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移架安全技术措施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739394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采工作面移架安全技术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综采工作面移架安全技术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综采工作面移架安全技术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综采工作面移架安全技术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综采工作面移架安全技术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采工作面移架安全技术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采工作面移架安全技术措施(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0205 工作面移架安全技术措施由于 30205 工作面处于周期来压和两顺槽压力大的实际现状,现处于停产整顿期 间,周期来压对工作面施工人员的安全会构成很大的威胁,因此根据山阴县煤管局相关 批复,30205 工作面移架期限为 10天,总推进度 40米,为保证施工安全,特编制本安 全技术措施。成立移架领导带班小组(详见附表)第一章 概 况一、工作面位置:30205 回采工作面井下位于3煤回风巷东侧,东部以相邻矿井芍药花煤矿为界,地 面位于本矿工业广场东南;回采工作面对应地面有翠微高压线电杆,出矿公路,需提前 采取措施。工作面推进长度为 838 米,切眼倾斜长180 米,采区内标高为 1390

2、米1420 米之间,相对地面标高为+1621.3米+1561米之间。井上下对照:地面标高平均为+1530m,地势较平坦,地表无大的河流。30205工作 面西为本矿工业广场。附:1-1-1 工作面平面图二、井田内各可采煤层顶板条件类型根据钻孔揭露3-2号煤层的直接顶板为砂岩、砂质泥岩夹薄煤层。顶板类型属I类。来压比较稳 定,随煤层回柱垮落,基本填满采空区。2009年12月,该矿采取3-2、4-1号煤层顶底板 委托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进行了岩性力学性质试验,另外,2006年补勘工作 在补2号孔对3-2、 4-1、 6号煤层顶板进行了岩石物理力学试验,试验结果为:3-2号煤层砂岩顶板抗压强度

3、25.164.8MPa,平均49.2MPa,抗拉强度2.84.0MPa, 平均3.3MPa。砂质泥岩底板抗压强度36.040.0MPa,平均38.4MPa,抗拉强度1.6 2.0MPa,平均 1.8MPa。第二章 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第一节 采煤工艺一、采煤方法选择30205 工作面采用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一次采全高,顶板处理为全部垮落法。二、生产工艺流程1. 割煤f追机移架f推溜f清理f返刀f进行下一循环2. 附:2-2-1 端部进刀示意图三、回采工艺参数1、采高30205工作面为综采工作面。设计采高为2.1m。采用MG300/701-WD双滚筒煤机破煤, 自动装煤,循环进度0.6m。2、回采

4、工艺过程 现以煤机从机头通刀开始运行为例说明采煤工艺流程:(1)煤机割通机头返刀到机尾,从机尾向机头割煤,右滚筒割顶煤,左滚筒扫底 煤,采煤机向上割透端头煤壁后,自下而上推移刮板输送机,使刮板输送机弯曲段为 15m 后,将两个滚筒上下位置调换,向下进刀,通过15m弯曲段至25m处,使得采煤机达到 正常截割深度(即0. 6m)。按要求推移刮板输送机至平直状态。支架工在滞后煤机滚筒 46架处开始移架;(2)煤机割通机头后,煤机右滚筒降下扫底煤,向机尾返刀走空刀,在依次从机 尾方向推溜至机头。(3)煤机右滚筒升起割顶煤,左滚筒降下割底煤,向机头方向割煤;调整左右滚 筒位置,割通机头后返刀;煤机左滚筒

5、割顶煤,右滚筒割底煤,向机头方向割煤,同时 滞后煤机左滚筒46架移架;拉好前、后溜机尾。重复机尾向机头工艺过程。3、工艺要求(1)割煤 割煤采用MG300/701-WD型电牵引采煤机双滚筒采煤机,并自行装煤。 采用端头斜切进刀方式,单向割煤,往返一次割一刀。煤机在工作面端头斜切进刀,回 采时沿 3-2#煤底板回采,顶、底板要割平,严禁出现台阶,煤壁要齐直,严禁出现割底 板、留底煤、留伞檐超过 300mm 等现象,如因掘进时巷道留底煤或破底板时,要根据现 场实际情况,使留底煤或破底板现象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工作面采高控制在 2.10.2m。(2)移架 工作面移架必须配备专职人员,由技术熟练的工人操

