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凡事都是在意的人自寻烦恼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8746185 上传时间:2024-02-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载----凡事都是在意的人自寻烦恼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转载----凡事都是在意的人自寻烦恼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转载----凡事都是在意的人自寻烦恼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转载----凡事都是在意的人自寻烦恼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转载----凡事都是在意的人自寻烦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载----凡事都是在意的人自寻烦恼(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凡事都在意的人是自寻烦恼人生有时真的需要一种“无心插柳”的心。你越是不在意,越是会无心插柳柳成荫。学会不在意,会让心境变得开阔和大度,从而洋溢出一种心灵的自在。不在意的人,应该是能上能下,能屈能伸,能高能低,充满弹性灵活的人,也是活得潇洒的人。 不在意,就是不会把不该当回事的事情“当回事”。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为一些原本应该早已忘记的微不足道的小事所干扰而失去快乐。其实,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有短短的几十年,然而这些无聊的琐事却浪费了我们许多美好的时光。 一件事,想开了是天堂,想不开就是地狱。要想让心不累,就要学会想开。在生活中,有些时候我们总是太在意身边的琐事,把不该看重的东西看得太重,因小失

2、大,得不偿失。 比如,有一些人,别人无心的话,就能让他苦苦琢磨好几天,别人不经意间的伤害,更是让他心绪难平。遇事想不开,喜欢耿耿于怀,对所有的人都心怀戒备,而且对身边的事物极其敏感,容易夸大事实真相,这种人极容易陷入无端的猜忌中,习惯用狭隘、幼稚的思维去看待问题,其实是在为自己营造狭隘的心灵监狱,这就是心太累的症结所在。 他们不仅自己活得累,也为身边很多人带去了烦恼。事情是否真如想象中痛苦繁琐,完全取决于我们个人的看待方式。所谓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看待问题的方式,来消除心灵的烦恼和疲惫,这就需要我们学会不在意,学会不再把经历的烦恼看得太重。 要知道,当你习惯了这种过

3、于在意的个性,天长日久,心就会越来越累。其实,这一点古人早已有了鲜明的认识,几千年前,著名的雅典的政治家伯里克利斯就发出过这样的警告:“大家要小心了,我们已经将太多的时间浪费在无谓的小事中了!”后来,法国一位作者更是提出这样的观点:“我们何必为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而耿耿于怀那,我们活着的年头太短暂,不要再为那些琐事做无谓的纠缠了。”可见太过在意,只会影响我们快乐的心境,让我们的生活失去活力。很明显,这是一种不明智的行为。 不在意,就是不会把不该当回事的事情“当回事”,不胡思乱想,不无端猜忌,不钻牛角尖,不把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放在心上,不太看重荣辱得失;不因为一点点挫折就大喊大叫,以致身心受损。不

4、在不明白真相的事情面前多疑敏感,歪曲事情的原意;更不会在不了解的事情上夸大其词,胡编乱造;不会没有任何依据地将自己的爱人打入“背叛者”的行列而咄咄逼人;不会像林黛玉那样一看到贾宝玉与别的女人搭讪就多愁善感,对影垂泪。 你越是不在意,越是会无心插柳柳成荫。 小木匠有两个师兄,师兄们每天都在很认真地学习,从来不在意身边的事。小木匠却不同,总是很在意别人的眼光,很想引起大家的注意。小木匠浇了花,就会去师兄们那里炫耀一番;小木匠打扫了房间,也会去师兄们那里显摆一下;小木匠这样做,就是为了引起师兄们的注意,让他们夸自己一番,可师兄们却总是不理他。 这天,小木匠戴了一顶新帽子,是师父给他的。小木匠去对大师

