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地理试题(广东卷)WORD版无答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8876347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考地理试题(广东卷)WORD版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年高考地理试题(广东卷)WORD版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年高考地理试题(广东卷)WORD版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年高考地理试题(广东卷)WORD版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年高考地理试题(广东卷)WORD版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考地理试题(广东卷)WORD版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地理试题(广东卷)WORD版无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2022年高考地理试题(广东卷)WORD版无答案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 页,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交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 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半答题卡试卷类型(A)涂黑。在答题卡右上角的“试 室号”栏填写本科目试室号,在“座位号”列表内填写座位号,并用 2B 铅 笔将相应的信息点涂黑。不按要求填涂的,答卷无效。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

2、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 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 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上并交回。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70 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四川某家电生产集团在广东某市建立了规模化的家电生产基地,其战略目的是 A利用更廉价的劳动力资源,降低劳动成本 B利用该市接近原材料产地的优势,减少原料运输成本C珠江三角洲地区比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更大的国内市场潜

3、力 D利用广东靠海临港的优势,建立以出口为主的生产基地 2对当前中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叙述错误的是 A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升级 B 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的矛盾仍很严重 C第二、第三产业开放程度差异大,阻碍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D农村城市化进程缓慢,制约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读图 1 回答 35 题3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 大,水能资源丰富B自然带类型为湿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全部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了明显纬向地域分异规律 D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径流年际变化大 4图中 A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 大西洋 北冰洋

4、 印度洋 A B C D 5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其最有利的自然区条件是 A光照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6对冰川加速融化产生的结果表述错误的是 A可以改变当地地貌 B可以加速水土流失 C从长远看,可以改善灌溉条件 D增加了灾害危险 7下列哪个观点是正确的 A技术进步能解决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 B人类的发展来自于对自然的征服 C人类活动都会对生物体带来灾难 D人类对自然的维护就是对自身的保护 8图 2 中甲、乙、丙、丁表示的四种气候类型依次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高山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

5、候、高山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高山气候9与图 2 中丁气候类型相同的城市是 A长沙 B宜昌 C太原 D合肥 10下列民居最能反映人文环境特征的是 A B C D 11若 AB 弧表示夜弧,则 D 点的日出时刻是 A21 时 30 分 B2 时 30 分 C8 时 00 分 D3 时 30 分 12下列哪座城市昼夜长短的状况与图示情况最接近 A大庆 B海口 C岳阳 D长春 13若AB弧表示xx年3月1日的范围,其余为另一日期。设 B 点为零时,则100E 的区时为 A2 月 28 日 13 时 40 分 B2 月 29 日 13 时 40 分 C3

6、月 2 日 14 日 00 分 D2 月 28 日 14 时 00 分 14假设在北半球各高度水平气压梯度力相,自地面向上定高度内,风的变化情况为 A风速变小,风向不变 B风速变大,风向不变 C同速加大,风向逆时针方向偏转 D风速加大,风向顺时针方向偏转 15图 5 中反映交通和信息通讯技术进步对文化扩散的空间与时间变化影响的曲线是 A和 B和 C和 D和 16中国第 22 次南极考察队乘“雪龙”号共航行 2.27 万海里(1 海里=1.852 千米,地球平 均半径为 6371 千米),收集陨石 5 千多块。这次考察的行程相当于绕 30 度纬线多少 圈?南极地区陨石丰富的原因是 A2 圈多;降

7、落的陨石比别的地区多 B1 圈多;气候寒冷,陨石容易保存 C2 圈多;磁场强、能吸引更多陨石 D1 圈多;降落的陨石比别的地区大17水汽的压高低可以反应水泊含量的多少,图 6 是 某城市近地面水汽压等值线图,哪种原因可导致 等值线数值自外向内减小A城市绿地面积比郊区大 B城市地面范发能力弱 C城市地面可供函发的水分少 D气旋过境 18自然状态下,哪一种际地自然带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最大 A中国温带荒漠带 B巴西热带雨林带 C北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俄罗斯苔原带 19图 7 中甲、乙、丙、丁表示了我国四个地区的优势产业形成的要素,这四个地区的优 势产业依次是 A电子信息工业、羊毛衫加工业、旅游业、

