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态肥专利投资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8876209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生态肥专利投资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自然生态肥专利投资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自然生态肥专利投资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自然生态肥专利投资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自然生态肥专利投资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生态肥专利投资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生态肥专利投资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然生态肥专利项目资分析报告自然生态肥专利项目投资分析报告湖北*自然生态肥开发有限公司前引部分:执行概要一、项目名称来源依据项目名称:自然生态肥发明专利名称:复合肥中微量元素的配置方法专利号:CN200910119507.8二、项目简介 本项目拟定于秭归经济开发区内,占园地150亩。本项目不仅含有国家法定数量的氮磷钾,还含有农作物在正常生长状态时必需的微量元素,由于本产品中加入了足够量的有机质和加入有机质内的微生物菌(相关科研机构研制),所以,本产品同时具有有机复合肥的微生物复合肥的双重功效。同时,本项目产品自然生态肥的出现,特别是柑橘、茶叶专用肥,不仅能提高肥料利用率,保证粮食安全,减少环境

2、污染,一次施用,就能满足作物一生的需要,有些新肥料,还兼有杀虫和除草等功能,可大大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必将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三、设计思路近10年来,许多发达国家日益重视因施肥过多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加之发达国家劳动力昂贵,因而减少环境污染的生态肥料的发展速度远大于常规化把,如美、日生态肥料的消费平均年增长率约为4%5,其中非常化高效生态肥料的消费年平均增长率为9%10%。复合高效和环境友好代表了世界肥料发展的总趋势,是现代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许多发达国家,正致力于应用现代技术,促进生产、研究和施用的结合,发展高浓度优专用复合肥。在我国,随着化肥用量的不断增加,在农产品追求产量与质量

3、并重,以及环境友好的多重目标要求下,肥料的改性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开发生态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是简单易行的措施,特别适合中国的国情。我国化肥利用率低于发达国家的原因之一,就是在发达国家所采取的系列科学施肥技术在中国难以奏效。我国农民的教育水平低,农户土地面积小而分散,种植体系复杂,机械化程度低,农化服务体系难以建立和到位,配方施肥和其它技术措施很难为农民提供方便的服务。另外,在经济发达地区,农民已不愿意在追肥等农艺操作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急需一种集配方施肥、价格低廉的工艺技术为一体化肥产品。四、技术路线 我公司采用全国高科技成果转化办公室的认可成果,与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

4、进行深入合作。对于农业肥料这一领域的产品,折叠碗自然生态肥采取营销策略的展开将从提高行业、消费者、相关生产商对折叠碗自然生态肥产品的认识开始。对产品、价格、促销、渠道四个方面进行营销整合,并结合合理的销售策略以及公共关系活动开拓市场。五、项目依据和项目状况对项目投资成本的财务评价,此处采用完全成本法估算总成本,包括产品原材料、工资福利费、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前述所列项目。总成本扣除固定资产折旧、摊销等非付现成本后,剩余的就是企业的付现成本,即实际支出金额。根据本报告的投资价值分析显示,本项目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58.20%,高于基准收益率,高于投资人最低可接受的收益率,项目税后财务净现值为45

5、900万元,税后动态投资回收期为2.46年。可以看出,本项目产品的可行性较高,而且在整个专利收益年限内都可以实现较高收益。本项目的实施符合中国有关法律和相关产业政策,工艺生产技术成熟可靠,市场需求明显,项目实施后将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价值明显。注:本报告所涉及货币单位,除非特别说明均指导人民币元。一、项目立项的意义(一)国内外生态肥发展趋势现代农业正在促使化肥品种结构发生变革,产生质的飞跃。各种新型肥料不断问世。但代表21世纪肥料科学发展方向的是具有天然环保的复合化肥,这类肥料主要是由处于原自然状态的矿物质提供。本着耕地(土)原自然生态时的祖坟,配制满足农作物在自然状态下正氮磷钾

