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锦集十篇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873830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活动教案锦集十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科学活动教案锦集十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科学活动教案锦集十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科学活动教案锦集十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科学活动教案锦集十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活动教案锦集十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活动教案锦集十篇(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学活动教案锦集十篇科学活动教案 篇1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了解海豚的外形特征。2、了解海豚的本领并进行相关的讨论,发展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海豚纸偶、视频短片海豚、海豚表演图片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师:你们去过海洋公园吗?最喜欢海洋公园里什么动物?2、出示海豚纸偶并与纸偶进行对话,老师:今天,老师请来一只海洋动物。老师:请问你住在哪里?海豚:我原本住在海洋里,后来人们把我和我的同伴们带到海洋公园里来,为小朋友表演节目。老师:你们会表演什么呢?海豚:我们会表演很多节目,跳

2、高、顶球都难不住我们。3,播放视频,观看海豚表演片段。4、师生讨论海豚的本领,如会跳出水面用头顶球、会用鳍做出挥手动作、会发出类似唱歌的声音、能帮人做事情等。活动反思本次活动的目标幼儿基本达到,幼儿能清楚的说出海豚的本领,播放视频幼儿兴致很高,只是漏了一环节,观看图片后没有描述海豚的外形特征。整个活动过程有些单一,最后结束部分,可以引导幼儿想象自己是一只海豚,模仿海豚在水中游,听指令模仿海豚跳圈向上跳,根据指示做动作。科学活动教案 篇2活动目标1、通过实验和动手活动,使幼儿感知土壤里有水、空气、腐烂物等成分和与植物的关系。2、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及动手操作能力。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

3、大胆探究和实验。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活动准备三盆土(粘土、壤土、砂土)、挖土的铲子、卫生纸、可以种植的菜秧、一小盆水、三只盘子、四个纸杯(其中三个杯子杯底扎些小孔,一个杯子装水)、一只量杯。活动过程1、幼儿提前两天到种植园,拔出几棵青菜和小草。看一看,植物能不能离开土?观察前几天拔出的青菜和小草。(1)青菜和小草都干枯了。(2)因为它们的根离开了泥土,离开土壤就会干枯。2、探究的问题:土壤中有什么?用小铲子挖泥土。(1)土壤里有树根,还有烂了的树叶。(2)土壤里有死虫子。(3)土壤里有蚯蚓、蚂蚁。3、轻轻捏捏卫生纸包的泥土。(1)纸湿了。(2)泥土

4、里有水分。4、把泥土放入有水的杯子中。(1)有气泡。(2)泥土中有空气。5、说一说,植物为什么会在土壤里生长?(1)植物在土壤里生长,是因为土壤里有肥料。(2)因为土壤中有水分和空气。6、比一比,三种土壤(粘土、砂土、壤土)有什么不同?将三杯土放在三只盘子上,用量杯分别向三杯泥土中浇同样多的水。(1)砂土里的水很快流到下面的盘子里去了。(2)壤土里的水只流了一点,其他都被土壤吸收了。(3)粘土里的水都在杯口,渗不下去,下面的盘子里没有水。7、想一想,植物种在哪一种土壤中,根吸收到的水分和养分最充足?种一种,哪种土壤最适合植物安家?幼儿将青菜秧种在三种土壤中,引导幼儿每天观察记录青菜的生长情况。

5、记录青菜在三种土壤中的生长情况。注意事项1.幼儿取泥土包入卫生纸中时,教师注意引导幼儿选取较湿润的土。这样,纸湿的效果较明显。2.幼儿向三杯土浇水时,水不宜多,以防水从杯口溢出流到盘中,影响观察。拓展思路启发幼儿观察、探索仙人掌为什么能生活在沙漠里,了解不同植物对土壤条件有不同的需求。科学活动教案 篇3活动目标:1、知道一些常见恐龙的名称以及生活习性。2、有主动探究恐龙秘密的积极性,能大胆表达对恐龙的认识。3、激发幼儿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活动准备:1、恐龙图片 大记录纸一张;幼儿用书2、在家和父母一起收集有关恐龙的资料,尝试提出问题。活动过程:1、 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1)教

6、师:小朋友你们喜欢恐龙吗?现在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知道有哪些恐龙?它们是什么样的?它们有什么本领?幼儿交流讲述。2、 设疑:我还想知道什么。教师:小朋友真能干,已经知道了这么多恐龙的知识。那除了这些我们已经知道的,你们还想知道哪些恐龙的知识呢?你可以把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大胆地提出来,我们一起来想办法解答。鼓励幼儿大胆提问,教师对幼儿的提问用文字的形式及时地记录在大记录纸上。3、 观看恐龙flash,解答幼儿疑问。小朋友提了这么多恐龙的问题,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象,找一找有没有我们要的答案。幼儿观看录象后,教师针对记录纸上的问题让幼儿自己解答。4、阅读幼儿用书教师:我们知道了那么多恐龙的知

7、识,现在请每个小朋友看一看画册,对你边上的小朋友说出三种恐龙的名字,一起进入时光隧道回到恐龙时代吧!(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鱼龙、翼龙、霸王龙、鸭嘴龙)5、 恐龙是怎么灭绝的?可是,这样的庞然大物在地球上称霸了一亿七千万年以后却一齐消失了,它究竟是怎么消失的呢?请你想一想、猜一猜、说一说。幼儿自由讨论、猜测并交流。教师小结:就象你们的猜测一样,我们的科学家也作了各种猜测,但却都没有找到恐龙消失的原因,所以恐龙的灭绝,至今为止,仍然是一个没有解开的谜。小朋友,这就是我们神秘的恐龙。希望我们小朋友努力学习,不断地去探索、研究恐龙,早日找到答案。6、 结束活动:欣赏各种恐龙图片,激发幼儿继续探索

