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Ⅰ主观题专项突破——下定义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795184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文阅读Ⅰ主观题专项突破——下定义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现代文阅读Ⅰ主观题专项突破——下定义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现代文阅读Ⅰ主观题专项突破——下定义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现代文阅读Ⅰ主观题专项突破——下定义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现代文阅读Ⅰ主观题专项突破——下定义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文阅读Ⅰ主观题专项突破——下定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文阅读Ⅰ主观题专项突破——下定义(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磁闻读I专軟 下赵本课学习目标1. 了解下定义的概念;2. 认识下定义的句子组成形式;3. 如何抓住被定义概念的本质特征;(难点)4. 高考真题感悟体会,各地最新试题开阔视野;5. 规范答题,踩准得分点。【题目概说】下定义的考查,在高考题目中并不是新题,早在 1993年高考 题中就出现过。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I卷(山东卷) 在现代文阅读I中再次出现下定义主观阅读题。题目形式的所创新,不再是语 言文字运用中单题形式,而是融入到现代文阅读理解中,内容加深,难度加大。 2021届高考,下定义是备考复习点之一。一、什么是下定义?下定义是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

2、括的说明方法。下定义是 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下定义,重点抓住两点:既是对相关内容的高度概括,又要符合格式上的要求。在内容上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形式上要把被定义的概念放在一个大的概念 (属概念)中,再加上对其本质特征进行描述的限制,即:被定义的概念对其本质特征进行描述大概念(属概念)。其格式多为:“XXX (种概念)是XXX的XXX (属概念)”XXX的XXX (属概念)叫XXX (种概念)如:“无理数(一种概念)是(判断词)无限而不循环(本质特征)的小数(属 概念)”;或;“无限而不循环的(本质特征)小数(属概念)叫无理数(种概念)”二、下定义结构形式1. 多釆用判断单句的形式。 第一种形

3、式:A是B 第二种形式: B叫AA种概念,也就是被定义概念 种概念的本质特征,也称“种差”B属概念简单点说,下定义也就是两点,找“种属”,找“种差”。例如:【经典试题1】(1993年高考题)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给“创造性思维”下定义。创造思考教学以培养创造性思维为目标。创造性思维具有以下特点:创造性思维 的结果 对于思考者或者文化而言,具有新颖性和价值;创造性思维是非传统的,具 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的任务是将原来模糊的,不明确的问 题清楚地勾划出来,或提出某种方案加以解决。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答案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新颖而具有价值的、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 坚持性而且能

4、清楚地勾划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句子结构分析:创造性思维(A种概念)是一种新颖而具有价值的、非 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而且能清楚地勾划和解决问题( 种概念的本质特征)的思维活动(B属概念)。【解析】本题已给出了定义形态。故此步骤可省去,剩下的就是准确筛选出创造 性思维的三个特点。从第一个分句中筛选出“具有新颖性和价值”,从第二分句中筛选出关键信息“非 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从第三个分句中筛选出“清楚地勾划出来,或 提出某种方案加以解决”,然后把这些信息用填定语的方式填入横线处,最后再稍微 润色即可。2. 单句形式之外的形式表达有的时候,因为被定义概念的本质特征内容过多,句子过

5、长,这时候可以采用另 一和表达形式。先用一个简单的单句(判断句)表达,再来陈述其本质特征。【经典试题2】(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I卷(山东卷)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地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具有时空结合的特征,以自然和人 文地理现象的产生、形成及其演化的过程为研究对象,探寻这些现象产生、形成及 其演化背后的原因和规律。【解析】句是简单判断句;句陈述其本质特征。【最新试题3】(江苏、福建、广东、河北、辽宁、湖北、湖南、重庆等八省市 2021届高三新高考统一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书院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答案示

6、例】书院是我国古代由富商、学者自行筹款建立的具有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功能并形成独特精神的民间教育机构。以上是单句表达,也可以采用单句形式之外的形式表达。书院是我国古代民间独特的教育机构,由富商、学者自行筹款建立,具有人才培 养、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功能,并形成独特精神。3. 注意定语先后逻辑顺序表明被定义概念的本质特征,可以作为多个定语,来修饰属概念。作为定语成分 糅和于句子主干中,注意先后逻辑顺序。数量“一种”多放到前面。原则、核心、 时限、范围、目标放到前面。涉及对象、任务、特征特点、方式方法、结果、效果 放到之后。【最新试题4】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美育”下一个简要定义。(5分)

