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制作微课制作流程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8882031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8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课制作微课制作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微课制作微课制作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微课制作微课制作流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微课制作微课制作流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微课制作微课制作流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课制作微课制作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课制作微课制作流程(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秀微课制作一、什么是微课1、“微课”定义微课是微型课程的简称, 是基于学校资源教师能力与学生兴趣, 以主题模块 组织起来 的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小规模课程。 微课在美国又称为短期课程或课程组 件。随着网络与多媒 体技术的发展, 以及教育改革进程的深化, 微课被赋予新的 含义与特点。 在广义上,微课 被定义为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 以教学 多媒体为主要方式, 体现教师在课堂教学 过程中, 以探究某个知识点或教学重点 难点而展开的整合各种教学资源的活动。 主题突出、 内容精炼、 终端载体多样化 应用方便灵活是微课鲜明的特征。 微课非常适合情景化、 个性 化和移动学习的需 要。2、“微课”作品

2、组成“微课”核心资源是“微视频” (教学视频片段),同时可包含与该教学视 频内容相关 的“微教案”(教学设计)、“微课件”(教学课件)、“微习题” (练习测试题)、“微反 思”(教学反思)等辅助性教与学内容。“微视频”时长一般为 5-10 分钟,建议不超过 20 分钟。“微教案”是指微课教学活动的简要设计和说明。“微课件”是指在微课教学过程中所用到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等。(可无“微课件”) “微反思”是指执教者在微课教学 活动之后的体会、反思、改进措施等。“微习题”是根据微课教学内容而设计的练习测试题目。(每件参赛作品至少提交2 道不同难度的客 观题,鼓励提交更多各种类型的习题。微课”的主要特点1

3、、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微课”的时长一般为 510分钟左右, 最长不宜超过 20分 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 40或 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 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 或“微课例”。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 “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 需要:“微课”主要 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 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 个教学环节、 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 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 “微课”的 内容更加精简,因 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

4、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 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 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 rm,wmv,flv 等),师生可流畅地 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 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 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 习”,非常 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4、资源组成 /结构/构成“情景化”资源使用方便。 “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 对完整。它以教学视 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 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 教师课 后的教学反思、 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 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

5、, 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 类型 多样、 结构紧凑 的“主题单元资源包” ,营造了一个真实的 “微教学资源环境” 。这使得“微课” 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 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 具体的、 典型案 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 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 “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 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 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 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学业水平。就学校教 育而言,微课 不仅成为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教育资源, 而且也构成了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基 础。5、主题突出、内容具体一个课程就一个主题, 或者说一个课程一个事; 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育教

6、学 具体实践中的具体 问题:或是生活思考、或是教学反思、或是难点突破、或是重 点强调、或是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 育教学观点等等具体的、真实的、自己或 与同伴可以解决的问题。6、成果简化、多样传播因为内容具体、主题突出,所以,研究内容容易表达、研究成果容易转化; 因为课程容量微小、 用时简短,所以,传播形式多样(网上视频、手机传播、微 博讨论)。三、微课的分类1、按照课堂教学方法来分类。根据我国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方法的分类总结, 同时也为便于一线教师对 微课分类的理解和实 践开发的可操作性,将微课划分为 11 类,分别为讲授类、 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 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

7、学习类、合 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微课常见类型 讲授型 以学科知识点及重点、难点、考点的讲授为主,授课形式多样,不局限于课堂讲授; 解题型 - 针对典型例题、习题、试题的讲解分析与推理演算,重在解题思路的分析与过程; 答疑型 - 围绕学科疑难问题进行分析与解答; 实验型 - 针对教学实验进行设计、操作与演示。微课的分类及适用范围分类依据常用教学方法微课 类型讲授法讲授类谈话法(问答问答类以语言传 递信息为法)主的方法启发法启发类讨论法讨论类以直接感 知为主的 方法演示法演示类z练习法练习类以实际训 练为 主的方 法实验法实验类以欣赏活 动为主的表演法表演类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自主学习以引导探合作

8、学究为主的习法合作学习方法探究学探究学习习法类类类适用范围适用于教师运用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如描绘情境、叙 述事 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这是中小学最常见、最主 要的一种微课类型。适用于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 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检查知识。适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 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 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 学习。适用于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围绕某一种中心问题通过发表 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进行学习。适用于教师在课堂教

