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工作制度(三篇).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8874153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门诊工作制度(三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门诊工作制度(三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门诊工作制度(三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门诊工作制度(三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门诊工作制度(三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门诊工作制度(三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门诊工作制度(三篇).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门诊工作制度一、门诊护理人员,必须热爱本职工作,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对待病人,要讲文明礼貌、态度和蔼,待病人如亲人,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二、做好开诊前的准备工作,维持好门诊秩序,科学的组织安排病人就诊,按各科专业分诊,对老弱病残及行动不便的病人,优先照顾就诊,对危重及病情突变的病人配合医师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三、门诊护理人员在门诊部、护理部领导下进行工作。选派高年资护士,并较长时间固定。四、认真做好病人的预检分诊工作,对传染病人要按病种分类,安排隔离房间就诊,以防止交叉感染,诊断明确者转传染病医院治疗。五、门诊环境要做到清洁、整齐,做好病人的就诊指导和卫生宣传工作,利用各种形式,根据不同

2、季节宣传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六、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诊室每天喷洒消毒液一次,桌椅、诊查台每天用消费液擦拭一次,医疗器械按规定流水线灭菌,防止交叉感染。七、门诊护理人员,要负责各种医疗器械及各种医疗用品的保管、维修和补充,以利于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八、下班前要整理好室内物品,关好水电开关及门窗,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九、门诊护理人员必须做好本职工作,刻苦钻研业务,熟练掌握本科的各种护理技术操作,减少病人痛苦,提高护理质量。门诊工作制度(二)正镶白旗医院门诊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门诊管理,规范门诊服务,提高门诊医疗服务质量,方便群众就医,根据

3、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第二条门诊管理内容主要包括门诊诊疗活动中的医疗服务质量、医疗安全、服务流程和工作环境等方面。第三条本制度由医院办公室负责解释。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医院设立门诊办公室对门诊工作实施管理。第五条门诊办公室职责:(一)根据医院发展总体规划,制定门诊工作目标和。(二)建立和完善门诊管理工作职责及各项管理制度。其中门诊管理的核心制度包括:岗位责任制度;首诊负责制度;门诊会诊制度;门诊医疗文书及处方质量管理制度;专家门诊和专家特需门诊准入、退出制度;各服务窗口限时承诺服务制度;各类医疗诊断证明规范管理制度等。(三)对门诊服务布

4、局、流程、标识、设施、设备进行审议并提出意见,对门诊各诊室进行安排和管理。(四)根据门诊就诊情况,合理安排出诊医务人员,确保门诊工作的正常运行。(五)接待与门诊有关的医疗投诉,协助医疗业务科处理与门诊有关的医疗纠纷,化解矛盾,确保门诊医疗工作正常运转。(六)协调医院相关部门做好院内感染控制;传染病防控;卫生健康宣传教育等工作。(七)处理与门诊工作相关的其它事项。第三章组织实施第六条医院按照门诊管理的职责,制定门诊管理的各项工作制度并组织实施。第七条门诊服务要求(一)按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的诊疗科目设置门诊科室,落实各岗位工作职责。未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和护士执业证书的医务人员不得单独在门诊从事诊疗活

5、动。(二)门诊实行首诊负责制,对疑难病例或复诊两次仍不能确诊者,应及时会诊。(三)门诊各服务窗口(挂号收费及相关医技部门)有持续改进服务流程的制度和措施;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病人检查等候时间。(四)医院应通过多种形式(医院网站、显示屏、公示栏等)及时、正确、规范公示各种门诊诊疗信息,方便患者就医。(五)门诊病人的医疗诊断证明应符合相关规定。第八条门诊质量管理的监控和奖惩(一)门诊质量管理纳入医院和科室的目标考核内容。(二)各相关科室应指定专人负责本科室的门诊质量管理工作。(三)门诊质量管理主要包括:服务质量(专家出诊率、投诉率、门诊病人满意度);门诊病历书写质量;处方合格率;各类检查申请单、

6、单书写规范等。(四)建立检查通报、建议整改及效果评价制度,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第九条实名挂号(一)为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保障基础医疗信息的准确性,逐步推行实名挂号制度,尤其是专家门诊和专家特需门诊。(二)患者应当提供真实、有效的证件,准确填写挂号就诊的有关信息。第十条专家门诊、专家特需门诊的准入与退出(一)医院对专科门诊、专家门诊要建立和实施准入和退出制度。(二)专科门诊、专家门诊准入:专科门诊是指具备本专业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由个人申请,所在科主任审核、门诊管理部门核准,方可承担专科门诊工作。专家门诊是指具备本专业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由个人申请、

7、所在科主任审核、门诊管理部门核准,方可承担专家门诊工作。(三)每个科室应安排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从事普通门诊工作,出诊时间每周不少于一个工作日。(四)专科门诊、专家门诊:医院应当根据医务人员的工作纪律、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患者的综合满意度以及医疗服务的需求等,制定相关的退出机制。第十一条门诊便民服务(一)医院在门诊大厅设置公示栏等,向社会公开有关医疗服务信息。公开内容主要为:医疗机构执业信息;各诊疗科室医师出诊信息;医疗服务价格信息;医疗服务投诉电话;就诊流程信息等。(二)医院门诊设有咨询服务台,配备相应的服务设施设备,能较好地提供便民服务。院内指示标识应当规范、清晰、易懂

8、。医院应当对门诊的服务流程、就诊环境等便民措施定期进行研讨,不断优化并达到持续改进的目标。(三)医院应逐步提供多种形式的挂号方式(窗口挂号、电话预约挂号等)。按照“公开、公平”的原则,制订挂号管理制度和流程。专家门诊预约挂号必须实行实名制,医院可根据病人的就诊情况,自行确定预约挂号的比例并公示。医院对预约成功却无故失约二次以上的病人,可采取一定的制约措施。(四)医院各种挂号方式不得与其它营利性单位或个人合作。门诊病人的各种信息不得向外泄露。加快推进医院间的信息共享建设。(五)建立完善医院与社区双向转诊的制度和机制,为社区转诊的病人提供有效、方便的门诊预约就诊、预约检查等服务。对老年人、残疾人等

9、特殊人群提供相应的优待服务。第四章监督管理第十二条医院应当对门诊管理工作进行监督管理。第十三条医院应当将门诊管理的相关评价指标列入目标考核内容:(一)总体评价:服务流程,指示标识,公示信息,就诊环境等。(二)医疗质量指标:专家门诊出诊率,门诊医疗文书书写合格率,处方合格率等。(三)服务质量指标:门诊病人满意度。第五章附则第十四条本办法自_年_月_日起施行。门诊工作制度(三)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做好门诊全面管理工作。2、经常检查督促各科室工作制度和工作职责执行情况,加强信息反馈,提高服务质量。3、做好门诊环境管理和秩序管理,达到环境整洁、舒适、安全、工作有序。4、经常深入科室调查了解各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及时向院长汇报工作,提出改进工作措施。5、健全和落实好本部门各项规章制度。6、建立本部门大事记。7、严守工作岗位。每日检查开诊情况。8、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搞好门诊患者及社区合同单位满意度调查,进行分析改进工作措施,提高服务水平。第2页共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