8、恐龙的秘密。小朋友,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很多的恐龙图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科学活动教案 篇4【活动目标】1.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初步感知物体的沉浮现象并对其进行分类。2.学会用记录沉,用记录浮,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3.体验科学探索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几种常见的不同材质的物体,已有在水中自由玩沉浮游戏的经验。2.物质准备:木块、铁制汤匙、乒乓球、石头、海绵、玻璃球、钥匙等;干抹布若干,装有清水的透明大盘一个,供幼儿做实验的实验盆若干。【活动过程阶段一:以情景导入,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1.你觉得什么物体是可以在水中浮起来的?什么物体在水中是沉下去的?2.猜猜看

9、,石头和乒乓球,它们放入水中会怎样呢?(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发表自己的看法,于是,我说:“不如我们做个实验验证一下,好吗?”)教师小结像石头这样沉入水底的现象叫沉,像乒乓球这样漂在水面上的现象叫浮。我要把这个发现用标记记录下来,石头在水中下沉用向下的.箭头表示即,乒乓球在水中上浮用向上的箭头表示即。分析与反思首先借助随手可见的材料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幼儿的讨论、验证教师小结沉浮概念,为后续幼儿自己动手操作丰富自己的经验做准备。阶段二:幼儿动手操作1.实验我将一个装有清水的盆子、幼儿和老师共同收集的材料(在这里对家长朋友长期以来对我们的支持表示感谢:-D)、记录纸、笔等投放到区域中。沉浮

10、实验开始了,孩子们经过简单协商决定由宸宸、蕊蕊、晓轩三人逐次把材料投放到盆里进行实验,淼淼记录结果。2.统计区域活动结束的小结时间里,我请淼淼根据记录表格介绍实验结果,请宸宸演示操作,这样一来,幼儿直观深刻的认识到物体的沉浮特性。如:知道了大的不一定会沉(乒乓球)、小的不一定会浮(硬币),塑料的不一定会浮(班中的塑料螺丝),金属的不一定会沉(铁碗)。分析与反思:蒙台梭利曾说过:我听过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由此可见自主操作的重要性。因此,我将本环节重点设置为幼儿自由探究物体沉浮特性,过程中我没有过多干涉幼儿,只是向幼儿讲清活动规则(水溅出来要及时擦干等),鼓励

11、幼儿自由操作探索并记录。阶段三:设疑活动,如何将沉的物体浮上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这个区域活动吸引了更多的孩子参与其中。经过探索,孩子们对物体的沉浮特性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于是,我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扩展幼儿经验:你们能想办法帮助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吗?你能想办法帮助浮的物体沉下去吗?问题一出,幼儿积极动脑思考并在游戏中进行实验:有的说:我把它(纸杯)摁下去不就行了。有的说:哎,还是不行,你一松手它就起来了。晓轩:等会等会,你使劲摁倒底,(纸杯)进去水了它就沉到底了。分析与反思在得到我的肯定后,孩子们积极性更加高涨,他们想出了各种办法,如:在塑料纸上放东西,这样塑料纸就会沉下去;把硬币放在纸杯里

12、,硬币就会浮起来,等等。阶段四:物品归类1.将浮的物品放在的盒子中。2.将沉的物品放入的盒子中。分析与反思通过分类,使幼儿对各种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进一步巩固。科学活动教案 篇5活动目标:1、让幼儿认识各种电动玩具及其共同的特征。2、使幼儿知道电池在电动玩具中的作用以及正确使用电池的方法。3、发展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玩具的兴趣。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活动准备:幼儿人手一个电动玩具。活动进程:一、创设情境,引起兴趣。1、教师扮演师猫头鹰博士,邀请幼儿去电动城玩。2、幼儿在电动城里选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玩一玩,玩过以

13、后,告诉大家,自己玩的是什么?它会怎么样?3、幼儿分散按意愿玩,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幼儿进行观察。4、幼儿交流观察结果。二、寻找电池。1、教师提问。电动玩具为什么有的能动、有的能响呢?(幼儿互相发表自己的想法)2、幼儿自由探索和操作,寻找电池:请你们在玩具身上找找看,是谁供给它们电,使它们动的?3、幼儿交流探索结果,是电池让电动玩具动起来的。4、请一名幼儿上来将电池拿掉,其他幼儿仔细观察。5、教师简单小结:看来,真是电池起了作用,电池可以供电给玩具让它们能动、能亮,电池的本领可真大啊!三、学习正确安装电池。1、幼儿观察电池,了解电池的基本结构。2、幼儿初步尝试给玩具装上电池,让它们能再动、再跑。

14、(幼儿尝试装电池,教师巡回观察,不作指导)3、请一名幼儿上来边操作边讲述,教师引导其他幼儿观察。4、请没有完成的幼儿再次尝试操作,教师巡回指导。5、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知道了电池是各种各样的,可以用在很多地方,还学会了正确地装电池,可你们要记得电池用完了以后一定要拿出来,不然会把电动玩具给弄坏的,记住了吗?四、结束活动。教师扮演猫头鹰博士,欢迎幼儿下次再到电动城来玩。活动反思:为了激发他们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他们乐于尝试、勤于动手的习惯。设计了尝试性、操作性和探索性较强的尝试学习活动好玩的电动玩具。活动主要通过让幼儿各种各样的玩具和不断地探索,一步步地揭开电池的各种秘密,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认识电池并学会安装电池的方法。科学活动教案 篇6【活动目标】1、尝试用游戏棒架起彩泥的方法,发现“三脚架”具有稳定性。2、在制作“三脚架”的过程中能发现并乐意解决问题。3、喜欢科学探究活动,体验操作和成功的乐趣。【活动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