6、、多种微量元素、有机质及其衍生物需要的复合肥,叫做自然生态肥。耕地土的原自然状态组成:被风化粉碎的原自然状态的矿物质(耕地为农作物提供多种微量元素的来源),水,空气,有机质及微生物。据此推论出:自然生态肥必须加入主要以原自然状态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来源)和有机质(微生物的载体)。有机质的存在,使耕地疏松。利于水、空气和微生物的存留。自然生态肥中的“自然”,指的是本产品的组分及其组合方式,是按照耕地土的原自然状态的组分及其组合方式配制的。且各组分主要采用原自然状态的物质为原料。自然生态肥料中的“生态”,指的是本产品对耕地的作用功效。在没有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如地震等)时,在施用农家肥年代,耕地的使用

7、年限可视为无限的,当农作物从耕地里吸收的营养不能得到全面地补充时,耕地的生存状态受到破坏,耕地的使用年限将缩短,长此下去,早晚会出现耕地大面积大幅度地减产。当施用本产品后,耕地的生存状态是永远的。生存状态简称生态。1 自然生态肥肥料的特点1.1 自然生态肥肥料自然生态肥的组成A.氮磷钾,由国家法定的各省土肥站提供配方;B.微量元素,由本专利提供的按农作物在正常生长状态时所需要微量元素的品种及数量配制,其原料主要采用低于开采品位而被丢弃的废矿石;C.有机质,按本专利要求的量加入,原料可以用动物粪便,以微生物技术发酵。本产品同样具有有机物复合肥和微生物复合肥的功效。备注:复合肥料的名词解释复合肥料

8、:是指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氮磷钾主要营养元素的化肥。化合复合肥料:是指在生产工艺流程中发生显著的化学反应而制成的复合肥料。典型的化合复合肥有磷酸铵、硝酸磷肥、硝酸钾和磷酸钾等。它们一般属二元型复合肥。混合复合肥料:通过几种单元肥料,或单元肥料与化合复合肥简单的机构混合,有时经二次加工造粒而制成的复合肥叫做混合复合肥料。它们大多属三元复合肥,典型的包括尿素磷铵钾、硫磷铵钾、氯磷铵钾、硝磷铵钾等。掺合复合肥料:将颗粒大小比较一致的单元肥料或化合复合肥作基础肥料,直接由肥料销售系统按当地土壤和农作物要求确定的配方,经称量配料和简单机械混合而成的肥料称作掺合复合肥料。高浓度复合肥料:复合肥中有效成分

9、总养分含量40%的复合肥料,常称为高浓度复合肥料。低浓度复合肥料:复合三元肥料有效成分总养分含量25%、复合二元肥料有效成分总养分含量20%称之为低浓度复合肥料。1.2 自然生态肥与现在使用的复合肥的对比A.氮磷钾的配制,都是按照国家规定的土肥站配制。B.微量元素的配制:复合肥没有专项配制,因此耕地里的微量元素被农作物吸走后,得不到补充,导致耕地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当这种破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将出现大面积大幅度减产,危及社会稳定。自然生态肥是按照农作物在正常生长状态时所需的微量元素的种类和数量配制而成的。它起到保证农作物增产和恢复耕地自然生态环境治理的双层功效。C.在现有复合肥中,有加入有机

10、质的,但加的数量常带有随意性,不是经过论证和实验得出的。自然生态肥是在保证农作物对各种元素有利于吸收的情况下,定量加入的。D.加入的微量元素的原料是按照耕地土形成基理选配的,所以对耕地无任何不利作用。E.复合肥与自然生态肥的生产设备与工艺相同。F.复合肥的生产成本大于或等于自然生态肥的生产成本。综上所述,自然生态肥能够全面地满足农作物在正常生长时对各种元素和营养物的需要。所以,自然生态代表着化肥,复合肥的发展方向,从耕地环保方面分析,自然生态肥将取代现在的复合肥。2.世界肥料生产、消费现状当今世界较著名的生产环保复合肥料的公司及产品有:Sierrachemical(美国、荷兰,商品名:“Osm

