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英语现行教材的一点看法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798950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对英语现行教材的一点看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对英语现行教材的一点看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对英语现行教材的一点看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对英语现行教材的一点看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对英语现行教材的一点看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对英语现行教材的一点看法 我认为本教材在词汇、语法、听、说、读、写各方面的编写都严格遵循国家普通初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精神,适应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对英语人才培养的需要,体现初中阶段教育的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同时体现新课标理念,具有众多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和每一位教师一样,对本教材使用我经历了一个从激动、恐惧、疑惑、适应到反思的过程,以下是我在目前教学过程中对外研版初中英语教材的一些体会、认识及看法。首先谈一下自己的体会;一、个人体会1、激动由人教版转换为外研版表明我市英语水平又一次提升,教材改革带动课堂等一系列改革的大潮即将到来,作为一个英语教师,心情无比的激动

2、。2、恐惧人教版使用已经很多年了,教师在教辅资料、教材使用等方面积累一定的经验。当转换新教材时,不知如何下手,每个模块太多的单词,学生四会太难,老师只有在不断机械的重复中加强学生的记忆,效率低,收效小,每次考试过后更是失望,有50%的学生不及格。3、疑惑我不断地重复问自己,这本教材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我们的问题出现在哪里?我彷徨,我在寻求出路。4、适应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走出去学习研讨,掌握了本教材的特点,发现了它的规律,结合学生的实际,灵活运用教材,学生学得轻松了,老师也教得开心了,教学效果也大大提高了。4反思我一直在思索,为什么小学升入初中时,学生学得如此轻松,主要是初一上册教材单词大部分

3、在小学阶段学过,学生学习时等于复习。初一升入初二,很多学生不适应,主要是初一升初二时跨度大,词汇多,多音节词也多,学生学习思维不能随着教材的转换而同时改变,部分怕困难的学生、基础薄弱的学生,采取自暴自弃的态度,致使一批学生掉队。我想教材是否能够做一些调整,适当增加一些词汇,减轻初二学生学习的压力,同时在初一阶段过好音标关,让学生会自己拼读单词,拥有自学的能力。同时教师教学方式也要做相应的调整。首先要加强学生情商方面的教育,多鼓励、表扬,多给予支持,也要使学生坚定不怕困难的信心。同时课堂上更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课堂设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面谈教材的看法;教材分析1 、加强

4、词汇学习的群记意识,体现词汇掌握的思维过程 掌握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这套教材突出的特点之一便是注重词汇的学习。在听、说、读、写的每个技能训练之前都把将要学习的生词以不同的方式列举出来,或与图片相结合,或者是以意群的方式归纳出来。纵观各模块或各项目中生词学习活动的安排,发现这些活动都是由识别、理解、运用等由易到难组成,使学生有感性认识,接着是采用提问及搭配的方式使单词在句子层面体现出来,最后是在学生与教师的共同交流中创造出新的、含有这些生词的篇章,从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地使用过程中提高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完全符合学生学习与掌握生词的规律。2、采用新的语法呈现方式,提高语法学习兴趣 本教材采用发现

5、式语法学习法每个模块Unit 3 都是本模块的语法运用,首先由Language practice 呈现,让学生在感悟中掌握语法规律,为了巩固语法运用,练习形式多样化,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和巩固。3、 阅读题材丰富,重视阅读技能的培养 教材中的阅读文章题材丰富,时代特征明显,与学生生活贴近,使学生愿意学,实用价值高、知识点含量足。4、 “任务型学习特点突出 在每个Module的题目下都会出现一个Task,为本模块的核心任务,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任务实现方式及途径。教材的设计为教师开展“任务型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方向。5、 听、说、读、写有机结合 教材每个模块设计有规律,Unit1为听说课,Unit 2为

6、阅读课,Unit 3为语法、写作运用课。教材编排有理有据,符合普通初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我认为教材的不足与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老师及同学们的反馈,我也发现了几处不足:(一) 词汇表标注的音标是英语国际音标第十五版,作为学旧版音标的老师来说,有些单词发音很不习惯。(二) 新版教材中生僻词汇略显多了些。例如,有些单词词汇表中根本没有出现,本来词汇已经够多了,是否考虑尽量用越过的词汇代替,以便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尤其是初三下册Module 8 Unit 2,教材本来提供一个纽约城市的介绍,是学生有兴趣的话题,但是由于有太多的词汇(地名、人名30个),中下层的学生根本理解不了,很多老师采取回避Unit 2态度,有的囫囵吞枣过一遍,有的甚至不讲,只过一下四会词汇,这样浪费一篇生动的阅读教材。(三) Workbook中的练习虽然形式多样,但实用性不够强。 新教材在今后再版时能否考虑以下建议:(一)教材是否增加一些经典电影对白或经典文章,提供背诵材料。(二)增加更多的文化背景知识介绍,更充分完善教师用书,满足拓展性的要求。(三)在教师用书写作部分中能否增加写作范例,供教师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