7、【答案示例】美育是一种以情感教育为核心,以生动形象陶冶人的性灵,怡情 养性,使人具备把握客观世界的美的能力,进而形塑一个高尚纯洁的人格的,具有感 通性与情感性、具象性与实践性、和谐性与整体性的教育形态。【解析】判断句式丄分;属概念教育形态”丄分;核心、方式方法、特点各丄分。本题考 查下定义的能力。三、“下定义”必须抓住被定义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下定义最难的地方,就是找准、找全被定义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基于所 读材料给指定概念下定义,此类题型的解答,首先要在所读的非连续性文本中快捷、 准确地界定答题的有效区间;然后从相关有效区间(段或句等)中筛选、提取与被定 义概念有关的信息点,然后

8、加以整合,按照定义的规范格式表述。【经典试题5】(2003年高考题)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遗传”下定义。遗传是一种生物自身繁殖过程。这种繁殖将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 径和方式进行。在这一过程中,生物将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 这种繁殖过 过程所产生的结果是与亲代相似的复本。答案示例H (A_种概念)是指生物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二发育途径 和方式,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产生与亲代相似的复本的一种自身繁殖过 S (B属概念)。或:生物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产生 与亲代相似的复本的一种自身繁殖过程叫做遗传。【解析】仔细阅读材料后,不难发

9、现“繁殖过程”是“遗传”的属概念,这样第 句成为整合后全句的框架,其它三句是它的修饰限制成分,即“生物的一种自 身繁殖过程叫做遗传。或遗传是生物的一种自身繁殖过程。分析所给材料,不难看出第句的主要信息是“自身繁殖”,第句的主要信 息是“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第句的主要信息是“摄取环境中 的物质建造自身”,第句的主要信息是“产生与亲代相似的复本”,这三句话的主 要信息构成“自身繁殖过程”的修饰限制成分。提取或筛选语句主要信息,要抓住句子所表达的主要内容,而要做到这一点,除 了对句子本身内容的把握以外,还特别要关照其他语句的内容。例如第句,其中“这 种繁殖过程”与第句话比照是重复信

10、息,因为第句已经说了 “遗传是一种生物自 身繁殖过程”,一个信息在一个句子一般不重复出现,所以应将其汰除,才好组合成 信息完整而又简洁的句子。其他句子提取信息要点的情况与此基本相同。在本题中, 只需要将“种差”即、句的主要信息合理插入到第句的属概念前即可。所谓“合理”,就是要做到合理排序、句意不变、语句通畅等。本题、 句分别就“自身繁殖”的方式、任务、结果来说明的,因此符合事物本身的内在联系 和发展过程,不需颠倒。但要注意,并非所有的全部如此,必要时要调整语序。【经典试题6】(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I卷(山东卷)(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11、完成5题。材料_: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 际产生在战国后期。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 地理现象的追潮,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 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 利用己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同样,成书于公元6 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 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

12、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 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 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 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 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 门专门学问一一沿革地理。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有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她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 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

13、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 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 于此。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就研究内容而 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她名和水道的变迁,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就研究的性质而 言,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 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由于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地理学在在 中国的传播很迟,加上我国缺乏全面系统的科学基础,中国沿革地理虽然平已成为专门学问,却 一直未形成新的学料。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

14、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中国到20世纪初叶才 逐渐具备这一条件。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3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由顾颉刚等发 起的学术团体禹贡学会及其主办的禹贡半月刊,起初仍以研究和发展沿革地理为宗旨ol935 年,禹贡开始以The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弗国历史地理)作为刊物的英语名称,这 说明禹贡学会的学者们已经受到现代地理学的影响,产生了将传统的沿革地理向现代的历史地理 学转化的愿望。新中国成立后,对学科发展满怀热情的学者及时指出了沿革地理的局限性,一些 大学的历史系以历史地理学取代了沿革地理。到上

15、个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机 构和专业人员已经粗具规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 考证的传统,克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引入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不断开拓 新的学科分支,扩大研究领域,在历史地图编绘、行政区划史、人口史、区城文化地理、环境变 迁、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和整理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有的已居国际领先地位。中国历史地理学 的研究在整体上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标志着这门具有悠久传统的学科迎来了一个向现代化全面迈 进的新阶段。(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材料二:历史地理学在以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的庞大家族中,具有独特性,即空间过程和时间过 程相结合。英国近代地理学创建人麦金德,主张地理学者应当尝试重建过去的地理,如果不是这 样,地理学就只是当代现象的描述,只有加上时间的尺度,才能考察变化的过程,并显示出今日 的地理只不过是一系列阶段的最新一个阶段。历史地理学把空间和时间结合起来的特征,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意味着对地理事物和 地理现象的空间关系的研究,要从产生、形成、演变的过程来探寻其规律,这是近现代科学的重 要特征。而地理环境的演变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过程,如长江三峡、黄土高原、长江三角洲 等地貌的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