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努力实现教育公平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8737997 上传时间:2024-01-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努力实现教育公平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努力实现教育公平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努力实现教育公平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努力实现教育公平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努力实现教育公平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努力实现教育公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努力实现教育公平(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努力实现教育公平浅谈贫困山区如何实现教育公平大竹小学校长王达山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坚持教育公益性质, 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 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 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摘自十七大报告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 边缘、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 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 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摘自十八大报告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 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这样两个基本方面。教育公 平问题是在十七大首次

2、写入报告的,在十八大的报告中,又 有了深化和发展,对教育公平又有了新的要求,这些要求非 常明确,要通过缩小区域、城乡、特殊群体之间的教育差异, 给每个学生提供相对公平的教育机会,让孩子们通过接受教 育,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虽然教育公平已经得到很大 的改善,但仍然存在着显著的差距和一些突出的问题。这主 要表现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地区差别;由 于城市和农村巨大的发展差异造成的城乡差别;由于贫富差 距和家庭社会、文化背景不同所形成的阶层差异;由于历史 和文化传统造成的男女性之间在教育上的性别差别;在汉族 和少数民族之间存在的民族差别等等。基于种种差别,造成 了当前

3、教育的不公平,笔者就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如何化 “不公”为“公平”谈几点看法。一、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不公的体现(一)教学起点不公平 1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农村学校经费匮乏,教学设备 和教学手段落后。教育政策的制定往往是以城市教育的发展 为基点,而广大的农村遭到忽视。从教学设施上看,多数村 小没有图书室、 实验室、 活动室, 更不须说电教室、 微机室 从教学手段上看, 很多学校还停留在原始的 “三个一” 上(一 本书、一支粉笔、教师一张嘴) ,多媒体教学更无从实现。2教师观念落后,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队伍 不稳定。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以下几大问题:一 是教学观念落后,缺少创新意识;二

4、是整体素质不高,结构 不合理,缺乏适应农村教学工作的骨干教师;三是工作积极 性不高。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农村教师与城镇的待遇差距 越拉越大,因此在心理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对职业产 生了悲观情绪;四是教师队伍不稳定。一些农村中小学教师 千方百计想调入好的环境工作,各级部门也从农村学校挖走 了大批优秀的教师,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呈现十分不稳定的 态势。二)教学内容不公平教学内容存在城市偏向,跟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违 背。目前,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存在严重的城市偏向。特别 是语文、思想品德、社会这类教材都表现了一种强烈的城市 生活的价值取向,课文中有许多农村儿童不熟悉的内容,与 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

5、在着明显的不适应。(三)教学结果不公平目前,城乡学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凸显,城乡儿童 在受教育的“质”和“量”上面临着明显的差距。从“量” 的角度看,农村儿童较之城镇儿童在入学率、升学率、受教 育年限诸方面都比城市的低。从“质”的方面来看,由于农 村基础教育设施落后,教学手段简陋,儿童信息闭塞,特别 是教师队伍不稳定,导致农村儿童接受质量差的教育。目前 农村中小学绝大多数仍是推行“应试教育”,以牺牲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代价去换取升学率。二、实现农村中小学教育公平的基本策略(一)均衡配置教学资源。均衡配置教学资源,应从两 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资力度:调整教育 投入结构,建立规范的财

6、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规范的教育 成本补偿制度,弥补农村为城市教育的付出。另一方面要积 极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面对近一二十年来悄然兴起、不断 升温的所谓“窗口学校”、“示范学校”和“重点学校”,各 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作理性分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育好 每一个孩子,这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二)改变教学观念,重建教师精神文化。农村教师自 身要以新课程的理念武装头脑,努力调适新课改中的文化冲 突。一方面要改变落后的教学观念:首先从“重教”向“重 学”转变;其次,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另一方 面,要重建教师精神文化。建设良性的创新文化,从根本上 改变农村教师追求稳妥、疏于学习的传统,给农村

7、教师群体 注入鲜活的学习动力,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引导农村教师 参与到基础教育的教育教学科研中去,探索新课程理念下有 效的教学方式。(三)实行农村教师特殊制度,深入推进“农村教师培 养国家行动计划”。针对农村教师待遇低,国家要实行农村 教师特殊制度,对农村的从教人员实行大幅度的工资补贴, 改善农村教师工作条件,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另要继续建立“国家教师培养奖学金”,实施“师范毕业生支持农村教育志愿者行动计划”,在重点师范大学中成立农村教师培训机构,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农村教师 的业务水平。加大“城乡、东西部帮扶工程”力度,促使教 师队伍专业成长。(四)改革课程设置,积极开发地方

8、课程和校本课程。 一要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学校教学内容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 展相脱离的状况,增加农村实用知识的教学内容;二要突破 课程设置的单一性,要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适应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增加“劳动课”、“职业技术课”;三要确立为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理 念,利用农村丰富的资源,争取各方的支持,积极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五)加强对农村教学的质量评估和监督力度。针对目 前一些农村教学管理非常松散的现状,学校内部要以教学为 中心,以常规为出发点,制订科学合理的可操作的各类教学 规章制度。同时,教育行政部门也要加强对农村学校的管理, 使之走上正规发展的路子。教研室要加大调研力度,对农村 的教学工作进行深入、全面、系统地分析,微观诊断,宏观 把握,提出合理的建议。督导室启动督导评估机制对之进行 制度化、规范化的督导评估。人民满意的教育,不光是让老百姓更满意,也应该让我 们的孩子和老师满意。对于农村学校的管理者,我觉得更应 该提升认识,拓展思路,要用一种大视野、大教育观、一种 大爱去发展我们的教育。要以十八大为契机,从国家的发展 角度出发,多维度地去发展教育。 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 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