6、作,在割煤时滞 后煤机后滚筒 4-6 架进行移架,采取分组追机移架及时支护顶板的方式。当顶板破碎或 片帮时,能移超前架的提前移超前架,不能移超前架的必须及时打出支架护帮扳,并在煤 机前滚筒割煤后,追机带压擦顶移架,必要时停机移架。支架要移成直线,移架步距为 0.6m。支架要移到位,接顶要严实有力。(3)推溜 在煤机返空刀到机尾后,开始推前溜,并依次按顺序推溜,严禁由两头 向中部或由中部向两头推溜,一律在溜子运行中推溜 ,轨道顺槽端头斜切进刀段外严禁 紧随煤机推溜或停溜时推溜。(4)清理 工作面溜子推过之后,要将支架底座前方、架间、电缆槽的浮煤清理 干净。第二节 工作面顶板管理工作面安装ZY60

7、00/14/33型掩护式支架117架,ZYG6000/14/33型掩护式过渡液压支 架6架,对顶板实行全支护垮落法控制。最小控顶距4010m,最大控顶距4610m。(一) 顶板支护方式 采用追机移架的方式对顶板进行及时支护。在采煤机割煤后,先移支架,再移输送机, 即割煤移架移运输机;采用带压擦顶移架的方式移架,正常移架要滞后采煤机后 滚筒35架,不得超过5架。顶板破碎时要紧跟前滚筒移架或人工操作超前移架,即 当发现片帮煤严重时,不等采煤机割煤,就进行移架,然后再进行其他操作,工艺为 移架割煤移运输机。移架步距为 600mm。支护要求如下:1. 工作面应达到动态的质量标准化要求,确保:“三直、二

8、平、一净、二畅通”的质量 要求。2. 加强支架的支护强度,确保支护质量,支架初撑力不得小于 24MPa。3. 采煤机割煤后,要及时移架,移架与采煤机后滚筒的距离一般不超过 5 架,防止长 时间空顶。4. 工作面出现冒顶时,要及时用木料接顶,并升实支架。5. 工作面支架严禁歪斜和咬架、挤架;否则,要及时调整。6. 转载机尾距切顶线距离严格控制在 1000mm 以上。(二)特殊时期的顶板控制1. 来压及停采前的顶板控制(1)工作面基本顶初次来压前必须编制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2)工作面基本顶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期间,应加强来压的预测预报。(3)工作面支架初撑力不低于24MPa,轨道巷、运输巷所有单体

9、支柱不低于12MPa; 特别注意工作面中部、两端头支架的初撑力及支架状态,确保整体支护强度,预防冒 顶。(4)加强上、下端头顶板控制,打好双排关门柱,柱距为0.5m,排距1.2m,并栓齐 防倒绳和防倒拉杆。(5)工作面停采时要编制停采措施,加强顶板控制。2. 过断层及顶板破碎时的顶板控制根据地质资料分析,本工作面共揭露大小断层 1 处,必须加强过断层回采时的顶板控 制工作,要控制好采高,断层处的支架要确保达到初撑力(不小于24MPa),届时必须 编写有针对性补充措施。当工作面局部地段片帮超过0.6m时,可超前采煤机移架,及 时支护顶板;在顶板破碎的地段,为了有效的防止顶板冒落、控制煤壁片帮,要

10、带压 移架。具体参数详见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第三节 运输顺槽、回风顺槽及上下端头管理一、工作面回风顺槽、运输顺槽的顶板管理(一)支护要求:工作面回风顺槽、运输顺槽的超前支护均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1.2m铰接顶梁支 护,支护距离不少于 21m。超前支护以外的巷道出现煤壁片帮时应及时打点柱支护,顶板破碎时扶棚铺网支护。 (二)支护材料及支柱密度:1. 回风顺槽使用三排3.5m单体单体液压支柱与1.2m铰接梁配套支护,柱距1.2m,排 距上帮1.1m,人行道1.6m,排距下帮1.0m。2. 运输顺槽使用两排3.5m单体单体液压支柱与1.2m铰接梁配套支护,柱距1.2m,排 距距上帮为1.0m,距下帮

11、一排单体支柱为0.5m,人行道为1.7m。型号DZ35-25/100DZ28-25/100最咼咼度/m3.52.8最低高度/mm27002000额定工作阻力/KN2502503. 支护质量标准:(1) 两巷单体液压支柱要打成一条直线,其偏差不得超过 100mm。采用防倒绳或防 倒杆,以防伤人。(2) 支柱应支到实底上,并做到迎山有力(迎山角度为 2左右),支柱初撑力不小于 90KN。(3) 铰接顶梁之间要用水平楔连好,并保持平直,顶梁上方起伏不平处用木料接实顶 板。所有单体液压支柱三用阀方向一致,朝向采空区。(4) 两巷的高度不得低于1.8m,行人道宽度不得小于1.0m,单体支柱活柱行程不得小

