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无答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8800198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必修一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必修一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必修一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必修一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一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无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必修一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无答案)# / 7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课标要求】1、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2、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学习目标】(1)识记目标:明代内阁的形成发展历程、军机处的特点与职能。(2)理解目标:明代内阁、清代军机处的职能特点以及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3)运用与感悟目标: 通过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及其影响的分析,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 义基本原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4)方法与过程目标: 联系时代背景分析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重 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

2、料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运用图表法加强 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形成本课的知识框架与结构。【自主学习知识梳理与探究】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朝仪的变迁(见右图)秦汉两宋明1、宰相制度的废除 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 过程:废中书省,设三司,废宰相,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影响:材料一:“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多有小权的发展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明史纪事本末材料二:明太祖曰:“元氏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 臣,上下蒙蔽故也。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明太祖实录卷 59材料三:1376年,明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

3、废除总揽地方军政大权的行中书省,设 立布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分管地方行政、军政和监察。三司隶属于中央有关 部门,这样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也随之扩大。那时,掌 握实权的丞相胡惟庸骄横跋扈,擅权专恣。1380年,明太祖诛杀胡惟庸同时下令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人教教材思考:结合材料分析明太祖为何不许立丞相?废除丞相后中央权力是如何分配的?洪武十七年(1384年)9月14日至21 日,内外诸司奏事札达 1660件,共3391事, 即朱元璋平均每日要处理奏章207件、411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密勿论思(即君王和臣子密商国事,论证思考)不 可

4、无人”。思考:材料所反映了什么现象,对此朱元璋采取了什么措施?2、内阁的设立 设立的过程: 性质: 评价:它是 强化下的产物,不能制约皇权。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内阁就是变相的 宰相制度吗?明朝的内阁首辅就是变相重设的宰相吗?参见【探究历史】(合作探究)【学思之窗】思考题、军机处的设立1、背景:、三足鼎立。二、议政王的兴 2、目的:起初,根本目的是衰3、时间:。阅读课文第18页,回答问题: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皆以满臣充之。凡军国重务不由阁臣票发者, 皆交议政大臣会议。每朝期,坐中左门外会议,如坐朝仪。雍正中设立军机处, 议政之权遂微,然犹存其名以为满

5、大臣兼衔。乾隆壬子,纯皇帝特旨裁之。清昭梿啸亭杂录卷四议政大臣问题1:清朝立国之初承袭明制,设立内阁,负责处理日常事务,而由满洲贵族组 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很大。议政王大臣会议职权作用如何?问题2:军机处的职能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军机处的设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特点:品级不高;军国大事由 裁决,军机大臣只能 等。注:军机处设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相继撤销,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军机处,盖古者知制诰之职。其制无公署,大小无专官。直庐始设于乾清门外 西偏,继迁于门内,与南书房邻,复于隆宗门西供夜直者食宿。其大臣惟尚书、侍 郎被宠眷尤异者,始得入,然必重以宰辅。其属例用内阁中书舍人。舍人改庶

6、吉士 则不复入,改六曹、御史、给事中,递迁卿寺,至都察院副都御史、内阁学士,入 直如故,惟擢侍郎亦不复入。间有以赀以荫为郎得预者,率大臣子弟为然。而张 公若霭、鄂公容安又以庶子、侍讲入直,蒋公炳、程公焘又以巡抚罢还京入直,皆 奉特旨行,非故事也。先是,雍正七年(1729),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予银 印,印藏内奏事太监处,有事请而用之。后六年,上即位,改名总理处。乾隆三 年(1738 ),王大臣请罢之,诏复名军机处。时大学士为鄂公尔泰、张公廷玉、徐 公本、蒋公廷锡,尚书为海公望。每被旨,各归舍缮拟,明日授所属进之。后大臣 避专擅名,乃令所属具草,视定进呈。自是择所属益精慎,至

7、大位者益众。而上赏 赐亦异于庶僚,纱缎、饼饵、果时赐,岁暮赐鹿肉诸物率以为常,以至上所游幸无 不从。其职掌在恭拟上谕及内外臣工所奏有旨敕议者,各审其可否以闻。又外臣章 奏,各书为副以藏之。人教版必修一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学案(无答案)盖本朝谕旨、诰命,其别有四:凡批内外臣工题本常事谓之旨,颁将军、总督、 巡抚、学政、提督、总兵官、榷税使谓之敕,皆由内阁拟撰以进;凡南、北郊时 享、祝版及祭告山川与大臣死事者祭葬之文,与夫后妃、宗室、王公封册,皆由 翰林院撰拟以进。然惟军机处恭拟上谕为至要。上谕亦有二:巡幸、上陵、经筵、蠲赈,及内臣自侍郎以上, 外臣自总兵知府以上黜陟、调补暨晓谕中外,谓之明