11、ocote”);Asahi chemical industry(日本,商品名“Long”、“High control”);ChissoAsahi(日本,商品名“Lpcote”、“Nutricote”、“Meister”);BASF、Hydro(德国)等。肥料在农业中的应用技术在不断发展,大多数肥料的材料都不具备土壤改良和确保增产的双重作用。全世界每年的N、P、K消耗总量是11000万t,1999年环保复合肥料的产量约为70万吨,2000年约为100万吨。环保肥料的国际市场价格昂贵,一般为普通肥料的39倍。原因是成本太高,是一般肥料的26倍。如果能够进一步改进生产技术工艺和应用理论,降低肥料生产

12、成本,使用量就会大幅度增加。但不同价格的环保肥料有不同的市场。据了解,美国市场可接受的肥料价位(美元/吨)大致为:花卉市场1000以上,高尔夫球场6001000,草莓种植500600,蔬菜种植350400,大田作物300以下。美国消费的缓释/控制释放肥料92%用于非农业市场,其中高尔夫球场占24%、专业保养草坪19%、苗圃及温室15%,仅8%用于高价农作物如草莓、西红柿、坚果、蔬菜、柑桔等;西欧与美国相似;日本主要用于农业市场,1995年包膜肥料的70%用于水稻,20%用于西红柿、胡萝卜、莲藕等蔬菜。只有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才能使环保肥料大量用于农作物。我国开发的肥料包裹肥料的缓释/控制释放肥

13、料(环保肥料的一种),其价格一般高于普通肥料20%40%,而自然生态肥的诞生将彻底打破我国自主研发的环保复合肥价格过高的窘境。3 我国环保肥料研究进展60年代至70年代初,南京土壤研究所先后研制成功碳酸氢铵粒肥和用钙镁磷肥包裹的长效碳铵和长效尿素,但未形成规模化生产。80年代末期再度重视包膜控释肥料的研究,国内现有多家研究单位具备试制包膜化肥的实验设备,北京已有1家年产3000t生产能力的中试工厂。这以后,又有上海化工研究院、湖南、福建、新疆、黑龙江等省农科院、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等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近期,北京农林科学院和北京化工大学在包膜肥料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已经开始中试。在研制

14、的产品中,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进行了新的尝试,已经开始中试。在研制的产品中,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和广州化肥厂等单位研制的长效碳铵、长效尿素和涂层尿素,郑州工业大学磷复肥研究所研制的包裹型长效肥(商品名:乐熹施)得到大面积推广使用。其中,乐熹施经15N示踪法研究表明其氮素利用率有所提高,较普通尿素的35.49%提高到43.26%,多种作物增产率在5%左右,产品已经进入国际市场,双氰铵复合长效碳铵被列为“九五”重点推广项目。中国环保肥料的研究和开发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至2002年,中国申请的关于环保肥料已公开的专利达30项左右。研究内容涉及以下几方面:第一,抑制剂制氮素释放的机理、

15、效果研究;第二,碳铵长效化研究;第三,尿素改性技术研究;第四,控释材料研究等。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先后研制成功碳酸氢铵粒肥和用钙镁磷肥包裹的长效碳铵和长效尿素,但未形成规模化生产。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研究所在国际上首次明确了脲酶抑制剂氢醌(HQ)和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的尿素氮缓释协同作用,并将其应用于缓释肥料的生产。先后研制、开发出长效尿素(专利号:85109580.1)、氮肥增效剂(专利号:90106467.X)、强效碳铵(专利号:95110211.7)和长效复合肥(专利号:96119508.8;98113795.4)等,实现了理论和技术创新,具有较高的理论

16、意义和推广价值。目前比较成熟的环保肥料技术有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研究所的抑制剂型缓释肥、郑州大学的肥包肥型缓释肥、广东农科院的水稻缓释肥、北京农科院的聚合物包衣肥料、山东农业大学的聚合物包衣肥料、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所的涂层缓释肥料。其中前三个产品已经有一定面积的推广应用,特别是大田作物。北京农科院与山东农业大学的聚合物包衣肥料也有中试设备与工厂。产品质量比较稳定,缓释期也比较长,可以用在园艺作物上,石家庄农业现代化所的产品缓释期比较短,最好用在大田作物上,而且成本低,有市场竞争力。这些研究与开发成果标志着中国环保肥的研究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研制的环保肥已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水平,相信环保肥在中国的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