5、兄说:“大师兄,你看,我今天看上去是不是和以前不一样啊?”大师兄正在锯木头,没有理小木匠。小木匠上前去拉着大师兄的手说:“大师兄,你看一眼啊!”大师兄就看了小木匠一眼,说:“没什么不一样!” 小木匠不高兴了。小木匠就去找二师兄。小木匠说:“二师兄,你看,我今天看上去是不是和以前不一样啊?”二师兄正在量桌子,也没有理小木匠。小木匠就上前去坐在二师兄的桌子上,说:“二师兄,你就看一眼嘛!”二师兄这才看了小木匠一眼,说:“没什么不一样!” 小木匠气呼呼地跑了。小木匠越想越生气,自己本来想引起两个师兄的注意,得到他们的夸赞,可是他们居然都懒得多看自己一眼,这新帽子简直就是白戴了。 小木匠去了师父那里。

6、小木匠哭丧着脸说:“师父,我很难过。”师父问:“你怎么了?”小木匠说:“我戴了您送我的新帽子,可两个师兄根本就没注意到!” 师父说:“你就为这事生气呀!他们都在忙自己的事情,哪里有时间注意你的新帽子呢!一个人,不要太在意一些事情,把自己看得很重要,结果就只能让你越来越累,越来越失望!” 小木匠恍然大悟,不再生气了。 从此,小木匠也像师兄们一样认认真真地做事,不再在意别人的看法,不再看重自己,不再哗众取宠。许多年过后,小木匠成了有名的工程师。而这,是小木匠从来都没有在意过的,居然意外地得到了。 成了大工程师的小木匠,在他工作的木台上写着:一个在意自己的人,成功往往不在意他;一个不在意自己的人,成

7、功往往很在意他。 人生有时真的需要一种“无心插柳”的心。你越是不在意,越是会无心插柳柳成荫。学会不在意,会让心境变得开阔和大度,从而洋溢出一种心灵的自在。不在意的人,应该是能上能下,能屈能伸,能高能低,充满弹性灵活的人,也是活得潇洒的人。如果能放下在意的心,我们的身心就会获得自由,获得洒脱无羁。“不在意并不是消极厌世,也不是无所事事,而是在人生的路途中多了一份闲闲而过的心境。倘能如此,你自然就会摆脱心太累的困境。 学会不在意,“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学会不在意,“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是一种不为外物所动的慧心。不在意别人对自己是非评说,有自己的目标,有自己的立场和“主心骨”。如

8、果一味地活在别人的评价中,一味地在意别人的品头论足,那我们就会裹足不前。 “宠辱不惊”是不在意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具有这种达观心境的人,便具备了洞明世事的眼光。其实,人生只是个过程,不在意目的地,而在于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人生最重要的不是结局是否圆满成功,而是自己能否愉快自由地感受这个过程。能达到主观的不在意,这是一种大智慧,也是享受人生过程的主导思想,当你真的能在诸事面前进退适度,得失平衡,也就学会了真正的 “不在意”。 学会不在意,需要我们有“底气”,有“功夫”。一是要有明察秋毫的眼光,二是要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三是要能平衡外界事物的变化。只有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对自己、对别人、对事情

9、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在不在意中,采取顺其自然,不动声色的办法,在无为中获得有为的效果。 在人的一生中,往往都是逆境多于顺境。人生本来就充满了等待和奋斗的艰辛,如果你总是太在意功名利欲,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太在意别人的评价,太在意周围环境对你的影响,你就一定活得很不自在,活得很累。 学会不在意,绝不是随波逐流。学会不在意,是学会在关键的时刻,让心抽身而退,不被痛苦所扰。韬光养晦,卧薪尝胆,一旦时机成熟,就要迎头而上,抓住机遇,使出自己的“杀手锏”,速战速决,不留痕迹。 学会不在意,其实也是另一种在意。“不在意”意在避开锋芒,避免鸡蛋碰石头,是为下一站的成功储备力量。回首历史,很多做出大事的人们,都会在“在意”中学会“不在意”,以这样的智慧在人生中胜出的。 不在意,体现的是一种修养,一种心灵的博大,一种人生的大智慧。那些凡事都在意的人,其实是在自寻烦恼;而不在意,乃是不争之争,无为之为,大智若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