8、发;诰诫臣工,指授方略,查核政事,责问刑罚之不当者,谓之寄信。明发交内阁,以 次交于部科;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或三百里,或四五六百,或至八百里以行。 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内而六部、卿寺暨九 门提督、内务府太监之敬事房,外而十五省,东北至奉天、吉林、黑龙江将军所属, 西南至伊犁、叶尔羌将军办事大臣所属,迄于四裔诸属国,有事无不综汇。且内阁、 翰林院撰拟有弗当,又下军机处审定。故所任最为严密繁巨。清梁章钜枢垣记略卷二十二王昶军机处题名记这则资料说明了军机处哪些特点?材料一:人们都常常说中国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津津乐道的事例极多, 但有一项更伟大的文明,而

9、且已创造出、并行用了两千余年,却为人们所忽视,这 就是在中国所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此制度的创行和存在、发展、完善,是中国古 代政治文明的标志;也应当说,是世界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三、古代中国政 治制度的历史 趋势:君主专制 制度加强三、古代中国政 治制度的历史 趋势:君主专制 制度加强材料二:从公元前 221年秦统一六国开始,到 1840年鸦片战争为止,是中国统一 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此期间,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书本P18页“历史纵横# / 7材料三:有告之者曰:“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专制黑暗政体之历史也。告之曰:“我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

10、,皆封建社会之历史耳,虽至今犹然,一切病痛尽在是矣。钱穆国史大纲引论材料四:“专制政体是既无法律又无规章,由单独一个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 常的性情领导一切。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 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小组讨论】有人认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也有人认为(从政治、经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导致中国落后挨打。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济、文化、民族等方面思考并注意与同时期西方的比较)【探究历史】材料一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

11、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审拟;再不符意,则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皇明大政记材料二 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 皆上窃君上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贾祸。一一神宗实录材料三(明朝)国家并未正式与阁臣以大权,阁臣之弄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此乃“权臣”非大臣。故虽如张居正为明代有数能臣,而不能逃众议。史学家钱穆国史大纲阅读材料,结合课本 17页最后一段:内阁有何权力?与丞相相比,其地位与权力有何不同?【学术争鸣】历史学文摘2010年第1期“中国古代专制说”的争鸣。19世纪末以来,秦至清的帝制时代的

12、中国政体为专制政体、皇帝为专制皇帝的论断影响广泛、流行不衰,并成为大陆中国史理论概括的基本观点 之一。但钱穆、侯旭东等先生认为,此一论断并非科学研究的结果,而是亚里斯多德以来的西方人对东方 的偏见。18世纪时个别西方思想家开始以此来描述中国,19世纪末以后经由日本广为不同立场的中国知识分子所接受,并通过辞书与历史教科书渗透到大众中,罕有质疑者。这一说法实际未经充分的事实论证,不加反思地用它来认识帝制时代中国的统治机制只会妨碍研究的深入。2、相权制约皇权;3、皇权钱穆的依据:1、中国古代有民众参政的民主机制,如察举制、科举制;受到监察制、封驳制的制约;4、民众有权反抗暴君等。【基础检测】第4课明

13、清君主专制的强化。”材料意在1“内阁制度始终没有突破他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即始终没有使明朝实现真正的虚君政治 揭示A 内阁制未改变明朝皇权专制的本质B.内阁官员权力弱小,无法助理国政C.明朝皇帝与内阁间的矛盾日益激化D.内阁内部争权夺利,无法发挥效用2自秦以后,君权逐步加强曾有一些大臣说:“昭代本无相名,吾侪止供票拟。上委之圣哉,下委之 六部”。这些大臣应是A. 秦代的三公B.唐代的三省长官C.明代的内阁大学士D.清代的军机大臣3“ (军机处)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依,不予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军机处执行政务时都不公开B 军机处成为了处理朝政的中枢C 军

14、机处执掌全国的财政大权D 军机处可以决断一切行政事务4“(本朝)惟军机处恭拟上谕为至要。诰诫臣工,指授方略,查核政事,责问刑罚之不当者,谓之寄 信。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或三百里,或四五六百,或至八百里以行。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定 议,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这主要说明清代军机处A.由满汉高级官员组成C.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B. 是制约君权的重要机构D.有权裁决国家军政大事5. 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A.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的改革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C. 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D .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6.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写道:“作为集权主义者,尤其是那些倾向于专制和独裁的雄略之主,乎没有一个人会认为前朝的覆亡乃是因为过度的集权。他们只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因此,他们吸取的教训,也只能是专制、专制、再专制,集权、集权、再集权。”汉武帝、宋太祖、明成祖采取的相似措施是A.沿用秦朝以来的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B.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分割削弱相权C.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加强专制皇权D.通过刺史制和行省制,加强官僚队伍建设7. 列举秦朝、唐朝、北宋、明朝、清朝君权与相权关系的有关史实,揭示其历史演变的总体趋势,并指出 其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