8、水产品加工业 B羊毛衫加工业、旅游业、电子信息工业、水产品加工业 C旅游业、电子信息工业、水产品加工业、羊毛衫加工业 D电子信息工业、水产品加工业、羊毛衫加工业、旅游业 20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地价大幅度上涨会促使一些企业搬迁到低地价地区 B油价大幅度上海对运费高的企业影响最明显 C商业区位的选择地不同地段有很强的敏感性 D高新技术产业布局有远离城市的倾向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得 3 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 1 分, 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21关于我国城市形成与发展的正确表述是

9、A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必然表现为城市面积扩大和农业用地减少 B工业化是我国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C陆路交通的发展导致了“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衰落 D自然地理环境影响城市的选址与拓展方向22图 8 反映了过去两千年来南极海豹毛中汞含量的变化,从中可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海洋生物通过食物链富集子汞元素 B人类对南极地区的影响从人类登上南极大陆开始 C汞含量的变化与南极地区的环境污染有关 D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具有环境代价的 23结合全球变暖趋势,如果只考虑洋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未来可能出现 A北大西洋暖流势力减弱 B北大西洋暖流势力加强 C欧洲和北美东部气候变暖 D欧洲和北美东部气候变冷 24“湖广熟,天下

10、足”表明长江中游地区是中国重要的产粮区,其主要原因是 A雨热条件好,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自然灾害少 C河流众多,交通便利 D粮食种植历史悠久,劳动力资源充足 25下列与我国西南地区相关的正确说法是 A西双版纳地区具有独特的气候特征,冬无寒潮,夏无台风 B垂直地域分异明显,自然带谱自西向东复杂程度增大 C地势险要,交通不便,水土流失较严重 D位于我国第二级地形阶梯,地形起伏大,平原丘陵规模大 26都市农业的发展对城市环境的积极影响表现为 A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方式 B保护开敞地,防止非法倾倒垃圾 C有利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D改善城市微气候,美化城市环境 27从表 1 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11、: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 A灾害的强度减小了 B人类社会抵御灾害的能力增强了 C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增加了 D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减小了图 9 表示了我国 75E102E 附近范围内高山林线高度随纬度变化的情况。读图完 成 2829 题。 28我国高山林线的高度 A在 30N 附近变化最为剧烈 B在 30N 以北变化只受温度的影响 C在 30N 以南降低是因为地形的影响 D从高纬到低纬持续上升 29沿 3030N 一线地区 A热量条件优越,畜牧业是重要的经济支柱 B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脆弱 C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具有开拓南亚市场的重要意义D煤炭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30气候与临海性是

12、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世界主要经济产出地分布在 A热带、亚热带沿海区域 B距江海联运水道 100 公里以内区域 C世界人口最密集区域 D温带气候区域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80 分)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80 分) 31读图 10,回答下列问题。(共 14 分) (1)此地区地势总体特征为 ,气 候类型为 。(2)月牙泉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地下水。近年来, 其水位大幅度下降,主要是由于 。(3)此地区以壁画著称的旅游景点是 。(4)影响该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限制因素有 。(填写正确项的字母) A远离主要客源地 B风沙影响 C交通落后 D景点单一 E酸雨腐蚀文物 (5)该地区农

13、作物生长的有利条件是 。32根据所给资料,回答问题。(共 19 分) 资料 1:见图 11 资料 2:图 12 表示了黄土高原地区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的关系。 资料 3:表 2 是图 11 中 AB 线上某乡的有关资料。 (1)根据资料 1,从 B 至 A反映出 和 地域分异规律,穿过的经济地带包括 。(2)根据资料2,当年降水量小于 300mm时,森林的覆盖率较低,降水的侵蚀力 。当年降水量在 mm之间,降雨侵蚀力急剧增大,而森林的水土保持作用仍较小。当年降水量超过 450mm之后,森林对水土的 保持作用明显 。 (3)根据资料 3,从干湿区上划分,该乡属于 区,耕作制度是 。(4)根据上述资料,目前该乡的人地关系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协调?33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共 13 分) (1)目前广东呈现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