12、 于 200mm。(5) 两巷单体支柱腿体深入底板超过100mm时必须穿铁鞋。6)超前支护范围内严禁堆放闲置设备及杂物。附:3-3-1 两端头支护平面示意图二、工作面端头及安全出口的管理 1正常工作面生产期间两端头支护形式上下端头采用4.2m长的口形钢梁与单体支柱配合走向支设一梁三柱维护端头顶板, 钢梁与正巷超前支护支架间隙不大于0.5m,钢梁间距不得大于300mm,对间距不得大于 800mm,上、下端头应在切顶排的顶梁末端处支设一排密集支柱,柱距不大于0.5m。 2与其它工序之间的间接关系端头支护的前移、支设应在端头支架移架完成并达到初撑力后方可进行。 运输巷转载机机尾到切顶排之间采取单体支

13、柱与铰接梁配合支护,排头架与第一排切 顶支柱间距不得大于 0.5 米,上下端头老塘的悬顶面积超过 5 米需退锚杆锚索使直接 顶垮落,如工作面压力过大无法退锚悬顶面积超过5m时需爆破强制放顶。将成功退下 的锚杆、托盘回收二次利用。三、支护材料的使用数量和存放管理1. 工作面回风巷超前支护21m,共3 排,每排18 根,需要54根单体支柱,54根1.2m 铰接梁,端头支护需10根单体支柱,2根1.2m铰接梁,两根n形钢。合计需要64根单 体支柱,54根1.2m铰接梁,2根n形钢。2. 工作面运输巷超前支护 21m,38 组计 38 棵单体支柱,38 根 1.2m 铰接梁;端头支 护需要11棵单体支

14、柱,6根1.2m铰接梁2根n形钢。合计需要49根单体支柱,44根 1.2m铰接梁,2根n形钢。(1)支柱、顶梁要建账统一管理,现场牌板与实物相符。(2)支柱、顶梁码放整齐,损坏的柱、梁不得使用,及时更换上井。(3)按工作面正常使用量的10%准备备用支护材料,支护材料存放于回风巷距工作面50-80m 位置靠帮码放整齐,有 1.0m 以上的行人道和运输道路,专人负责并挂好标志牌。四、两顺槽超前支护两顺槽端口各打设两排超前支护单体,超前支护距离为21m。单体的间距为1.2m, 排距到两帮为1.0米,机头机尾各采用两排4.2mn形梁采用迈步方式支护。要求单体必 须牢靠且成一条直线,打好的单体要上好保险

15、绳,挂在手把处防止倒柱伤人。三向阀一 律和巷道方向一致,卸液口向外。在单体的柱帽处用 10#铁丝双股绑扎牢固与顶部的金 属网联好。所有铰接顶梁必须用 10#铁丝双股绑扎牢固与顶部的锚网梁联好。两道超前 50m范围内严禁存放备用材料配件或设备。(根据两顺槽的矿压显现情况,及时对超前支 护形式进行修改补充)。超前支护采用人工回柱,严禁提前回柱。并严格执行三人工作 制度(两人工作、一人监护)。回柱时要观察好顶板、煤帮和周围安全情况,发现有片 帮和鳞皮及时处理,加防护网。运输顺槽采用DWT 3500型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长度1200mm铰接顶梁,沿工作面方 向平行布置,一梁一柱,支柱初撑力2 90KN。铰接顶梁销子、防倒绳要安装齐全牢固。 顶板来压或破碎时要加长加密支护。人行道高度不低于1.8m,行人宽度不小于0.7m 运输巷右帮的超前支护距转载机右侧相距0.2m,运输巷左帮的超前支护距运输巷左帮 0.7m。若破碎机处顶板破碎时,必须使用4m长n梁和单体及4m半圆木架设抬棚进行支 护,一梁三柱,保证破碎机处作业人员安全。轨道巷超前支护采用 DWT3500 型单体液压支柱,配合 1200mm 铰接顶梁,一梁一 柱,沿工作面平行布置,轨道巷左帮的超前支护、轨道巷右帮的分别距两帮为1米。五、工作面端头支护控制措施1. 工作面上下端头各采用3台过渡支架,其滞后工作面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