9、学时,把实物或直观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 作示范性的实验,或通过现代教学手段,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知 识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知识。适用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制和校正,反复地完成 定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尤其适合 工具性学科(如语文、外语、数学等)和技能性学科(如体育、音 乐、美术等)。适用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控制条 件的操作过程,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 些现象的变化 中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知识。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和自然常识 等学科的教学中,实验类微课较为常见。适用于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戏剧化的模仿表 演

10、和再现,以达到学习交流和娱乐的目的,促进审美感受和提高学 习兴趣。一般分为教师的示范表演和学生的自我表演两种。适用于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 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合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 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 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适用于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运用科 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 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2、按课堂教学主要环节(进程)来分类微课类型可分为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小结 拓展类。其它与教

11、育教学相关的微课类型有:说课类、班会课类、实践课类、活 动类等。3、微课类型第一种类型:PPT式微课程,此课程比较简单,PPT由文字、音乐、图片构 成,设计PPT自动播放 功能,然后转换成视频,时间在 5 分钟左右。第二种类型: 讲课式微课程: 由讲师按照微课程要求, 按照模块化进行授课 拍摄,经过后期剪 辑转换,形成微课程,时间为 5-10 分钟。第三种类型: 情景剧式微课程, 此课程借鉴好莱坞大片拍摄模式, 企业组成 微课研发团队,对 课程内容进行情景剧设计策划,撰写脚本,选择导演、演员、 场地进行拍摄,经过制片人后期视频剪辑 制作,最终形成微课程。时间为 5-10 分钟。四、微课的设计与

12、制作微课的开发流程包括选题设计、脚本编写、教学准备、录制视频、后期加工 和反思修改等六个步 骤。微课设计师遵循时间简短、内容聚焦、图文并茂、生动 有趣这几个关键原则。 时间应控制在 10 分钟左右。 一个微课只讲解一个知识点, 所有的内容都要为讲述这个知识点服务。 发挥图片和 Flash 的作用,使微课有趣 味性,只有课程内容对学生有吸引力的情况下, 学生才会主动学习课程。 视频背 景干净简洁,无关信息不出现在画面上,以免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本项目所涉及微课均可采用以下设计及制作方法, 各科设计及制作方法可根 据课程制作过程中的 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结合。设口教川!!结构设计界而设计教学资源包后

13、期加.匚反思与修改教学准备录制视频教学设计选题1、微课选题合理选题是微课程开发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它反映了微课程是关于 什么内容的,关系到微 课程的核心价值。选题的形成本身也是一个研究的过程, 既需要丰富教学经验的积累,也需要较强科学 研究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微课程的选题一般分为以下两大类:(一)、需用活动图像呈现的教学环节 视频的特点之一是动作性,擅长表现运动变化的事物、现象和过程,而这些 也是其他教学手段所不 易表达的。 因此,微课程在这些领域选取课题能够充分显 示它的优势。用活动图像呈现的教学环节可以 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通过事物的运动状态和过程揭示事物的本质和特性的课题。例如,在

14、幼儿教育的微课上,通过播放实际幼儿教学中,如何训练儿童注意力的视频,来生动直观的概括出该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另一类是通过具体的活动图像论证、 解释,从而间接验证科学原理的理论性 较强的课题。 我们可 以制作此类微课程讲解较大的论证题, 清晰呈现解题思路和 知识要点, 克服黑板重现力差的缺点, 大 大提高学习效率。 我们还可以制作此类 微课程来总结一个知识板块, 结合知识概念图, 清晰呈现该板 块的学习要点, 方 便学生查找不足。(二)、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的教学重点是达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教学内容, 是一 些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是基本概念、 基本规律及由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方法,

15、也 称为学科教学 的核心知识。 教学难点是大多数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 或不易掌握 的技能技巧。 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教 学难点, 即是新内容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之 间存在较大的落差。 难点不一定是重点, 也有些内容既 是难点又是重点。 我们可 以选取此类课题,深入教材,认真准备,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 生 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基本知识。2、微课设计设计是微课程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 它是形成微课程总体思路的过程, 是微 课程开发的具体蓝 图。总体设计包括教学设计、结构设计、界面设计。(一)、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和方法, 分析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 确定 教学目标, 建立教 学内容结构知识, 选择和设计恰当的策略和媒体, 设计形成性 练习和学习评价的过程。 通常包括学习 者特征分析、 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内容 分析、教学媒体的选择 4 个主要环节。首先,学习者特征分析此课程的学习者是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生, 他们的学 习特点主要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 一是动手能力强、可塑性强,对新鲜事物兴趣 高。所以课程设计时应尽量保持趣味性。 二是缺乏学习主动性。 而微课程针对的 又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