,故本选项错误;选项C、添加A=D不能判定ABCDEF,故本选项正确;选项D、添加BF=EC可

9、得出BC=EF,然后可用ASA进行判定,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7A【分析】过点P作PTOA于T,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证明PTPE即可【详解】过点P作PTOA于T由作图可知,OF平分AOB,PTOA,PEOB,PTPE5,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作图基本作图,角平分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8C【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答案做题时,要结合已知条件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逐个验证【详解】解:A、AB=AC,BEAC于E,CFAB于F,A=AABEACF(AAS),正确;BABEACF,AB=ACBF=CE,B=C,

10、DFB=DEC=90BDFCDE(AAS),正确;C、无法判定,错误;D、ABEACF,AB=ACBF=CE,B=C,DFB=DEC=90DF=DE故点D在BAC的平分线上,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SSA、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9C【分析】根据在直角三角形中,30度角所对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出AE2ED,求出ED,再根据角平分线到两边的距离相等得出EDCE,即可得出CE的值【详解】EDAB,A30,AE2EDAE

11、6cm,ED3cmACB90,BE平分ABC,EDCE,CE3cm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用到的知识点是在直角三角形中,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和角平分线的基本性质,关键是求出EDCE10D【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由ABAC,BDBC,得到ADBC,再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BFE60,BFBEEF10,则可计算出DFBFBD1073,然后在RtPDF中,利用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到PF2DF6,所以PEEFPF1064【详解】ABAC,BDBC7,ADBC,BEF为等边三角形,BFE60,BFBEEF10,DFBFBD1073,在RtPDF中,P

12、FD60,DPF30,PF2DF6,PEEFPF1064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线段长问题,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1【分析】根据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可得答案【详解】解:点P(8,7)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8,7),故答案为:(8,7)【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关键是掌握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1250【分析】由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求得答案.【详解】解:两三角形全等a、c两边的夹角相等a= 50,故填5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的性质,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

13、角相等可求得答案.132cmx12cm【分析】根据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第三边即可求解【详解】解:由于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第三边,x5+7=12任意两边之差第三边,x7-5=2x的范围是:2cmx12cm故答案为:2cmx12cm【点睛】本题利用了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第三边144.5【分析】由于BCDE,那么ACF也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欲求其面积,必须先求出直角边AC的长;RtABC中,已知斜边AB及B的度数,易求得AC的长,进而可根据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详解】解:在RtABC中,B30,ACB90,AB6cm,AC3cmACBE90,BCDE,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